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不允

“外臣孙晟,奉大唐皇帝之命,拜见大汉天子!”

随着汉军对南唐沿江州县侵攻愈急,唐使孙晟,匆匆北上,忙来觐见。寿春衙堂,刘承祐接见之,没有大摆排场,只数名近臣、将使相伴。

堂间,北汉君臣,意态轻松,唐使孙晟,虽则故作从容,但俨处弱势,绷紧的表情诉说着他内心的沉重。

“免礼!”刘承祐微摆手,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孙晟,说道:“两国交兵,战事正酣,如仇如寇。李璟遣你北来,所为何事?”

“禀陛下,臣奉君命,是为两国军民之安平,罢兵议和而来!”孙晟应道。

“哦!”刘承祐淡淡道:“原是为求和而来啊!”

“禀陛下,是议和!”孙晟重音,更正了一下刘承祐的说法。

刘承祐云淡风轻地一摆手,道:“求和也好,议和也罢,总归是向朕讨饶来了吧。”

伸手,中食二指勾动了几下,示意张德钧将李璟上国书呈上,翻阅的同时,孙晟略述道:“交兵以来,两国军民,深受其苦,为解黎庶于水深火热,还百姓与太平,只要陛下愿意撤军,大唐皇帝愿陈兄事,永奉邻欢,必当岁陈山泽之利,少助军旅之需。虔俟报章,以答高命,道途朝坦,礼币岁行......”

一封国书,洋洋千余字,显然出自南唐词臣之手,尽陈其情,抒其意,姿态方得挺低,字里列间,诸多哀告,仿佛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不过,刘承祐看得,还是比较吃力的,费了点时间,方才阅完,将之传示与众臣:“诸卿也都看看此书,论做文章,果真伪唐君臣所长啊!”

“臣且欣赏一番,是何等大作!”陶谷笑眯眯地,接过。

见北汉君臣这番骄矜的姿态,底下的孙晟有些受不了了,面上羞愤色显,高声道:“臣奉书而来,进肺腑之言,坦诚所请,允与不允,自在陛下一心之间,何以如此折辱于我朝?”

看孙晟这炸毛的模样,刘承祐不禁讶然,又打量了他几眼,语气莫名地说道:“朕听闻,唐廷朝堂,首倡和议者,正是孙公啊!”

闻言,孙晟不屑一笑,昂首应道:“臣提议弭兵罢战,是为两国百万军民请命,欲使其摆脱刀兵之苦痛,烽火之戕害。陛下如以此而认为,臣心存软弱,惧于汉师,呵呵......”

听孙公之言,真是堂正浩然,大公无私啊!”见其状,刘承祐兴致更盛,淡淡感慨着,旋即语气转厉,说:“朕率师数十万南下,所向披靡,唐军屡战屡败,望风而降,淮南军民无有不见汉旗而胆颤者。孙公,当真不惧?”

面对汉帝的威胁,孙晟意气激扬,哈哈大笑两声,道:“纵斧钺加身,又有何惧?陛下自恃强兵,威风凛凛,能杀人,能惧人,却不能服人。臣虽只一暮年书生,既不能上马指挥,也不能提刀厮杀,但手持三尺利剑,横剑自刎,血溅三尺,以全名节,以尽王事,以抗强凶,还不难做到!”

“大胆!”

“放肆!”

堂间,听孙晟这一番狂言,刘承祐的臣僚附庸们,顿时对其怒目而视。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刘承祐心性使然,没有太大反应,迎视着孙晟,但见这唐臣,傲然而立,神情慨然之状,面上不由流露出少许古怪之色。此景此景,自己怎么都像故事里的反派,而孙晟俨然成了不惧强权、坚贞不屈的主角。

晃了晃脑袋,摒弃那点杂念,刘承祐挥手止住臣子,看着孙晟,平静地说道:“李璟求和之议,朕已明悉。然而,大汉数十万军南下,四月之征伐,将士役夫,损伤颇多,帑藏靡费,何止亿万。

如此大的代价,就为了你们少助军需?为了你们岁贡之利?一句愿陈兄事,永奉邻欢,便想要朕撤军?当朕可欺吗?

朕若允之,何以向南征数十万将士交代?何以向治下数百万百姓交代?”

“陛下如何,方肯尽还卒乘?”孙晟直接问道。

刘承祐答之:“不是朕要如何,是尔等欲如何!”

“军国大事,不是你孙公北来,奉上一册国书,卖弄一番三寸之舌,便能功成的!”指着复呈于案上的书文,刘承祐直接道:“若仅以此言,朕可以很明确地答复于你,不允!”

“还望陛下三思!”孙晟闻言色变,拱手道:“大唐虽遭败绩,但犹有江淮数百万民,有兵卒十数万,有长江舟师横断大江。汉兵纵使强悍,举国同仇,共抗时艰,结局如何,未可测也!”

