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东京军政

bookmark

随着两国和议,天子班师还朝的消息自南边传来,东京内外数十万人,陷入了欢腾。官僚喜功业卓著,黎庶欢战争结束。

在开战之后这近半年的时间下来,对于普通的士民百姓而言,日子并不好过。一切以供给淮南大军为主,输往前线,粮价的上涨,物料的短缺,都让底层僚吏以及普通百姓甚苦,还得担忧家里从征儿郎的安全。

所幸,战争终于结束了,在这一年之计,暮春灿烂时节。少了战事之靡费,东京官府,也能自仓廪之中,拿出更多的粟米布面,平抑物价。

在御驾还京之前,东京的文武官僚们,也沉浸在一片忙碌与繁杂中。对于大臣,尤其是秉执中枢的大臣而言,皇帝在与不在,完全是两个概念。

最重要的是,还未还京,刘承祐早早地便发来一诏,着东京三司、吏部、兵部、枢密及禁军两司各有关衙署,准备落实淮南善后以及征淮将士叙功赏拔。

政事堂,冯道、范质、李涛、薛居正几名掌管朝政的宰臣,聚在一块儿,再议其事。主要的问题,还是往淮南派遣官员的问题。

“一下子拿下十四州,上上下下,需要填补的空缺太多!”冯道居中,抿了一口茶,说道:“淮南那边催得甚急,许多州县,政无所出,时间一久,必然生乱!”

“前番受诏,已自两京,迁调了五十余名州县职吏,乾祐初年制举进士,能调的也都任往两道!再多,一时间也凑不出这么多人了!”录吏部事的李涛,开口应道,看起来有些头疼的样子,但语气却很轻松,毕竟这大抵属于,幸福的烦恼。

于淮东、淮西两道而言,封疆大吏,高级将校的任命好找,难的还正是州县一级的诸司官员。早在寿春初下之时,刘承祐便让东京准备了一批中下级官员,填补光、寿、濠、泗几州的职位。但,远远不够,淮南那边,虽然收降了不少唐官,也任命了不少当地职吏,北汉朝廷需要派遣加强控制的缺额仍旧很大。

说着,李涛建议道:“是否将这两年常、制举所取进士,一并遣往淮南?”

“不可!”话音落,范质板着张脸,直接说道:“这些进士,少治政驭民的经验,还需多在职司历练,淮南州县皆新下之地,局面不闻,形势复杂,需要处置的公务、急务很多,还需以有政才资历者充任!不过,进士之中,可拣其年长及菁英者,破格任之!”

李涛又道:“两京之中,尚有不少勋臣荫官,彼多受国恩,值得信任,可以委之!”

范质还是表示反对:“彼等既无政才,更少学识,岂能为官一方?”

“那依范相之见,当如何?”见范质连连打自己脸,毫不给面子,李涛也不爽了,反问道。

范质想了想,看向冯道:“自河东、河南、河北,各方镇之中,挑选职吏充任,冯相公以为如何?”

听范质建议,冯道下意识地瞥了其两眼,捋了捋白须,思虑了一会儿,点头道:“甚好!各地藩镇,军政稳定,抽调一些人手,支援淮南,并不影响大局!”

“至于各地方镇之缺额,可由朝廷此后,陆续补充!”范质微眯了下眼,平静道。

在场的几名相公,此时哪里还不知,范质之议,存着什么心思。冯道也不由看了范质两眼,心中暗忖,莫非天子有什么密诏与他?

收起杂念,冯道又看向三司副使薛居正,问道:“犒赏三军之钱帛、粮米,准备得如何?”

提及此,薛居正便是一脸苦相,摇头道:“未足一半!”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刘承祐发了一诏,让东京筹备金五千斤,银十五万缗,绢十万匹,粟米二十万石,准备策勋叙功,犒赏三军将士。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苦了三司群僚。似乎也能理解薛居正的难处,冯道只是提醒道:“陛下快要还朝了,禁军也要回京,此事上,可拖不起!”

薛居正点了点头,说道:“待南唐岁贡那一部分归来,再自地方诸仓中调拨,还有大军之缴获变卖,当差之不多!”

大汉之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权力虽重,但却是整个朝廷最难做的官,毕竟当整个国家。天子刘承祐虽然勤俭,但每有大举,靡费从来不少,就拿此次南征来讲,三年之积攒,当真大半都消耗在里边了。

在政事堂的宰臣们议事之间,枢密院这边也举行着一场高级军务会议,这已是这段时间下来,第三次了。除了枢密正副使外,兵部尚书魏仁浦,还有殿帅尚洪迁。

尚洪迁拿起那份由兵部及枢密院联合整理出的赏功、迁拔名单,简单地扫了几眼,异常感慨地说道:“这一仗下来,禁军又有大变化了!后起之秀,如云翻涌,我看,用不了多久,我等再下军队,只怕尽是生面孔了!”

