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财计

就如当初杨邠下狱那般突然,此案的结束,也同样意外,让一直默默关注此事的大汉朝臣们措手不及。如此巨案,戛然而止,从始至终,针对于杨邠案,都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在天子的授意下,低调调查,突然处理,事情结果之后,方才发出了一份简单而平淡的通报......

这样的过程与结果,让大汉的朝臣们突然有些不适应,汉宫之中那个年轻的天子,权势似乎有些重了,不知觉间,君权已然开始盖过臣权了。

这样的形势下,本该有大臣牵头,表示对天子不合规矩的做法表示抗议。以往,冲在前头的,正是杨邠。

然而作为此次政治事件的主角,被拿下后,遍观朝中文武,有此能力,有此影响的,竟然点不出一个人了。

郭威倒是有这个威望,不过这个武臣,已逐渐进化成为一个政治动物,老谋深算,看得清形势,并不会就此事,去缨天子的锋芒。王章因杨邠的下场,意志有些消沉。苏禹珪,仍挂着宰相的职位,但已逐渐淡出权力中心。至于冯道、赵莹等辈,没这个影响。

而范质等政治新贵,且不说他们受刘承祐亲自提拔,根基尚浅,还没有那个资格向君权发起“挑战”。

蓦然之间,大汉王朝的权力,开始向君主集权迈进了一大步,就因为拿下了一个老臣。可以想见的是,在接下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朝廷中枢,不会出现皇帝的“反对者”,至少不会像杨邠那般流于表面。

而杨邠的倒台,也注定不可能波澜不兴地度过,一场政治洗牌不可避免,而杨邠去朝之后留下的权力空白,势必引起政治格局的大变动。

杨邠事件,并未以杨邠的入罪而告终,针对于“杨邠集团”的政治清洗,在刘承祐授意之下,紧接着从容展开。这是一个外强中干的政治集团,诸司六部的党羽仅仅依附于杨邠,大树一倒,藤蔓、枝叶,在面对天子的重拳出击之时,毫无反抗能力,只能任由御史台及武德司炮制。

上元节后的第一次大朝,朝臣是万众期待,刘承祐知道他们在期待什么,但是并没有满足他们。没有就杨邠案做个正面的回应,更重要的,对于群臣们更关心的政事堂调整,也没有做明确指示。总之,突出一个圣心难测。

乾祐二年的多灾多难已然过去,对乾祐三年的展望也在上元夜宴的时候发表了。故在大朝上,刘承祐是实实在在地议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议题只有一个核心,钱。大汉的财政,经过两年的拮据,到如今,勉强算是缓了一口气。然而国家穷困的本质并没有得到改善,自上而下,都过着苦巴巴的日子。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供刘承祐实现他的宏图大略,是故,必须得改变。自继位起,耗费两载时间,用以稳固皇权,梳理军政之后,刘承祐终于能腾出手来,专心致力于发展国力,强国强军。

关于财政,无非开源节流。在节流方面,刘承祐以身作则,提倡全国性的节俭,汉宫缩衣节食持续两载,一切宫苑建造修缮,尽数停罢。朝廷之中,亦少无用靡费。

甚至于,刘承祐对朝臣的俸禄、绢粮有所削减,只是后来引起的怨念过大,且大部分中下层汉臣的日子,也确实艰苦,刘承祐方浅尝辄止,没有继续对他的臣子们下手。

故大朝议政,讨论重点,只在如何开源。而以如今大汉朝臣目光局限所在,大多数人,无非在税赋之上动心思。对于这些人的意见,刘承祐基本无视。

在耶律德光灭晋的中浩劫之中,中原元气大伤,汉兴之后,又几度战乱,远远未到恢复的程度。虽然在朝廷秉施养民生息的政策下,大汉的子民过上了勉强安稳的日子。但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基层的农民来说,生计依旧贫苦。

