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河东风云(2)

bookmark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待散议之后,刘崇独将节度判官郑珙,观察判官赵华留下,带至书房之内密议。

落座,在软座上靠了靠,闭目养神几许,刘崇方才睁开双眼,看着二人,道:“二位乃孤左膀右臂,这些年辅孤治理河东,多有建树,孤素来倚重。当下的形势,二位也清楚了,于孤大为不利,天子心性多疑凉薄,孤纵使无叛心,只怕也难为其所容!

东京也有消息传来,孤这个皇侄,是欲针对天下节度进行削藩,只欲拿我这个皇叔,来杀鸡儆猴,震慑天下。

方才在堂间,孤出言相试,李骧等人,心生畏惧,明显与孤非一条心。当此危难之际,孤能够依仗决策者,只剩下二位了!”

听刘崇这一番陈情,此前在堂上没怎么说话的赵华,郑重地问他:“请大王实言相告,当真欲同朝廷朝廷决裂,举兵起事?”

赵华其言,已然是委婉许多了,刘崇想了想,摇头道:“孤实无此心!只欲安守河东罢了,然而仅此奢求,朝廷亦不容之,孤只是无奈而求变!”

见刘崇眼神闪烁,赵华叹道:“大王,请恕臣直言,既为大汉臣属,朝廷有制,岂能抗命。如欲对抗,纵使大王无意,落入朝廷眼中,也定是有心。如此一来,与朝廷之间,再无余地了,恐致祸患!”

“那依你之言,孤当如何?”听赵华之言,刘崇语气已然有些不耐。

赵华迟疑几许,有些不敢看刘崇的眼睛,但一咬牙,还是起身拱手道:“以臣之见,大王莫若听从朝廷诏制,交权入京。倘如此,大王乃天子皇叔,宗室之首,身份地位尊贵,必可保一世富贵平安,也能为子孙积福!”

“连你也这么说!”其言罢,刘崇果然面露不忿,抬手指了指赵华,似乎有些失望:“你莫不是,担忧自己前程?”

“臣深受大王重恩,未曾图报,岂在惜个人荣辱!”赵华跪倒,埋头哽咽道。

见其状,刘崇叹了口气,不耐烦地挥挥手,让其起身,又瞧向郑珙。

迎着刘崇的目光,前后观察了刘崇许久的郑珙,问道:“大王如何打算?”

闻问,刘崇表情逐渐严肃,认真地道:“朝廷欲削藩,天下节度必然不会坐以待毙,目光定然投向河东,观望局势发展。孤仔细考虑过,朝廷方经大战,鏖战淮南半载,兵马、钱粮、民力损耗必大。

时下,蜀军也犯西南,未尝罢兵。这样的情况下,孤想,只需坚持,朝廷必然不敢过分逼迫。若真逼得孤起刀兵,陷入内乱,那样的后果,只怕也不是东京能够承受得起的。

相反,孤若选择听调,任其收缴,则河东数年之经营,拱手相让不说,往后皆受制于人。天子若起猜忌之心,一狱吏就可取孤性命。

孤在晋阳,若再引夏州李彝殷为援,朝廷定然投鼠忌器。届时,孤只需求得朝廷降下敕诏,永镇河东,则大事成也!

朝廷一计不成,再想压迫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天下节度,可都还看着!”

很是难得,能够听到刘崇发如此“大论”,且见其两眼发亮,显然是真经过考虑的。

“不管如何,朝廷出手了,孤不得不随机应变!”刘崇一副下定决心的样子:“暂且先试探其底线,但是,如欲夺河东兵权,收我钱谷,必不能允之!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说到底,还是朝廷欲夺兵权,有些刺激到刘崇神经了。

见其状,赵华想要说什么,被郑珙给了个眼神,生生忍住。郑珙则道:“大王既然心意已决,臣等只能尽全力辅弼,成就大王雄略!”

听郑珙这么说,刘崇这才露出的满意的笑容,显然,这才是他想要听的。而不是那些所谓的“忠言”,灭他志气。

“那范质现在何处?”刘崇问道。

郑珙答:“正在汾州!已发来公文,两日后当至晋阳,祭拜北都!”

“汾州!这个范质,一介书生,当个宰相,敢在我河东兴风作浪!传信通知二郎,让他给孤盯紧此人!”刘崇念叨了下,朝郑珙吩咐着:“另外,发告各州,此后若无孤的命令,上下职吏,不必理会之。我河东属下,轮不到他来问罪!”

