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饯行

第1809章 饯行

进入到六月之后,天气才真正开始炎热起来,并且是直接闯入酷暑。时起的风吹不走空气中的燥热,码头、货栈间尽些光着膀子的大汉,市内的茶肆、冰饮摊铺宾客不绝,街边守护犬张嘴吐着舌头,整个洛阳都笼罩在一片火热的氛围中,只有皇城之中、庙堂之上,依旧是一片肃杀与压抑。

紫宸殿门大开,一批官员分成两列,鱼贯而入,人不少,至少超过百人,所有人都表情庄重,动作谨小慎微,在大汉当下的政治环境下,笑容仿佛已经从朝廷吏员们的脸上消失了。

紫宸殿内自有冰室降温,但对于刚从烈日下走进来的官员们而言,似乎又有些太冷了,一个个依品阶次序列队,规规矩矩地站好,默不作声,不敢有任何异动,不少人脸上还露出明显的忐忑之色。

这些官员中,没有宗室勋贵,也没有高官重臣,都是一些中下层官员,都选自皇城、武德及司法三衙。他们之中,有不少人,甚至都没见过刘皇帝,即便见过,大部分人也没同刘皇帝对过话。

如今,却被宣召到紫宸殿,得刘皇帝亲自接见,虽然不知是何缘由,但大部分人,都是既期待,又紧张,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有一丝丝的恐惧。

作为关内道监察御史之一的寇准,也在其列,垂头束手,毕敬姿态,年轻的面庞上表情很少,但从其眼神中,能够看出少许的凝重。

这数月来,在中枢反腐肃贪的政潮下,所有人都饱受冲击,寇准可以说是亲历其中的凶险。毕竟仅在都察院,便亲眼目睹,那么多的前辈同僚被拿下问罪,免官的免官,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对于初入仕途的寇准而言,这确实是一份难得的见识与经验,寻常时候,哪有这等“机遇”。

当然,寇准也有些压力,几个月间,不断面临着朝中同僚们异样的目光。消息已经传开了,就是因为这个新科榜眼,斗胆进言,在刘皇帝面前大放厥词,方才引得陛下震怒,掀起这波让普天下官僚都受惊的政治狂澜。就是政事堂的那些宰相与诸部司主官,都难免对寇准另眼相待。

不过,重压之下,方显本色,寇准虽然有个惶恐,但终究是顶住了,他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为国为公,为君为民,无话不可说!

只是,在那日面圣之后,刘皇帝随之而掀起的这波政治狂潮,动静之大,波及之广泛,事态之严重,还是超过了寇准的预料。他的初衷,只是想提醒刘皇帝,加强对吏治的管理,以及对地方豪强势力的打压,却没想到,刘皇帝的动作如此激烈,手段如此狠辣,完全一副掀桌子、砸饭碗的阵势。

当然,寇准也不敢高看自己,若非刘皇帝早有此意,又怎会在那么段的时间内,便做下如此重大决定,并迅速推动执行。说到底,寇准也只是因缘际会,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引子罢了,后续事态的发展,与寇准就是实在没有什么深入的关联。

默默地待在队伍中,心中也猜测着刘皇帝召见他们这些下官的缘由,不论为何,但看这架势,绝对非同一般。

正自思虑间,忽闻一声高唱:“陛下驾到!”

几乎是本能反应,殿中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弯了弯腰,神态姿势有如复刻一般,所有人都整整齐齐的。在众臣余光之下,刘皇帝缓缓跨过殿门,步伐很慢,每一步都踩得很实,身边跟着三个人,喦脱、王继恩以及王玄真。或许是错觉,刘皇帝看起来似乎又苍老了几分,头上的花白没有增加,但那股迟暮之态加重了。

慢慢地走上御阶,转身落座,众臣齐拜。刘皇帝扫视了一眼,不济的眼神有些浑浊,看了好一会儿,方才沉声道:“平身!”

“谢陛下!”

刘皇帝的到来,让紫宸殿内的气氛更加紧张了,一干微官小吏,都战战兢兢的,拘束不已。稍微酝酿了一下,刘皇帝吩咐道:“上酒!”

喦脱应了一声,然后手朝外一招,很快,两排宫娥端着托盘一次入内,每个托盘上边都摆着几杯满斟的酒水。众人虽然疑惑,手上动作却很麻利,一人一杯,拿在手里。

刘皇帝起身,也持一杯,站在丹墀边沿,左手撑在雕栏上,俯视众臣道:“此酒,就当朕为你们送行了!”

刘皇帝虽然衰老,但此时此刻,声音却中气十足,极具威严。话音刚落,殿中便响起一声清脆的碎裂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队列之中,一道身影狼狈地趴在地上,磕头不止,嘴里惶恐道:“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却是此人,过于紧张之下,手抖没拿住,打翻了酒杯,酒水撒了一地。见状,刘皇帝两眼微眯,打量着此人,慢慢走下,一步一响,每一响仿佛都踩在殿中众臣的心上。

一直到刘皇帝走到面前,其人方才停止磕头,畏惧道:“臣失仪,臣大罪,陛下饶命!”