汉廷的税收,本就沉重,刘承祐继位之初取消了不少苛捐杂税,但对于王章牵头制定的一系列吸民血汗的政策,可一直没有改弦更张的意思。

负担已然够重,若是再行加税增赋之政,刘承祐可以想见,必起民乱。而若加上各地素质堪忧的官员将吏,他们这些执行者,能导致什么样的恶果,刘承祐也不敢保证。

故,纵使财政再艰难,朝廷也不当继续压榨农民。甚至于,刘承祐想到的,是适当地削减农民的负担,而这只会加剧朝廷的财政压力。

集思广益,总有所得。度支判官薛居正等人,倒是提出了一些让刘承祐满意的办法。核心只有一条,继续在朝廷已有的税入之上,挖掘潜力。

比如官营的盐铁,酒曲,这两项本是朝廷财政收入的大项,他们建议,重立条制,深入规范,同时严厉打击非法。

在盐铁、酒曲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官营范围,将茶、糖等项,尽数纳入朝廷“统筹”管理经营。垄断的,总是赚钱的。刘承祐心中仅有的迟疑,只是朝廷有没有这个执行力......

有人提议,继续币制的改革,新旧钱的淘换,中间可操作的空间太大。

也有臣子将目光放到了商税上,然而大汉的商业,并不算发达。刘承祐的想法是,养肥了再杀,非但没有同意加征商税,反而定下,贯彻落实此前减免规范关税的政策。在之前,各地把朝廷政策当放屁的将吏太多了,也该着手整饬。

为国家财税,群臣争相谏言献策,而身为三司的王章,却出奇地,未发一言,未进一策。

还是在崇政殿,刘承祐喝了口热茶,舒缓长时间议政的疲乏。将王章唤至御前,就朝上事问他:“国家贫瘠,财税拮据,朕向为钱粮一道,焦头烂额。崇元殿上,臣僚竞相发言,以抒策略,王卿何故缄默不言。”

“臣素愚钝,不知通变,实无良策。且而今朝堂,人才济济,何需臣这冬烘老朽妄言!”王章的回答,让刘承祐稍显意外,总觉其,话里有话。

盯着冷硬着一张脸的王章,刘承祐心生不愉,被冒犯了的感觉,有些强烈。

“王卿何故菲薄,立国以来,财计大事,悉委于卿,能劳功苦,朕都看在眼里!”刘承祐轻言道,但语气有些不咸不淡。

闻言,坐于案后,沉默了一会儿,王章忽地起身,步至殿中,拜道:“臣有一请,望陛下应允!”

见状,刘承祐原以为王章又有什么财计方面的见地,却没料到,开口后,竟是辞官。

“臣病体缠身,久无良医,愈发不济,已无案牍劳形之力,未免耽误国事,今上请致仕......”王章平静地说道。

一句话,刘承祐微讷,打量着王章的目光,逐渐深邃。

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2章 荆南既定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53章 有诗云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750章 《桃兰赋》第243章 总结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286章 宗室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53章 交代后事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38章 赏第284章 虚了第118章 商贾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41章 “戏言”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17章 机会第52章 对峙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7章 应对第11章 大典日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23章 夜宴第350章 隐退陈情第172章 太子妃第65章 选择世宗篇45 汉金冲突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31章 鸣沙匪第13章 市井之声第345章 剥削者第127章 冬至宴3第12章 大朝会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章 父母兄弟第6章 遗奏十条第27章 西京风波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91章 作别西行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这才是感言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421章 梁孝王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690章 拼图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这才是感言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61章 北使南归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24章 辞表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301章 藩臣离京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66章 陷河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96章 言官
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2章 荆南既定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53章 有诗云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750章 《桃兰赋》第243章 总结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286章 宗室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53章 交代后事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38章 赏第284章 虚了第118章 商贾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241章 “戏言”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17章 机会第52章 对峙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7章 应对第11章 大典日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23章 夜宴第350章 隐退陈情第172章 太子妃第65章 选择世宗篇45 汉金冲突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131章 鸣沙匪第13章 市井之声第345章 剥削者第127章 冬至宴3第12章 大朝会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章 父母兄弟第6章 遗奏十条第27章 西京风波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91章 作别西行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780章 侵入黑汗国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这才是感言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421章 梁孝王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690章 拼图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这才是感言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89章 安南冬归人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61章 北使南归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24章 辞表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301章 藩臣离京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66章 陷河阳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96章 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