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

bookmark

原历史中的“五代十国”之中,要说存在感最低的,除去已亡之闽国与前蜀,便要属割据岭南的南汉了。对此历史稍有涉猎者,都知道,这是一个“奇葩”的国度,给人印象最深者,便是“太监王朝”。

当然,就目前而言,南汉主刘晟当朝,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乱政。但是,还没有到那种丧心病狂的地步。正史中,要等刘晟驾崩,其子刘鋹继位后,南汉才正式朝着“奇葩”进化。

到那个时候,才是为不少人所熟知的,在南汉,想要当官,必先行阉割。理由也荒愚可笑,就是群臣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王室。

当然,另一方面,与宦官之祸相对应的,便是巫政之弊,从刘晟开始,便是亲信巫女,由彼等干政,决国事。

刘承祐是有些印象的,只是有些模糊,不过如今经过赵普一番讲解,又逐渐清晰了,并且有了些更深的了解。

“如你所言,伪朝弊政若此,不足虑也,山岭瘴气也不足以为其屏障,早晚必取之!”意态之间尽显自信霸气,刘承祐对赵普吩咐着:“传来使吧!朕倒要听听,其来意如何?”

“是!”

没有一会儿,南汉使臣陈延寿在内侍的引导下进入崇政殿,扫着威严大殿,御案高凌,只瞟到点案后的明黄身影,下意识地便拜倒:“小的陈延寿,参见陛下!”

这哪有一国使臣的风范,狼狈之表现,近乎家奴。刘承祐在案上,正吃着饼,喝着粥,花样丰富的清粥尚冒着热气。

抬眼打量着陈延寿,一身华服,穿金戴玉,珠光宝气,胡子修得很好看,满身得体,但其表现与之相比,却是反差极大,在刘承祐看来,与汉宫之中的那些内宦、太监们并没有多少区别。

“使臣何来啊?”没有让其起身,刘承祐仍旧慢条斯理地啃着饼,随口问道。

陈延寿似乎有些紧张,脱口应道:“小的自番禺而来。”

对其回答,只能用“实诚”来形容了,刘承祐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此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天子——”

话刚说出口,便被侍立在旁的赵普给喝断:“大胆!大汉天子在此,你家国主焉敢僭称,难道不知此乃十恶灭族之罪吗?殿前卫士何在,将此獠锁拿出殿......”

刘承祐安安稳稳地坐在那儿,并没有表态,任由赵普发挥,对其逾越不以为意。

而被赵普这番喝骂,陈延寿愣了下,随即面有惧色,反应过来,连忙朝刘承祐磕了下头,道:“小的有罪!还请陛下饶恕啊!”

挥了下手,撤去入内的卫士,刘承祐看着陈延寿的目光也有些冷淡:“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雄立于中原,朕居以御天下。这些年来,朕东征西讨,南唐、西蜀争相臣服,他刘晟还敢僭居帝位,欲对抗大汉吗?”

“这......”陈延寿听汉帝这般说,心里有些委屈,他只是个内侍使臣,与他无干啊。

见其狼狈表现,刘承祐又淡淡道:“说吧,刘晟遣你来何事?”

“回陛下,我家国主派小的来,一为庆贺陛下文治武功,收取荆南、湖南;二为桂阳山口的冲突解释,请求陛下谅解;三为修贡通好,欲与陛下永结同好,约为兄弟之国......”这一回,陈延寿却是回答地熟练了几分,明显是背过的。

只是,经刘承祐君臣那般震慑之后,仍旧照本宣科,可见其愚,抑或是过于紧张了。

“呵,呵呵......”刘承祐不禁笑了,笑声飘荡在殿中,击打在陈延寿心头,令其发慌。

“赵卿,你听清了吗?那刘晟竟然还想与朕称兄道弟呢!”

回过头,刘承祐目露寒光,冷冷直视陈延寿:“朕问你,大汉立国已九载,这么多年,为何到如今,才遣你北上修贡?”

“国主早有修好之心,只是山高路远,道途难行,再兼前与湖南交恶,受阻于周逆,因此而有所怠慢。所幸陛下英明神武,一举收取荆湖,消除逆乱,使岭南与中原相通,国主渴盼数载,终可遣使来朝,以表衷心!”陈延寿应道,大概是慢慢地适应了皇帝的气场与殿中的气氛,回答得倒也从容了许多。

注意着此人脸上明显的谄媚之色,刘承祐心里谈不上厌恶,也并无什么情绪,实则他脸上的波动都是作秀成分多些。

“这么说来,倒是朕误会刘晟了,没能体谅他的难处?”刘承祐悠悠道。

“陛下言重了!我家国主岂敢?”陈延寿拜道:“只是久未来朝,心存忐忑,如能得陛下谅解,那是敝国上下的荣幸。小的能替国主,拜谒陛下,耳闻圣音,亦是小的几世修得的福分!”

这阉宦,倒也蛮回说话的,在南汉,就是这般整日谄幸刘晟的?

