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张彦威之死

安定侯张彦威是何人,开国功勋,大汉元臣,更重要的,他是早期帝党的中坚人物,在刘承祐早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尤其在刘承祐初掌龙栖军之时,提供了不小的支持,否则,彼时的刘承祐仅靠着刘知远二子的身份,也是无法压服那干骄兵悍将的。当然,背后是享受着来自刘知远父爱的关照,但在那个过程中,张彦威也确实赢得了刘承祐的好感。

在兵发河东,东出太行的阶段,虽无赫赫之功,但也是随刘承祐出生入死,经历了被刘皇帝认为军旅生涯中最重要最艰难也最绚烂的一段时期。

这也算是陪着刘承祐迅速成长的一员老将了,也正是因为当年的那份情谊,也使得张彦威及其子嗣享受着尊荣。

然如果论能力,张彦威当真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就和三代乱世中层出不穷的武夫那般,发于微末,靠着拳脚刀枪,一步步拼出一个军职。

比较幸运的是,张彦威搭上了刘知远这艘船,又赶上了刘承祐这趟车,否则他很可能像许多武将,当年纪衰老,武勇不再,最终沦于平庸。

立国以来,刘承祐自认对张彦威也算不错了,奉诏入京前,明知张彦威没有那个能力,仍旧举荐他做成德节度使,成为大汉早期在河北最重要的一方节镇,还让李谷这样的将相之才做他的副守。

而晋阳起兵之前,在河东的将领之中,张彦威原本是排不上号的。后来,对各地节镇封赏加号,也同样予以尊重,逢年过节的时候,刘承祐也还能想到他,给一份礼轻情意重的赠礼。

哪怕后来,卸职入朝,再没有担任什么实职,却也和大部分节度一样,被授予国公之爵。可以说,即便在开封城内混了十多年,但张彦威混得自在,混得舒服,到开宝元年为止,张彦威对自己的待遇都是十分满意的,并庆幸自己的际遇,对刘皇帝更是感恩戴德,奉为神明。

要说什么时候起变化,就是从爵位被降开始,还是一降就从国公降到县侯,显然,这其中的落差,让张彦威难以接受。

事实上,别看如今大汉的爵位体系已经彻底落实下来,而功臣定论也在开宝大典上得到确定。但是,绝不是所有人都对此满意,爵低的自然想要高的,未加开国者也想要有“三代免降”的待遇,总之,人总是愿意追求更好,也少有人就轻易满足了。

大汉勋爵阶衔及其待遇,也算是几经变化了,从最开始的滥封,到刘皇帝逐渐清除、收回、控制,再到大封,也是到开宝元年,方才真正完善起来。

刘皇帝的目的,也很明确,控制其数目,提升其价值,这是个牵扯到贵族们切身利益的变动。开宝大典上,是最后的定论,也是对功臣们的阶段性评价,那一次,可谓是大封群臣。

然而,从那之后,大汉帝国再没有新增任何一个爵位。到如今,很多人才真正意识到,大汉爵位之贵、之重。

张彦威则是那些被降爵贵族中的代表人物,内心自然充满了不满、不服,尤其在体会到爵位的重要性之后。

当初魏仁溥几臣议功赐爵,讨论到张彦威的时候,细数其功劳,数来数去,除了资历深厚,参与了开国前期的战争之外,当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功劳与业绩了。因为,很多人同他一样(比如慕容延钊、柴荣、孙立、韩通、杨业等),都有相同的经历,并且表现要突出得多,并且不只于此。

而如果仅拿曾经当过成德节度使来说的话,那就显得太苍白了。论将才,平庸;论武勇,大汉从不却猛士;论治才,这真没有。

张彦威能够身处高位,更多的,还是靠刘皇帝对他的信任与关照。也正因如此,经过商讨,决定听从窦仪的建议,更其爵为县侯,在窦仪看来,这已经是他的优待了。

论功行赏这种事情,从来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只能尽量取其合理。所有爵位的拟定,都是要经过刘皇帝审议之后,再确定的,因而,对于张彦威的最终封赏,也是刘承祐拍板的。

结果出来后,张彦威心态自然爆炸了,虽然迫于当时的场面与皇帝的权威,不敢发作,但不满的种子总归是种下了。

虽然并不只他一人被降爵,但最不忿的人,绝对是他。在张彦威看来,既然赏了他的爵位,怎能轻易收回,这不是落他的面子嘛。

更重要的,看看那些封高爵人。二十四功臣,他不奢望,其他人也不去比,就拿赵晖来说,只区区一个陕州节度,挂着一个首义的名头,这都能位居二十四臣。

再看慕容延钊,当年不过一军校;韩通,一骑卒;杨业,一步卒;马全义,孙立,这曾经都只是他手下小将罢了......

