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紧锣密鼓

“在场诸位,都是李某臂膀,推心置腹。汉天子年少无知,坐困愁国,必不能守江山,此诚我辈用武奋举之时。本帅观当今天下局势,天时人事皆合于河中,欲起兵问鼎江山,逐鹿中原,诸位可愿随我,共创功业?”兴致一起,李守贞立身扬手,情绪激越道。

“愿随节帅!”这种情况下,哪有人会扫兴,一干人起身,齐刷刷地回应道。

李守贞神情雀跃,口呼大善。

“崇训,向诸位通报一下,这几个月来我们所做的准备!”笑容一敛,李守贞朝李崇训吩咐道。

闻言,塌着一张脸的李崇训立刻来了精神,作为“绿主”,在李守贞的造反事业中,李崇训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卖力地为其父张罗。

在堂间,踱了几步,装模作样一番,方才拱手道:“诸位,为谋大业,这段时间以来,父帅遣使多方联络盟友,而今业已有结果。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已然答应,一旦河中举兵,必率夏绥之军南下。大河西岸,匡国军节度使薛怀让,去岁为汉天子所辱,深恨之,时怀忧恐,也欲同我们一并起事。”

“华州侯章,收河中厚礼,亦有举义之心。另外,塞北的契丹,两川的孟蜀,荆南高氏,南唐李氏,皆修书相邀,得其允诺!”李崇训说得很是兴奋,道:“只待河中大兵起,朝廷便是四面受敌,也是河中成事之机!”

此言落,在场的河中文武,不由互相望了望,或多或少都露出了些轻松之意。毕竟是以一府之地而抗天下之大,虽然十多年前,后唐末帝李从珂就成功过,但情势终究不一样,难免心虚。

纵然几十年来,造反谋叛乃常态,但是造反终究不是件低风险的事。成了固然光宗耀祖,败了也有投降反正的机会,但前提是,能活到最后,尤其是对于中低层将校士卒来讲,哪次不是腥风血雨。

此时听李崇训介绍,原来河中有这么多盟友,信心一下子倍增。

李守贞也顺着其话,伸手握拳,朗声道:“诸位,并非李某不自量力,有彼强援,多方并举,共襄盛事,我等岂有不功成的道理。”

“节帅,起兵进取中原,凭蒲兵的强悍,我等可自为之,何必要引契丹人南下呢?胡人势大,若再让契丹人进了中原,岂非为他人做了嫁衣?”这个时候,一道浑厚的声音响起,似有疑窦。

闻言,李守贞脸色顿时不好看了,但见其人,眉色又转。说话的人名叫王继勋,是河中牙将,长相粗豪,孔武有力,乃李守贞麾下一悍将,军阵之中善使铁鞭、铁槊、铁檛,号“王三铁”。

ωwш ▲TTκan ▲¢ ○

见是王继勋,李守贞笑眯眯地对其解释道:“契丹人强大,本帅自知。不过,我只是引其为援,以北兵南下牵制朝廷军力罢了。其余势力,亦不过受某利用罢了,待我等兵进东京,灭刘代汉,夺了江山,其后再行对付彼辈!”

“明公豪气干云,可冲斗牛,可震日月啊!”总伦法师又给李守贞鼓劲儿了。

“节帅英明!”王继勋点了点头,拱手请道:“节帅,朝廷驻兵于潼关,显然就是为了防备我们。那小儿杨业,也是越发猖狂,占住风陵南津,近来更是几番越过河防北探。末将愿为节帅,领兵攻打潼关,拿下那杨业小儿的首级!”

听王继勋这么讲,李守贞神情也稍微严肃了些,冷冷道:“潼关当山河要冲,我等若举兵,必当先行拿下此关,切断朝廷与关中的联系,而后寻求东进!王将军放心,届时必以你为先锋!”

“谢节帅!”

“诸位!”李守贞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大事在即,诸位暂归营,秣马厉兵!”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是!”

开完一场动员大会,李守贞独留其子与少数几名于后堂密议。

“说说吧,那些人的最新回复?”李守贞稳稳地坐在帅案后,神情比起此前,稍微收敛些。

“回节帅!”属下判官起身,拱手道:“夏州李使君已明答复,只待河中起兵,同州薛使君,也一样。倒是华州侯章,态度属实暧昧,恐有反复!”

“哼!”李守贞顿时怒道:“候章这鄙夫,贪财忘义,收受本帅那么多礼物,难道还敢爽约不成?”

