第96章 第四次出巡

开宝五年春正月,大汉朝中又发生了一场大的风波,由一个不入流江湖术士张龙儿所引发。其本人及徒众,处置干净利落,悉数斩首于市,让底层的那些愚民们亲眼看看,他所敬仰的“大师”并非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只需刽子手一刀即可身首分离。

同时,牵涉到其中的一批官员,一个没躲过,凡是与张龙儿有交往的,悉数被挖了出来。哪怕有心理准备,结果还是令刘皇帝感到震怒。

这其中,不只有那些希望能得“大师”赐福指教以求升官发财的下级官吏,还有勋贵,甚至几名禁军的军官。

惹恼了皇帝,结局自然是惨淡的,四十多名官员,不论何人何职,全部罢免,哪怕没有位高权重者,在东京一下子罢免这么多人,也是一场不小的震荡了。当然,也腾出了不少职位,为他人欣喜替代,大汉如今可不缺当官的人。

勋贵之中,也有十三人遭到了清算,勋职罢黜,爵位削夺,其中包括一侯两伯。这也是刘皇帝第一次对乾祐功臣勋臣们进行惩治,虽然不多,却开了个头,也为朝廷每年节约了一笔开支。

当然,最令刘皇帝感到怒不可遏的,还得属于牵涉在内的禁军官兵,虽然只是寥寥几名低级军官卫士,但事情大。别的地方,别的人,出些问题,都在刘皇帝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然而军队也牵扯到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性质就严重了。

那些涉事官兵,全部流放安南,不知如此,因为出在巡检司,几名高级将帅,从韩通、到李继勋到党进,这些人都被叫到宫中,以其治军不严,狠狠地批了一顿。

这件事也确实带给了刘皇帝足够的震动,令他警醒,这么多年,始终被刘皇帝掌控在手中从未放松过的权力是什么,军权!

这才到哪里,军中就已生出这等歪风邪气了,虽然很小,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是刘皇帝的信条。于是,皇帝一声令下,以枢密院牵头,辅以军情司,再度对禁军进行一次整风行动。

而在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也确实令人吃惊。虽然刘皇帝一度再强调,四夷尚未臣服,还未到马放南山之时,但军中的懈怠风气,却在悄然之间弥漫了。

这是难以避免的事情,对于中央禁军而言,自北伐战争过后已经安逸太久了。哪怕是平南战争,对禁军的动用也是少数,至于西进南下,则全部动用的地方军队。

这么长的时间,也足以让将士们懈怠,这也算人之常情。而进入开宝年来,承平时代彻底到来,战争逐渐远去,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禁军的待遇也不低,又在开封这座城市,军心有所变化,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毕竟,连刘皇帝都难免心疲松懈之时,而况于普通的将士。军法仍旧严厉,约束着将士,军容仍旧威武,改变的只是精气神,这是时代改变带来的影响。

刘皇帝从中吸取的教训,就是反应过来,在和平时代,对于军队的治理,似乎也要有所调整了,不能一味地按照战争年代治军之法。同时,对于内外军的轮戍,也要加强落实了。繁华当然是好事,然而开封此都,似乎“腐化”能力也极强。

一直到刘皇帝的注意力放到整军上后,“张龙儿案”方才真正告一段落。

从开宝四年下半年开始,刘皇帝实际上就从前两年的闲适中脱离出来了,垂拱放权永远只是表面,御天下二十载,可以说,他身上几乎每一寸血肉,都被权力所浸透。

到进入开宝五年后,则更加忙碌了,而忙碌的重点,只在一事,为出巡做各项准备安排。这已经是刘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个年头了,这么多年中,刘皇帝也不是久处宫中的主,时不时地就要出去走走看看。

而这二十年间,刘皇帝真正待在皇宫内的时间,只有约三分之二。其他的时间,或出征,或出猎,或出巡。

刨除那些在京城以及近畿的明查暗访,刘皇帝前后一共有三次动静较大的巡视。

第一次,乾祐元年的西巡,至洛阳,彼时初继位,不顾劝阻,贸然出巡,除了煊示帝威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河中李守贞之叛做准备。针对河中之乱的一些军事布置,也是在那次西巡中就做好了。

