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

“换作你是室韦人的统帅,会如何对付完颜女真此次进犯?”刘皇帝在那里琢磨良久,突然抬头问候着的刘旻,算是正式征询起他的意见。

刘旻没有丝毫的矫情,黝黑的面庞上露出一抹认真的思索,这认真的模样,倒也颇令刘皇帝欣赏,他就是喜欢认真的人。

说起来,那么多儿子中,就刘旻与十三子刘晔肤色深一些。当初刘旻虽然算不得白净,但也还算正常,然经过漠北一行后,这一脸的黝黑却是消退不了了,当然,问题不大,至少看起来更加精悍健壮了。

刘旻没注意到刘皇帝天马行空地在关心自己肤色,没有想太多,便说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什么结果都有可能。论战争准备,完颜女真前后进行了近两年,不论是士卒训练,还是军械武器,女真都是占优的。

室韦人虽然剽悍武勇,但在这方面,女真人也不弱多少。因此,室韦人的优势,大抵只在人多势众。

儿若是室韦人统帅,当充分发挥此优势,如爹所言,以势压人。如今两方相持已久,室韦人虽然失之被动,但只要那三万室韦军队在,那对女真人就是莫大的威慑与威胁。

哪怕只是保持现在的局势,拖下去,得利的还是室韦人。因此,眼下急于破局的,应当还是女真人,室韦只需保持耐心,稳固局势即可。只是,对室韦人而言,能否有这份耐心,儿心中存疑。

然而,对于东北这些异族而言,想要进行长时间的鏖战,没有足够的国力、人力、财力支撑,是很困难的事。

自契丹对东北统治崩溃后,其间诸国、部、势力虽然纷争不休,但长时间的交战、对峙,几乎没有,似此番,两方之间,相持两月有余,已然出乎意料了。

室韦人如欲采取主动,那么铁离城难攻,完颜跋海领军游弋在外,狡猾难觅,那么大可不与之纠缠,将注意力转移,攻敌所必救!”

说着,刘旻微屈身,从沙盘上拿起几面红旗,向南移动,用力地插在混同江南的完颜女真部族属地,定定地说:“遣一师南下,渡过混同江,直击完颜女真老巢,而不是集中所有兵力与女真人在铁离城僵持!”

听完刘旻的见解,刘皇帝也不由眼神微亮,道:“倘若是这样,那完颜女真可就真危险了。如若后方有失,即便最终击退了室韦人,拿下铁骊地区,那也是得不偿失了!”

“而一旦室韦人南下,那么铁离城相持的局面,也将有极大的可能被打破!”刘皇帝语气比刘旻还要来得肯定。

“只是.....”年轻的面庞间难得出现了些迟疑,刘旻道:“倘若室韦人当真渡江南下,侵入混同江以南,那辽东驻军,当作何应对?一旦完颜女真失败了,大败而还,甚至有灭族之危,朝廷又能够坐视吗?”

刘旻的话,让刘皇帝也露出一抹深思,低声道:“是啊!现在朝廷在旁观望,看个热闹,然一旦事态脱离掌控,终究难免牵涉其中啊!”

事实上,朝廷早就牵涉其中了,不论是战略布置还是政策方向,朝廷都需要关注那边的局势发展。从支援完颜女真军械、铁骑、粮食、食盐等物资,支持他们北略铁骊开始,朝廷就已经深涉其中了。

对朝廷而言,不论女真人与室韦人在铁骊地区打得怎么样,也不管他们打多久,死多少人,这些都无关紧要。然而,一旦室韦人反客为主,引兵南下,将战火引到混同江以南,那么朝廷是必定坐不住的。

因为,那不只是室韦人持续扩张的一种表现,更将影响到黄龙府的安全,在边上,有个具备一定实力且勉强听话的完颜女真,已经是朝廷容忍的最大限度了。

“爹,儿有些疑惑!”见刘皇帝思吟的模样,刘旻又忍不住拱手一礼。

“直言无妨!”刘皇帝挥了挥手,以示回应。

刘旻:“对室韦与女真这两族,您究竟持何等态度?”

“你这却是问到点子上了!”听其问,刘皇帝微微笑道:“有一点,必需明确,那便是,不论东北这些部族、属国、势力如何纷乱,如何相争,朝廷的态度方是左右胜败的关键。纷乱任其纷乱,但局势不能脱离朝廷掌控,一旦脱离了,抑或有这個趋势,那么,就是朝廷下场仲裁的时候了!”

