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磁州贼

“将军,对方派人说,这些战马可是要献给河东新朝的,我们若攻打强取,岂不是得罪了朝廷?”闻令,立刻有一名属下谨慎地提醒道。

“这等胡话,你们也相信?”脸上恍过一丝比较明显的忌惮,贼帅随出声反驳道:“他们分明是投靠契丹人的国贼,为了保住那些马匹,故意出言欺诈,迷惑我们的!”

越说着,梁晖的语气越加肯定。不过显然,他心中也是经过一番挣扎的。毕竟那么多战马就在嘴边,实在是太诱人,不吃下去,心中实难安定。

“要是他们说的是真的呢?那我们岂不是抢了朝廷的东西?”手下显然把握不住梁晖的心态,有点耿直地追问。

面皮抽搐了一下,贼帅很想给这名不知趣的手下一巴掌,尤其是看着他那一脸“愚蠢”像。深吸了一口气,生生抑制住那股冲动,梁晖言不由衷地说道:“如果真是那样,我再亲自献给河东。我等义军,只是为了保护这批马匹,以免被其迷惑了,放跑了这些贼子......”

“好了,勿再多言,传令去吧!”言罢,梁晖懒得再与之废话,强势地结束交谈。

梁晖本是磁州滏阳人,此前因生活困苦,在当地为盗。契丹南侵,河北诸州披靡,磁州也不例外。在刘知远称帝后,讨贼之诏传谕天下后,便动了心思。

沉淀了些许时日,暗中探听着各地的情况,随着不断有豪杰起兵,杀胡寇、占州县的消息传入耳中,忍不住了,纠集徒党,扯旗举义了。

下了山的磁州贼,头一次没干什么扰民害民的事,一路秋毫无犯,再加上是打契丹人,硬是让他扯起了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直下滏阳。

穷尽滏阳府库,虽有所得,却根本不足用。恰好探得,南边的相州,安阳府库中积攒有大量的军械甲具,且防御空虚。几乎不假思索,梁晖带着他拉起的“义军”,直扑安阳。

结果自然是乐观的,安阳城被他一战而破,城中的契丹军吏与为数不多的军械被梁晖占了,借以迅速地又扩充了一波军队。

安阳与林虑相隔实则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百来里。刘承祐率军东来,并未大张旗鼓,注意力都放在南边的契丹军队上,没有顾及安阳这边,故晚了一日,才收到消息。

而这磁州贼“义军”的情报建设,则更加落后了,或者说根本没有那个意识。拿下安阳,能用得意忘形来形容,派信使到各县,勒令归附。在派军南下,准备接收富庶的汤阴县时,也发现了罗彦瓌解运队伍的踪迹。

然后,就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而在西来之后,才收到,河东朝廷派军东来了。

事实上,哪怕到此时,梁晖心里仍旧不免犹豫。他起兵,河东这张虎皮,总归是要扯起来做大旗的。但是,此番......

然而,心底的一丝犹豫,很快便被掐灭了。只要自己动作够快,河东也无话可说,只要实力够强,朝廷也得拉拢。

梁晖属赵地豪帅,见识或许不够深远,或贪鄙好利,但能于乱局之中拉起一支队伍,自有其过人之处。长剑大刀,强兵壮马,这些流传了几十年的“硬道理”,他还是有所认识的。

在梁晖的命令下,“义军”蠢蠢欲动,然而等他们迟缓地做好准备,还未发起进攻,便宣告攻击计划夭折。

“将军,不好了,打西边来了一支军队!”有斥候急匆匆地来报。

脸色微变,梁晖还不算太蠢,哪怕心中有所猜测,还是忍不住确认道:“什么旗号?多少人?”

“应该是河东的军队,有一千多人!”

表情一下子凝重起来,梁晖沉默了。

“将军,还继续进攻吗?”手下一名统领一根筋地问道。

“蠢货!”梁晖不留情面地呵斥了一句,随即吩咐道:“暂停进攻。交待下去,没有我的命令,不许妄动。”

“唔......”停顿了一下,又指着此前提醒他的那名属下道:“你,去问问,对方的来意。”

......

刘承祐这边,原本只打算派一营军士前来接应的,但在今晨,收到韩通二度传来的意外状况后,便动了心思,亲自带人前来。

第一军的将士,整装齐备,迈着有力的步伐,保持着严整的阵势,直逼“义军”营前。兵力虽然不多,但训练有素的样子,带给了对方极大的压力,尤其是马全义手中令旗一挥,全军猛然一起发出的一声爆喝,如九天惊雷,磅礴猛烈,回响在这一片山林间。

还没交手,气势上已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梁晖缩在义军中,瞧着大胆逼到己方营地前的龙栖军,心中默默比较了下,对比结果很不友好,应该不是对手,一下子掐灭了武力对抗的打算,准备“和平”解决。

阵前,刘承祐也在重重防卫之中,他还是很惜命的。韩通那边,早早地派人联络上来,“义军”根本没法也无意将镇子封锁住。此时,也与罗彦瓌率着骑士出闸,准备配合刘承祐进攻。

“回去告诉你们将军,孤此来,是欲对付契丹人。这些战马,乃我军军用,多谢他一路护送,这便退去吧......”军前,扫着那名忐忑的汉子,刘承祐淡淡地说道,平静的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

也不给其多开口的机会,命人将之送出。

“殿下,这些草寇,胆大包天,竟敢打我军的注意。何必与他们客气,只要您一声令下,末将敢立军令状,半个时辰之内,将之击溃!”马全义在刘承祐身边,主动提议道。

“全义之勇略,我自然是相信的,对方纵使再多一倍,又岂是你的对手。”刘承祐平和地说道:“不过,终究是‘义军’,响应天子号召的壮士,也是共同对抗契丹人的‘友军’。”

“眼下,对付契丹人才是首要之事,仅靠我们这点人,是难以给契丹人造成太大的麻烦,还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若因为这一点冲突,便轻言动军,会使天下心向河东的英豪望而却步的,不能因小失大啊......”

刘承祐这番话,显得冷静无比,顾念大局。但从其嘴中说出,总有种淡淡的不和谐的感觉。

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35章 瑶华春第2章 王、郑二公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242章 战后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88章 童谣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84章 影响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7章 出兵争论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40章 濮州案(3)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20章 折家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77章 吓人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8章 默认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34章 亡国之族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159章 乱情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98章 转折点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1720章 静默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53章 信使第131章 鸣沙匪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183章 小城寡民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8章 巡视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章 轻取江陵2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77章 安阳之殇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48章 处处矛盾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433章 圣训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章 名将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121章 道士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6章 相形见绌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75章 按*不动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35章 瑶华春第2章 王、郑二公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当国,得安半载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179章 榆林杨重贵第242章 战后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88章 童谣第155章 河东风云(2)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84章 影响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6章 潘美守城第27章 出兵争论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40章 濮州案(3)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20章 威临荆南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290章 定要让汉旗扬于上京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20章 折家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77章 吓人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8章 默认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34章 亡国之族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159章 乱情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98章 转折点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时代第1720章 静默第120章 多子多福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353章 信使第131章 鸣沙匪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183章 小城寡民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8章 巡视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争储第18章 轻取江陵2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77章 安阳之殇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48章 处处矛盾第165章 回鹘使者第433章 圣训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48章 刘承祐的决心与疑惑第132章 登清流,议善后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章 名将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56章 一战定河西第121章 道士第160章 军政分离的尝试第141章 父子关系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6章 相形见绌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75章 按*不动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