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章 勋贵子弟

跟在张宜年身边的,还有一名年轻人,长相俊朗,颇有涵养,一举一动,自带一股矜持气度,显然出身不凡。

这是海陵侯张彦卿的孙儿张朝光,虽是庶出,却也是贵族子弟,从小便享受着良好的教育。

在海外贸易兴起的二十多年里,大汉的勋贵阶层是无法避及的一个群体,这是自然的,仅靠民间自发主动,哪里能在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发展到如今的程度。

而诸多勋贵之中,很多人的初衷,并不是因为存有开拓进取之心,有些人是为了取悦刘皇帝,有的人干脆就是刘皇帝安排的托,不得不勉强地成为海外拓殖的先锋官,成为引领潮流的弄潮儿。

不过,随着贸易的蓬勃兴起,随着盘子越来越大,利益越来越多,再矜持的人与家族都难免动心了。只要有利可图,就绝不会缺簇拥着,眼红之下,大量的勋贵、官僚也纷纷下场入局,投身进海外拓殖的利益浪潮之中。

作为海军中的一座山头,张彦卿家族自然不会落于人后,也是最早参与进入的勋贵之一,下场时间早,拥有权力便利也多,赚取的利益自然更大。

当然,为了吃相好看,又或者是为了避免非议,早期的时候,大多通过扶持一些商贾抑或家仆,充当台面上的人偶,虽然具体的情况,对上层人士而言,从来都是透明的,只是不知具体细节罢了。

到后面,刘皇帝的态度越来越清晰,朝廷除了在税收上要求较高之外,并没有任何限制,这也就自上而下地激发了参与者的热情,增强了大伙的胆量。

并且,眼见利益越来越大,一些勋贵也开始派遣家族顶梁,亲自参与其中,接手生意。不论是张宜年,还是年轻的张朝光,都是如此。

张朝光乃是张家的长房次孙,庶出,基本没有爵位的继承权,家产也分不到太多,自然要另谋出路。当然,如果仅仅是当个膏粱子弟,醉生梦死,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是,大汉帝国仍处于一个上升态势,整体风气也是积极向上的,尤其是这些贵族子弟,教育优良,见识更广,自然更愿意闯荡拼搏一番。

不论是当初的安东大开发,还是下南洋,那么多庶出或旁系子弟,踊跃参与,也因如此。倘若仅仅是因为刘皇帝的驱使,没有自身的动力,也难以形成规模。

与同族的一些兄弟,一心仕途,想要当官任将不同,张朝光自认读书一般,进士是难考中的,治学更没耐心,武艺更是稀疏,行医也没有那个天赋,种地又太平庸,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经商发财。

对于张氏这样的家族,需要有人当官为将,那是为了掌权,同样的,也需要有人经商种地,为了财。而张朝光选择了后者,张氏家族中,搞得最红火的,莫过于张宜年了,此番,趁着他亲自监督海丰号初跑南洋航线,也跟着过来,想要观摩学习一番。

作为贵族子弟,张朝光自然是见过大世面的,不过此时,观察着河口港内的情景,也不免露出好奇的神色。

连绵的码头,成片的货场,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船只,当然,还有形形色色带有异域风情的人,头扎白斤的大食人,顶包头巾的天竺人,深眼高鼻、白面黄发的西夷、还有更过奇装异服的蛮邦商人,甚至有一些浑身黝黑的“野人”.

当然,最多的,还是那些衣衫褴褛的土著苦力,形形色色,是在让张朝光大开眼界。在大汉,不是没见识过外夷,但如此丰富,如此集中,还得在良平岛这样的东西交流要冲。

“二伯,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这小小的良平岛,竟如此繁荣,这帆樯如织,人流如潮,甚至不下于金陵啊!”一边走一边观察,张朝光忍不住冲张宜年感慨道。

闻言,张宜年笑了笑,说道:“金陵是江宁首邑,江宁又是江南首府,岂是区区良平岛所能比的。你看此地,方圆不过十里,居高临下,一览无遗。然而,要是论起商船来,江宁真未必能比得过此地。

此地位置要害,处在海峡要害,东西方商船想要通过,必由此地,不论是南下北返的汉船,还是东来西往的西商,都汇聚此地,可想而知其数目之巨了。

时下方七月,还不明显,等过一两月,你便能看到更多的商船到来,届时才是万商汇聚,幡樯如林。

目前这河口港尚有不少空位,过段时间,就全部停满了!”

