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

建隆五年初夏,继王旦、马怀遇、郭仪一干老臣、柱石之后,大汉帝国再失一柱国功勋,开国元勋、五朝元老杨业于公府中溘然长逝,无疾而终,享年九十二。

杨业之死,显然是一件震动朝野的事,不只是因为他本人崇高的威望,也因为杨氏家族在帝国军政间强大的影响力。而随着杨业去世,也意味着世祖皇帝残留于世间的最后一点温热的印迹消散了,杨业就是大汉最后一个与世祖同辈的功臣元老。

于皇帝刘文济而言,杨业之逝自让他倍感惋惜,这毕竟是当年助他登基的擎天保驾之臣,他的离去多少让刘文济的帝位正统失去了一抹光彩。

平心而论,当年一锤定音,扶刘文济继位的二老之中,杨业才是让他全无保留的感激与信任,相比之下,对赵王刘昉,刘文济心中难免存有一丝忌惮。

多少次午夜梦回,刘文济也曾惊惧赵王叔登高一呼、废立新君的情况,即便那种可能微乎其微,但也不妨碍皇帝的猜疑与忌惮......

对杨业,就完全不需有这方面的顾虑,而哪怕冲着当年的鼎立之恩,刘文济也不得不表以特殊的关怀。于是,杨业生则位极人臣,死则尽享哀荣,堪称建国以来政治上最严肃、规模上最隆重、反响最强烈的功臣丧葬仪礼,主角也是杨业。

出殡当日,场面之盛,令许多人感慨,当今朝廷,显赫荣宠无过于杨氏。大汉帝国的功臣柱国不少,但如此尊荣、引发如此感慨的,上一个还是乾佑时期临清王高行周薨逝之后。

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杨延昭还在世的那段时间,杨氏就帝国勋贵第一家。杨延昭病逝于建隆三年冬,而随着兵部尚书郭仪于建隆四年春薨于府邸,曾经由世祖皇帝钦点的帝国军队三大柱石,也只停留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帝国的历史正在快速翻篇。

于杨氏而言,当老太爷杨业也辞世之后,其盛也难免下滑,然而,谁又敢以此就鄙视杨家呢?且不提继马怀遇任枢密使的杨延朗,就皇帝对杨氏恩宠的态度,也足以让人羡慕。

杨业死后,被追封为忻国公,同时刘文济对杨氏的爵位进行了一番改封,以杨延昭嫡子杨传贞袭爵,改封雁门公,又将杨延昭生前的崞侯爵赐予杨延朗。

杨氏一门两公侯的格局,也彻底定下,由杨延昭、杨延朗这两脉分别传承。在七十余年的帝国时代中,曾经涌现了了不只一家的功臣显贵,而在很长时间里,杨氏只是“普通”的一家,而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是在七十多年后,杨氏竟然能成为帝国第一显贵,即便这个“第一”未必能保持多久。

当然,这也与其他家族逐渐泯然于众有关。杨家的恩遇,综朝廷上下,与之相类的,还有荣国公、广阳侯那赵氏二府了。而如今的赵氏,早已是大不如前,保住此前的显赫地位都有些困难,就更被提与杨氏并论了。

荣国公赵匡胤一脉,随着赵德昭的辞世,滑坠速度明显,更为关键的是,面临着严重的血脉稀薄问题,赵匡胤的子子孙孙,在建隆五年,在世者竟然不足十指之数......

至于其他人,要么老死、病死,或者是意外死亡,还有在安南国被摄政太后刘娥炮制死的。即便是第三代荣国公赵惟正,也是个平庸的货色,赵德昭诸子,就他这个长兄活着,年近花甲,膝下无子,已经向朝廷请奏,从诸侄中过继一人了。

相比于荣国公那一脉的苦兮兮,赵匡义的广阳侯一脉日子要好一些,但也不多。至少赵德崇这个赵匡义寄予厚望的继承者,依旧支撑着整个家族,并且,人丁要充盈得多,在政坛、士林群体中还保持着不俗的影响。

但是,出挑的人才,实在不多。赵匡义次子赵德明倒是表现出了一定资质,在官场上也有些作为,一度官至荆湖南道布政副使,然后在连续几年的江湖大水中,蒙了尘,以贪污、渎职被解职法办,废为庶民。

三子赵德昌当年随刘文涣到安南去了,刘文涣死后,作为辅政重臣,也是赵氏对抗摄政王太后刘娥的核心骨干。然而,这个人性子实在太软弱,政治手段比之刘娥更不知差了几条街,在拥有巨大政治资源与声望的情况下,竟被刘娥一步步地逼退,退位让权,最后在交趾郁郁而终......

