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西县

蜀兴元府,西县。

南边是定军山,西边是汉水别源沮水,正对着川蜀驿道,如今成为了抵御汉军入寇兴元府的堡垒。后蜀承平已久,汉中亦然,虽则长期保持着一定的军队,但兵备犹不免废弛。

是故,当秦凤之战一败涂地,战火迫近汉中之时,这座普通的县城,明显措手不及,整座城池,陷入了一种紧张忙乱的气氛中。

城垣内外上下,大量的民夫,顶着寒风,修缮着城墙、壕沟、砦楼,紧迫之间,进行着城防建设。城西渡口,连设数道拒马,以为关卡,足有一营的蜀军看守着,甄别着逃难的百姓。

渡口前,挤满了一堆的人,大包小包,携老扶幼,正处一片混乱之中,喧嚣、吵嚷、叫骂声不断。刘承祐一制令下,向训率师南进,虽然是为了实现一统天下,但带给蜀中百姓的,首先就是战乱与流离。

也是自两国争锋对峙以来,对蜀民宣传太狠了,将汉军过于妖魔化,使得兵锋之至,汉中士民争相亡命避难。自李廷珪等蜀军将帅率军退守西县以来,循其后,已有五千多人南逃。

当然,难民的增多,也给西县带来了不小的防御压力。城池承载有限,收容不了多少人,老弱妇孺更没有什么价值,还要防备汉军的细作潜入生事。

“都给我排好队,接受盘查,敢有擅闯生事者,以汉军奸细论处!”眼瞧着场面混乱,纷扰不断,几至失控,负责渡口的一名军校怒气冲冲上前,挥起手中的鞭子,就朝挤在前头的几名难民抽了下去。

脸上的厉色,似欲吃人,几鞭子下去,前头的难民,也都老实了些。感受着难民们眼中的畏惧,军校神色稍微缓和了些,又抽了几鞭子,骂道:“一干贱民,欠打!”

“你们都是哪里人?”插着腰,瞪着挤在前头的几名汉子,军校问道。

几人看起来,身体都比较强壮,体弱的人也挤不到前头。其中一人脸上挨了一鞭子,印子很明显,火辣辣地疼,但闻言,还是操着一口乡音:“我们都是兴州逃来的!”

观察了几眼,招呼着兵丁搜其包裹,除了几件寻常衣物外,只有少许铁钱。见状,暗骂一句穷子,收了钱,退回包袱,指着渡口旁的空地,吩咐道:“你们几个,都到那边候着?”

“敢问军爷,何时放我们渡河?”一人问道。

得来的仍是一顿喝骂:“让你们等着就等着,何来的废话,与某啰唣!”

命令士卒,驱赶着那几人,到边上等着,那里已然集中起了数十名汉子,都是青壮。

“后边的,接受检查!”叫嚣了一句。

跟在后面的,显然是一伙人,穿着都好些,携带着武器,引起了警惕。领头一人,一脸的笑容,上前就熟络地塞给些银块儿,解释说乃南郑商人,身边的都是仆人,逃难回家,云云。

金钱开道,效果就是不一样,稍微检查一番,依旧放过了,但是将兵器都扣下了,为了加强军备。倒也不怀疑他们是汉军的奸细,奸细可不会这般张扬。

如此,在长鞭与喝骂声中,从沮水渡口,还是放过了不少人。一场盘查,几乎搜肠刮肚,总得留下点油水来,以充军资。

逃难,岂是件轻松的活计。

“军爷,小人......”一名老汉,带着一名小童,满身寥落,卑躬屈膝。

一张嘴,便被检查的蜀军抽了一鞭子,嘴里叫骂道:“一大把年纪了,又穷又衰,学人家逃难,真是不知死活!”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滚吧!”指着身后的浮桥,军士蔑视道:“过了河,不准久留,尽快离开西县!”

时间缓缓流逝,冬风越来越急,越来越凉,沮水渡口前聚集的难民终于少了些,但气氛却越发紧张起来,有股子躁动感,似有猛兽来袭。

指着边上聚集起来的一百多名丁壮,朝一名队长下令道:“把这些人,押到城下,交给壕阵使!”

“是!”

吩咐完,回首看着渡头前仍旧扎堆着的近千难民,眉头紧锁。军校心情越发烦躁,没法不烦躁,汉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打来了,被派在渡口盘查甄别难民,虽然能捞取些油水,但太过危险,以如今的形势,也无大用。

“闪开!闪开!”恰此时,远远地瞧见,几名蜀骑飞奔而来,顺着驿道,蹄脚飞踏,直到靠近,也不见减速。

难民们慌忙闪躲,磕着碰倒一大片,直到拒马前,方才勒马而止。这是蜀军的驿卒,领头的喘了几口气,大声道:“兴州军情,我们过河禀报,快将拒马移开!”

军校却没下令放行,而是先上前问道:“兄弟,兴州情况怎么样了,可否告知?”

看了他一眼,驿骑士眉头拧,拒绝道:“紧急军情,非你所能打探!”

