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

出使归来,第一件事自然是面谒皇帝,不过赶到御帐,合情合理地没能第一时间见到耶律璟。不过,倒也没有受到慢待,由北府宰相萧海璃亲自接待。

萧海璃容貌魁伟,形象上佳,契丹北府贵族出身,为人廉谨,达政体,断事悉情公允,颇孚人心,是个十分具有才干的辽国大臣。

早年因为耶律察割叛乱,稍受牵连,不过作为皇亲近戚,没有大的问题,兼具才干,耶律璟又赏识其勤笃重,后来将之提拔为北府宰相,十分信用。而萧海璃如今也才四十岁,却已总知军国事,佐理大政。

这些年辽国宗室诸王,争相反逆,与萧护思一味迎合耶律璟,从无劝阻进谏相比,萧海璃断狱公正,略无冤屈,是故名声一直很好,为人称赞,诸多宗老大臣,也未因他“年轻”就对他有所小视。

耶律璟在正史的名声并不好,睡王昏主,嬉闹而无节制,但细察之下,可以发现,在其当政期间,辽国的上层,实则涌现出了一大批具备治国理政才干的大臣。

至于为何声名狼藉,确实有些赏罚无章,不视朝政,嗜杀无度等昏乱举措,晚年尤甚,但更多的因素,估计还在于后人的评说。耶律璟之后的景宗耶律贤,可是耶律阮的儿子,帝位再度回到东丹王耶律倍一脉,作为太宗嫡子的耶律璟,放大他一些为政生活上的缺点进行抹黑,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事情。

同为辽国北面官系统内的重臣,一为北府宰相,一为北枢密使,二人权力、地位并不悬殊,交流起来也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

“陛下还在行猎?”引入偏帐落座,萧护思问道。

“正是!”萧海璃沉毅的面容间,露出一点无奈的表情,点了点头。

闻言,萧护思也不意外,直接问道:“陛下怎么想起南下云州行狩了,莫非对汉事务有变?”

显然,作为一个经验丰富,高政治敏感的人,萧护思不免心生猜测,尤其在方出使北归,又与赵思绾密会过的情况下,实在忍不住多加联想。尤其是,耶律璟也当了七年多皇帝,还是头一次如兴众南下,并关注起南面事务来。

萧海璃摇了摇头,说:“陛下心思,不是我们能够猜测的,这几年巡视下访诸域,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南来体察,毕竟,南面诸州县部,也是我大辽的国土要地!”

说着萧海璃对萧护思道:“此番北枢密奉命出使汉国近半年,至今方还,想来收获颇多吧!”

提及此,萧护思的神情不由得严重起来,微微一叹,说:“汉国建立至今不过十二年,如今却已为我大辽强敌,必当进言陛下,早作防备,南方之患已深,如不制之,他日必然危及大辽!”

萧护思平日里,是个十分谨慎持重的人,此时,见他都露出这种态度,并直接吐露对于北汉的忌惮与担忧,萧海璃也跟着严肃起来。

事实上,在辽国内部稳定,国力逐渐恢复的当下,诸多辽国上层,也难免把目光投向南方的大汉。毕竟,辽国上层,并不乏有识之士。

经三代的奠基,如今的辽国,早已不能单纯地当作游牧国家来看待了,幽云及辽东地区的攻取,汉文化的融入,君主制度的确立,使得辽国的封建属性大大加强,并且这几乎是个不可逆的过程。虽然耶律璟在位这些年,汉化的深入改革进程受阻,但其上层,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受足了汉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以史为鉴,似乎耶律屋质这些贵族大臣,也是学看汉家典籍的,辽廷内部也不乏汉臣,都能看明白,一个统一的、强大的中原王朝,对于他们的巨大威胁。

是故,两强并立的当下,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后,不把注意力放到南边的大汉,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尤其在如今的大汉,锋芒毕露,展现出强大的进攻性之后,更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即便在正史上,周世宗励精图治,东征西讨,辽国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扯后腿的行为,河北地区是侵扰不断。

