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姑藏城头感慨多

刘皇帝不只是更诏,停止西巡,更是连回程的事情也不提了,直接压后,干脆让行营上下,安安稳稳地在凉州过完这个冬季。

甚至于,还派人往陇右道传了一道诏书,给太子刘旸的,让他善加珍重,注意身体,不要冒寒涉险。

同时,还命人西进,把王彦升、郭进以及瓜沙甘肃的主要官员,召至凉州,垂询问政。或许,在凉州待上一个冬季,同样能够起到安抚人心、稳固统治的效果。

当然,刘皇帝心中不免还有个打算,就是等到熬过此冬,冰雪消融,彻寒缓解,再度起行。皇帝说出去的话,岂能轻易食言!

如今,别人可以拿天气来说事,朕可以体恤,可以谅解,并加以采谏。但等气候回暖,交通复苏,道路通常,届时再下诏西进,他倒要看看还有什么说辞!

从根子上来讲,年近四旬的刘皇帝,其性格脾气,已然定性了,根本改不了了。

朔风肆虐咆哮,吹得姑藏城头的军旗、龙旗呼呼作响,连旗杆都不由松动摇晃。厉风虽烈,但矗立城头的刘皇帝却岿然不动,风声虽急,却不如那摇动的吱呀声令他心烦。

卢多逊侍立在旁,察言观色,注意到刘皇帝的表情,招来一名官兵,低声吩咐了一句,其人迅速去寻工具固定了。

“比起丰州,凉州又是一番别样的风貌啊!”迎风伫立在姑藏北城头,刘皇帝兀自感慨着:“朕在丰州的时候,一度认为那是大汉最为穷苦僻寒地方,因而认为天下大可去得。如今躬亲体验,朕还是小看了河西走廊的冬季啊......”

听到刘皇帝的感慨,卢多逊开口道:“陛下若于春秋时节巡幸,河西丰貌,当可全窥!”

“还是时间不巧啊!”刘皇帝微微一笑,一副已经看开了的样子,扭头瞧着卢多逊:“卢卿,当年你奉诏出使西域时,走的也是河西走廊吧,同样时逢寒冬,彼时西北金瓯有却,几乎整个河西都在回鹘、吐蕃、契丹人的手里。

那次西行的经历,朕虽然听了你的汇报,但结合如今的亲身体验,当初出使,沿途经历只怕更加艰难危险吧!”

刘皇帝提起当年之事,同样引起了卢多逊的感慨,清癯的面容间也浮现出一抹追忆,应道:“臣当年气盛,欲效张骞远访绝域,然真正踏上西行道路,进入河西之后,方觉愧颜。随行人员中,有三成的,都是亡在河西走廊上的。

所幸,当时大汉在陛下的带领下,已然走向强盛,沿途吐蕃、回鹘及诸杂虏,并不敢肆意侵扰使节。不过,当时臣等也是在凉州避过寒冬之后,于次年方才再度远行的。那也是臣对凉州、对姑藏城了解熟悉的开始......”

“得有十五六年了吧!”刘皇帝道。

卢多逊颔首,恭维道:“刹那十五载,若非陛下提起,臣都不觉已然过去如此长时间!”

从卢多逊的话里,能够感受到一丝动情,当初的记忆与经历,对他而言,也确实深刻。那不只卢多逊闯荡西北的开始,也是他在仕途上发迹崛起新的起点。

而自从西使顺利归来,带回河西、西域的情况,带回一份地图,还有棉种的引进。靠着这些功劳苦劳,在之后的时间里,卢多逊在仕途上纵然谈不上一飞冲天,也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眼下,卢多逊才三十六岁,已然官居布政使之职,绝对是年轻有为了。河西这个地方,虽然偏远,但军事价值极高,丝路开通还附带有大量的经济意义。

大汉诸边中,河西、山阳这两道,是可以并称的,但更吸引目光,受皇帝关注的,还得属河西走廊。这既有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带有刘皇帝个人强烈的主观意愿。

而对于卢多逊而言,这也是更容易出成绩、建立功业的地方。大汉如今的版图如此辽阔,州县上千,能得刘皇帝时时关注的地方能有几处,这就是在河西为官最大的优势。固然偏僻了些,但对卢多逊这样事业心极重的人来讲,待遇环境根本不重要。

在收复河西后的这几年中,卢多逊先是镇抚瓜沙,杨廷璋此前对回鹘余孽的剿杀以及拓土青海,其中就有卢多逊的辅助筹划。

如今,正位河西布政司,经画攻取,巩固成果,弹压不服,卢多逊施展的空间也更大了。当然,对于卢多逊而言,区区一个河西布政使的官职,还不能满足他的志向与野心,远远不是他的巅峰。坐河西,以窥庙堂,等待着入朝拜相,入政事堂主持国政,这才是他最大也最长远的目标。

并且,卢多逊能够看得着希望,并且有明确的目标摆在前头。刘皇帝当政的这二十余年,宰相必起于州部,是反复提及的,并且也切实履行。

开宝七年朝局变动,不论是赵普、宋琪还是李业,这三者可都是从地方上提拔上来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赵普了,卢多逊对标的,也正是赵普。

