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礼遇隆重

bookmark

初夏已然过半,即便有夏风带来丝丝谷水的清凉,空气中仍旧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炎热。不过,对于刘昉兄弟俩而言,却没有丝毫介意,直觉十分享受。

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刘昉那黝黑的脸庞直面夏日的烘烤,有些陶醉道:“还是中原好啊,即便是这炎日,都让人如此舒适!”

一场艰苦危险的远征之旅,不只是对精神意志的磨砺,更是对身体的摧残,尤其体验过那炼狱般的严寒之后,来自中原的炎热,都显得弥足珍贵。

“金山那地方,这辈子都不愿意再去了!”刘昉感慨着,转头看着刘旻消瘦粗粝的面庞,道:“六弟,回京前,你可要将自己打理一番,否则,皇后娘娘与魏王太妃见了,不知要何等心疼!”

“养些时日便好了!此番回京,我定要好生休息一番,就当犒劳自己了!”闻言,刘旻嘴角一咧,露出一抹白牙,望着洛阳方向,明亮的瞳孔中也隐现思念之情,归心愈切。

军令既下,归来的将士明显提快了速度,行进间,兄弟俩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当然,主要是刘昉在讲,正常情况下,刘旻的话还是不多的。

慕容德丰与杨延昭二人奉命而去,往返一趟,还是费了不少时间,返回之时,大军已到洛阳远郊,太阳也已西落,晡时已近。

回来的只杨延昭一人,看得出来很赶,大汗淋漓的,但英武的面庞间尽是兴奋之色。刘昉丢给他一袋水,道:“解解渴,慢慢讲!”

杨延昭也不客气,接过便痛饮一口,露出舒服的表情。

“慕容日新呢?他怎么没回来?”刘昉问道。

擦了下嘴,杨延昭道:“慕容郎官被太子殿下留下汇报详情,特命末将返回,引大军回军!”

“太子?”刘昉不由惊讶。

“回殿下,得知将士归来,太子殿下亲自携百官及仪仗于南城定鼎门外迎接,此时已然等在城门了!”杨延昭禀道:“陛下有令,让将士自天街过,举行入城仪式!”

闻言,哪怕是刘昉,脸上也不由闪过一抹欣喜,感慨道:“朝廷竟然如此重视,这让我们如何担待得起啊!”

显然,刘皇帝的意思,是要他们载誉而归,在欢呼与掌声中,进抵京师,这样的尊重与荣耀,对他们这些远征将士而言,是一份极其深重的认可。

“通知杨、王二公!”稳了稳起伏的心情,刘昉当即吩咐道:“传令下去,保持阵型,向南城进发!”

斜阳西垂,释放出一阵浓郁的光辉,笼罩着巍峨壮丽的洛阳城。定鼎门前,已是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龙旗林立,仪仗齐备,百官与仪卫保持着整齐的队列,静静地迎候着,十分严肃,不敢又任何的东张西望。

太子刘旸与宰相赵普俱在,其余皇子、大臣、公卿,能来的也都来了,这样的迎接规格,过去也就刘皇帝能够享受到了。

周遭也不乏围观的西京百姓,虽然被卫士挡在外围,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热情,对于即将归来的远征军将士们,多抱有好奇与敬佩之情。

这段时间,关于远征军的故事,可在洛阳城传开了,自宣慰司以下,是费了大力气宣扬远征将士的功勋与精神,经过妙笔润色的各种版本故事,更使远征军将士的经历充满了传奇性,也引得西京士民追捧。