第二次,则是次年的冬巡,冒着冬寒,向北巡幸,抚慰河北,直抵永清。目的同样很明确,为河北的军事防御,当时大汉北面的形势并不容乐观,不只是军队的忠诚问题,还在于辽国带来的压力,以及幽燕局势的动荡。

第三次,则是乾祐九年的北巡了,那是对整个北方疆土的一次视察,从河北,翻越太行入河东,再南下河中,西幸长安,再东经洛阳归开封,把大汉的核心统治区域走了个遍。

通过前三次出巡,可以看出,在过去,刘皇帝乃至朝廷的重心,都放在疆域北部。因此,到如今的开宝五年,时隔十年之后,再度出巡,方向也跟着变了。

这一回,刘皇帝打算向东、向南,南北虽然一统,但终究分裂了半个多世纪,多少有些隔阂。刘皇帝此去,目的之一,便是尽量消除这种隔阂,安抚南方士民之心,强化大汉的统治。

作为大汉的财税重地,也有资格获得刘皇帝的重视。刘皇帝的这种想法与做法,如果要在前代帝王中找个模板,最类似的是隋炀帝,不过,比起隋炀帝,刘皇帝所面临的困难可要小多了。

不过,此番出巡的规模,也是历次出巡中最大的一次。后宫嫔妃除身体不适者,悉数随驾,皇子之中,除了几个年长的以及八岁以下的,也都带上,公卿百官,带走了三分之一,随行护驾的军队,也超过一万人。

出行路线,也规划好了,分为水陆两路。水路由石守信率领,带领龙舟及官船,自汴、泗入淮,至楚州候驾。陆路则为行营,东巡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大汉统治的基本盘,这么多年,刘皇帝还真没有认真地去走过一次。

“此番,我出巡,短时间内,是不打算回京了,还是由你监国,当多听诸公建议,慎思笃行,好自为之!”万岁殿中,刘皇帝召来太子刘旸,做最后叮嘱。

迎着刘皇帝的目光,刘旸恭顺如前,躬身道:“是!”

看着自己的太子,成亲之后,也愈显沉稳了,很满意。一直未为人所道者,刘皇帝对刘旸这个太子最满意的地方,不是聪明才智,更不是处理事务的能力,而是其所表现出来的谦恭,没有“攻击性”。

对刘皇帝这样的天子而言,太子,还是中庸点好。选继承人,刘皇帝也不是那种喜欢按照自己模板来定的君主,类己的子嗣,虽然会喜欢,但那种喜欢,在刘皇帝这里,不是考虑继承问题的加分项,反而是扣分项。

至少,自己的性格为人是什么成分,刘皇帝还是有点B数的。如果诸子之中真有一个像自己的儿子,仔细想想,或许还会不寒而栗......

开宝五年春三月,御驾自开封出,刘皇帝踏上了他第四次出巡的旅途。

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4章 大论第12章 河东之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02章 绝境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104章 在真定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95章 大洗牌第162章 兵事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253章 其他战场第8章 杨苏还京第196章 橐驼儿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87章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半岛史话·四十载安南第92章 定州事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2章 大朝会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37章 新政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85章 赐宴第7章 小张探花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98章 事泄了第364章 沉默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66章 陷河阳第83章 抉择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30章 小市民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65章 选择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450章 落幕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99章 出宫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34章 惊陶谷第145章 了结
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4章 大论第12章 河东之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02章 绝境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104章 在真定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95章 大洗牌第162章 兵事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253章 其他战场第8章 杨苏还京第196章 橐驼儿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479章 开宝二十九年2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287章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半岛史话·四十载安南第92章 定州事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2章 大朝会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37章 新政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85章 赐宴第7章 小张探花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298章 事泄了第364章 沉默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66章 陷河阳第83章 抉择第470章 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42章 岭南在望第330章 小市民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65章 选择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450章 落幕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99章 出宫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34章 惊陶谷第145章 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