赵普凭什么当让宰相,政事堂首脑,除了早期的资历,最主要的就是在西南的巡抚、安民、抚戎、开拓之功。而卢多逊自忖,换作他去,不会比赵普差。

赵普腾飞的机遇在川蜀,那他卢多逊高升的起点就在西北!毕竟,他深根此地已久,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圈子,在西北四道,都有不俗的影响力,这是花费了十五年方才积攒起来的,也将是他打通庙堂的基础助力。

“整个河西,就属姑藏城,历史最久远,文化底蕴最深厚了吧!”像抚摸恋人一般抚摸着姑藏粗砺的城垣,刘皇帝说道。

“是的!”卢多逊博学多闻,当即道:“自前汉武帝开拓西域,置河西四郡以来,姑藏就始终为河西的中心,千百年年,无不如此。逢治世,则东西交通,商旅不绝;逢乱世,则割据盛行,称王称霸。姑藏城,也算是记载着上千年河西历史风云之变化......”

“朕过去,也只能在史籍、奏章中,看到关于姑藏,关于甘凉的记载!”刘皇帝说道:“朕还记得,早年朕推动西拓时,还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反对。提到凉州,他们描述中,这里就只有大漠戈壁、狂沙厉风、荒城野土,草木不茂,更乏水源,汉民无孑遗,胡虏正猖獗,建议朕放弃,以免给朝廷增加负担......”

刘皇帝这番话可不是编的,当年确实收到了不少类似的奏表。此时听皇帝谈起,卢多逊稍显激愤地说道:“陛下,有此建议者,不是目光短浅,便是包藏祸心,抑或学识不精,晓得些只言片状,便肆意编排,属实可恶!陛下,河西并不穷困,只要假以时日,必能恢复往昔之盛!”

卢多逊可是把河西看作自己奋发向上的基础,听得这种带有鄙视乃至歧视的言论,反应自然显得有些过度。

见状,刘皇帝笑了笑,问:“你觉得,为何当初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西拓,恢复旧土吗?”

感刘皇帝语气郑重,卢多逊想了想,应道:“自中唐以来,河西沦丧,虽有张议潮率归义军复兴一时,却也只是昙花一现,前后近两百年的时间,沦为蕃土,实在是太久了......”

“是啊!”刘皇帝也长叹了一声,手用力地抓了抓又冷又滑的墙面,认真地说道:“河陇久别于中国,汉民沦蕃虏,有志之士思之,无不痛惜愤慨。

如你所言,中国缺失河西太久了,久到容易让人遗忘了,朕立志西进,不只是为了收复失地,展示武功,巩固西北边防,更是为了找回我们曾今的荣耀,重现过去的辉煌,并守护它,发扬它。

朕常谈古人之失,惜其不争,也不能让我们的后人,最后给我们一个不思进取的评价吧......”

说着,刘皇帝自己都笑了,但他这番话,也是发自肺腑的。在他那些已然过分久远甚至模糊的记忆中,大唐之后,老大的中国有太多令人扼腕叹息的缺失与遗憾了。

而刘皇帝,最基本的目标,只是做些不为人所知的弥补与改变罢了。当然,呈现出来的,就是皇帝志在武功,四面扩张,开边不已......

就结果来看,刘皇帝已然做了太多,实现了太多!

拿脚下的姑藏城来讲,谁能想到,在原本的历史上,自归义军后,当它再度恢复汉人政权统治时,已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

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9章 连夜南进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284章 影响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75章 按*不动第295章 难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3章 考校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57章 提亲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48章 西撤!第349章 边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79章 滏阳之捷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1751章 结束了第342章 杀肥第6章 进士楼第71章 北齐镇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773章 质问第109章 在长安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章 乾祐灭佛第1707章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80章 过邺都第240章 家宴第133章 延禧驿第391章 暗箭第79章 势孤危第15章 名单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这才是感言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28章 形势危急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696章 藏兵于民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13章 晋王第90章 交趾收复第41章 高丽国王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1章 乾祐灭佛第89章 谈话第99章 北使南归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85章 少壮派第1753章 百年国运+
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39章 连夜南进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284章 影响第213章 带着欢呼启程第75章 按*不动第295章 难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424章 开宝九年末的大调整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3章 考校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157章 提亲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48章 西撤!第349章 边情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212章 王朴卸任第273章 云州遂破第65章 开封府尹的问题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05章 善后安排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39章 自请其罪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79章 滏阳之捷第2106章 太宗篇53 迟暮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70章 河东改制第1751章 结束了第342章 杀肥第6章 进士楼第71章 北齐镇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773章 质问第109章 在长安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章 乾祐灭佛第1707章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80章 过邺都第240章 家宴第133章 延禧驿第391章 暗箭第79章 势孤危第15章 名单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这才是感言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53章 运筹千里王枢密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28章 澧阳之战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28章 形势危急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1696章 藏兵于民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313章 晋王第90章 交趾收复第41章 高丽国王第196章 战略之议第1章 乾祐灭佛第89章 谈话第99章 北使南归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1742章 漠北来人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411章 政治危机第85章 少壮派第1753章 百年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