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

东京军器监内,控鹤拱卫,皇帝刘承祐与计相王章,亲临巡察。已迁职军器监的阎晋卿亲自陪同,视察很细,视甲坊、弩坊、物料库、皮角场、供备库等器署,无一遗漏。

大汉尚水德,故所造军器旗仗纹色皆以黑为主,整个一深色调,透着一股肃重。

锻造短兵的东作坊内,署令指挥着坊卒摆上一批新制好的刀剑,以供检验。

兵乃凶器,众人散开,隔得远远的。阎晋卿恭敬地,指着其中两排,介绍着:“陛下,相公,这是军器坊新制的手刀,后边是掉刀。”

几十年的战乱下来,军队中所用武器,混乱驳杂。此二者,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掉刀乃长兵器,刀身两刃,刃首上阔,山字之制,长柄施鐏,形制如桨。

兵器发展,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到如今,原本的近战利器大唐横刀已经跟不上时代了,不是刀不利,而是国家造不起,再加战争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似手刀者,使用方便,且性价比高。

刘承祐独身上前,拿起掂了掂,即兴挥动几下,在旁人恭维之前,说道:“此为军中悍卒所用,性命所依,安危所系,朕不好评价!”

随即随意召来一名禁卫,递给他:“试一试!”

宫中的禁卫,自是百战之士,作战经验丰富,奉命试刀。动作没有任何花里胡哨,都是最简练、直接、杀伤力强的动作,虽不华丽,但杀机藏于平淡之间。

能供皇帝检阅的武器,前期自然是经过士卒试验,不断改进后的成品,试刀结果,当然没有差错。唯一反应,是刀显轻了,然士卒力有强弱大小之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能供大部分士卒使用,便足矣......

试完刀试枪,枪分骑步之用,骑枪首施钩、环,步枪分素木、鸦项。另有小别,种类衡多。

剑则更简单,没有那么多花样,皆厚脊短身,一点也没有“君子”之风,然,唯便军卒使用。

余者牌、盾、斧、鞭、棒.....皆有察阅。

整体上,对军器监的运作,刘承祐还是很满意的,召阎晋卿坐下叙话,说:“阎卿判军器监,忠于职事,朕很满意。然所制军器,种类太杂,当有所侧重才是!”

阎晋卿先是一喜,旋听其后语,当即谨慎地请道:“请陛下示下。”

“弩、甲依前,刀主制手刀、掉刀,枪则暂时取消小别,牌盾旗帜,务求简约实效!”刘承祐想了想说道。

“遵命!”阎晋卿答应得很快。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要保证军器质量,赏罚制度,层层落实,倘有差池,追责到人!”刘承祐又严厉地补充道。

“是!”仍旧没有丝毫迟疑。

“另外,今岁秋收之前,朕要可供五万大军的军械武备!”

对这最后一条,阎晋卿回答没那么利索了,也利落不起来。见其面露踌躇,刘承祐不由问道:“有什么问题?”

闻问,阎晋卿不由心怀忐忑地回应刘承祐:“启禀陛下,而今军器监,有两个难题。一是铁料、锡料、皮革、羽木、筋骨等物料不足,其二则是工匠不足。有此二者,臣恐难以达陛下所期。”

说着,阎晋卿又略微详细地给刘承祐解释了一番。

物料不足,这是可以想象的,倒不出意外。至于工匠,听其言,确实不多。整个军器监下辖,各类工匠加起来,也就两千来人,其中技艺熟练的占比则更少。

以弩坊为例,有匠五百余人。普通的黄桦弓,即便在筋骨皮木充足的情况下,普通匠人也要耗费两日的时间,制箭则二十支左右。余者,大多此类的情况......

