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

广南的现状,固然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但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南粤刘氏在两广终究建立了长时间的统治,数十年积攒下的影响,也并不是简简单单就清除得了的。

朝廷对两广的归治,一定程度上还得感谢刘晟、刘鋹父子在位期间的胡作非为,残暴统治,这给大汉朝廷接手,降低了不小的难度。

朝廷只是做些拨乱反正的事情,将不合“仁政”的事务尽祛除,因俗而治,解民负担,与民休息,便得以收获人心,轻易建立统治。

然而,取之易,守之难,在这天南海北、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想要建立一个牢固的统治,也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与更多的努力。

在这方面,朝廷也的确花费了不菲的精力,包括官员的选派任用,连那些蛮族的情况,都有通盘的考虑。

但即便如此,也是不可能事事兼顾,面面俱到的。除了当地那些不服王化、屡叛不止的山民蛮族之外,还有那些原本南粤治下的勋贵与官僚,这些既得利益者,也是广南不安的隐患之一。

朝廷平南之后,为了维护当地的稳定,确实采取了一些安抚政策,比如留用南粤官吏,但是这份留用,也是有选择性的,不是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能得到那份任命制书,然后迅速转变为汉臣的身份,再加上奇葩王朝那为数众多的宦官官僚,基本都被排除在外。

由于南粤州县建治过于密集,州县多而户口少,冗官冗员情况更是远超大汉的平均水平,比早期的朝廷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鉴于此,刘皇帝诏意下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由范质度测地理,重新分划,同当初在湖南的作为一般,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州并县。

比如新的琼州,就由儋、崖、振、万安辖属,前前后后,裁撤州十六,县四十九,两广的官制立刻就瘦了下来。

如此一来,固然省轻了朝廷,便利了百姓,但也意味着留用一部分的官员的同时,更有数倍的人被罢官夺职。

被剥夺了权力地位的人,少有人能念头通达,心中总会有怨气,对朝廷的统治,不说反抗,排斥心理总是有的。

即便被留用,要说多朝廷有多感恩戴德,那也不尽然,至少,在大汉做官,与在南粤做官,那是两个概念,换了个朝廷,就是换了头顶的那片天。

刘皇帝统治下的大汉朝廷,总体而言,吏治还是森严的,对官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对南粤的原本的那些掌权者来说,也并不容易适应。

刘鋹时代,虽然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也杀了不少人,更搞出个宦官当国,但对于那些官僚而言,却不能说全是坏处。

至少,很多时候,一个昏君在位,更方便他们上下其手,一个混乱的局面,也方便浑水摸鱼,至于受苦受难的,往往是黎民百姓,轮不到权贵。

于那些南粤勋贵官僚而言,小恩小惠,也并不能掩盖前后的落差,不能弥补他们实际遭受的损失。

当官身变为白身,勋贵沦为平民,就难免滋生怨愤,积怨一久,反应到两广的局势上,就是不稳,不安。

这十年以来,两广出现的各种问题,叛乱、民乱、蛮乱,这其中,若没有那些失意失势者在暗中推波助澜,扯朝廷的后腿,刘皇帝都不信。

而那些人,虽然于朝廷而言,微不足道,但于两广当地,还是颇具影响力的,越是穷山僻壤,就越是如此。

不过,大势如潮之下,些许波折,根本难以撬动全局,也无法动摇朝廷对两广建立的统治,那也只是一干失意者无力的挣扎罢了。

平南之后的这十来年间,朝廷也没有对两广进行什么过于细致的整理,对两广那些有碍和谐之处,只是秉持着剿抚并用的政策方针,旨在维持基本的统治,也没有过于顾及那些小疾小患。

而最近一些年,在两广进行的最大动作,还得属禁绝那些遍布全境的淫祠邪异了,这也引起了一些反弹,当地不少的愚民受人蛊惑,引发骚乱,不过,都被轻松平定了。

十来年下来,朝廷对两广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对当地的统治也逐渐趋于稳固。而时移事易,当大汉国策改变,战略转向,开始回过头来,专注于对内治理之时,那两广的问题,就显得有些突出了,也成为朝廷的重点究治目标。

两广终究不能完全以穷山僻壤的目光去看待,尤其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南东道地区,在大汉也能称得上富庶之地。

番禺在南粤当政期间,就已经的岭南的经济中心了,归治朝廷之后,也迅速从刘鋹时期的压抑之中焕发活力,而海事的进步,航海贸易的迅疾发展,也使其潜力彻底爆发出来,也成为八方辐辏、万商云集的繁荣之地。

广州市舶司的成立,就是具备里程碑式意义的决策,也代表着朝廷对广州发展的重视。市舶使被定级为正四品,权大财雄,也是大汉唯一一个辐射整个东南亚的机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大汉对南洋的第一道窗口。