周师讨北汉,也是大军援应,致力压制。正因深受其扰,柴荣才会在攻取淮南后不久,便迫不及待地挥师北伐,收复幽燕固是大志,打击辽国,扭转北方防御的被动局面,才是主要目的,只是后继乏力,难竟全功,病重而返。即便如此,也收复了瀛、莫,兵胁幽州,为后来的三关防线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而大汉之所以能保有比后周更好的国际环境,更轻的边防压力,除了与正史相类的辽国权力变故、政局动荡之外,其根源还在于栾城一战,使其军力、国力大损。军队的伤亡,帝位的变迁,一切战获尽数损失,不能弥补国内,以致于,在后来的数年乃至十年间,并不能有足够的实力对起势的大汉进行有效压制打击。

当年的耶律阮,也能算是有先见之明,并且有决心,亲提重兵,要与大汉扳扳手腕。那个时候,大汉才真正安稳了两三年,整体实力还不是特别强,如果让耶律阮成功掀起汉辽大战,即便不能灭亡大汉,也会大大削弱其国力,阻遏其统一的步伐。

但是,一场火神淀之乱,将耶律阮的一切谋划,化为泡影,甚至丢了性命,帝位系移。而趁着这难得的宽松环境,大汉君臣则牢牢地抓住了良机,改革图强,削服南方,收取土地、城池、人口,越打越强。

偏帐内,听萧护思之言,萧海璃露出了认真的表情,看着他说道:“这些年大辽致力于安内,汉国志在统一,其威胁壮大,虽则感触不深,但也可察之。依北枢密之见,今日在汉国,可能兴师北伐?”

闻问,萧护思想了想,语气很坚定:“以我探之,汉国已有北伐实力,但其政犹在南方的小国势力,待其削平,南顾无忧,必定掉头北上,与大辽为敌。辽汉之间的战争,终究不可避免!”

萧护思这么讲,萧海璃也越发慎重,说:“此番出使的经历见识,北枢密当详细陈说与陛下!”

“我正有此意!”萧护思颔首。

“北相,北院大王来了!”二人叙谈间,侍卫前来禀报。

“快请!”萧海璃道。

两人同时起身,准备前去迎接。因扶立的功劳,再兼具博学与卓越的政治才干及一定军事能力,耶律屋质被耶律璟封为北院大王,为辽国北面官系之首,管理北五院部事。

身份上,辽国内部还有诸多比耶律屋质更高贵的,但论及政治地位与权力,与他相当的,几乎没有。是故,对于这个两度止内乱,保存契丹实力的贵族大臣,萧海璃与萧护思都很敬重,不敢有所怠慢。

不过,还没等二人出帐,耶律屋质已然掀帐入内。

“拜见大王!”二人行礼。

耶律屋质正是年富力强的岁数,器识从容,风度尤佳,常年的高位,更使他自带一股威严。摆了摆手,耶律屋质直接将目光投向萧护思,开门见山地说道:“闻北枢密归来,我是特意前来,略作问候,也想听听你南下的见闻啊!”

显然,耶律屋质也关心着其事。

第67章 遗表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75章 西北边报第51章 郭氏父子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71章 襄阳王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68章 崩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764章 禁轿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79章 父子问对第76章 处置决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章 乾祐灭佛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92章 万岁殿宴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73章 日常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5章 室韦覆灭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406章 调任第129章 勋贵与官僚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5章 大洗牌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368章 荣宠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395章 大商人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26章 刘承祐被碰瓷了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81章 两日而克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17章 泼冷水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9章 王峻归来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99章 又穷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40章 开拓之志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67章 刘煦娶亲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7章 附议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127章 不允第18章 轻取江陵2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377章 漳泉之治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
第67章 遗表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75章 西北边报第51章 郭氏父子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71章 襄阳王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68章 崩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764章 禁轿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79章 父子问对第76章 处置决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章 乾祐灭佛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92章 万岁殿宴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73章 日常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5章 室韦覆灭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406章 调任第129章 勋贵与官僚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5章 大洗牌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368章 荣宠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395章 大商人第7章 小人物议大事第126章 刘承祐被碰瓷了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81章 两日而克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17章 泼冷水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9章 王峻归来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99章 又穷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40章 开拓之志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67章 刘煦娶亲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7章 附议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127章 不允第18章 轻取江陵2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377章 漳泉之治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