见刘旻若有所思,刘皇帝淡漠的语气中突出强势二字,冷冷道:“室韦,先不臣辽,后不服汉,予以教训,那是必须。

这几年,他们在东北地区,确实壮大不少,吞并了不少原辽国的辖地、属国、人口,这样桀骜不驯的势力,怎能任其猖獗,坐观其发展壮大。

时下,辽东初安,仍在恢复发展之中,贸然动用王师,劳师北上,深涉不毛,对那偏僻苦寒之地进行征讨,不合时宜,那就只能假人之手了。

之所以扶持完颜女真,自然是出于此等考虑。不过,从完颜部的情况来看,这些女真人,也是不可相信的。

虽然扶持他们,却也不代表朝廷能容忍其真正壮大,否则,打压了一个室韦,又崛起一个完颜女真,对朝廷而言,也无多少利处,都是朝廷掌控东北局面的阻碍。

要知道,女真人可不只一个完颜部,其分布广泛,几乎遍及东北的山林。分散的女真不足为忌,然而若是有一部得以崛起,甚至整合女真诸部,那对朝廷的威胁,将倍增,其患甚至大于室韦。

因此,让完颜女真占据铁骊故地,已是我的底线,一旦突破了这个底线,那么,同样不能放任,该打压,就果断打压。

最好的局面便是,两方势力,在混同江北相互敌视,相互消耗,维持一个平衡的局面。一旦平衡被打破,就该朝廷动手!”

听刘皇帝这番解释,刘旻非但没有释然,眉头反而愈加紧锁,抬了抬眼皮,欲言又止。见其状,刘皇帝露出慈父的笑容,道:“你有什么见解,直说便是!”

刘旻道:“爹的想法固好,甚至可以作为朝廷对东北局势的基本政策推行实施,但是,儿总是觉得,如此并非完全之策。想要维持这个平衡,也并不容易。

相反,眼下朝廷对东北诸族的影响控制,还是过于薄弱了,完颜女真如此恭顺臣服,只是因为近靠近黄龙府,在王师兵锋之下,并且需要朝廷的支援与扶持,不得不臣服罢了。

就如您所言,完颜女真怕也是想借助朝廷的威势,行扩张之事,一旦其壮大的,未必还能如当下这般听话。

另外,挑动东北诸部族、势力之间的争斗,固然可以起到制衡之效,并消耗他们的实力,以免对朝廷造成威胁。

但是,也给了他们崛起的可能,从血火中走出来的部族,其威胁也远大于那些正常游猎生存者。”

“引火烧身的话, 我也听过一些,你也是持此论调?”听其言,刘皇帝略表惊讶。

刘旻颔首,沉吟了下,说道:“儿以为,可以在东北诸部族之间制造矛盾,扶持亲近朝廷者,打压不臣者,但是,还是不能放任其私相攻伐,当尽量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如此方有益于辽东的安宁以及朝廷对东北的控制!”

类似的建议,刘皇帝过去可听了不少了,然而,此时见自己这年轻的六子也认真中肯地表明意见,刘皇帝却没有任何不悦之色,反而大感欣慰。

“你这几年,确实有所成长精进啊!且不提其他,这军政战略上的认知,却是见涨啊!”刘皇帝笑眯眯地看着刘旻,一脸的温和,甚至还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面对刘皇帝的夸奖,感受着慈父鼓励的动作,刘旻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微低着头,内敛地应道:“儿见识短浅,只是信口而言罢了,还有更多需要向爹向朝廷诸公学习的地方!”

“哈哈!”见状,刘皇帝不免开怀。

当笑声收敛,刘皇帝表情也归于平静,目光在沙盘上停留了一会儿,又转向殿中那面巨大的大汉舆图,直直地盯着东北地区,轻声道:“没有什么政策与战略是一成不变的,关于东北的未来,还得看今后!

室韦女真之间的这场交战,就当是一个尝试吧,先看看效果,如你所言,两方都没有足够的实力久持,纠缠了这么久,也该有个结果了”

停顿了一下,刘皇帝又道:“你适才有一点说得不错,对于东北,朝廷的掌控还是有些薄弱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99章 北使南归第71章 叛军势蹙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4章 外戚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455章 见闻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79章 长教训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97章 财计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465章 “教匪”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41章 小风波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265章 杨无敌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28章 下狱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20章 威临荆南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779章 四王毕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99章 两个人才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264章 孺魏王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102章 绝境第444章 揣测者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73 王晏镇洛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浅谈两点第178章 会猎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707章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93章 完了第115章 西北情况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675章 血战第120章 折家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98章 虞美人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769章 影响力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189章 燕王南来
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99章 北使南归第71章 叛军势蹙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4章 外戚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455章 见闻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79章 长教训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197章 财计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465章 “教匪”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41章 小风波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265章 杨无敌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28章 下狱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20章 威临荆南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779章 四王毕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99章 两个人才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264章 孺魏王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102章 绝境第444章 揣测者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273 王晏镇洛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浅谈两点第178章 会猎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1707章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93章 完了第115章 西北情况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675章 血战第120章 折家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98章 虞美人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769章 影响力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189章 燕王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