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

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迹可循的,榆林之事亦然,朝廷的严厉封锁之下,消息闭塞,但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也能够简单地判断出,那里并不平静。

关内道前后征召的兵役、劳役,超过十万人次,成千上万的马车、驼队,装载着数不尽的粮草军械,向榆林输送,而最显著的,就是自赵王刘昉率军北上榆林后,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间,陆陆续续,有超过五万的朝廷各路官军也踵迹以入榆林。

至于那些背插军旗,骑着健马,飞驰于榆林至东京驿道间的驿卒,整个冬季都没有停歇过,或传令,或上报,或通知,而诸驿,尤其是那些军事驿停,也始终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消息的封锁,仅仅针对那些层级不够的普通人,但对于大汉上层权贵而言,榆林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即便不能全悉,也多少有些耳闻。

当然,最清楚的,除了剿贼前线之外,就属政事堂了,就是刘皇帝都未必有全方面的了解,他只是适时地查问一番,真正关注着,替他顶着的,还是太子刘旸,而刘旸,对此也一直比较上心。

不过,对于榆林的平叛,刘旸这个太子也十分坚决,没有优柔寡断,没有心慈手软,能够拯溺那数万榆林难民,已经是他努力的结果了,问心无愧,至于其他人,力不能及,自不必强求。

对榆林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这是刘皇帝的态度与想法,但具体怎么做,并不在意。而由赵普提出的这项封锁政策,不得不说,很毒辣,完全是打蛇七寸。

当初,赵王刘昉在北上榆林之后,除了把定边周边的一些叛军以及党项人驱杀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动作,而后直接东进,入驻扎夏州。

其后,刘昉便把精力放在平叛指挥系统的构建、指导思想的建设以及军事准备上。如果说关内,在静默管理下,只是生出了一些弊端,产生了一些后遗症,引起了一些民怨与不安,那在榆林,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形势。

平叛从封锁榆林开始,随着刘昉的抵达,在榆林境内,也彻底展开。刘昉往各州县城镇派驻军队,增强防御能力,同时大挖封锁沟,把城镇、据点与广大乡野隔绝开来,军队的重心,也放在抵御叛军骚扰以及保障后勤补给线上。

到二十一年隆冬之际,大汉对榆林的统治,已仅限于夏绥银盐灵这些主要城镇,城镇之外,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似乎将之彻底遗弃了一般,随叛贼

剿贼行营向各官府及全军发布的命令中,直白地写着一句,不使一粒粮、一匹布,流入叛军之手,当然,最终演变成的是,榆林过去需要从外部输入的各项资源,被彻底断绝,尤其是粮食。

榆林的生存条件,本就恶劣,过去也没有经过太精细的开发,汉胡矛盾,也牵扯了发展进程,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皮货、甘草、青白盐来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而本身农牧业的发展,并不足以满足整个榆林的生存需要。

乱事一发,脆弱的经济体系,就彻底被打破了,叛军烧杀抢掠,裹众作乱,官军严防死守,驱逐限制,一个冬季过去,整个榆林,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衰败下来。

刘昉进榆林之初,不论是盐州的袁恪,夏州的李继迁,还是其他大大小小的叛军,都警惕异常,甚至做好了全力应对一轮浩荡进剿的准备。

像袁恪,由于大本营明湖乡距离定边太近,干脆放弃,向北转移,想要把官军吸引到党项人的活动区域对付。

结果,抛足了媚眼,官军根本不为所动,刘昉的目光更是没有放在那些叛军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天气逐渐严酷,随着官军一系列的调整展开,即便再愚钝的人,也都反应过来了。

官军的手段,实在太毒辣了,进军平叛,剿杀的只是造反的叛军,而如此封锁,对付的却是整个榆林境内的人口,不论胡汉。

此前,各城官府,还能收容一些主动来投的汉民百姓,也予以一定保护与救济,等各城的封锁沟挖成,这条生路就断了。至于向南逃难,见机早,走得快的,还有生还的希望,慢人一步者,也逃得没得逃。

进入二十一年十二月后,在大部分官军眼中,除了依附于城镇的那些难民以及一部分杂胡之外,剩下的全都是叛贼。事实上,榆林并不是全境皆反,但是,官军这边,已然如此定性了。

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也是可怕的,人要生存,需要吃饭,需要穿衣,但是,在如此混乱的时局下,在如此坚决的禁令下,他们基本的生存权力,都已经在事实上被剥夺了。

