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两战破寨

申时,已过一刻,太阳西垂,仍旧光照山林大地,只是最酷烈的时间段已然度过了。黄牛寨前,厮杀声,虽然算不上炽烈,却也持续了半个多时辰。

蜀寨依险扼道而立,寨前空间并不算开阔,也就仅供一营的士卒展开,但对于试探进攻的汉军而言,也足够了。

王仁赡观战于峰顶,李彦督军于阵前。寨墙下,换了一批军士,肩扛大盾,手持战刀,迎着守备蜀军的打击,涌上前,接替被击退的两百攻寨士卒。

很快,随着汉卒的靠近,一场规模不大,但足够惨烈的攻防接战,再度展开。于汉军而言,在这山岭间,似云梯、井阑这样的大型攻城利器,太过笨重,既不方便运输,也不利于展开,是故直接被弃用。

所幸,汉军弓弩颇多,不惜箭矢消耗,在此掩护下,在逼寨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减少来自寨城上的打击。不过,终究是仰攻,该丢的性命,该付出的代价,却是一点也少不了。

寨前,另架有五具床子弩,两弓联装,二十卒训练有素地操一弩,绞轴张弦,箭如标枪,恐怖的劲力,催发的长箭,狠狠击在黄牛寨上,这是对蜀军最大的威慑。虽然难以造成大量直接的杀伤,但对寨防的破坏,士气的打击,更甚。

一根长箭,如携千钧之力,直接扎上寨城,连穿两名蜀卒,箭头的铁翎将其身体绞得稀烂,触目惊心,周遭之人,无不震恐。

而寨墙上,空间也不大,能够展开的士卒则更少。军士所受慑,混乱之中的空挡,已经有不要命的汉卒,快攀上来了。

韩继勋算是个负责的将领了,也有胆气,亲自在寨墙上指挥防御。大声疾呼,安排驱杀,而自城下,三百余汉军弓手,轮番持续地施以打击。

“使君,汉军的箭矢太密集了,尤其是那些床弩,若不加摧毁,太伤士气了!”守寨的军校,拿着块盾牌,横在身前对韩继勋道。

韩继勋表情严肃,面带怒意,大声吼道:“敌有弓弩,我们就没有吗?让弓弩手,与之对射,不要节约箭,我们居高临下,岂能被他们压制?至于那床弩,数量不多,杀伤有限,不需担忧。

传令寨上将士,给我盯着攀附汉卒杀,他们要来送死,成全他们,敢畏战者,皆斩。寨后士卒,两百一队,随时准备接防,投入战斗!”

在韩继勋的安排梳理下,面对汉军的冲击,蜀军应对,倒也有条有理。虽然是试探进攻,但真正投入战斗之时,也是没有留力了。

一波进攻,即便披坚执锐,大盾相护,仍旧付出了近五十卒的伤亡,方才有士卒,顺着竹梯,攀上寨头。然而到了寨墙上,方是最艰难的时刻,受到城下的支持小了,而面临的攻击却多了......

寨前,负责指挥的李彦,表情冷酷,正张工瞄准,弦动矢发,利箭破空而上,终于扎入一名蜀卒的身体。他颇有膂力,能拉得硬弓。但个人的力量,却也难以突破战局。

周遭,汉军的弓弩密集的攒射,停了下来,也是顾及登寨的同袍,二是气力消耗巨大,只能让余力善射者,定点打击。床弩犹动,一道一道地,催射着蜀寨。

看着寨墙上,登寨的士卒,被蜀军不断吞噬,李彦开始发狠了。拔出了腰间佩刀,冷声道:“将最后一批弟兄,调上来!随我冲寨支援!”

到此为止,准备的一千攻寨士卒,算是轮了一遍了。李彦扛盾执刀,冲锋在前,直接到寨下指挥,顺着袍泽用性命铺出的登寨之道,进攻。

外围,见到李彦那冒险的举动,王仁赡眉头都没皱一下,这等时候,正是需要将领带头冲锋,同冒危险。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最后一波进攻,尤为猛烈,血腥弥漫在黄牛寨前,汉军悍不畏死,前赴后继,与敌侵攻,白刃厮杀,持续了小两刻钟。寨墙上,蜀军直接换了两波人,方才顶住。

耳闻杀声有衰减之像,王仁赡偏头,看着夕阳,已被山岭遮住了小半边,余晖已然绚丽,只是布满天际的晚霞,格外红艳。

“鸣金,让李将军收兵吧!”王仁赡吩咐着。

夜幕下,军士陆续归营,病帐、药草、医官早已备好,接收救治伤员。血腥的气息,给全营增添了一抹严肃性,未参战的汉军将士们,多有所感,压抑再所难免。

王仁赡,是亲自安排好回营将士与营防事务,并巡视抚定军心。

伤兵营中,哀吟不断,创药的气味与弥漫的血腥味交杂在一起。营内,大锅大锅煮着开水,其内忙而不乱。李彦坐在矮凳上,裸着臂膀,满头大汗,在医官操作下,拔出箭头,尔后上药、包扎,极为熟练。

“伤得怎么样?”王仁赡入内,问道。

拿起白布,擦了擦额头汗水,李彦面皮抽动了一下:“小伤无碍,被流矢咬了一口!”