多提一嘴,如今的安南国,至少交趾朝廷,其局面已经彻底掌控在王太后刘娥为首的一干政治集团手中,伴随着的,是赵太妃的病逝以及赵氏家族的被打压。

这个过程中发生诸多宫廷争斗、政治角力,就和所有载于史册上的权力之争一般,精彩、激烈并且冷酷,毕竟,作为安南国第一外戚的赵氏,可是被杀了好几人。

与一般争权不同的是,王太后刘娥的权威得到树立,且不断加强,始终保持着朝廷在行政统筹上的稳定。同时,政治上高压,但在经济、民生上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红河三角洲平原上越发丰盈的产出,也源源不断地为安南朝廷的巩固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则是商业、手工业、外贸业的不断兴起,则加速了安南国的崛起与繁荣。

而从核心统治人口的增长来看,南北刘姓封国,安南实则是一枝独秀,就得益于他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汉化基础。

通过前前后后近七年的努力,安南太后刘娥逐步剪除了以赵氏为核心的“中央”反对派势力,基本取得对交趾朝廷的绝对控制后,她的下一步目标,则对准了文、万二州的两个封侯。

在交趾朝廷激烈斗争的几年中,刘继元、刘继初二兄弟,在各自封地可是大力发展,积蓄了不小的实力,几乎涵盖西南四州,对交趾朝廷的不满与威胁也越来越重。

当然了,比起朝廷内部的敌人,那俩血脉存疑的兄弟,其威胁并不是特别让刘娥所忌惮,比较麻烦的是,仅凭政治手段,怕是很难解决“二侯问题”,同时,还得考虑帝国中央的态度,毕竟,刘继元、刘继初两兄弟还是在帝国宗室族谱中的......

——————

进入建隆五年的大汉帝国,从各方面进行着更新换代,人事变革是最显着的特征,经过了平康—端拱时代的“贵族政治”之后,到建隆五年,以寇准、张知白、王钦若、丁谓、陈尧佐为代表的庶族官僚,再度掌握朝廷大权。

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也与一大批强悍老贵退出历史舞台有关,事实上,勋贵集团与帝国体制的结合是根深蒂固的,对帝国军政的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在全国范围内,依旧有一大批的要害职位由功臣勋贵后裔占据,以及更多的官僚以勋贵“门徒”的身份充任要职。

只不过,在帝国中枢层面,贵退庶进,是一种趋势,至少仅靠杨延朗、韩承均、曹玮三人代言发声的情况,半个多世纪以来还是头次。因此,在又一批俊才崛起并掌权之前,有些蛰伏也是很正常的。

而在这段时期,皇帝有一项举措,就引起了广大勋贵群体的不满。表面上看来,只是一项任命,关于郭仪之后兵部尚书的任命,在这个人选上,刘文济没有按照一直以来的习惯,从勋贵大臣中选择,而是提拔了另外一名庶族官僚,山阳布政使张俭。

张俭,字仲宝,幽州宛平人,雍熙四年状元,历任侍御史、永昌令、青州知府、洛阳府判官、河北转运使等职,在雍熙诸多名臣中都是顶尖人物。

履历丰富,才识超群,根本无需担心张俭的才干是否足以担当兵部尚书之任,他可不是完全不通兵事的文臣,还曾担任过西北巡检使,主持过对青海地区贼乱的平定。

然而,兵部尚书之任,并不只是军政才干的问题,自世祖时期起形成的规矩,必须得考虑其身份,具体地讲必须是行伍出身,后面又发展成必须是军功贵族出身。

虽然只是长期以来朝廷上层权贵中之间形成的一种潜规则,并未清晰地总结成条例写在《汉制》、《会典》中,但这种由上下达成共识的东西,很多时候反而比那些写成条文的制度更具约束性。

