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

bookmark

通州,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属于勾连辽上京、东京两道的要衢,本就是要害之所,在汉辽战争的时代背景下,在辽东战局的直接影响下,地位也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直线飙升。

如今,在辽国一方,这座城池已然接替辽阳,成为辽国对东北地区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当然,这种战时抬升的政治地位,显得那么虚幻,带有一丝凄凉,甚至有些讽刺。

这是辽东战场失利带来的直接影响,同时,其能够直接控制,并保有一定影响力的地盘,已然十分局限,同广阔的东北大地相比,更成一隅之地。而耶律斜轸所能倚仗的,也只剩下这一隅之地,以抗不依不饶、咄咄逼人的汉军。

赖以依靠的后方海东之地,名义上仍旧属于辽国,但实际上,已经完全失控了。室韦、女真中那些从未剿除干净的祸患,不出意外的趁机发难了,而渤海旧地,也是沸反盈天,诸部各族,争相起义,反抗辽廷的统治,驱逐残杀契丹的将吏,用简单粗暴、激烈残酷的方式,摧毁着辽国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因为叛乱蜂起,蔓延全境,很多州部都已经联系不上了,辽国的官员将吏中,或许有忠心固守待援的,但更多的,是直接变幻王旗,改头换面,趁机争权谋利的。

很多辽国统治下的部族、官吏、将领,都已经自立门户,甚至拿着一些大汉的任命书,打着大汉的旗帜,开始抢占地盘,吞并部族......

从耶律阿保机东征渤海国算起,辽国对东北的统治已有快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不算短了,对当地的同化统治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并且效果一直不错。

然而,事实上证明,那原本看起来还算稳固的统治,是这样的脆弱,坍塌之速,让人完全反应不及。正面战场的失败,影响太大了,甚至只通过一些细作间谍,就搅得大乱,一发不可收拾。耶律斜轸想要倚仗,用以背靠御敌的后方,最终先崩溃,成为背上芒刺。

与辽阳差不多的是,通州也乱,军心乱,民心乱,形形色色的人,都集中到通远城中。有当地的部民百姓,有遭受战乱的难民,又逃亡的贵族,也有溃散的败兵。

大量的人口涌入,直接超出了这座原本不那么起眼的城池的承载能力,哪怕有耶律斜轸强力的整饬,也是治标不治本。

最基本的一点,这么多张嘴,如何能填得饱,养得起?经过在辽东与汉军旷日持久的大战之后,各项物资早已消耗严重,辽河一战,更使对辽东诸城盘剥搜刮用以北撤固守的大量粮食、辎重损折殆尽。

因此,对于退守到通州的辽军残部而言,南面的汉军威胁固然巨大,但最为紧迫的危机,还在于粮食,在于军需。

从退守通州之后,耶律斜轸除了整顿军队,修固城防,以待汉军之外,最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军需的筹措上。形势已然足够恶劣了,但最为令他头疼的,还是此事,这是迫在眉睫,且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为此,耶律斜轸也是使尽了手段,甚至比此前,更加不留后路,不顾后果。所有逃亡来通州的人,不论什么身份,其资财、衣食,尽数收缴,同时,遣兵四掠,搜尽民间粮财牲畜,只要能用的上的,都集中到通远城中。

耶律斜轸遣了几支军队北上、东进,既为剿灭乱军、平定叛众,尝试着恢复后方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是在“征集”粮食牲畜,就粮于外。

同时,将通州的难民也进行甄选,精壮劳力编入军队,其他老弱妇孺尽数驱逐,发往少许口粮,赶往上京,生死如何,不再顾及。如此,倒也减轻了一定的后勤压力。

还有一些逃到通州的贵族、官吏,他们也跟着倒了霉,很多人的目的地不在通州,而是想要逃亡上京避难。然而,耶律斜轸不许,不只人被扣下了,他们带来的财产、牛马,也都被收缴,以充军用。

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通州城内,是怎样的人心涣散,怨声载道。最让人感觉不妙的,是军心士气的丧失,即便耶律斜轸已经在努力提振,赏赐搜掠的金银玉器,也没有重振士气。