城外大道横跨护城河,通过定鼎门直连天街,道路也已被清理干净,周边人潮汹涌,道上却空旷清楚,等待良久,远征军终于出现在视野尽头。

当发现那些破旧却高扬的军旗时,所有人都来了精神,近三千人的骑兵队伍缓缓而来,越靠近,将士们的军容样貌也越发清晰起来,那种历经生死百战余生的坚毅气质,极具感染力。

到此时,杨业与王彦升以及郭进,毫无疑问是居中了,他们乃是三支远征军的主帅,当然要占C位,即便有心相让,刘昉也坚辞不受,在这方面,刘昉既有见识,也有器量。

当见到定鼎门前那高规格的场面,几人也都不由一愣,哪怕早有心里准备,真正面对这种场面时,感动之情也油然而生。

杨、王、郭三将都是果毅的骁将,都是硬汉,但硬汉此时也难免动容。王彦升看起来更老了,须发白了一大半,老脸之上积聚着一团晕红,不知是病的,还是激动的。

“朝廷如此待我等,纵然死在战场上,也无遗憾了!”一声慨叹尽道王彦升心中情绪。

“百官拜迎!”随着礼官一声洪亮唱喝,所有立于道前的官员顿时拱手作揖,所有的仪卫也都行军礼,动作十分整齐,气势也十足。

这样的阵仗,可让杨业三人惊诧不已,尤其见到连一声黄袍的太子刘旸,都做同样举动,那就有些心慌了。

杨业不敢怠慢,手一挥,大声道:“全军听令,下马!”

身后的将士,基本都是西北边军出身,大部分人甚至还是第一次来洛阳,都还没来得及感受京城的雄伟与壮丽,便被这迎候的场面给震撼到了。

令行禁止乃是其过硬的素质,命令层层传递,陆续下马,动作同样干练整齐,毫不拖泥带水,落地的声音透着气势,也展现着他们这些边军勇士的风采。

杨业等将领下马,则趋步向前,一齐朝刘旸以及赵普拜道:“臣等参见殿下!”

“见过相公!”

见着杨业几人,刘旸脸上挂着温暖人心的笑容,亲自上前扶几人,然后紧紧抓住王彦升粗糙的手,道:“诸公不必多礼,远征作战辛苦,孤特奉诏令相迎,该受礼的是你们这些功臣!”

闻言,王彦升当即表示道:“朝廷礼遇过重了,臣等承受不起啊,还请殿下回銮!”

王彦升可不是当年那个鲁莽粗鄙、狂傲不羁的猛将了,这么多年了,见识智慧,都有所提升。虽然震惊于朝廷如此隆重的接待,但心里也清楚,这等规格,实在是破格了,他们这些人,可承受不起,也不敢直接有应下了。

见状,刘旸却是一副郑重的姿态,也不松开王彦升手,在几将身上扫视一圈,说道:“诸公不必谦辞,陛下说过,你们远征作战,杀敌报国,极其不易,历尽辛苦归来,自当荣耀加身。

更重要的,论作战之艰险,处境之恶劣,全军之中,唯有你们,你们在异域,不只扬我大汉军威国格,更是展现出了我大汉军魂,再高的礼遇,都不过分!”

这话一出,几名宿将都不由得眼眶泛红,心情澎湃,朝着皇城方向大拜。

“诸公,陛下有诏,让远征将士走天街入城,接受西京士民欢呼,陛下将于宫阙,接受献俘!”赵普此时,也向这些功勋将领,释放善意,一张老脸异常温和。

“多谢赵相!”再回礼。

“四弟,六弟!”刘旸呢,又瞧向刘昉与刘旻。

一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样貌与气质看起来都有些陌生,但刘旸态度表现得十分亲切,尤其是见到刘昉、刘旻这兄弟俩如今的状态,更多几分感概。

“臣弟,参见太子殿下!”大概是场合的原因,刘昉兄弟俩,也十分郑重,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了!”刘旸笑容不减,挥手道:“走,随我入城,接受士民们的欢呼吧......”

第115章 瀛州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349章 边情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104章 平息第59章 睡王上位第39章 长沙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45章 治安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章 登闻鼓响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33章 捷报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0章 坦白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199章 出宫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21章 道士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257章 龙舟第119章 幸西京第297章 新山阳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01章 大整军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268章 机遇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68章 婚宴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139章 韩常案第1755章 良平岛第152章 听政3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84章 虚了第380章 投汉第14章 腹黑之谋第383章 敞开谈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58章 回师第399章 还债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52章 面圣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02章 攻心疲敌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
第115章 瀛州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349章 边情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87章 对夏绥事宜第104章 平息第59章 睡王上位第39章 长沙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51章 如今的大汉第45章 治安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章 登闻鼓响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33章 捷报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0章 坦白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199章 出宫第44章 太后相召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21章 道士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257章 龙舟第119章 幸西京第297章 新山阳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01章 大整军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91章 淮东大案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268章 机遇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68章 婚宴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139章 韩常案第1755章 良平岛第152章 听政3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284章 虚了第380章 投汉第14章 腹黑之谋第383章 敞开谈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58章 回师第399章 还债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68章 离京前的安排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52章 面圣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02章 攻心疲敌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7章 覆灭在即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