听其言,刘承祐锁紧了眉头,沉思了许久,抬眼正见阎晋卿忧惧不定的表现,不由轻拂手,宽慰道:“是朕考虑欠妥了。你也是实事求是,忠心进言,不必紧张。”

又思吟几许,刘承祐瞟着王章对阎晋卿道:“物料问题,着盐铁部,讨论处置办法。出钱粮,加紧对民间皮革、木料、筋骨、漆料的收集,但要注意手段,勿使朕耳闻敛聚过刻!”

闻言,王章面皮抽搐了一下,有些无奈地应了声是。

“至于工匠......”刘承祐呢喃了句,却没说什么,似乎还在考虑之中。

很快回过神,对阎晋卿:“卿只需统筹诸作坊署,为朝廷,为禁军打造军器!”

“是!”

视察结束,回宫途中,刘承祐让王章同乘銮驾以叙话。

“王卿,天下诸道、州官府,各有兵器作坊,制备军器,以输东京。朕尝闻,每岁州镇财税留存,此项占资极多,又借此专征其税,耗掠财赋。又多有以进贡为名,私造器甲,苛敛于民者!”刘承祐对王章说。

闻弦歌而知雅意,王章面露一抹恍然,问道:“陛下是欲对地方作坊进行整顿?”

“整顿”这个词,王章用得不错。

既提此事,刘承祐也不拖沓,直接点头说:“诸州甲器,造作不精,且占属扰民过甚,既为恶政,自当罢免。”

得悉君意,王章的双目中也不禁闪着意动的色彩,暗自琢磨了下,拱手向刘承祐道:“如能罢之,可择其精匠进京,以备役使,另可收其制器物料以输东京。如此,既可解军器监之困,改善器甲制造,又可罢弊政,减轻百姓负担,一箭双雕,陛下英明!”

当然,更重要的,王章没有提到。罢地方作坊,收天下精匠于中央,此消彼长,就是从武器装备上削弱地方的实力,减弱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这也是削藩的一种手段。

到如今,不管是什么事,什么政策举措,都能联系到朝廷与地方的对立矛盾上去。

“回衙之后,臣便与诸臣僚商议,议出个章程,降诏天下诸道州,罢军器作坊!”王章主动道。

刘承祐则很坚定地摇了摇头,手指瞧着膝盖,神色泠然,淡淡地道:“从京畿诸州镇开始,余者缓缓图之!”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王章先是一愣,随后慢慢地点着头,拱手叹道:“陛下思虑周祥,臣明白了!”

“其次徐兖,再次河北,次关右,次河东......”刘承祐以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

此项政令,肯定是不好实施的,甚至比刘承祐此前的惠民新政都难,动军器,相当于在动其“吃饭”的家伙事,来自州镇的阻力定然不小。

不过,从朝廷直辖的州县以及近畿方镇开始,总归好解决的。一步一个脚印,刘承祐始终记得,慢慢来。

当然,此政策,是欲以东京作坊供天下军队,倘若真做到那一步,届时肯定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其间的锻造、运输成本问题......

但是,政策是可因时势而变化的。

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327章 派系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19章 回京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38章 争执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404章 冬夜第15章 襄阳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34章 东路军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286章 宗室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268章 西县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720章 静默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46章 黄羊平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77章 间策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54章 灭门第1708章 格局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29章 请缨第1811章 归来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33章 捷报第461章 癫狂?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7章 陶谷自荐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714章 百姓苦第403章 抓起来!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344章 打个赌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19章 难审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
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327章 派系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419章 离宫、噩耗第119章 回京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338章 争执第99章 御帐议战第128章 治安问题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404章 冬夜第15章 襄阳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34章 东路军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286章 宗室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268章 西县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720章 静默第7章 不如意的二审结果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46章 黄羊平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77章 间策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54章 灭门第1708章 格局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29章 请缨第1811章 归来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133章 捷报第461章 癫狂?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206章 难免异议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504章 最后的旅途4第47章 陶谷自荐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714章 百姓苦第403章 抓起来!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142章 准备杀鸡第344章 打个赌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119章 难审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513章 最后的旅途12第40章 开拓之志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