即便柴荣,当初在龙栖军时,见到他也得恭恭敬敬地行礼。考虑到这些,张彦威才越敢愤懑,而如果要降,那也至少保留公爵吧。

张彦威的心理活动,大抵如此,就是觉得不公平,觉得刘皇帝亏待了他。不过,在当下的大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憋在心中,至多朝亲近之人发泄几句。

当然,话说多了,难免有传入刘皇帝耳朵中的时候。对此,刘承祐并不以为意,他知道张彦威粗鄙的性格,只当他是发泄,也能勉强体谅他的心情,有些牢骚也属正常。

然而这一次,终于触怒了刘皇帝。

在刘煦的婚宴上撒野,不只是扫兴,更是扫天家的脸面。固然是因为酒喝多了,但若非心中积压了太多太久的不满,也不至于此。

本来要给刘煦挑媳妇,张彦威也生了个女儿,同刘煦年纪相仿,他也动了心思,主动把自家小娘子推荐上去,结果嘛,没有被看中,这再度让他感到颜面扫地。

在婚宴上,彻底爆发出来,和周遭人大谈特谈,当初与刘皇帝在龙栖军的事,他是如何辅助他的,配合刘皇帝整军又出了多大的力,还有建国战争中又是如何追随刘皇帝出身入死的,又说柴荣、慕容延钊这些重爵高官,曾经都是他的下属。

若不是孙立在旁及时捂住了他的嘴,他甚至把刘知远“黄袍加身”的幕后细节都给抖出来了。如此犹不罢休,逮着个人,就推荐自家女儿,要与之结亲......

一场闹剧,虽然迅速被解决,但是对婚宴造成了影响,而刘皇帝,离开之时,是一脸的阴沉。

......

作为新人,一大早,刘煦就带着新妇进宫,向刘皇帝与大符奉茶问安。白家娘子,显然被滋润过,面上的桃花,仍未隐去。

当然,刘皇帝的注意力,还是放在刘煦身上。十六岁的刘煦,个子已然不比刘承祐矮多少了,哪怕只成婚一夜,也仿佛经历了一种蜕变。

看着他,容颜之间,还有其母的一些神韵,刘承祐冲他温和道:“从今以后,你就真正长大成人,开府立业了。”

很难得,见刘皇帝以这种郑重而又感慨的语气和自己说话,刘煦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表示谦逊:“儿还需向您学习!”

“你既已开府,也该有个具体的职事了,我把你安排在礼部,挂侍郎衔,去行走学习!”刘承祐说出对刘煦的安排。

“是!”对于刘皇帝的命令与安排,刘煦从来没有异议,躬身应道。

“白家娘子,你要好好对待人家!”刘承祐又道。

“儿晓得!”刘煦面上竟然露出了点羞臊。

“还没见过太后吧,带着你的新媳去吧!”刘承祐吩咐道:“对了,不要忘记去祭拜你的母亲!”

“是!”虽然没有什么印象,但每年,刘煦都会去耿宸妃的墓上祭拜一番,成亲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也要烧点纸,敬告之。

“官家,安定侯在殿外跪着,想要求见您!”这个时候,喦脱前来禀报。

昨夜,张彦威只是被送回府去了,除此之外,刘皇帝也没有其他表示。显然,是酒醒之后,了解到自己在宴上的撒泼,张彦威也感到惶恐了,赶忙进宫,前来请罪。

闻之,刘承祐面上不动声色,示意刘煦夫妻随大符去见太后。待他们走后,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考虑了一阵,刘皇帝对喦脱吩咐道:“你亲自去万岁殿,告诉张彦威,让他回去,好好地当他的安定侯,我祝他长命百岁,今后也不用来见朕了!”

刘皇帝的话,平静冷淡乃至决绝,张彦威此番的行为,是真的惹恼他了。

然而,就在当日傍晚,刘皇帝收到了一则令他吃惊的消息:“自缢了?”

见刘皇帝紧蹙眉头,张德钧小心地禀道:“安定侯回府后,便魂不守舍,将自己反锁在房内,吩咐人不许打扰,不言不语,不吃不喝,等到家人发现,尸体已然凉了......”

闻之,刘皇帝张了张嘴,又闭上,面容间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何必如此想不开呢?”

刘承祐知道,张彦威这是通过死,来消解刘皇帝心中的怒气,也以免牵连到子孙。而从刘皇帝的反应来看,他成功了。

最终,刘皇帝喟然一叹:“让他的家人,好好料理后事吧!”

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180章 博弈第321章 矛盾第29章 请缨第82章 矛盾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740章 农民苦第132章 进宫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41章 小风波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474章 补漏匠第159章 还朝第60章 家事、国事第92章 大调整第70章 大礼第1676章 惨重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89章 赵普使蜀3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21章 梁孝王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66章 商业互吹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85章 安心第474章 立场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1章 请教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21章 大朝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79章 萧思温第2053章 终章第40章 濮州案(3)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33章 延禧驿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380章 投汉第17章 轻取江陵1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87章 琐屑第204章 解决第33章 两广运动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72章 太子妃第148章 还京第61章 赵二为官第49章 求援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24章 辞表第1751章 结束了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40章 封王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98章 山道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28章 惠民新政
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180章 博弈第321章 矛盾第29章 请缨第82章 矛盾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740章 农民苦第132章 进宫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41章 小风波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474章 补漏匠第159章 还朝第60章 家事、国事第92章 大调整第70章 大礼第1676章 惨重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289章 赵普使蜀3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21章 梁孝王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66章 商业互吹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85章 安心第474章 立场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1章 请教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121章 大朝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79章 萧思温第2053章 终章第40章 濮州案(3)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33章 延禧驿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380章 投汉第17章 轻取江陵1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87章 琐屑第204章 解决第33章 两广运动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72章 太子妃第148章 还京第61章 赵二为官第49章 求援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124章 辞表第1751章 结束了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40章 封王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98章 山道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728章 惠民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