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小满与临盆

五月下旬,已至小满,中原各州,稍显零落的麦田中,小麦的子粒已渐饱满成熟,即将进入夏收时期。与之相区分的,是成片的春种之粟,正进入茂盛生长的阶段,这是天子几番责成朝廷及州县治农的成果。

又是激励政策,又是减负措施,又是惩治坏吏,剿匪治安的,熬了这么久,总算给饱经离乱之苦,仍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看到了一点希望。

中牟县郊,老农头戴斗笠,与子孙从自家数亩麦田中走出,又去粟田中看了看长势。抬眼望了望那日渐火辣的太阳,感受着空气中的干燥,又瞥了眼周遭发干的田土,沟壑纵横的老脸上,期冀之中又不免浮现出一丝顾虑:“芒种难种啊......”

这显然是耕作经验丰富农民,已经预见到夏种之时,恐怕会有问题。依常理,小满过后,雨量加增,但也许是受了河北旱情的影响,前前后后,拢共就下了一场雨,雨量还不多。

重重地叹了口气,不过看着自家的几十亩田,又露出了点开怀的笑容。佝着身体,叫上壮子幼孙,钻入田里,料理粟田,这个季节正是农作物需要悉心照料的时候。

东京这边粮价终于有所下降,或许是夏收将至,又或者是自荆南与蜀国易得的粮食,陆续输来,而官府不断宣谕其事。荆南之粮,议得三万余斛,先后投入东京市场,用以平抑粮价。当然,除了三千斛“贡粮”之外,余者都得朝廷耗费金银购买。

至于后蜀之粮,路远,尚在输送途中,但是量大。经过一番紧急磋商扯皮,蜀主孟昶同意交换俘虏,花了一万斛稻米,将蜀军败卒赎回。另外,又批了十万斛粮。孟昶在两川种了十几年地,十万斛米粮,都不带眨眼的。

当然,代价便是,大汉与后蜀签订了一份合约,两国停战修好,恢复正常外交往来,并且正式承认秦凤阶成四州归属蜀国。为了粮食,刘承祐也捏着鼻子,属意负责谈判的王峻同意了。左右,合约的签订就是用来撕毁的,再者,秦凤四州,暂时也拿不回来。

汴宫之中,新增了一座观稼殿,是将旧殿易名改造而成的,从其名,便可知是为了表明皇帝重视农事而作秀之举。

殿前,暂时只是一片菜地,稀稀疏疏种有两排茄子、豆角。刘承祐换上一身粗布衣服,头上顶着个斗笠,慢悠悠地在其间打理着。这都是他在农事吏的指导下,亲自种下的。

边上,杨邠等宰臣默默地站于其侧,看着刘承祐作秀。

“小满将过,夏收将至,朝廷要敦促下属道州县,让他们做好收割粮米的准备。秋种夏收,苦熬了半年多,在这关节上,不能出了问题!”刘承祐蹲下身体,拿着把小锄刀,一面挖着杂草,一面对旁边宰臣们吩咐着。

“是。请陛下放心!”杨邠平静地注视着刘承祐的动作,沉声应了句。

放心?他要是真完全放心,也不会做这些姿态,平日议政,三两句便不离农务。这段时间以来,刘承祐当真是满门心思都扑在农事上。

“夏种以及春耕粮食的照看管理,也不得放松,要明文各州县官吏,做好妥善安排准备!”起身,刘承祐又叮嘱道。

略作沉吟,刘承祐眉宇间又浮现出些许愁绪,道:“近来雨量小,天气不寻常,听闻不利于夏种事。中原各州,也要做好防旱准备!”

“是!”李涛在旁垂手作揖,深拜道:“陛下忧思国计民生,不忘农时,令臣等感佩!”

刘承祐摆了摆手,擦了擦额上的汉,抬眼北望,突然问道:“河北的旱情如何了?”

“据各州劝农使报,有加重的迹象!”窦贞固语气显得有些沉重:“如无变化,今岁夏秋之粮,必然歉收!倘若再严重些,甚至会发生粮荒!”

闻言,刘承祐的动作明显滞了一下,旋即怅然而叹:“河北自顾尚且不暇,看来今岁是不能寄望于北面之粮了!”

