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郭氏之虑

bookmark

殿议之后,诸臣各自散去,刘承祐单独留下郭荣,君臣二人信步于宫室之间。刘承祐比郭荣高大半个头,论形象,却是要比郭荣好上几分。

当然,二者之间年纪几乎差上一轮,没有太大可比性。刘承祐尚年轻,而郭荣随着年岁渐长,长年身处高位,练气养望,倒另有一种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的气质。

“澧阳一份捷报,朕可安睡几日了!”仰面感受着夏日的热度,刘承祐有些感慨。

他这是言不由衷了,荆湖的战事,从始至今,都没到让他寝食不安的地步。他只是,随便找个话头罢了。

“前方有慕容延钊执掌大局,又有众多精兵强将效力用命,中枢又有诸贤能安理内外,湖南小患,陛下自可高枕无忧!”郭荣露出一点内敛的笑容,说道。

刘承祐偏过头,瞥着他,一双招子闪着灵光道:“你这话里,可少算了些人吧!”

郭荣闻言微讷,刘承祐则微笑着道来:“此番兵马调动,战略安排,可都是你郭枢密在统筹,知道你谦慎沈重,但你的功能,朕可是看得请清楚楚的!”

郭荣神情稍微严肃了些,轻摇头,应道:“臣实不敢居功!”

刘承祐手指南方,继续说,语气总归有些不对劲:“还有邢国公,大军粮料辎重之转运,供给无匮,抚理后方,更是劳苦功高啊!满朝之中,也只有你们父子,有此柱国之能了!”

听皇帝提起郭威,又这么讲,郭荣心头顿时便一紧,几乎出于本能的,拱手道:“臣父子万不敢当此誉,身为陛下臣属,只是尽职效力罢了!”

看郭荣那严肃的反应,刘承祐耸了耸肩膀,面容益加和煦,笑意比起夏阳还要温暖:“朕只是有感而发罢了!说来,邢国公替朕坐镇中南,也有三年了吧!”

“家父乃乾祐五年春,南下任职!”郭荣应道。

“邢国公乃开国元臣,社稷顶梁,资望厚重,不可久处外方,荆湖平定之后,也该召回东京了!前者,父子别居二地,朕这心里也有愧啊!”刘承祐幽幽然地说道。

“陛下言重了,都是为国效力,不分内外!”应和了刘承祐一句,郭荣心里则思虑更深。

皇帝这么讲,是不能当真,郭威若归,必居宰辅三公之位,那他这个儿子,又到外放之时了。位居中枢,主掌军机,免不了政治斗争,很多事情,郭荣也是看得很明白的。

刘承祐倒也没有挑明此事的意思,反而突然提到:“郭宁也18岁了吧!”

郭宁乃郭威第五女,姿容秀丽,尚未许人,当然,朝野都知道,是被皇帝预定了的......闻弦歌而知雅意,郭荣应道:“五娘确实已年满十八!”

“太后染病,久治不愈,朕深以为虑。既然年纪到了,朕也打算将之纳入宫中,冲冲邪崇。抽时间,让她进宫,到慈明殿见见太后!”刘承祐理所应当地吩咐着。

郭荣闻言,形色也舒展不少,拱手应道:“是!”

待郭荣退下之后,刘承祐不由爬在崇政殿前的雕栏之上,日中的烈度,已有些难熬,但驱不散刘承祐神情间的少许阴沉。神宇间的那抹凝思,有些令人生惧,伺候多年的张德钧也不敢上前轻扰。

不可否认,因为原历史的缘故,对于郭氏父子,刘承祐始终都有所忌惮与戒备。虽然随着这些年,他的帝位越发稳固,皇权日渐昌盛,早已没了最初那种低级的不安与猜忌。并且,还因为其才能,对二者信用,加官进爵。对于郭荣的才干为人,也是十分欣赏。

然而,凡事都怕个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大汉朝,郭家也是越发显赫,属于最顶级的家族,丝毫不弱于那几个外戚家族,论硬实力,只怕犹胜之。

仅枢密院,虽然开国以来,经历了杨邠、郭威、折从阮、郭荣四人,但是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掌权者乃是郭氏父子。