刘皇帝低头打量了此人一会儿,一个六品的小官,不知是哪个衙门的,年纪大概有三十多岁,但其表现出的失措,实在没有一个大汉官僚该有的风度。

看了眼打翻的酒杯,刘皇帝淡淡道:“你莫不是以为,这些是毒酒?”

“不,不!”其人哆嗦了下,嘴上慌忙解释道:“陛下神威,臣深感震撼,恍惚之下,失仪杯洒.”

不过话有些说不下去了,脸色变得格外苍白,身体颤抖的幅度也更大了,站在其附近的人都发现了其异状,因为那股刺鼻的骚味实在有些明显。

尿了

不过,没有人表示鄙夷与厌弃,甚至没有多少怜悯与同情,只是小心地注意着刘皇帝的脸色与反应。对于此人的不堪表现,刘皇帝明显有些讶然,甚至迟疑了下,方才指着他问王继恩:“这是何人?何官何职?”

王继恩脸色十分严肃,恨恨地盯了此人一眼,禀道:“回官家,这是大理寺丞朱博。”

“这就是你们给朕选的精兵强将?这样的表现,能托重任,能担重责?”刘皇帝问道。

面对刘皇帝有些严厉的责问,王继恩还没回答,那跪着的朱博已然瘫倒在地,脸色也由白转红,气都喘不过来,好似要窒息的样子。

王继恩则压抑着心头厌恶,硬着头皮向刘皇帝解释道:“官家,小的查阅吏册,见此人履历扎实,擅长刑狱,因而将之选入此次差事派遣之列。只是没想到,其人如此不堪,或许是升任不久,初次面圣,失了方寸,殿中失仪。是小的识人不明,还请官家治罪!”

听其言,刘皇帝蹙起的眉头有所舒展,又低头看了那朱博一眼,嘀咕道:“朕是要吃人的饿虎吗?”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但不少人的表情说明了一切。刘皇帝终究没拿这失仪的寺丞开刀,而是冲喦脱吩咐道:“带这位朱寺丞下去换身袍服!”

“官家,此人大胆荒唐,殿前失仪,当如何处置?”喦脱轻声问道。

刘皇帝摇了摇头:“失仪是实,大胆却未必,朕无心与之计较了!”

一个小插曲过后,殿中的气氛却缓和了些,看起来,刘皇帝今日的杀性并不重,否则就冲着这御前吓尿的表现,杀了他都不会有人同情。

很快,刘皇帝继续说起正事,冲殿下中百多官员道:“伱们都是皇城、武德及三法司中精选出的干吏,都是熟谙刑律的行家里手,朕今日把你们召集起来,是有重任相托。

今日之后,你们将作为朝廷的使者,奔赴天下各道州府,去给朕清查吏治,究察民生,你们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那些欺君的贪官污吏、害民的土豪劣绅给朕揪出来,一一法办。

大汉的蠹虫太多了,不清理一番,江山不稳,黎庶难安!你们的责任,重于泰山,为国为民,大义之举,当在所不辞!

前不久,为了朝廷的吏政澄清,为了惩治不法之风,朕失去了一个公主,但朕绝无丝毫后悔!朕要通过你们的行动,告诉天下人,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任何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但有触法,概莫能容!

朕与那些寄生在大汉躯体上吸血抽髓的蠹虫,不共戴天!”

一场别看生面的饯行酒后,一场更大规模的吏治整肃运动才刚刚开始,与之相比,几个月来西京发生的那些事,只能算小打小闹了。

第121章 大朝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52章 幽燕变故第93章 完了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769章 影响力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296章 反响第408章 蠢儿子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21章 道士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10章 克制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18章 蒲阴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01章 捐资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2章 称帝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474章 补漏匠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461章 癫狂?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5章 效果已显第97章 再临六合第127章 皇城司第67章 遗表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18章 查抄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章 柩前继位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4章 君臣同心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27章 不允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55章 燕王病故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720章 静默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79章 父子问对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93章第185章 赵砺案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
第121章 大朝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121章 最难啃的骨头,最轻松地啃下了第138章 请立太子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52章 幽燕变故第93章 完了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769章 影响力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296章 反响第408章 蠢儿子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121章 道士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5章 掘地求生第410章 克制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118章 蒲阴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66章 商业互吹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01章 捐资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22章 称帝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474章 补漏匠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461章 癫狂?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427章 饶乐国的困境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5章 效果已显第97章 再临六合第127章 皇城司第67章 遗表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118章 查抄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章 柩前继位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4章 君臣同心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27章 不允第98章 封禅之议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55章 燕王病故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720章 静默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79章 父子问对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393章第185章 赵砺案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