待走出书房之时,郑珙与赵华二人,都不由叹了口气。二者联袂还衙,赵华表情间,满是动容:“大王何以如此,以叔欺侄,以臣逆君,既无名,且失分,取祸之道啊!而今天子英明,文武贤能,朝局稳定,人心思安,欲以河东抗天下,非智者所为!”

郑珙回头望了眼,不禁摇头:“大王恋权啊!”

深吸了一口气,赵华说:“即便如此,想要勾连李彝殷,这是欲乱大汉天下啊。与朝廷生嫌隙,是内部问题,牵扯上定难军,那可是要自绝于天下的啊!”

“而今,大王心意已决,劝之无用,我等为臣属,又能奈其何?”郑珙表情严肃,很是无奈的样子。

“朝廷也是,同宗血脉,何以相迫如此之甚!”赵华语气中,带着点哀叹:“若照此情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等都将为阶下囚了!”

“河东下属,拥兵四万,又占据形盛之地,控扼关口,足可御之!”郑珙说:“如大王之言,朝廷短时间内,必无法动用大军,若能守之,坐观局变,朝廷或可妥协!”

赵华大惊:“郑兄当真欲助大王起兵?”

郑珙一摊手:“大王显然已有此心!手握重兵,不肯迁就,我等文臣无用啊!”

“郑兄,河东是什么情况,大王不知,你我难道还不清楚吗?”赵华说:“四万兵马,精锐也就那五六千。河东之内,岢岚军郑谦,乃先帝亲封,素不与大王一心。还有那辽州刺史李万超,乃天子钦命。河东之外,建雄军王晏,昭义军常思,皆扼守咽喉。一旦举兵,被打为叛逆,只恐玉石俱焚啊!”

“再者,当今天子,乃雄主,既动削藩之心,岂无后手,岂能不虑大王反应!”赵华说着,自己都有些惶恐:“明面上,只遣宰相范质以及赵匡胤,暗地里呢?”

“赵兄啊!你我所虑再多,也难改大王心志!谈此无用!”郑珙又摊摊手:“纵使劝告,大王也是听不进去的,强行谏之,恐怕会落到李骧的下场!”

“而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唉!”

望着赵华一路走去,唉声叹气的模样,郑珙眼神闪了闪,跟着走出这满目瑰丽的王府。

郑珙没有去衙署,而是选择回到自己府邸,在其府中,已有一人,淡饮茶水以待。

“下官见过寿阳公!”郑珙赶忙行礼。

在堂间等候的,正是武德使李少游。

慢悠悠地饮了口茶,李少游瞥了眼郑珙,淡淡道:“王府会议开完了?”

“正是!”郑珙恭敬地不得了,应道:“不出寿阳公所料,大王确无奉制之心,已命晋阳守军戒严!”

说着,郑珙便迅速地将堂议的情况,详细地向李少游讲解了一遍,然后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李少游的吩咐。

“这个刘皇叔啊,却是有些不知死活啊!”

“太原王对朝廷也屡有怨言,对陛下打压亲旧,重用外臣,更是不满。再加镇守河东多年,一言九鼎,贪恋权力,朝廷欲削藩,自然触其逆鳞!”郑珙平静地说道。

刘崇却是不知,他倚为心腹的节度判官郑珙,早早地便向朝廷靠拢了。

第61章 北使南归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79章 滏阳之捷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37章 特权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174章 帝崩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22章 称帝第201章 捐资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694章 盐州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8章 诏议国策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43章 东京声色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21章 梁孝王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108 状元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93章 升迁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49章 边情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790章 忧劳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90章 忧劳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362章 分封?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58章 回师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36章 尽伏东北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5章 堂议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106章 敲打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15章 马楚内乱第346章 底层第58章 回师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8章 下狱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90章 安东国王?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337章 特权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
第61章 北使南归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79章 滏阳之捷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37章 特权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174章 帝崩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22章 称帝第201章 捐资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44章 两个选择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694章 盐州第203章 胜利的意义第18章 诏议国策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2048章 最后的旅途19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2113章 康宗篇5 反击开始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1746章 需要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第43章 东京声色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95章 效果已显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21章 梁孝王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108 状元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93章 升迁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217章 幽州行营第349章 边情第333章 勋贵的态度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790章 忧劳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90章 忧劳第137章 终于埋了第336章 这仗怎么输?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362章 分封?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58章 回师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36章 尽伏东北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5章 堂议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106章 敲打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15章 马楚内乱第346章 底层第58章 回师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28章 下狱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90章 安东国王?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337章 特权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