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

bookmark

广政殿,政事堂。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以宰相李涛为首的中书臣僚们,如往常一般,井然有序地处置着内外国政。范质一脸苦大仇深、生人勿进的表情,这段时间,范相公的心情并不好。

根由还是在于前次与皇帝针对“孟汉卿案”处置的争议,当时争执到最后,范质的原话是:陛下杀之则可,然若付有司,臣不敢署敕。

然后,皇帝果然直接下令,让孟汉卿自裁了,并且明诏天下文武,以之为诫。虽然明白天子有以孟汉卿之事,儆示臣僚的意思,但对于范质而言,这种枉法以杀鸡儆猴的做法,并不认同。

甚至于,范质有种,皇帝杀孟汉卿,是杀给自己看的感觉......

更重要的,今日能越过中书、部衙杀一人,明朝便能施一政,这对政事堂的权威,是一种无形的伤害,长此以往,恐怕被架空。

朝中可不只赵普一个能人,崇政殿那些近臣郎官的设置,早就引起了注意。如今只是没有署敕之权,今后若开个口子,便可直接取代政事堂的作用。

说到底,又牵扯到君权与相权的冲突,只是这一次,刘承祐没有退让,以强行赐死孟汉卿而胜利告终。

随着大汉朝国势愈盛益稳,类似的矛盾争执,近年来明显加多了。刘承祐沈肃的表面下,有颗不甘束缚的心,只是许多时候,对宰相们宽容了些,也忍让几分。

而对于范质而言,略有些不公平,他的据理力争,终究敌不过天子的权威。毕竟,皇帝口衔天宪,终究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而刘承祐,可以看成一个开国之君,他要来硬,范质又岂能阻挡。

并且,皇帝撇开范质,另外找人修订、完善《刑统》的做法,更让使他挫败。天子一言可变法,他范质若矢志如一,今后还得似这般维护修订过的《刑统》。

君臣冲突的同时,刘承祐又对范质大加笼络恩赏,还于群臣面前,大加赞赏他的耿介刚直、公忠体国,顺便宣扬皇后的劝解,展现出一幅“君明后贤臣忠”的画面。

眼下,范质还穿着皇帝赏赐的一件冬袍,鸭绒填充,锦绣刺面,很是暖和。原本范质是收藏在家的,不过两日前皇帝还很体贴地问起,是否不合身,需不需要更换之类的。

第二日,范质便穿着进宫理政了,就像,穿着一件“警告”,恩重如山的感觉,他是真切地体会到了。

“文素,来喝杯酒,暖暖身子!”身为首宰的李涛,一手端着个精致的小瓷碗,走到范质案前,一脸和善的笑容。

放下手中的本章,抬眼看着递到面前尚冒着热气的就碗,眉头稍微皱了下,还是接过,与李涛碰了下,饮了口。

“多谢李公!”

见状,李涛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初冯道在时,敬一杯酒,要被那谨小慎微的老儿给劝告一番。如今,政事堂自己是老大,一点薄酒,既能暖身,还能提神,李涛可就放开了些......

“文素何故如此愁苦?”注意着范质那显得有些严刻的表情,李涛问道。

范质将手中的奏报递给李涛,放下酒碗,接过浏览了几眼,李涛神情也凝重起来了。

“这已经是成、凤二州第三次民乱了!”范质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李涛想了想,说道:“两州当进蜀之要冲,连遭兵燹,又需全力支应汉中作战。待此冬过去,应该会好些。”

手中的奏报,来自秦凤道,自从向训为克西县,在新占州县大发征役后,就始终动乱不稳。西县虽下,但惨烈的伤亡传回后,受征之民,几乎家家举丧,民情大沮。

成州情况犹重,此冬多冻饿,前几日,三百多乡民冲击官府,当然,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被轻松扑灭。汉军在秦凤驻扎的兵力,可是十分充足。

“明岁,只怕征伐犹不止啊!”范质竟有些愤慨,说道:“值此寒冬,本该罢兵安民,休养生息。可是前线将帅,只顾征伐,不管生民死活,如此穷兵黩武下去,就算攻下汉中,也怕民心尽丧,得而复失啊!”

“此番伐蜀,已大获全胜,陛下仍不顾一切,孜孜以求汉中......”范质看着李涛,道:“伐蜀,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成、凤关乎粮道后路,更当保其安宁,再图进取。否则,命脉危垂,纵十万大军征伐在前,也恐有覆没之忧!”

听范质之言,李涛深吸了口气,轻叹道:“这些道理,陛下只怕也知道,只是他的考量,出于另一方面。若在此冬,能够一举夺下汉中,则可威压蜀中。之后再行安民抚恤,也未为晚也,只是先后罢了!”