而一直以来,不管朝廷上层政治斗争如何激烈,范围如何广泛,但枢密使与兵部尚书二职,始终都由军旅以及勋贵出身的大臣担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

可以说,枢密院与兵部尚书就是大汉帝国军功贵族阶层的自留地,是他们在朝中话语权的保障,他们内部或许会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但整体的利益也绝不容许被侵犯。并且,这样的模式,也在特殊时期对帝国的稳定治安起到重要作用。

而刘文济启用张俭的行为,显然是一种破坏潜规则的行为,必然会得罪勋贵阶层,尤其引发那些仍旧在帝国军队中掌握着话语权的军功贵族的不满,也必将引起反弹。

刘文济这个人,行事素来谨慎,也一向谋定而后动,他当然清楚所谓的潜规则,也明白任命张俭会引起的反响乃至反抗,但他依旧做了,做得异常坚决。

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了,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控制权与影响力是一方面,主管全国军队后勤调度事宜的兵部,就是这样一个在作用上不那么显着,但极其要害的位置,对刘文济来说也是一个不错切入点。

当然,如果仅仅因为要掌握军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刘文济也实无必要把张俭抬出来。毕竟,通过对一些勋贵子弟的任用,以及他一直在默默有序提拔的庶族将领,同样能做到。

根本原因在于,刘文济对自世祖时代奠定的“文武相制”的格局,不满意了。打破潜规则,对破坏者来说,旧有的规则有其不足之处、有其必破之处。

所谓文武相制,要的是一个平衡,文与武、贵族与庶族之间的平衡,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这个所谓的平衡,早就已经失衡了。

权与贵之间,从来没有标准明确的界线,即便是世祖皇帝,一边打造培养帝国柱石的军功勋贵集团,另一方面又大力提拔庶族官僚以作制衡,然而,最终实现的平衡,还是靠着皇帝本身的权威与手段。

另一方面,帝国勋贵,在常年保持着对军队强大影响力的同时,其触角早已触及到帝国事务的方方面面,这种情况,世祖、太宗能够压制住,康宗是不在意,等到刘文济,在帝位日益巩固,羽翼已然丰满的情况下,他决定动手做些改变。

张俭这个文人夏官的任命,就可以看作一种试探,而这份试探,在任命前后,都引起了堪称激烈的反弹。刘文济对杨氏的格外恩宠,也未尝不是这种反弹带来的压力,他也需要笼络一部分军事权贵家族,以安抚勋贵内部的不满情绪......

如果说太宗皇帝在治政改革过程中的顾虑,多来自于他的谨慎与包容,那么刘文济的诸多顾虑与忌惮,那就是他实在没办法,现实条件就是如此。

就在建隆五年秋,刘文济下诏,立枢密使杨延朗孙女杨偲为皇后,于是,杨家出了两个皇后,杨氏家族之显赫,当世无匹。

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71章 叛军势蹙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370章 刘鋹第8章 杨苏还京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384章 反响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07章 殿试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98章 温柔乡第298章 事泄了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2章 难得积极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86章 驾临涡口第482章 李氏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45章 了结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08章 井陉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76章 对策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251章 寿国公第45章 移镇之议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34章 东路军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36章 迎奉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67章 请辞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67章 请辞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412章 二王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82章 瓦桥关第78章 南北并发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62章 兵事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1章 探监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7章 恩赏问题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408章 蠢儿子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21章 黄袍加身
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71章 叛军势蹙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370章 刘鋹第8章 杨苏还京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384章 反响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07章 殿试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70章 未来宰相的安排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98章 温柔乡第298章 事泄了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2章 难得积极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86章 驾临涡口第482章 李氏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45章 了结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08章 井陉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76章 对策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251章 寿国公第45章 移镇之议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34章 东路军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136章 迎奉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67章 请辞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67章 请辞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412章 二王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82章 瓦桥关第78章 南北并发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62章 兵事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1章 探监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165章 天子的态度第7章 恩赏问题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408章 蠢儿子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21章 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