商谈间,内侍急匆匆地跑至殿前,喘了几口气,方才唤道:“官家。”

“何事?”刘承祐扫过他,面露不愉。

“翠芳殿来报,淑妃已临盆!”被刘承祐的目光吓了一条,内侍赶紧禀道。

此言落,刘承祐神情一松,周边的臣子们则齐齐贺道:“恭喜陛下!”

“农事,还劳众卿去操持落实!”叮嘱了一句话,刘承祐迅速回殿清洗尘埃,换上一身衣服,匆匆往翠芳殿。

翠芳殿,短时间内成为整座宫城内最热闹的地方,随着淑妃耿氏临盆产子,殿内外陷入了一片紧张忙碌之中。

日已西斜,昏黄的光芒洒在殿上,为其笼罩上一层光辉,但是光辉之下,却是一片压抑沉重。

内室之中,耿氏撕心裂肺的痛吟声,断断续续传出,从其间,能够感受到一股筋疲力竭,已经三个多时辰了。对于正常分娩来说,不算长,但是耿氏遇到的,恰巧不是。

难产。

殿内,刘承祐满脸木然地坐在榻后,一动不动。别看他表现冷静,但心里难免焦虑。毕竟是他的爱妃,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子嗣。

得到这边的消息,太后李氏、皇后符氏以及贵妃高氏先后赶至,此刻都待在一旁,面上皆浮焦虑之色。

大符坐在刘承祐身边,听着耿氏不时爆发出的痛吟,她也直感心惊肉跳。见刘承祐苦着一张脸,不由抓着他的手,轻声安慰:“官家,会没事的......”

“嗯。”刘承祐应了声。

又拖半个多时辰,接生的稳婆步出,满脸的疲惫,身上带着股“血气”,沉声向李氏与刘承祐禀报,耿氏身体孱弱,情况不容乐观。

“生个孩子,竟然如此麻烦!莫非是尔等不尽力?”刘承祐重重地拍了下桌案,终于爆发出来,语气严厉,目光森然,竟带有杀机。

他这反应,殿内顿时肃然,那稳婆身体都忍不住哆嗦了下。

“二郎!”见此景,李氏起身及时唤住了刘承祐。

“官家心急,你切莫紧张,回产室,继续助产,务必保证淑妃与皇子的安全!”李氏温声安慰了一番稳婆,尽显慈威。

看向刘承祐,李氏略作思忖,走到他面前,以一种宽慰的语气说道:“二郎,你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暂且回垂拱殿吧,朝政大事还需你处理。这里,交给老身!”

抬眼望着李氏,母亲的目光让他不由稍微一宽。对李氏,他没法使脾气,偏头看了看产室,耿氏的痛吟已经变得衰微,似乎耗尽了力气一般。

深吸了一口气,刘承祐郑重地向李氏一礼:“拜托娘亲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说话,带着那丝焦虑,刘承祐缓步离开了。

“你们也回寝宫吧!”刘承祐走后,李氏看着有些无所适从大符与高氏,吩咐着。

两个女人对望一眼,不敢多言,应道:“是!”

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63章 朝廷应对第39章 百年大计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74章 根由在朝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153章 削藩第361章 “龙宫”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5章 襄阳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15章 渐不自知第311章 旧识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章 新皇诏制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22章 称帝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02章 绝境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357章 国灭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78章 祭拜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33章 两广运动第59章 不知死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7章 鼓噪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260章 论婿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80章 赏功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8章 默认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273 王晏镇洛第112章 兄弟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39章 进退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61章 淑妃病危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18章 请愿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6章 名将
第51章 以镒称铢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63章 朝廷应对第39章 百年大计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74章 根由在朝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5章 渐不自知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153章 削藩第361章 “龙宫”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5章 襄阳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126章 近臣之殇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15章 渐不自知第311章 旧识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280章 传国玉玺的消息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章 新皇诏制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367章 礼遇隆重第22章 称帝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94章 大动干戈的节奏第359章 这个太子不简单第102章 绝境第223章 安抚人心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357章 国灭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78章 祭拜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93章 来自地方的声音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33章 两广运动第59章 不知死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7章 鼓噪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260章 论婿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80章 赏功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8章 默认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155章 蓄奴之议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273 王晏镇洛第112章 兄弟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27章 打破潜规则第239章 进退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149章 邺都城下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61章 淑妃病危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18章 请愿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6章 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