“父亲这倒不用担心,届时只需将两方来往的书信公告天下,华州不得不就范!”李崇训阴**。

“不错!我的礼物,不是那么好拿的!”李守贞颔首,又问道:“其他地方呢?”

“孟蜀那边,言前番方与朝廷签订合约,不便毁诺,搪塞答复;荆南高氏,本是反复之人,再加前番上书朝廷求告服软,而高从诲身体不豫,恐怕不足借力;南唐方面,与朝廷交恶,也允诺,届时用兵于淮上,共讨中原;至于契丹,道路遥远,使者仍无回返......”

“是这样啊。”李守贞琢磨了下,看向列座的和尚:“大师,你怎么看?”

总伦仍旧一副佛气逼人的模样,打了个佛礼,自信道:“孟蜀、荆南、南唐与朝廷皆有旧怨,只要明公起于河中,拥兵东向,汉廷动摇,彼等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纵使明公不与联络,也会主动扑上来咬上一口。至于北面的契丹,去岁与刘汉更是结下了死仇,而今幽州还在赵氏手中,其又怎会不闻讯而动?”

“大师此言甚是有理!”李守贞哈哈一笑。

“节帅,既谋大事,仍不可不谨慎,朝廷那边对河中,可不是一点防备都没有啊!”旁边的心腹判官,不由提醒道。

“本帅当然知道!”李守贞冷冷道:“皇帝小儿,以为他准备的那些小动作,我不知道?笑话!”

“他任侯益为开封府尹,恐怕已从那老儿口中得知联络之事。还有那赵修己,枉我此前那般信任他,装病还乡,过了黄河就托庇于潼关,恐怕,早已向朝廷出卖本帅了!”

“朝廷既知我李某心怀大志,仍不敢妄动,还善加安抚,却是为何?他不敢,朝廷不敢逼反河中,李某一反,必然牵动天下。稳了朝廷这么久,而今我蒲军兵精粮足,也该动手了!”

听李守贞这么一说,判官不由感慨道:“原来,万事皆在节帅的掌握之中啊!”

李守贞又得意了。

“现在,只望中原、河北的旱情再严重些,正可由本帅吊民以伐罪,代天而讨无道!”李守贞的语气间,满是幸灾乐祸。

河中的反叛筹备,进展可谓紧锣密鼓,已至箭在弦上的地步。

但所谓,事不密则泄,又或者是太过放飞自我,李守贞显得有些无所顾忌。

东京这边,城垣上空,一团又一团的阴云,凝在上空。积聚,酝酿,翻转,终于,瓢泼大雨,遽然倾泻而下。

殿中,刘承祐正审阅着文书,忽闻其声,神情大振,疾声朝外发问:“下雨了?”

“回官家,下雨了!下雨了!大雨!”内侍匆匆忙地跑进来,身上带着水汽,激动禀道。

刘承祐直接抛下御笔,快步奔出垂拱殿,直至殿前广场,摊手沐雨,一脸陶醉。隆隆雨声之中,刘承祐仿佛能听到,整座东京城,整个中原,乃至整个天下百姓的欢呼之声。

终于特么地下雨了!

于刘承祐而言,另有一层意义。就在上午,他才受制于朝野的舆情压力,亲幸道宫,祭天祈雨。

这才半日过去,全城大澍,这说明什么?一缕神圣的光芒,又将笼罩在刘承祐身上。

当然,刘承祐是有提前咨询过钦天监的官员的,近来当有雨......

第1708章 格局第160章 平定第94章 善后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8章 侯益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45章 治安第180章 过邺都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94章 杨邠案(2)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391章 暗箭第178章 会猎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章 父母兄弟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362章 分封?第53章 遁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720章 静默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7章 冬至宴3第59章 明贬实升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54章 病虎獠牙第91章 今日开宝第421章 梁孝王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54章 聘纳郭女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17章 机会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365章 看衰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351章 林邑国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348章 老皇帝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39章 连夜南进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92章 两京并重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
第1708章 格局第160章 平定第94章 善后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8章 侯益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45章 治安第180章 过邺都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194章 杨邠案(2)第120章 北伐进行时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391章 暗箭第178章 会猎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章 父母兄弟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362章 分封?第53章 遁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720章 静默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7章 冬至宴3第59章 明贬实升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54章 病虎獠牙第91章 今日开宝第421章 梁孝王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54章 聘纳郭女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17章 机会第383章 扶持完颜部?第365章 看衰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59章 元臣多鄙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351章 林邑国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348章 老皇帝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39章 连夜南进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92章 两京并重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