“败师丧地之国,何以口出狂言,威胁于朕?”刘承祐说。

孙晟则不卑不亢地道:“臣只实言述之!”

“呵呵.....”刘承祐笑了:“以孙公之意气,可真不适合为使,尤其身负乞降之命!”

“至于结果如何,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了!朕倒想要见识见识,伪唐举国同仇,能够迸发出多大的能量!”没有再听孙晟说话的意思,刘承祐直接吩咐道:“来人,将来使带下去休息,好生看护,勿生差池!”

见汉帝态度,孙晟的表情比起初谒见时,要严肃多了,也难看多了。终于意识到,自己貌似过于忘情了,此番使命,算是失败了,心中生起一股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情绪,同时也大感无力。自己的这番不屈与刚正,竟似戏说,任人摆看,至于那威胁,更似笑谈,汉帝根本不在意。

事实上,从汉帝的言谈态度中,已然能够看出其饕餮之欲,纵其有退兵之心,不付出大的代价,也是不可能的。只是,孙晟有点刻意地没主动提及。

“陛下,伪唐求和之意,不甚坚决啊!观那孙晟态度,只怕唐主,仍存顽抗之心!”陶谷说道。

刘承祐则好生地思量几许,说道:“朕却不以为然。伪唐如今,何来的底气,再与我朝相抗?朕看此公,这番言态,除了性情使然之外,不免有试探朕的用心在里边!”

陶谷自是人精,想了想,颔首表示同意:“如此说来,反倒证明,唐主却有求和之心,只是不明陛下态度,也不知,当以何等条件作为交换!”

“将士们都休整地差不多了吧!”刘承祐突然转向陪见的王峻以及韩通。

韩通直接道:“陛下,早已摩拳擦掌,就待诏令!”

“传令,明日大军南下合肥!”刘承祐直接道。

顿了下,又继续道:“传令慕容延钊,让他加强对沿江州县之攻略,让李璟好好看看,朕的态度!”

“是!”王峻与韩通应命而去。

“寿春这边,就暂时交与陶卿了!”刘承祐又看向陶谷。

陶谷当即应道:“请陛下放心!”

念及方才孙晟觐见之应对,刘承祐不禁叹道:“伪唐也不乏忠勇坚贞之将臣啊,南征以来,何敬洙、许文禛、郭廷渭、还有这孙晟,包括那皇甫晖,都是不可小觑之人!”

听天子慨叹,陶谷则道:“纵有贤才,而主不善用,结果也只是明珠暗投,反受其害罢了!”

“不过,李璟尚有此等臣子,由此观之,伪唐终究非卒灭之国啊!”刘承祐说道:“得尽快结束战争了!”

“该急的,不当是陛下!”陶谷说道。

刘承祐只是点点头。数十万大军长期逗留于淮南,靡费甚重,东京那边已然有些坐不住了,国库日渐空虚。眼下,正处春耕时节,因此战,中原、淮北民力大耗,若再误了农时,引起连锁反应,接下来头疼的事,可就更多了。

这段时间,不断有宰臣转呈的百官进表,建议刘承祐班师。事实上,若南唐拼命,抵死不和,北汉这边,也不可能真与之长期耗在这儿。

更可能采取的做法,便是班师还朝,整顿兵马,还民与耕。淮南这边,则转攻为守,巩固既占之土地,消化胜利果实。

但是,那是南唐顽抗到底的选择,能够一劳永逸,最好。毕竟,比起原历史,周世宗征唐,刘承祐之征,南唐败得更快、更彻底。

第110章 坦白第62章 二代勋贵第264章 孺魏王第85章 安心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85章 家务事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52章 幽燕变故第428章 用心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14章 外戚第97章 隰州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90章 关右节度第75章 西北边报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236章 母、妻、子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3章 夜宴第41章 西域战况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201章 捐资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33章 捷报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484章 不对劲!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74章 万岁呼声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2章 如此安慰无题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97章 怪圈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95章 效果已显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92章 定州事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297章 怪圈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章 河东之患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16章 异见第412章 二王第1775章 调整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44章 听政湖湘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6章 冬至宴2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199章 出宫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68章 荣宠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
第110章 坦白第62章 二代勋贵第264章 孺魏王第85章 安心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85章 家务事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52章 幽燕变故第428章 用心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14章 外戚第97章 隰州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90章 关右节度第75章 西北边报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2117章 康宗篇8续 家族大棋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236章 母、妻、子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23章 夜宴第41章 西域战况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201章 捐资第167章弹冠相庆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33章 捷报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484章 不对劲!第395章 疯涨的盐价第74章 万岁呼声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2章 如此安慰无题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97章 怪圈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95章 效果已显第96章 李少游的新去向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92章 定州事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297章 怪圈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2章 河东之患第477章 孝敬皇后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16章 异见第412章 二王第1775章 调整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44章 听政湖湘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126章 冬至宴2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199章 出宫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368章 荣宠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