也就是在派出去平乱的军队,取得了些胜利,运回了些缴获,让辽军饱餐了一顿,方才稍微安抚了军心。

但是,失败、绝望的情绪,仍旧在辽军中蔓延,笼罩在城池,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在辽河之战后,耶律斜轸那崇高的威望,也遭受了重大打击,辽军上下很多人,都对耶律斜轸失去了信心,不认为他能够带领他们再取得胜利。

而信心的丧失,也是最为可怕的。

今年的秋风,似乎格外的阴冷,明明是天高云淡,整座通远城,却仿佛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城池内外,很安静,除了风声畜鸣,几难闻人声。

城头上,辽国的旗帜,仍旧飘扬着,却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士卒的守备,还算严密,不时还有巡逻的辽卒走过,但每个人,都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压力束缚着。

通远城,既是辽国守备东北最后也最重要的基地,同时,也仿佛成为了一座囚笼,束缚着耶律斜轸,也束缚着为他所“绑架”的所有人。

站在城垣上,放眼望去,能够见到两水环绕,成片的农田,透着萧索与破坏,过去这个季节,有鸟兽逐食其间,然而今年,由于战争的缘故,土地抛荒,连鸟兽都不愿意多光顾了。

耶律斜轸肃立于城头,凄凄凉凉的风刮在脸上,寒入心底,他还未满四十,但是老态尽显,垂发苍白,即便只与几个月前相比,那也几乎是两个人。

失败,尤其是痛彻心扉、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是时间的催化剂......到耶律斜轸身上,也一样。

望着城下凄清的光景,感受着城内低沉的气氛,耶律斜轸的双目有些迷离,心情更是难以用言语尽述。没有人,比他更能明白如今的局势了,山穷水尽还未至,但终究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出路的。恍惚之间,甚至看到了自己、通远城以及辽军诸残部的结局。

或许,还有条生路,那就是带领残部,西撤回上京,但,那注定是条艰难的路,不管是因为个人的颜面、骄傲还是其他什么,他已经选择拒绝那种决策。

针对辽东之失,辽帝耶律贤那边,仍旧没有怪罪他,甚至在得到战报后,以最快的速度发来一道慰勉诏,仍旧让他负责东北战事,统筹军政,防御汉军。

这宽宏大量、信任有加,背后,耶律斜轸却是能清晰地察觉得到那愤怒、失望与不满诸多交织的情绪。

耶律斜轸自己也明白,他是没有其他路的,如果选择逃回上京,怕也是个罪死的结局。毕竟,此前不顾朝廷诏令,擅自放弃辽阳,最终还导致辽河那场大溃败,已经是死罪了。

而耶律贤之所以,还将东北的军政,全部交给耶律斜轸,那是因为,耶律贤已经选择放弃了,他耶律斜轸与偌大的东北一样,都是被舍弃的对象,不再抱希望了......

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47章 视察第407章 麻烦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5章 军略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0章 潞州三杰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197章 决断!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51章 林邑国第483章 南巡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04章 驾临历城这才是感言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15章 瀛州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313章 晋王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59章 挫折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0章 收获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84章 教训第421章 梁孝王第284章 虚了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118章 商贾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465章 辽奸第92章 两京并重第92章 万岁殿宴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4章 腹黑之谋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446章 流光园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59章 还朝第18章 侯益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80章 一意孤行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32章 进宫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21章 道士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80章 进攻
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47章 视察第407章 麻烦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5章 军略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0章 潞州三杰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197章 决断!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51章 林邑国第483章 南巡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104章 驾临历城这才是感言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15章 瀛州第276章 阴山南麓的战事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313章 晋王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29章 太后的病第35章 室韦覆灭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59章 挫折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0章 收获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84章 教训第421章 梁孝王第284章 虚了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1章 局势变化于未测之际第118章 商贾第443章 板子来得毫无征兆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465章 辽奸第92章 两京并重第92章 万岁殿宴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4章 腹黑之谋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446章 流光园第2120章 康宗篇11 共治时代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159章 还朝第18章 侯益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80章 一意孤行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32章 进宫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21章 道士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80章 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