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两京并重

“卿之意,朕已明了!”万岁殿内,刘皇帝神情放松,冲敬坐于下的魏仁溥说道:“多谢指教,迁都之事,朕还需再做思量!”

闻言,魏仁溥起身,朝刘承祐一礼,道:“政事堂尚有公务,臣先行告退了!”

话已说尽,见刘皇帝并无留客之意,魏仁溥也主动请辞。

这两日,为闹得纷纷扬扬的迁都之议,刘皇帝将朝中重臣都一一召来相谈,魏仁溥是最后一个。

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发表自己的看法,关于迁都的利弊如何,魏仁溥一点未谈,因为这段时间朝廷上下各种观点也都拿出来了。说到底,最终还得看刘皇帝的意愿有多强烈。

魏仁溥只是告诉刘皇帝,迁都之事,事关重大,就目前而言,朝廷还没有做好迁都的准备,不只是人心的问题,还有由官到民各方面的筹备,包括洛阳的城建问题。

同时,魏仁溥表示,没有必要过于纠结都邑问题,并拿唐时的两京并重给刘皇帝举了一个例子。如今洛阳已是西京,只是因为皇帝与朝廷久在开封,方使其沦为陪衬。

皇帝如以开封形胜不利,那洛阳不妨照修,朝廷却不必整个迁移过去,只需要效仿前朝,每年抽出一段时间,巡幸洛阳即可。如此,既可起到东西两京并重的效果,也可安抚那些因为迁都而心思浮动的人。并且往后,可以洛阳镇压关西,开封统御关东,实在两全其美。

嗯,魏仁溥的见解,实则略显油滑,这种考虑,刘皇帝当然也是想到过的。看起来,是个比较周全的办法,也容易赢得共识。

但世上难有万全之法,倘若两京并重,那么也意味着,朝廷要设两套行政班子,这可不是一个留守府就能解决的,因之或许又将造成一个冗官的问题。同时,刘皇帝还有一层忧虑,会不会因此造成东西的一种对抗乃至分裂?

刘皇帝素来是个多思多虑的人,而这种习惯,有的时候也会变成胡思乱想。不过,通过与魏仁溥一番对话,他心头的矛盾倒也释去不少。确实,不必太过纠结。

“朕是许久,没有如此犹犹豫豫的了!”打开两只因盘坐而发麻的腿,刘承祐自己按了按,叹息一声。

喦脱很有眼力劲,主动上前跪下,替他小心地按捏着。刘承祐问他:“你觉得,是洛阳好,还是开封好?”

闻问,喦脱小心地答道:“国家大事,小的不敢妄言!”

“又不是让你来决定迁都与否,让你说,你就说!”刘皇帝淡淡道。

“是!”皇帝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听其语气,喦脱也不敢继续表现他的谦慎了,低头道:“小的只是二十年前随驾路过洛阳一次,对西京并不了解,如说哪城好,自然倾向于开封。小的只是,有些不明白,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同属大汉京师,这迁与不迁,有何区别?”

闻之,刘皇帝笑了:“你这见解,虽则片面,却也有几分道理。”

话是这么说,但这里面区别可大多了。

“小的不知军国大事,只信口言之罢了!”喦脱陪着点谄媚的笑容:“在小的看来,官家乃是社稷之主,您在的地方,就是京师,就是天下的中心......”

听他这么一舔,刘皇帝倒也觉得,似乎真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当然,都邑之事,事关重大,关乎国运,涉及上下利益,哪里是一拍脑袋就能轻易决定的。想得多些,不是坏事。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以及同大臣们的交换意见,刘皇帝的想法,也基本定了,两京并重。

事实上,哪怕真的明诏天下,大汉定都洛阳,开封就无用了吗?绝对不是!因而,刘皇帝决定,在维持开封地位的同时,发展建设洛阳,至于他嘛,今后只能“辛苦点”,两头跑了。

关于迁都之事,朝廷中是沸沸扬扬,但是有一点似乎是所有的共识的,那就是大汉的都城,只有开封与洛阳这两个选项。

西面,长安沉沦已久,可为一方重镇,却早不堪为帝都,属于第一个想到,也第一个排除的。南面,也就一个金陵有“龙气”,可为王业之地,只是属偏安的王业,再加上大汉以北统南,怎么都不会舍北而就之。

