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

秋晨,寒露凄清,霜雾弥漫,季节性的凉意被加诸于洛阳城与其间的士民身上。不过,这些许寒凉,对萧思温而言,实在不算什么, 甚至有些享受。

天方蒙蒙亮时,不需人提醒,萧思温便起来了,洗漱着装,还在礼宾馆的后园中散了几圈步,始终保持着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鹅卵石铺就的道路, 行走其间, 隔着鞋垫,也能有清晰的感触, 据说有益健康。初走时,有些疼痛,但习惯之后,却别有一番体会。

萧思温觉得,自己眼下的选择,就是这么一条道路,或许坎坷不平,甚至带来一些痛楚,但这是条正确的路,有益身心的路,通向光明未来的路。

当清晨第一缕霞光出现在京城上空时,礼宾馆内也苏醒过来了,人声杂音有些破坏馆内的雅静, 甚至有几名外使同样出现在园内。

萧思温认识,似乎是来自天南来的小国使臣, 穿着汉服,戴着汉冠,连汉话都说不清楚,简直沐猴而冠。

一股蔑视再度在心头荡漾,萧思温也不打招呼,当即返房,留下一个傲娇的背影。回到房间,竟生疲惫,毕竟年纪大了,不过,当馆丞领人带来问候时,顿觉精神倍增。

“萧使君昨夜歇息可好?”馆丞身材高大,长得很是富态,就是有些油腻,面对萧思温一行礼,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他姓黄,是贪腐案后的第二任馆丞,到任后不久,因为熟谙诸族各国事务,从理藩院调过来,背靠的可是秦王殿下,虽然位置卑微,但却是个观察打探的好地方。

“甚好!”萧思温回礼,注意到馆丞身后端着饭菜的仆役,笑道:“这段时间,多谢黄馆丞照顾了!”

“萧使君客气了!”馆丞很谦虚,说道:“稍后上院将来人,接使君进宫面圣,下官特备了一顿吃食,还请使君不要嫌弃!”

“自然不会,多谢!多谢!”萧思温觉得,自己融入大汉没有任何问题,至少同这些汉廷官员打交道上面,没有任何不适应。

看了看尚冒着热气的饭菜,荤素齐备,萧思温不由问:“朝廷规矩森严,据说许多官员,面见皇帝陛下,都不进食,以免君前失仪之忧!”

闻言,馆丞一边摆手,一边笑道:“使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传闻或有,但此番并非大朝,宫中规矩虽多,却也不至于此。下官命人备了一些热食,以求果腹,使君不必过虑!”

“如此,多谢了!”萧思温一副了然状,再施感谢。

接下来,萧思温是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番,觐见大汉皇帝着实不容易,宫禁森严是其一,难以应时是其二。出发时,天色初明,等见到刘皇帝,已然日上三竿了。

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得到刘皇帝积极召见的,一看事,二看人,正常情况下,觐见的臣僚都得在待漏所抑或殿前等候等候召见。

不过,萧思温终究是荣幸的,因为今日刘皇帝见的第一个外臣,就是他。

“臣萧思温,叩拜陛下!”

垂拱殿内,刘皇帝神色严肃,隐隐带有怒气,他适才专门往文华殿走了一趟,搞突袭视察皇子的学习,正撞见十三皇子刘晔嬉戏于学堂,学士不能制,于是皇子连带学士,一并责罚了,到现在这气还没理顺。

不过,当面对萧思温这番自觉、恭敬、得体的觐礼时,却不由露出了点笑意,这个萧思温,完全是以臣下自居了。

官话说得很地道,礼仪规矩周到,态度更是恭顺,一身汉臣衣冠,甚至连在刘皇帝看来的丑陋的契丹传统发式都有过改变。

“萧使君免礼!”注视着匍匐于地的萧思温,刘皇帝抬手。

萧思温起身,躬腰站立,刘皇帝审视了几眼,问道:“使君这身衣裳,穿得可还适应?”

萧思温自是个心思灵巧的人,察觉到刘皇帝话里有话,当即应道:“回陛下,甚为舒适,臣既喜汉家服章之华美,亦感中原礼仪之尊重!”

“呵呵!”刘皇帝顿时觉得这萧思温会说话,并且心迹欲露,道:“萧使君若喜欢,那便穿着吧,作为朝廷的客人,朕再赐你十套华服!”

“谢陛下!”萧思温闻言,眉梢中都透着喜色,立刻道,皇帝的态度,也着实可喜。

摆了摆手,刘皇帝目光中威严乍现,上身微微前倾,直勾勾地盯着了萧思温:“你也是个聪明人,朕也就不兜圈子了。

朕听取了好几道奏报,都说你萧思温此番南来,意图不明,朕今日接见你,就想听听你的目的。

汉辽和议之事不需再提,朕不同意,也没有商讨的余地。国事不论,且说说你的个人意图吧!”

