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皇长子的气度

随着对金陵城戒严的进一步开放,再加上以太子名义下达的几道安民布告,整座城市都暂时安稳下来,并重新焕发活力,从原本紧张的气氛中摆脱出来。

闭家躲灾的百姓,开始走上街头,步入市坊,店铺开张,商肆营业,金陵开始恢复过去的热闹。与城外的联系打通后,四境的商民百姓,也都闻讯而来。金陵是大城,财富堆积之地,也是块巨大的市场,在经过战争的压制后,也趁机爆发出强大的消费能力。

当然,这些时日,金陵城中,除了正常采买生活物资的士民之外,消费的主力军,便是平南的汉军将士。虽然大部分的军队,都驻扎在城外,但行营还是给下边的官兵一些福利,分批放假,也让他们感受一番金陵风物。

平南的将士,前前后后也接受了三次犒劳,身上多多少少有些浮财,倒也可供他们享受一番。当然,相比于全军,花天酒地的还是少数。而他们最感兴趣的,无过于金陵的秦楼楚馆了,尤其是,那些即将继续开拔南下,接收城池、弹压治安的官兵。

“江南确实是个好地方,金陵更是座繁盛之都,几不下开封啊!”穿着一身素色绸衣,外罩绒袍,刘煦漫步在金陵街市上,嘴里感慨着。

身边除了几名卫士,还有一名年轻人,这是刘煦的表兄,耿继勋。听其言,耿继勋不由表现出一种轻蔑,道:“依我看来,比起开封的雄伟庞大、富丽繁庶,这金陵却差了不少!再者,任他繁华,还不是臣服于大汉铁蹄之下!”

不得不说,十多年下来,在大汉的贵族、官僚以及百姓之中,已经产生了一种骄傲情绪,也代表着一种国家认同,虽然对大部分人而言,这种认同还很薄弱,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勋贵、官僚,却是饱有自豪感的。因此,当拿开封与金陵对比时,下意识地就会去贬低金陵而褒扬开封。

刘煦则笑了笑,说道:“如今,金陵也是大汉治下了,并非仇国敌城。父亲讲过,江南地区,今后将是大汉极其重要的一块版图,财税所积,钱粮馈运,你这种敌意,不当有啊!”

闻言,耿继勋注意到小表弟认真的神色,赶忙道:“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切莫当真,金陵确是一座不错的城市,不过再好,也不是我们久居之地啊!”

“怎么,思亲念家了?”刘煦偏头看着耿继勋,玩味道:“新婚燕尔,本当缠绵悱恻之时,却劳你别离娇妻,陪我江南一行......”

耿继勋嘿嘿一笑:“我家娘子已有孕在身,纵然留在东京,也无甚情趣,随从南下,也可增扩一下见识,何乐而不为?”

说着,耿继勋眨了眨眼睛,意味深长地对刘煦道:“听闻江南女子,温婉可人,你年纪也差不多了,此番南来,可有心寻觅一个才女佳人?”

哪个少年不怀春?刘煦也一样,听表兄之言,俊俏的面庞间闪过一抹意动,旋即摇头道:“罢了,若真如此,小小年纪,存心渔色,回京之后,只怕少不得一顿责骂。我挨一顿责骂,尚不妨事,倒是你这建议之人,结果如何,就难料了......”

刘煦来这么一句,耿继勋表情当即变了变,连忙摆手道:“我只一时胡言,当我没说!”

“哈哈......”随着刘煦发笑,耿继勋也跟着笑了起来。

“你这几日,整日流连于金陵街市,说是体察民情,都体察出什么结果了?”耿继勋问。

“放眼四望,皆是民情,纵目所见,尽是民生!”刘煦这么说了句。

从怀里掏出几枚钱,对耿继勋示意了下,说道:“这金陵市面上流通的钱,可太多太杂了,不只有乾祐通宝与江南官方制钱,连南粤、吴越铜钱都有,成色也不一,需要整顿啊......”

事实上,刘煦此来,刘皇帝同样给他布置了份作业,当然,更多的用意还是让他长长见识。

表兄弟俩再游逛几许,刘煦登高,忽指远处一地,问道:“那是何处,烟火气如此旺盛?”

