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邺都战事(求首订)

在汴河北岸,沿河除了城垣、壁垒,便是一栋栋高低不齐的楼台。站在其中一栋四层高楼上,凭危远眺,望着脚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之景,刘承祐这心里也不禁生出些怅惘之情。

开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其建城根本,立都之基,便在于汴河。这条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随着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几乎事关国运命脉,是帝国的生命航道路。

这上边,本该是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不绝如缕。然而那等盛景,于此时的汴河而言,只存在于文字之上了。虽则随着中原渐定,舟船往来,日益加增,但前番战争的影响、契丹的破坏太过严重,遗症至此,再加上淮海江南之物产,几在“敌国”,汴河的开发潜力,仍旧很大。

即便因战乱之故,漕运废弛,到如今,河上的货物吞吐量,也是不小。

刘承祐自然不会有闲心去叹河运衰颓,兴漕运,那是以后事,眼下只要还能发挥效用,支撑东京即可。当此之时,最重要的,还是邺都那边的战事。

讨杜之战,自爆发后,便时时刻刻牵动着朝野的心。他在城中走了一圈,当真是升斗小民,都在替朝廷忧虑,抑或是在替他们自己忧虑。自前朝灭亡,契丹入寇,东京城前前后后已经乱了七、八个月了,也就这俩月,稍微安定了些。

虽然在新汉的统治下,日子仍旧过得艰难,但总比没有秩序来得好,至少有了点期望。若是这新朝廷再倒了,又不知要乱到几时方休。故,哪怕如今的汉朝廷,冶政乏善可陈,甚至已有蠹恶滋生,仍旧没有普通的黎庶会盼着他垮掉。就刘承祐看来,这大概也只有用“人心思定”来解释了。

邺都那边的战事,就如刘承祐此前所顾虑的那样,终究还是出了问题,也正是出在他那个叔父慕容彦超身上。

杜重威初举兵之时,以澶州当东京锁钥,又迫在广晋府南,于邺都亦为肘腋之患,故主动发兵进攻,欲取德胜城(德胜北城为今濮阳)。

杜重威嘴里虽叫得凶,但估计也没有取澶州之后,南渡进军开封的野心。其真实目的,更可能的,还是拿下德胜口之后,再西攻黎阳,将汉军挡在河南。再等北边的消息,他已派其子杜宏遂北去,请求支援,万一契丹“爸爸”能够突破南来,那他就还有救......

汉军这边,朝廷的前期布置可不是摆设,虽然各路军队没有到齐,统帅高行周也还没到位,但根本不惧杜重威的翻腾。

但是,慕容彦超开始搞事了。他自负刚勇,又矜其才,对朝廷委高行周那风烛残年的老朽为帅,颇不服气。闻邺兵南来,喜而应战,不顾防御使郭荣的劝阻,率领驻守的五千禁军出击,双方接战于德胜城近郊。

若是直接败了也就罢了,关键是杜重威的先锋部队不顶用,竟然被慕容彦超一击而溃。由此,慕容彦超其气愈骄,他的字典里估计也没有“适可而止”这个词,率军追击,远离城防。然后,撞上了杜重威的中军大队三万余众。

双方将士皆勇,但在两名主将的指挥下,硬是打成了菜鸡互啄。慕容彦超倚仗中央大义并禁军之强,但抗不住杜重威兵多,莽战一个多时辰,便被围困于清丰县内的陆家店。

眼见势孤军危,还是防御使郭荣,不辞辛苦,带领德胜城中仅剩的千余兵马,冒死突破邺兵的阻截,强行将慕容彦超给救了出来。

接应着慕容彦超的败军,一路且战且退,直至退防德胜城,勉强守住了。

郭荣也是没办法,大部分军队都被慕容彦超带去迎战,若慕容彦超被杜重威给全歼了,那他仅凭剩下的那千余兵马,势必难以抵挡住。德胜渡口若失,必然牵动到西面的黎阳,若两个渡头皆失,那么汉军想要北渡可就难了。

纵使最终能够消灭杜重威,那么要付出的代价必然倍增,且这可不仅仅是杜重威这一叛的问题。

视野广阔,很有大局观,正是因为看到了其中可能产生的后果,郭荣方才选择行险,孤注一掷。当然不排除郭荣想赌一把的心理,风险越大,往往也意味着收益越高。结果,郭荣赌成功了,九死一生的结局,硬是让郭荣撞到了生路。

而杜重威也实在拉胯,被郭荣千余兵搅乱阵脚,救走慕容彦超也就罢了,那么多兵,只需分一小部偏师袭取德胜北城,那么汉军必然溃败。硬是选择与汉军缠斗,一步一趋,直到汉军退守城防。

对于慕容彦超,前番拼命规劝无用,以致兵败,郭荣也是怒极。当真只有亲身体会共事之后,才知道这个人究竟有多难伺候。杜重威猛攻关口而不下,无奈退兵。待其退后,慕容彦超又接过了指挥权,以救援不力诿过于郭荣。这下,郭荣愤而派人上表东京,弹劾慕容延钊。

讨杜之战,第一次接战,以汉军败退告终,前后伤亡两千余人。当然,杜重威也没能讨得了好,前锋的溃败加上其后的激战,损兵有近三千,比汉军还多。不过,无论是从场面还是从结果来看,都是邺兵告胜了。