至于北面,可供选择的地方就多了,太原龙兴之地,但半个多世纪,数代更迭,其元气已丧;幽州有成为大都的潜力,但太偏;稍微像样点的,要属大名府了,然有一说一,那还不如开封。

而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只有开封与洛阳了。开封有其客观的有利条件,而洛阳,从东周时期起,便是天下的中心了,且历代大一统帝国的都城,也无外乎这长安、洛阳这两选,今长安衰颓,也只剩下洛阳了。

另一方面,固然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使得开封崛起,却也不意味着,西部地区就不重要了,那仍旧是帝国的半壁江山,从河西到关陇再到川蜀,这都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在交通关西,镇抚西部的作用上,洛阳的优势就更大了。并且,如今的川蜀,尤其是剑南道,乃是朝廷排于前列的财税重地,关内也非真的就是一片断壁残垣,破败之地,那里每岁的出产仍旧很多,八百里秦川供养不起一个大一统的京师,作为关西的经济中心,也是绰绰有余的。

至少经过前后二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关内,已然超过了晋中地区。只是民族问题,还是个痼疾,也正因如此,更不可忽视关内的重要性。那是连接河陇,维护大汉西北边陲稳定的重要纽带。

而在论及与天下八方的联系交通上,作为中枢枢纽,起到居天下之中而弹压四方作用的,也唯有洛阳这一地。

至于西迁洛阳,而造成的漕运上的压力,刘皇帝可是知道明清两代定都北京的,比压力,还能大得过那两朝?

“明日是二十三日了吧!”刘皇帝突然问喦脱。

闻问,喦脱看了刘皇帝一眼,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回官家,今日为腊月二十四!”

“哦?”刘皇帝面上倒也没什么尴尬之色,他是好久不记月日了。

“这么快,一年又要过去了啊!”感慨了一句,刘承祐对他吩咐着:“许久没大朝,传诏,明日大朝,在京五品以上官员,悉数上朝!”

“是!”

翌日,在崇元殿大朝会上,在处理几件早已议定的事项后,刘皇帝正式宣布了两件大事。

其一,是来年出巡之事。

其二,便是改建西京之事,任务不出意外地,落在了滦国公慕容彦超以及西京留守柴荣身上。

迁都之事,就此搁议,然而,结果却已定了,其后不久,刘皇帝便着魏仁溥及窦仪负责自东京诸部司之中,挑选一批官员,西赴洛阳,作为留台人员。

早年的时候,在洛阳也是有那么一批官员的,只是被刘皇帝打为冗员,悉数裁撤了,只保留西京留守府这一机构。如今,这也算是一种开倒车了。

但是不管如何,刘皇帝建设发展洛阳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朝中不乏聪明人,有一些在东京不如意的官员,开始走门路,求上进,欲赴西京任职。

而此后,在洛阳修别府,置产业的贵族公卿,也更多了。

洛阳,也不当只是一处卸职归养的勋贵们的养老地。

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5章 堂议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184章 教训第89章 威压王帅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308章 新贵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159章 还朝第164章 监国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308章 班师还朝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40章 农民苦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18章 棉第175章 军略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30章 小市民第321章 矛盾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52章 听政3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450章 落幕第44章 太后相召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404章 冬夜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浇筑王权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37章 覆灭在即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69章 爱将第148章 教诲第397章 指点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380章 投汉第118章 蒲阴第31章 进军令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27章 不允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340章 定论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52章 面圣第62章 紧锣密鼓第227章 席卷半岛
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5章 堂议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184章 教训第89章 威压王帅第41章 卷甲入城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278章 遣使向西,汉中战况第308章 新贵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159章 还朝第164章 监国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308章 班师还朝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740章 农民苦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18章 棉第175章 军略第353章 聪明的张德钧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25章 李史合谋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100章 无法避开的钱粮问题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330章 小市民第321章 矛盾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90章 老将可用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52章 听政3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62章 祸福之间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450章 落幕第44章 太后相召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404章 冬夜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浇筑王权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1787章 讲个笑谈,说个趣事第37章 覆灭在即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69章 爱将第148章 教诲第397章 指点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380章 投汉第118章 蒲阴第31章 进军令第270章 城上城下第127章 不允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340章 定论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52章 面圣第62章 紧锣密鼓第227章 席卷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