左右皆不知,耿继勋寻人察问一番,答道:“那是一座佛寺,叫台城寺,在金陵名气不小,据说是古鸡鸣寺,信众很多,此番金陵免于战火,诸多百姓感念,争相前往还愿,以致香火尤其旺盛!”

“免于战祸,不念朝廷恩德,王师义举,却要去拜那佛寺,这是什么道理?”得到这么个答案,刘煦眉头皱了皱,说道,言语间流露出少许不满。

对于此问,倒没人能给出一个回答。考虑几许,说道:“金陵的佛道寺院,貌似不少吧!”

耿继勋答道:“就我们近来在金陵城内所见过的,就有近二十处了!”

“早听闻此地崇尚佛道之风甚是浓厚,李氏主臣也兴建了不少僧道寺院,如今看来,确实不假啊!”刘煦感慨道,而后吩咐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不知如今的江南还有多少座佛寺楼台,此事当调查一番。可以想见,其中与朝廷佛道寺院管理条制,必有不少冲突之处!”

“走!”吩咐了句,刘煦带着人上前。

“将往何处?回下处?”耿继勋问道。

“到那台城寺去看看,既然见到了,就顺便去拜拜!祖母年老,身体也愈见衰弱,我受其抚育厚恩,该当为她诚心祈福!”刘煦又叹了一声。

一直以来,太后李氏都是信佛的,作为跟在她身边长大的刘煦,对于佛家实则并没有太大的偏见。只是,此子早慧,在个人感情与朝廷制度上有冲突时,他还是选择以公为先。

等刘煦一行人自台城寺归时,刘煦带回了一份灵符,当然,这更多的是一份心意。同时,就他所观,台城寺是需要整改的,此座佛寺,里里外外,据说有三百多僧众,虽然没有细数,但显然不少。

这就是所谓,我信你、敬你,不代表不整你......

回到下处,刘煦收到通知,太子刘旸设宴邀请金陵大臣,他作为同行的皇长子,也要一起作陪。当夜,兄弟俩配合得当,一个温文尔雅,一个敏捷威严,尽显天家英姿,对于江南文臣,起到了极好的安抚作用。

其后这些人就收到了通知,令其还家,收拾家私行囊,同李煜一道,举家迁往开封安置。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他们这些人,也是大汉的战利品,是需要送到开封,进献与宫阙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让这些官僚脱离江南的水土,消减他们对江南地区固有的影响。同时,更多的勋贵、大地主,也将在迁徙名单之内,别看朝廷对江南地区十分重视爱护,征伐手段也一直比较克制,但这样的举措,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想见,江南地区的抚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经过几场风波!

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43章 不自知第172章 太子妃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65章 旧邸第1751章 结束了第82章 杀俘第80章 进攻第336章 橐相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86章 宗室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8章 杨苏还京第297章 新山阳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07章 还京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80章 过邺都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6章 进士楼第457章 郑州第34章 苦难第65章 决议南征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75章 敖莱小城第141章 纳降第124章 辞表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407章 麻烦第492章 事发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243章 不自知第3章 台怀之事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62章 难得迟疑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380章 开宝第252章 面圣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177章 耶律妃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81章 内外变动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1736章 试炮第47章 陶谷自荐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66章 陷河阳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36章 赵都帅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397章 指点第1736章 试炮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7章 鼓噪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73章 道府之争第59章 不知死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00章 河西大案
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243章 不自知第172章 太子妃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65章 旧邸第1751章 结束了第82章 杀俘第80章 进攻第336章 橐相第76章 处置决议第286章 宗室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288章 敌酋首级献上第168章 塞上风光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8章 杨苏还京第297章 新山阳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207章 还京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80章 过邺都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35章 最后的坚守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6章 进士楼第457章 郑州第34章 苦难第65章 决议南征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75章 敖莱小城第141章 纳降第124章 辞表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407章 麻烦第492章 事发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243章 不自知第3章 台怀之事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1712章 叛贼内情第62章 难得迟疑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244章 皇子赴军第380章 开宝第252章 面圣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91章 赵思绾的背反第177章 耶律妃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81章 内外变动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1736章 试炮第47章 陶谷自荐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66章 陷河阳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36章 赵都帅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397章 指点第1736章 试炮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7章 鼓噪第51章 耿淑妃薨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吕风波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73章 道府之争第59章 不知死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00章 河西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