诸般因素纳入考量之后,在朝廷重点发展国内的大政之下,自然也就不容许两广地区再像过去那般不安稳了。

而治两广,朝廷的选择也是自上而下,首先就从军政大吏的选派上进行。进入开宝十年以来,朝廷对两广高官的调整,也很频繁。

钟谟调任广南东道布政使,治邕州有功的范旻任按察使,在安南杀得当地土人胆寒的田钦祚为都指挥使,楚昭辅调任广西布政使。

可以说,精兵强将都往两广配备了,这也是朝廷十余年来最重视的一次了。此番,又打算把秦再雄派往广西领兵了。

“以卿的资历功劳,就算再上提一提,上调京中抑或其他要紧之处承担更重的职分,也是无可厚非的!”殿中,刘皇帝看着秦再雄,说道:“只是两广这些年,确实不怎么太平,尤其是广西,情况严重,十一年间,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动乱达数十起,千人以上的叛乱,就有十三次,可谓动荡难安啊!

朝廷用你到广西,正是希望凭借你多年积攒的威望以及出众的能力,承担起保境安民之责来。广西僻远穷困,刁顽难治,卿莫觉辛苦啊!”

听刘皇帝这么说,秦再雄立刻大义凛然地应道:“陛下言重了!臣蒙不弃,委以重任,只觉荣幸,何以言苦!与此相比,臣更恨无用武之地,无法受用于朝廷,不能尽忠于陛下!”

“卿之觉悟,让朕朕感动啊!”听其言,刘皇帝笑了笑,对秦再雄的态度显然很满意。

秦再雄:“臣在长沙时,对于两广的情况,也有所耳闻,也深恨那些那些不服王化、悖逆朝廷、屡教不改的叛贼。

适才在政事堂,太子殿下与赵相公也曾对臣面授机宜。臣到任之后,必定竭尽全力,肃清敌顽,保护治安,那些贼子,朝廷与他们恩典不要,那臣将之彻底铲除!”

听其表态,刘皇帝不由颔首,满意地捋捋胡须,给了一个认可的笑容:“好!其志可嘉,放心大胆地干,朝廷这边,当全力支持!”

“对于两广,朝廷将展开一些大规模的整治,将那些面服心伪、居心叵测之徒,尽数清剿,还两广士民一个清平!”刘皇帝继续道:

“你到任之后,当与楚昭辅好生配合,相辅相成,广西情况比之广东要更加复杂,也需要你们更加用心。

也不要有什么负担,朕也不怕出现什么乱子,大胆施为即可!总之,朕要两广,成为成为朝廷治下稳固之两广!”

“是!”秦再雄起身,严肃受命。

以刘皇帝的性格以及这多年养成的习惯,自然不可能容许帝国之内有异声,尤其是两广如此大的异常态势。

过去,是因为山高皇帝远,采取了一定妥协,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如今,腾出手了,自然不可能继续放任。

当初因为外迁豪强之事,引起整个东南的动荡,甚至先后爆发两江动乱以及吴越大叛乱,那种情况下,刘皇帝都强势无匹地进行镇压,坚决贯彻政策,如今对于两广,态度上自然也不会有丝毫的软弱。

当然,以如今的情况,也不怕两广真能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这是帝国朝廷的自信。之前,只是没有下定决心,腾出手来罢了,然只要腾出手来,那什么牛鬼蛇神都得屈服在大汉的专制铁拳之下。

第82章 不手软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1751章 结束了第82章 杀俘第58章 回师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46章 粮与钱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76章 去邺都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736章 试炮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109章 太后崩逝无题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45章 靖江军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76章 雍王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82章 尚敢北顾?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92章 两京并重第62章 紧锣密鼓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35章 瑶华春第95章 效果已显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27章 派系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23章 夜宴第3章 新皇诏制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29章 叔父第14章 武夫军阀第1740章 农民苦第186章 赐死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99章 出宫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27章 皇城司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7章 小张探花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38章 殿议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731章 一缕惆怅
第82章 不手软第55章 山上山下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1751章 结束了第82章 杀俘第58章 回师第147章 许州事了(2)第46章 粮与钱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29章 独眠孤馆第176章 去邺都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736章 试炮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109章 太后崩逝无题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45章 靖江军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76章 雍王第249章 枢密院内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82章 尚敢北顾?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92章 两京并重第62章 紧锣密鼓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35章 瑶华春第95章 效果已显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27章 派系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1章 归来谒天子第179章 东京风波,向帅自首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23章 夜宴第3章 新皇诏制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29章 叔父第14章 武夫军阀第1740章 农民苦第186章 赐死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199章 出宫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27章 皇城司第288章 殿议总结第7章 小张探花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38章 殿议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731章 一缕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