二者一道,巡视了一番受伤士卒,城寨攻防,重伤远多于轻伤,但能活着回来的,伤势都还可救治。

即便如此,仍旧多有惨状,触目惊心,但对于王仁赡、李彦这样的将领而言,却也算不得什么了,早就心如铁石了。甚至于,汉军士卒们,纵然心有戚戚,也未见怪,心理早就麻木了。

而于受伤的士卒而言,或许还有种庆幸,至少保住了条命,活着回营,在伤好之前,接下来的战斗基本不用他们上场了。

“伤亡如何?”李彦问。

王仁赡说:“清点过了,参与攻寨的士卒,只回来了不到七百人,泰半受伤,这两营,算是残了,短时间内,战力难复!”

“那韩继勋,还有些手段,观其临战指挥应对,颇有章法!”王仁赡说。

李彦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道:“不过,蜀军的战力,确是逊于我军,今日面对我军进攻,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黄牛寨上,兵力同样难以展开,就今日激战结果来看,只要冲上了寨墙,近战拼杀,绝不是我军对手。

即便采取添丁消耗,也能破之。但是,经过今日一战,之后蜀军定然会拼死阻我将士攀寨,再欲上城厮杀,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大,会死更多的将士!”

听李彦将一战攻防之得失利害,尽数道来,王仁赡表示同意。想了想,道:“攻城拔寨,有所牺牲,在所难免。不过,敌情已悉,该我们下定决心了!”

“你打算怎么打?”

“全军继续休整,今夜遣少量士卒,携旗鼓,轮番骚扰,先疲其军心!”王仁赡说。

“蜀军结寨据险而守,恐怕难收扰敌之效!”李彦摇摇头。

“那也要让寨内敌军始终心悬,不得安宁!”王仁赡露出一抹奸笑。

“明日,十架霹雳车就运到了,届时弓弩压阵,飞石、火油击之,以敢死之士先登,全力攻寨,一战破之,不再与其喘息时间!”王仁赡握着拳头,杀气腾腾,语气坚决。

“进食之后,把各营指挥都召集起来,安排作战任务!”

黄牛寨内,蜀军的气氛,却要欢快许多,毕竟打退了汉军,取得第一战攻防的胜利,为鼓舞军心,韩继勋命人取出酒肉,专门犒赏将校。

“汉军固然凶猛,但我军占尽地利而守,又能奈我何?”参与了今日战斗的一名军校,起身举着酒碗,向韩继勋道:“末将点查过,此战汉军直接丢下了三百多具尸体,伤者更难计,仓皇而退!而我军,阵亡与轻重伤加起来,也不过四百来人!”

“使君可上报,奏捷请功了!”另外一人道。在这干蜀军看来,此番取得的战果,可谓“丰厚”,足以论功了。

“使君不避危险,亲冒锋矢,上寨指挥御敌,将士皆受其感染,卖力拼杀。此皆使君之功,我等一起敬使君!”又冒出一名将领,朝韩继续恭维道,引得一片赞同。

起哄声中,韩继勋也不由露出了点笑容:“此皆将士用命之功,如此誉我,实不敢当。军功簿上,已然登记,此战经过、结果,也已发往李招讨那边了!”

“不过!”韩继勋语气严肃了些,道:“今日之战,可见汉军器械之精良,甲士之凶悍,仍不可大意轻视。我们要继续加固寨墙,多备箭矢长枪,木牌大盾,滚石金汤,将汉军阻于寨前,不可再如今日,使之轻易猿登而上寨墙!”

“是!”

当夜,夜深之后,黄牛寨前,每隔半个时辰,便起擂鼓杀声,连续四次,蜀军多受其扰。

翌日晡时,汉军大出,强弓硬弩押阵,抛石飞弹猛击寨墙,汉将王仁赡精选五百敢死之士,为全军先登,全力攻城。

双方攻伐,前后逾两个时辰,汉军悍不畏死,凶狠如虎豹,终于难抵挡,寨墙被毁,不支败退。汉军破寨追杀,三千蜀军,伤亡过半。

蜀将韩继勋,有心无力,收拢残兵,退防黄牛寨侧后方的青马岭。汉将王仁赡与李彦,可谓两战功成。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482章 李氏第151章 听政2第38章 殿议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28章 澧阳之战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61章 南北之争第167章 先震后蝗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6章 进士楼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78章 召还二郎?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97章 新山阳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7章 出兵争论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177章 小贤王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4章 外戚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79章 父子问对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48章 还京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84章 夏州降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76章 去邺都第82章 矛盾第1775章 调整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75章 敖莱小城第429章 向南!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45章 剥削者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282章 新形势,新阶段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59章 明贬实升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7章 父子座谈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01章 大整军第412章 二王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7章 风波第295章 难第46章 郭荣奏事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695章 袁家庄第59章 不知死第52章 巫宦之国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36章 橐相
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482章 李氏第151章 听政2第38章 殿议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28章 澧阳之战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61章 南北之争第167章 先震后蝗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6章 进士楼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78章 召还二郎?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97章 新山阳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7章 出兵争论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177章 小贤王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4章 外戚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79章 父子问对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48章 还京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84章 夏州降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176章 去邺都第82章 矛盾第1775章 调整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第75章 敖莱小城第429章 向南!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45章 剥削者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282章 新形势,新阶段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59章 明贬实升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7章 父子座谈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3章 真正目的第101章 大整军第412章 二王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7章 风波第295章 难第46章 郭荣奏事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1695章 袁家庄第59章 不知死第52章 巫宦之国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36章 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