事实上,邺兵的士气并不高,将士作战意志薄弱,并没有多少反叛意愿,只是为杜重威所胁从。但经陆家店一战,汉军的士气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出师不利,总归不是什么好兆头。

败报传到东京的时候,满朝哗然,甚至有点措手不及。刘承祐也是分外无语,暗骂慕容彦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是考虑到德胜口的重要性,为防杜重威南下,朝廷才屯重兵于此地。

有五千禁军在手,只需要稳稳地守住,待朝廷其他军队汇集,联动出击,便能稳稳地平推至邺都。这慕容彦超硬是要自作聪明,若不是郭荣力挽狂澜,平叛的局面恐怕就不容乐观了。

不过,于郭荣个人而言,却是一下子赚足了名声。为了减弱败事的影响,朝廷对陆家店一战使了春秋笔法,尽量避败绩而不谈,反而着重宣扬郭荣反败为胜、痛击叛军,摧毁了叛军夺取德胜口的阴谋。

为了奖励功臣,也为了安抚士心,刘知远降制,以其为德清军都指挥使、领澶州防御使、邺都行营排阵使。

而对于慕容彦超的处置,刘知远则犹豫了,按照朝臣的意见,自当问罪,再不济,也要召还东京。结果,刘知远硬是轻轻放下,避其罪不谈,言以观后效,留其于军前,仍领原职,为高行周副。

慕容彦超一败,完全打乱了朝廷预想中的平叛节奏,兵马的损伤倒不算什么,关键在士气,冷兵器作战,士气的重要性有的时候更在训练、装备之上。这主帅还没到位,士气便被慕容彦超给泄了。

闻得败讯,在朝廷的催促下,原本从容不迫的高行周,只得加快奔赴军前的速度。老将军不辞辛苦,疾驰百里,汇合后续的禁军渡河北上,至德胜城,顾不得风尘仆仆,便劳心劳力地给慕容彦超擦屁股。

仅收拾军心,恢复士气,便多费好几日的时间。高行周的统兵之能,自然不用怀疑,威望也是十分靠谱的,出征的汉禁军中多“晋军”,而高行周曾经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后晋禁军统帅,将校之中,有不少人曾是在他麾下待过。有这层情谊在,如今同在“大汉”的旗帜下作战,高行周发号施令,倒也没有多少滞涩。

一切准备妥当过后,高行周率马步军五万余人,自德胜城北上。而杜重威大概是上一仗打出了自信,竟然率军来敌,还是老地方,两军接战于陆家店。杜重威自以为,汉军受前番败绩影响,定然士气衰微,可是他太小看高行周的驭军之能了,结果不言而喻,损兵折将,败退。

年纪大了,高行周用兵,老辣的同时,也渐少了些锐气,重在稳妥。见邺兵败得太快,只让众军谨慎追杀,求一个稳妥。但慕容彦超不以为然,此前丢了面子,急于抓住机会证明自己,强烈地建议疾进,为高行周所拒绝。慕容彦超怒而斥之,为其反制。

高行周是什么人物,哪里会受慕容彦超这“小儿”左右,顶着其压力,稳扎稳打,随时调控全军,一直追蹑至邺都城下。

慕容彦超建议趁势急攻,为高行周所拒绝,在他看来,邺都城池坚固,杜重威留有余力,不便强攻,于是下令扎营,屯兵城下。慕容彦超一心想要洗刷此前的耻辱,急躁欲战,但就是为高行周压制着。

两个人争执不休,最终还是高行周以军令压制,他是打定了主意要先行削敌士气,再发起致命一击。但慕容彦超就是等不了,甚至当面辱高行周怯敌畏战,在他看来,高行周能胜,徒以兵多,前番他要是兵力足够,早擒杜重威于马下。

平叛汉军在高行周的统帅下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主、副帅的不合,给战事蒙上的一层阴影,且直接影响到了后续的战况。

慕容彦超就像一根搅屎棍,屯兵城下,每有决议,必与之高行周相左,极大地影响军中士气。对此人,高行周当真有种杀之以正军威的冲动,但实在顾及其身份,分外无奈。

中间,高行周尝试性地发起过进攻,但邺兵野战或许难顶,但守城总归压力不大的,失败。然后,慕容彦超便嘲讽起高行周来了。

纷扰之中,平叛大军围叛军于邺都,相持不下,直至如今。

第178章 会猎第391章 暗箭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7章 贵戚解权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052章 回京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08章 格局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68章 崩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7章 新政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29章 叔父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68章 湖南乱第177章 小贤王第41章 小风波第338章 争执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91章 暗箭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398章 虞美人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379章 萧思温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252章 面圣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399章 还债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61章 “龙宫”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1章 大典日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73章 日常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
第178章 会猎第391章 暗箭第78章 三百与十万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7章 贵戚解权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052章 回京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207章 燕王心迹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08章 格局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68章 崩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37章 新政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143章 园苑中弥漫着自在的气息第186章 嘴衔蜜糖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29章 叔父第445章 捐资捐款,天灾不断第1726章 民何以安?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68章 湖南乱第177章 小贤王第41章 小风波第338章 争执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91章 暗箭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398章 虞美人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379章 萧思温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252章 面圣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399章 还债第293章 北伐的尾声2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61章 “龙宫”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1章 大典日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39章 银州叛乱第173章 日常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