“我非不赞同伐蜀,只是用兵也当因时依势,生民困苦,怨声载道,后方不稳,何苦一意孤行!”范质语气很是严重:“那个赵玭也是,听说此人治理成州多年,既为一方父母,竟对治下百姓无一丝仁爱之心!一味地迎合前方将帅,我听闻,成州民乱,就有此人征发过厉,催促过急之故......”

“文素,我知道你一番拳拳公心,忧国伤时!”李涛放下奏章,想了想,看着范质道:“只是如今,事已至此,陛下已付向训全权,攻伐在彼,我等远在东京,岂能把控,只盼能尽快结束汉中战事,还军民以休养!”

在拿下西县之后,几乎没有一丝停息,趁着难得的晴天,向训留一部分兵马后,即率大军押着缴获,催逼着降卒东进南郑。

战犹不止,这才是让范质为首的一杆朝臣,最难理解,反对也最激烈。但是到皇帝那儿,刘承祐就一个回复。既委征伐之权,听其处置,向训乃将帅之英,他既决定进军,自有其道理。

“新取之地,除秦州之外,只怕已生粮荒。尤其是凤、成几州,为免饥民蔓延,滋生出更大的动乱,朝廷当调粮赈济!”李涛认真地说道,并不打算,就前方用兵与否,进行更深的讨论。

在军争大事上,他们这干宰臣的话语权,根本不大,难以左右皇帝的想法。若是反应过激了,只会徒惹皇帝不高兴。这近两年的首宰宦涯下来,李涛也放聪明了些,虽不至于向冯道那般一味地迎合皇帝,却也少作无用之功。

“秦陇道路受阻几绝,关中与京粮,只怕难以大批转运输送。”范质想了想,说道:“最方便的解决办法,当从备战之囤积,作战之缴获中,拨出一部分,用以济民!”

“向训仍在打南郑,用军粮赈民,军队能甘愿?”李涛第一反应是凝眉,下意识地瞧向范质,以为他有别的谋算。

范质则一脸的认真与坦然,说:“难道要坐视饥民饿亡,生出祸乱吗?只需撑过此冬,待来年开春,朝廷的支援自到!”

“这也不失为一条解决策略!”起身,踱了几步,李涛转身看着范质,眼珠子转了转:“此事,需陛下首肯,你我可一齐向崇政殿进言!”

似乎察觉到了李涛的顾虑,范质颔首,不以为意。

在二相商谈之时,一名官员走了进来,躬身行礼:“李相,范相!”

其人四十来岁,面容清癯,留着八字胡,乃是兵部侍郎王敏。看着他,李涛问:“李侍郎,有何事?”

“西南来报,南郑已被攻取,汉中已归大汉!”王敏语气轻松。

李、范二相对视一眼,都下意识地松了口气,李涛直接抚掌而笑:“好!甚好!向训果然将帅之才,不负朝廷信托!”

“南郑既下,汉中战事,总算有个结果了!”偏头,朝向范质:“文素,如今可解你忧虑?”

闻问,范质脸上的表情也明显缓和了些,就如阴霾散去,捋着胡须,以一种感慨的语气道:“可以考虑,善后事务了!”

第497章 重拾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35章 唐将空谈第59章 睡王上位第44章 个中弊端第32章 天子上门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67章 遗表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1750章 《桃兰赋》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00章 城战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144章 堂审第283章 降将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198章 转折点第38章 赏第31章 边公在任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8章 权谋手段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285章 家务事第137章 整编事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487章 “惊喜”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66章 陷河阳第345章 剥削者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773章 质问第68章 撤了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121章 大朝第136章 迎奉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71章 兵临寿春第19章 武夫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179章 长教训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21章 大朝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492章 事发第421章 梁孝王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36章 迎奉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50章 听政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68章 西县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65章 杨无敌
第497章 重拾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35章 唐将空谈第59章 睡王上位第44章 个中弊端第32章 天子上门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67章 遗表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1750章 《桃兰赋》第1792章 安西的请求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100章 城战第335章 高丽服软了第144章 堂审第283章 降将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198章 转折点第38章 赏第31章 边公在任第193章 卢多逊治河西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18章 权谋手段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285章 家务事第137章 整编事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24章 海外扩张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487章 “惊喜”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81章 内外变动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2198章 仁宗篇15 统治中坚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66章 陷河阳第345章 剥削者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773章 质问第68章 撤了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第121章 大朝第136章 迎奉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迟暮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70章 骚扰,进攻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86章 发落南臣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71章 兵临寿春第19章 武夫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179章 长教训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21章 大朝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492章 事发第421章 梁孝王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36章 迎奉第284章 让皇帝放心的少数人第148章 最后一仗第150章 听政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68章 西县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谏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265章 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