此时的蜀军军心,早就波动不安,连败酿成的动摇,使得他们也不似平常那般守规矩。军校当即道:“你就告诉我,兴州还在不在守军手中!”

“你若不说,也别想过河,就留在这里陪我们!”

迎着军校这恶狠狠的目光,驿骑也有些无奈,环视一圈,也只能压低声音:“我们只是奉命来报信的,离开之前,顺政城还未破,但现在如何,不知!”

观其不似说谎话,这才下令放行,拒马一开,后边一群难民,当即涌上,意欲闯关。看守的士卒也是够狠,挥起刀,持着枪,便大造杀伤,几十条性命,再度使人冷静下来,不一会儿,渡口静了些,又一会儿,响起一阵悲戚的哭声......

西城中,守备衙堂内,李廷珪与赵崇韬、韩保贞二人,正在议军。三人是眼下北面蜀军中最有权威的了,得知兴州来报,立刻接见。

驿骑的消息,很明确,他们受兴州防御使的命令,前来通报,汉军攻城愈急,城将破,为保一城军民性命,打算献降,请西县这边做好准备。

闻之,三个人互视了几眼,表情愈加沉凝。李廷珪微摇着头,苦笑道:“这安防御,投降之前,还遣人来提醒我们一声,倒也算是尽最后一份情谊了!”

“人心离丧啊!”赵崇韬叹了口气。

李廷珪看向驿骑:“你们一路赶来通报军情,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饱食一顿!”

“谢使君!”

“顺政城兵力薄弱,防御不固,本为缓敌之城,失陷是早晚的事,拖了汉军这几日,已是难得!”韩保贞严肃着一张脸说道。

“顺政距离西县不过八十里,道路也算通畅,兴州既下,最迟明日,汉军将临关城了!”李廷珪怅然道:“我们需做好准备了!”

“眼下,西城内虽屯兵两万,但多辅卒民丁,北边撤回来的士卒,编制混乱,士气低落,唯一可战者,只有南郑支援的三千禁军......”赵崇韬表情严肃地分析着:“汉军此番动兵虽则不多,兵锋正锐,气势正盛,又是向训亲自统兵,不易应付啊!”

“不管如何,西县这一关,绝不会再放汉军,让其轻易得逞!”李廷珪严肃道,看着赵、韩二人。

顿了一下,李廷珪面上郑重之情愈盛,说:“二位,以西县的情况,想要守住,仍旧不易!论城池之坚利,还当属南郑。我希望二位,能够回南郑,整顿兵备城防,我在此,拖延汉军!”

“李兄,你这是?”韩保贞从李廷珪的语气中,听出了些许异样。

嘴角露出一丝苦涩,李廷珪长叹道:“我受两代君恩,拔为将帅,统领大军,却战不能胜,守不能御,屡战屡败,丧师辱国,竟至危亡,边情日急。到如今这个地步,我实无颜面,再见陛下,也不求陛下宽宥,唯有拼死一战,以报国恩。就在西县,势与城池共存亡!”

李廷珪说得严重,意志坚决,已有死志,从其眼神中流露出,赵崇韬与韩保贞都感受到了。

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2章 矛盾第103章 郭王会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35章 南口大战4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85章 赵砺案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17章 机会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40章 开拓之志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半岛史话·桓王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44章 打个赌第337章 特权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79章 “抚远之战”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41章 卷甲入城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811章 归来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76章 雍王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42章 难得积极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62章 难得迟疑第380章 开宝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379章 萧思温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713章 机遇第3章 不宜扩大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50章 听政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77章 安阳之殇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世宗篇51 皇太孙第1772章 处置第95章 效果已显第4章 西南事务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8章 杨苏还京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68章 西县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34章 崇元殿中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88章 童谣第89章 谈话这才是感言第216章 下诏北伐
第449章 宦官之间的撕咬第210章 第三任武德使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2章 矛盾第103章 郭王会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国舅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35章 南口大战4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85章 赵砺案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117章 机会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40章 开拓之志第23章 老臣凋零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半岛史话·桓王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44章 打个赌第337章 特权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79章 “抚远之战”第161章 折氏进宫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41章 卷甲入城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1811章 归来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25章 拟一份名单第176章 雍王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32章 南口大战1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88章 党项人的现状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42章 难得积极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60章 都安心了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第351章 满朝之中,只此一人第62章 难得迟疑第380章 开宝第2060章 太宗篇7 开宝老臣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379章 萧思温第111章 棉稻,后疾第1713章 机遇第3章 不宜扩大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50章 听政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77章 安阳之殇第66章 朕要亲征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2105章 太宗篇52 临淄王世宗篇51 皇太孙第1772章 处置第95章 效果已显第4章 西南事务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8章 杨苏还京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忧虑第2132章 世宗篇7 汉金冲突 再下一臣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268章 西县第1749章 调教契丹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34章 崇元殿中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88章 童谣第89章 谈话这才是感言第216章 下诏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