“殿帅戏言了!”郭威平静地说道:“此次南征,军中俊杰,踊跃建功,表现出色者,难以胜数。朝廷因功策勋,以劳犒赏,乃应有之义。再者,此战的结果也证明,陛下与诸公,对于禁军整饬,效果显著!”

郭威说话,是越来越,精明了。

“淮南两道之军队戍防,还需做些调整!”魏仁浦心思则全在公事上,说道:“陛下所设都指挥司,辖一道之驻军,乃大汉首例,还需慎重。禁军之外戍,也需枢密这边调控!”

“魏相公所言甚是!”郑仁诲主动发言,向几人一礼,道:“当下之急务,除赏功罚过,调防更戍之外,便是对东京禁军的调整。原本戍防于西京、滑、澶、魏博之侍卫马步军,当趁机换防。从征诸军,前后损折也不少,需要补充!”

“陛下之诏,提过此事!”魏仁浦颔首,想了想,说道:“两司禁军编制、官称、饷禄都需进一步调整。至于所缺之兵额,以在下之见,或可自河东、魏博、成德等镇,选拔精壮,充入禁军!”

瞥了魏仁浦一眼,郭威点头道:“戍边之卒,也可征调!”

从东京这干文武,所议之事,基本便能看出,北汉接下来的目标,会是在何方。在刘承祐还未还京,已发诏,针对方镇之军、政,朝廷要着力插手了!

待会议散后,郭威召来郑仁诲,朝他问道:“关中那边,可有新报传来?”

郑仁诲摇摇头,让郭枢相眉头皱起。见状,郑仁诲说道:“朝廷在京兆、凤翔,足有两万军,以赵使君之能,进攻或许不足,但守御料想无虞,枢相不必忧心!”

“地势上,蜀军占有秦凤,于我朝,总归是不利!”郭威想了想,吩咐着:“要加强对关中军务的关注,我若猜得不错,天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受孟蜀之钳制。而今尽取南唐江北之地,一旦腾出手来,必会解决西南边患!”

郑仁诲也是有见识之人,颔首表示认可,眉宇间,眼神中带着少许的激动,冲郭威道:“枢相,以当今天下之形势发展,天下复归一统之期,只怕不远了!”

闻言,郭威认真地想了想,神色沉凝,突然抬头对郑仁诲道:“日新,你可曾想,外放州郡?”

骤听其言,郑仁诲愣了一下,然而转念一想,有些明白郭威的顾虑了。枢密院,虽然被兵部分了一部分权柄,但仍旧掌握全国军令之政,权大势盛。而郭威与郑仁诲,这两个正副使,关系之间的亲近,是满朝人都知道的事情。

只稍作思考,郑仁诲道:“在下人老体衰,得枢相之举荐提拔,方得入掌枢机。枢相如有安排,我自无异议!”

“郑公识大体啊!”见其反应,郭威感慨着说道:“陛下新设之按察使司,尚无安排,我欲举荐日新前往淮东道任按察使!”

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397章 指点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2章 岭南在望第73章 解决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98章 追捕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1章 何谓开宝第135章 赵家父子世宗篇终 驾崩第357章 国灭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21章 登乾元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170章 御宴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78章 召还二郎?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67章 遗表第73章 西北隐患第52章 联姻第132章 进宫第81章 下蔡大捷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72章 磁州贼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47章 谈话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4章 君臣同心第126章 问罪第79章 大获全胜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26章 潘美守城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58章 郭威又病了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693章 安西王第33章 西巡结束第47章 陶谷自荐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79章 父子问对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321章 瑶女第227章 延州事
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397章 指点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2章 岭南在望第73章 解决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98章 追捕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65章 君臣相宜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1章 何谓开宝第135章 赵家父子世宗篇终 驾崩第357章 国灭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73章 道府之争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121章 登乾元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54章 聘纳郭女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73章 汉辽皇帝之间的友好交流第170章 御宴第2044章 最后的旅途15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78章 召还二郎?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第67章 遗表第73章 西北隐患第52章 联姻第132章 进宫第81章 下蔡大捷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72章 磁州贼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347章 谈话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4章 君臣同心第126章 问罪第79章 大获全胜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26章 潘美守城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206章 症结难以解决第224章 邺都文武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58章 郭威又病了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荆湖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438章 抗洪救灾年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693章 安西王第33章 西巡结束第47章 陶谷自荐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79章 父子问对第90章 交趾收复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365章 枢密军政第321章 瑶女第227章 延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