至于军中的势力,虽然几经刘承祐整饬平衡,但仍有不少贴着“郭氏”标签的将领,受到重用。郭荣自不提了,淮南大战之时,独挑淮东大梁,一战而奠定声望。

李重进、张永德二人,李重进早为禁军高级将领,而今掌握龙捷右厢马军。张永德因为御前当值多年,又屡有功劳,也升至武节军都虞侯了。至于其他受郭氏父子提拔影响的将校,更是不可甚数,比如此前在淮南大战中,功勋颇重的骑将郭崇,曾多年在郭威麾下,如今也在铁骑军。

就拿此次南征来说,史彦超与郭威有旧。杜汉徽乃前朝降将,开国初年也与之交好。至于潘美,如今也算自立了,但最初,他基本算是郭荣的家臣,还是被郭荣主动举荐给刘承祐。不管时间过得多久,以潘美的性情,都会记得那份恩情。

而从武德司的监察汇报来看,即便郭威远离中枢三载,南征诸将帅,从慕容延钊以下,对郭威都十分敬重,虽然不排除有逢场作戏者,但这等声望,还是足以引起刘承祐重视。

并且,这些还都是在郭氏父子,没有刻意经营军中关系,甚至有意韬晦的结果。

刘承祐反思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就有他这个皇帝的问题,至少表面来看,刘承祐对郭氏父子太宠信重用。

开国时那些地位显赫的元臣宿将,如今朝中还剩几人?基本只剩郭威一人了,一门两公爵,父子承袭枢密院,侄婿、亲戚、故旧遍布军政之间。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刘承祐任用的那些“郭系”将臣,也确有其才干。刘承祐不得不感到庆幸,他对禁军的整顿够早,对其掌控也在不断加强。而其中的大部分青年战将,后起之秀,都是在他的关照下成长起来,成为如今大汉禁军的中坚力量。否则,郭威这“最后一个元臣”的身份,只怕也保不住了。

即便如此,思及郭氏在军政之间的影响力,刘承祐也不得不施些手段,做些调整。于国,于君,于郭氏,都需有所改变。

但是,如何调整,却是需要刘承祐好生思量了,可以析分其势力,却不能无谓打压。就像操刀,做一场手术,是件细致活。

刘承祐若纳郭家娘子,那么郭氏在朝野的声望将继续上升一个台阶,或许,也会成为盛极而衰的标志。

符、高、折三族外戚,在军政内外,势力不小,但实际上,对于朝廷的统治核心,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郭氏则不然,仅看那些叫得出名字的禁军将领,就知道了。

事实上,对于刘承祐而言,要是这个时候,郭威死了,那么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顾虑可大消。

有那个威望将郭氏子、侄、婿及故旧整合起来的,只有郭威一人。郭荣有那个能力,但郭威若亡,他也没那个施展的余地。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如此,郭氏或许仍是大汉朝的顶级家族贵戚,但影响当不会那么可怖,因为很多人,给的是郭威面子。

要不要让郭威死了呢?刘承祐神情间流露出一抹冷厉之色,但迅速隐去,稍露苦笑。

前者还想着娶人家的女儿,心里却在盼着岳父卒逝,太不道德了......

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79章 萧思温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24章 辞表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446章 流光园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6章 态度迥异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59章 乱情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27章 皇城司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80章 “新对策”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86章 发落南臣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344章 打个赌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57章 七月大朝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375章 少林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24章 人事调整第75章 西北边报第38章 濮州案(1)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481章 行宫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284章 虚了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720章 静默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1771章 襄阳王第462章 当年善政第336章 橐相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239章 进退
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79章 萧思温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24章 辞表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446章 流光园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12章 令人陶醉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6章 态度迥异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59章 乱情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127章 皇城司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480章 “新对策”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86章 发落南臣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344章 打个赌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57章 七月大朝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375章 少林寺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01章 刘知远在洛阳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24章 人事调整第75章 西北边报第38章 濮州案(1)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481章 行宫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284章 虚了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720章 静默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1771章 襄阳王第462章 当年善政第336章 橐相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239章 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