被困在榆林的胡汉人等,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在官府把生路断绝之后,要么等死,要么参与叛乱,与官府作对,如果被剿灭,那还是死路一条。

当然,对于这些后知后觉有从贼之嫌的人,官府并不是完全不给机会,早在之前,刘皇帝就曾说过,提叛贼头颅投官者,可免死。

而这一条政策,将贯穿整个平叛过程。

普通的汉胡平民,在这样的浪潮之中,是极其无力的,一个冬季过去,榆林冻死、饿死、杀死了多少人,谁也不清楚,但是,那些废弃的村寨,横躺的尸体,说明了一切。

当然,在朝廷如此平叛政策下,那些叛军,也极其难受。叛军也是人,也需要吃喝,粮草、武器也需要消耗。

即便通过叛乱初期的大肆的抢掠,获得了大量财富、牲畜与粮食,但那都是一锤子买卖,成千上万的叛军的消耗,同样巨大,坐吃山空,也终有耗尽的一日。

在榆林大乱,各项生产活动荒废的情况下,连抢都没地方抢,榆林就这么大,就这么多人,就这多资源,叛军的军需来源,就更加狭窄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就更为严重。

到十二月时,榆林的各路叛军,彻底按捺不住了,真就感觉陷了朝廷构建的一座囚笼之中。到这个地步,所谓党项复兴,抗汉大义,所有对荣华富贵的奢望,都慢慢消融了,什么也不如吃饱穿暖来得重要,来得现实。

在寒天雪地之际,各路叛军,像无头苍蝇一般,在榆林横冲直撞,到处乱窜,奋力反扑。有冲击州城的,有攻击汉军补给线的,但这两项,也是官军下死力气维护的,叛军自然碰了个头破血流。

相对容易攻击的,是那些运输队伍,不过,行营除了派遣精兵押运之外,还有降了一道命令,事若不济,即行焚毁,若使之落入叛贼之手,军法处置。因此,往来关内榆林的辎重队伍中,往往存在这么一些人,他们的职责不是押送保护,而是随时准备焚毁粮草军需。

想从官军手中抢食,难度确实大,也危险,因此,很快,榆林的“义军”开始互相攻击抢夺粮食物资,只为争取一丝生的希望。很多时候,血拼一场,发现对方除了一条烂命,也不剩什么。

轰轰烈烈的榆林大叛乱,还没有熬过二十一年,就陷入了分崩离析,自相残杀的境地。对此,不论是袁恪还是李继迁,都倍感无奈,当然,这等时候,自顾尚且不暇,又哪里能制约那些叛军了,即便那些人接受了他们的封赏。

如果说榆林叛军中有谁是值得刘昉重视的,大概也就袁恪与李继迁这二人了,他们有手段,有策略,当然,实力也最强,都各拥数万之众,当然,他们承受的生存压力也最大。

这二人,同样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夏州那边,在刘昉亲自坐镇的情况下,李继迁不敢南下,于是选择北上,他要去打河套。

盐州的袁恪,也不甘寂寞,经过几番尝试,数度失败,横山难越,关内难入,他选择了尽起贼众,西进灵州,汇合灵州叛众,意图渡过黄河,到河西就粮。

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53章 有诗云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2章 方略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69章 夫妻密谈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311章 李沆第148章 再去一臣,继任人选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71章 兵临寿春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96章 天花板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00章 梁山泺第353章 信使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97章 再临六合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13章 杨业述职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92章 万岁殿宴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34章 东路军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4章 武夫军阀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90章 交趾收复第76章 太子还京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25章 颂公亭第147章 德胜渡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98章 事泄了半岛史话·桓王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96章 杨邠案(4)第413章 分食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0章 潞州三杰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98章 虞美人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8章 侯益第25章 李史合谋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407章 麻烦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
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53章 有诗云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12章 方略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69章 夫妻密谈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311章 李沆第148章 再去一臣,继任人选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71章 兵临寿春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396章 天花板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00章 梁山泺第353章 信使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97章 再临六合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13章 杨业述职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92章 万岁殿宴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134章 东路军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4章 武夫军阀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90章 交趾收复第76章 太子还京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25章 颂公亭第147章 德胜渡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98章 事泄了半岛史话·桓王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96章 杨邠案(4)第413章 分食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0章 潞州三杰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398章 虞美人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18章 侯益第25章 李史合谋第9章 啖耳将军亦回京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407章 麻烦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