有些行为是刻意表现的,萧思温当然大汉君臣对自己的来意会有察觉,但真直面刘皇帝的问询时,萧思温仍旧不免紧张,尤其迎着那两道平淡却强势的目光。

小心地抬了一眼,萧思温平复下心中微澜,身体一矮,再拜道:“陛下目光如炬,臣深为钦佩,不敢相瞒,臣此番举家南来,是欲投奔大汉,还望陛下略施怜悯,接纳收容。倘得如此,臣愿尽忠陛下,效力朝廷,永世不渝!”

萧思温也是够干脆,投靠话张嘴即来,毫不拖泥带水。闻之,刘皇帝脸上也无多少波动,只是一双眼睛似乎更加明亮了,轻笑道:“萧使君来意真诚,朕很感动。不过,朕有些好奇,辽国虽然大败于朕,丧失施地,但犹据大漠,拥有百万之民,横跨千万里地。朕无冒犯之意,使君贵为辽国重臣,契丹大族,怎会想着叛国投敌?”

刘皇帝语调轻松,可萧思温却不敢不慎重,他心里可清楚着,自古以来,背主投敌之人,都是为人所不耻的,更何况,他还是个“胡人”。

额轻轻地贴在垂拱殿平滑得能照出影子的地砖上,萧思温言辞恳切道:“陛下,辽国虽大,的却已无臣容身之处,久居必取其祸!”

说着,萧思温便将他在辽国朝堂窘迫的情况言明,而后道:“蝼蚁尚且偷生,而况臣一家数十口人!且汉典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臣虽不才,却也知契丹溃亡不久,终将为大汉所破,这宇宙乾坤,终将臣服于陛下脚下,因而稽首拜服,还望陛下审鉴!”

言罢,萧思温便做出一副五体投地的模样,静待刘皇帝对他这番心意的判决。刘皇帝呢,笑意逐渐敛起,注视良久,感慨道:“你这番话,倒也显赤忱!”

“陛下当面,臣不敢有任何隐瞒与保留!”萧思温答道。

“朕早知契丹汉化极深,契丹臣民中,沿习汉典汉法者,更难计其数,你萧思温便是其中一人,朕也早听过你的大名,不得不说,你是个人才!”刘皇帝悠悠然地说道。

考虑几许,刘皇帝道:“大汉的繁荣昌盛,需举国诸族,协力贡献,朕为天下万民之主,契丹虽有不臣,但朕同样视其为子民。萧使君能够主动南来投效,朕断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相反,朕很欣喜,欣慰,若都如你这般明理明智,那这南北天下,早就化干戈为玉帛了。不过,有你为表率,想来,天下距离真正的安宁不远了!”

刘皇帝话大抵也就随口说说,萧思温也是老狐狸,也就恭维着听听,但刘皇帝表示接纳之意后,他悬在心中的石块也就落地了。

当即再拜首,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陛下胸襟之广博,恰如苍穹之浩瀚,就如江河千古,能纳百川,臣,臣敬佩万分,臣虽老迈鄙薄,愿为王前驱,悉心竭力,效忠陛下.......”

“哈哈!”刘皇帝笑了笑,两眼炯炯有神地看着萧思温,待其表演完毕,方才温和道:“萧卿,起来吧!”

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59章 明贬实升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45章 治安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80章 进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49章 南国风起第1章 柩前继位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77章 间策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35章 杨村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242章 战后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68章 婚宴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64章 孺魏王第243章 不自知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104章 在真定第1714章 百姓苦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85章 异心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64章 监国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75章 敖莱小城第285章 家务事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809章 饯行第98章 山道第68章 婚宴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5章 名单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216章 初夏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53章 交代后事第53章 遁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71章 叛军势蹙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49章 医政第2章 登闻鼓响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150章 蜀亡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50章 杀一皇亲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29章 劝谏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207章 还京
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59章 明贬实升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45章 治安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84章 无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80章 进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49章 南国风起第1章 柩前继位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62章 形势一片大好第77章 间策第151章 我,慕容彦超,委屈第35章 杨村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242章 战后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68章 婚宴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64章 孺魏王第243章 不自知第163章 开封修不修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104章 在真定第1714章 百姓苦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85章 异心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226章 冯道请辞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64章 监国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75章 敖莱小城第285章 家务事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809章 饯行第98章 山道第68章 婚宴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5章 名单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216章 初夏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53章 交代后事第53章 遁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71章 叛军势蹙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49章 医政第2章 登闻鼓响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150章 蜀亡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450章 杀一皇亲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29章 劝谏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2046章 最后的旅途17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390章 武举选官定制第207章 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