听张宜年的叙说,张朝光脑海中已然浮现出一些画面了,不禁感慨道:“只道海外穷僻,遍地都是不开化的蛮夷,未曾想也有如此繁盛之地,兴旺之景!”

听其感慨,张宜年呵呵一笑,解释道:“这海外若是穷困,何来那么多人踊跃南下。只不过,在我们汉人南下之前,也确实是一片荒芜之地。即便眼下,这万千岛屿,广阔土地,也只是垦殖了极小一部分,建立了一些据点。

这些南洋蛮夷,坐拥宝山而不知善加利用,那只有靠我们来帮他们了。这些年,那海量输入国内的财富,也都是我们汉人商民,辛勤耕耘所得,是付出了汗水、鲜血乃至性命的。

就拿这良平岛来说,哪怕是在一年多以前,也没有如今的气象。眼下看着已然够乱了,但在三佛齐手中的时候,则更加不堪。

这些蛮夷,目光短浅,虽然知道借助这条沟通东西的黄金水道谋利,却也只知晓拦路收税,却不想着善加开发这里的天然良港,上天所赐,都喂到嘴边了,也不知有效利用。

管理就更不需多说了,若不是大汉前来播撒恩泽,岂有今日之盛景.”

“二伯说得是!”听张宜年这么一番长篇大论,张朝光显然十分认可,带有大汉贵族固有的傲慢,轻笑道:“可惜,这三佛齐国不识好歹,竟敢违逆大汉,还敢掀起刀兵!”

张朝光这话,充分表现了,他屁股位置摆得及正。张宜年也不觉他的话有什么不妥,应道:“打一场,不就听话了!不得不说,郭良平在此事上,办得不错,极具我大汉风采,不堕国威”

“良平岛,这名字,听着总觉有些扎耳!”张朝光嘴角微撇,说道。

张宜年伸手朝东南西三个方向划了一圈,笑道:“你若是感兴趣,大可寻一岛占了,取个朝光岛的名字”

闻言,张朝光摇头道:“我可不求这虚名!何况,这蛮荒之地,取来给谁听,能传到大汉吗?还是郭良平脸皮够厚”

听张朝光这么说,张宜年表情却严肃起来,说道:“不是我为好为人师,但还是得提醒你,郭良平不论如何,辈分比你长,不仅是南洋海军统帅,更是陛下钦点的功伯,容不得尔等小子蔑视!

你可不要被国内一些酸言谬语给蛊惑了,在这里,要是真得罪了郭良平,丢掉性命都无处伸冤!”

见张宜年突然变脸,维护起郭良平了,张朝光有些惊讶,但见他表情认真,不似玩笑,这才郑重起来,拱手道:“二伯教诲,侄儿牢记!我也只是随口一说,若是郭伯当面,可不敢放肆!”

闻言,张宜年脸色这才恢复正常,他可不想这从国内来的主家子弟,因为那些不知所谓的事情得罪了郭良平。

郭良平在这些年,在南洋干成了那么多事,岂能是善人。别看眼前的良平岛繁荣热闹,但在那海峡之中,不知埋了多少三佛齐人的尸体.

“你们呀,久在国内,未临其境,只是道听途说,终究小觑郭良平了.”似乎想到了什么,张宜年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句深沉的感慨。

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15章 冬月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121章 大朝第13章 考校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41章 小风波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52章 幽燕变故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298章 事泄了第129章 叔父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297章 心虚第470章 分封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85章 家务事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9章 武夫第115章 冬月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36章 母、妻、子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416章 面试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65章 决议南征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417章 轻狂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1章 大典日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50章 听政第1694章 盐州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481章 行宫第171章 东京火灾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84章 夏州降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85章 少壮派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14章 还京第49章 南国风起第97章 隰州第407章 麻烦第243章 不自知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1章 议治湖湘
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15章 冬月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121章 大朝第13章 考校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41章 小风波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52章 幽燕变故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298章 事泄了第129章 叔父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190章 热情相待第297章 心虚第470章 分封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85章 家务事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190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19章 武夫第115章 冬月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议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236章 母、妻、子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81章 下蔡大捷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416章 面试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65章 决议南征第66章 这个冬季不寻常第417章 轻狂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1章 大典日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50章 听政第1694章 盐州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481章 行宫第171章 东京火灾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84章 夏州降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511章 最后的旅途10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第85章 少壮派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462章 一地鸡毛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14章 还京第49章 南国风起第97章 隰州第407章 麻烦第243章 不自知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1章 议治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