“罢了!”听其言,刘承祐摆了摆手。

“谢陛下!”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先别忙着谢!”刘承祐打断他,逐渐收起了所有情绪,盯着陈延寿,认真地说:“你的来意,朕听的很清楚!刘晟道贺之意,朕心领了,桂阳山的冲突,朕也不计较。”

“至于两国同好修贡,朕也同意,但是!”刘承祐的话里明显有个停顿:“有两个前提,其一,改国号,天下只有一个大汉;其二,去帝号,岭南世为国家臣属,这是不容更改的。至于称臣岁贡之细节,朕自会遣人修订,届时你带回去!”

“听明白了吗?”刘承祐声调一扬,让陈延寿身体不由一震。

“小的明白了!”赶忙应道。

“明白了就好,回去敬告刘晟,要修好,就要拿出诚意来!”刘承祐淡漠道。

“是!”

说完,刘承祐厉色隐去,表情又变得温和起来,看着陈延寿,语气中竟带着点笑意:“跪了这么久,腿也酸了吧,平身吧!”

闻言,陈延寿这才反应过来,入殿之后,自己一直是下跪问对,实有失一国使节的风度。不过,突然面对汉帝那温和的语气,一时间也有些受宠若惊:“多谢陛下!”

“你自番禺到京,冒暑远来,一路辛苦了,这几日,可在东京好好休息,看看开封风物!”刘承祐又说。

“是!”

待陈延寿退去,刘承祐却是不禁大摇其头:“有此等人为使,可知刘晟用人、治政之弊了!”

“陛下同意与伪朝修好,实乃一石三鸟之策啊!”赵普则朝刘承祐恭维道。

“是吗?说说看!”刘承祐似乎有些意外。

赵普说:“其一,可稍安伪朝之心;其二,不论岁贡多少,皆可补充财用;其三,趁着修好的时间,我朝可整军修武,既为南进做准备,同时发兵取川蜀!”

“于朕而言,倒也仅看中了那点岁贡小利,只因为短时间内,无意继续南下罢了。至于其他,却无碍于大局,天下形势如此,又有何人,何等势力,能阻朕成就一统?”刘承祐淡淡道。

“陛下之睥睨豪情,令臣钦佩啊!”赵普说。

刘承祐笑了,每每听赵普说些吹捧之辞,他就觉得心浮异样。千古名臣,也是会进谗献媚的,他对此越发有体会了。

“这是此番伪朝入贡礼单,请陛下御览!”赵普呈上一封册章。

翻开稍微浏览了一遍,金2000斤,银5000斤,各类药材1000斤,绢帛3000匹,其余珍珠、玛瑙、玉器贵重之物若干。

“看来刘晟确实积攒颇丰啊,出手倒也大方!”刘承祐道。

收起礼单,刘承祐反应倒也平淡,若是国初穷困之时,或许还会让他心里起些波澜。交给张德钧,刘承祐吩咐着:“充入内帑吧,另外,将那些贵重之物拿个后宫诸妃挑选,一人两件,算是朕的赏赐吧!”

“是!”

“你看那陈延寿如何?”刘承祐突然问张德钧。

张德钧有些发愣,皇帝怎么会问起他,但还是谨慎地答道:“未曾接触,小的不敢妄言。”

刘承祐则道:“那你抽空去宾馆,替朕接触接触,此人为宦者,能被刘晟派遣为使,在岭南宫中应当有些影响力,日后,或许用得上!”

“是!”张德钧立刻明白了刘承祐的意思,这又是要秘密策反了。至于为什么派张德钧去,都是宦官,或许共同话题多些。

第376章 拷问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18章 商贾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1章 何谓开宝第9章 王峻归来第374章 善待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5章 东归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117章 泼冷水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92章 两京并重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9章 凤翔战况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01章 捐资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53章 交代后事第84章 灭佛伊始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15章 名单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36章 橐相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47章 应对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98章 转折点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109章 在长安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49章 医政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75章 调整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76章 对策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327章 派系第23章 夜宴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世宗篇47 封禅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118章 商贾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83章 抉择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84章 虚了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353章 信使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26章 问罪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章 瑶华春第347章 割韭菜第309章 衡酿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51章 耿淑妃薨第48章 接纳回归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71章 兵临寿春第95章 玩阴谋第100章 北上真定
第376章 拷问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118章 商贾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108章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1章 何谓开宝第9章 王峻归来第374章 善待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5章 东归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117章 泼冷水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92章 两京并重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9章 凤翔战况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01章 捐资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53章 交代后事第84章 灭佛伊始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15章 名单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36章 橐相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47章 应对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30章 湖湘之治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98章 转折点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109章 在长安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49章 医政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75章 调整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76章 对策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327章 派系第23章 夜宴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世宗篇47 封禅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118章 商贾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83章 抉择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84章 虚了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353章 信使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26章 问罪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章 瑶华春第347章 割韭菜第309章 衡酿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51章 耿淑妃薨第48章 接纳回归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71章 兵临寿春第95章 玩阴谋第100章 北上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