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

bookmark

当杨业军徜徉在美好的春光下,清理战场缴获,享受胜利果实之时,辽帝耶律璟率着败军向东疾行。当然,不是因为惧怕杨业军了,只是经此挫败,因伏击大胜的辽军士气,再度遭到重创,实无心再战。

三万多辽军,经过伏击以及杨业的突袭,损失过万,虽然不乏诸多在山中走失的,但还能组织起来,拱卫在辽帝身边的,只有不到两万人了。

并且,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值得庆幸的,大抵要属损失的兵马,以部族军为主,皮室军的伤亡倒没有多少。可以想见,此番汉辽大战后,契丹诸部卒必定是怨气沸腾,他们从征作战,前前后后,死伤实在太惨重了。

至于其他随军的辎重、财货、马匹、牲畜等等,则是完全顾不上了。

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一直是殚精竭虑,如今终于可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杨业那一箭,力道极强,铠甲的防护被穿透,扎入肉里。万幸的是,没有射中要害,但经过山地逃亡的折腾,未能及时得到完备的抢救,以致流血过多,还在昏迷中。

而让耶律璟匆匆东进的原因,也如杨业所猜测的那般,武州的辽军出问题了,耶律沙在撤军过程中,被汉军追杀,损失两万多.....

这对耶律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他急于东进,却是打算去收拾烂摊子的,同时,对于耶律沙的表现,也十分愤怒,觉得他有负信任,两次撤军,一次南口,一次文德,都出问题了。

当然,从实际而言,耶律沙这名辽国大将是有些委屈的。去岁自昌平撤军,有高怀德及汉军强行纠缠,不得已与战。

而这一次,在收到辽帝的命令之后,也是以极快的速度,做撤军准备。并且,在迷惑汉军方面,做得很到位,对慕容延钊大军的袭扰节奏没有丝毫变化。

问题呢,还是出在汉军这边。自动兵之后,按照此前的布置与作战方针,慕容延钊领大军稳稳推进,在面对辽军的疯狂袭扰之时,还有意放慢了脚步。

但是,慕容延钊用兵,从来都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稳扎稳打,却不代表自缚手脚。早在动兵之前,便从各军之中抽调善于跋涉的部队,尤其是此前参与过灭蜀之战的将士。

总计五千卒,由韩重赟率领,自怀来北入燕山,在向导的带领下,兜了一个大圈子,绕行近三百里的山道,其意直插辽军后方。李重进也请命随军,走山路迂回绕袭,既吃苦受累,还有风险,但对于戴罪贬职之身的李重进而言,慕容延钊能给他个机会,大抵都是看在柴荣的面子上。

而慕容延钊则率领大军在正面与辽军周旋,吸引其目光,对此,辽军是毫无察觉。因此,当耶律沙弃守文德,率领吸引汉军注意力的两万多骑兵快速后撤,在文德县西北二十里处的断云岭碰到韩重赟军时,可想有多惊讶。

当时,经过十二日的行军,汉军历经千辛万苦,从曲折崎岖的山道中解脱出来,正隐伏休整,准备从背后朝辽军发起一波攻击。

面对耶律沙军的动向,韩重赟与李重进立刻就判断出了辽军的目的,这是还想逃。韩、李二将,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领兵拒之。

断云岭这个地方,就如起名,形势险恶,再加上有羊河穿流,在汉军抢占道路设防的情况下,辽军想要快速通过,除了正面突击,没有其他选择。

一场惨烈的遭遇战,突然展开,汉军人少,且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消耗的精力没有得到恢复,但是占有心理优势与时间优势。

辽军则人众,且归心切切,在生存的动力的,爆发出的能量也是可观的。但是,想要冲破汉军军阵的阻截,又哪里是容易的。

慕容延钊那边,则是不动如山,侵掠如火。得知辽军后撤之后,即令郭崇威率领五千骑追,又石守信领兵跟进,他自率中军随后,至于文德县,只派了一千卒去接手。

是以,在前后夹击之下,耶律沙那两万多军很快便陷入穷途,被逼得没办法,耶律沙带着人往羊河水里闯,淹死者无数。最终,只有十余骑兵得以逃脱,与全军覆没有差别。

断云岭一战,仅俘虏,就抓了上万人。歼敌两万多,也算是一场大胜了,战果丰厚。但是,人,总归是不满足的,尤其是得知辽军撤军的情况之后,更觉得可惜。

至于耶律璟收到的,损兵两万多,那是因为随着耶律沙自文德撤军的,只有两万多军......东面的辽军,原本有六万余众,随着耶律沙驻在文德的,就有四万余众。

实际,耶律沙还是尽了些力的,提前把两万军后撤,通过野狐岭出塞了,他自己选择带人断后与慕容延钊大军纠缠。否则,要是都被截在断云岭,怕也逃不脱全军覆没的下场。

至于另外两万辽军,则驻于文德以西的怀安县,那里原本才是辽军真正打算坚守的地方。因为处在后方,在收到辽帝的撤军令后,要显得从容得多。

怀安辽军的统帅,名叫韩德枢,乃是辽开国功臣韩延徽的长子,辽国的功勋贵族。韩德枢也是个才干出众的人,早年的时候就被辽太宗耶律德光誉为“国之宝”。耶律璟继位后,以他镇抚辽东,政绩卓著,汉辽交恶之后,被调至南面任事。

辽军的撤军显得很突然,但真正贯彻耶律璟诏命,落实其想法,连军带民一起北撤的,只有韩德枢。是故,等汉军取得断云岭大捷,赶到怀安后,只剩下一座空城,民众被迁走,房屋被焚毁,道路被破坏,水源被污染......

对于辽军而言,这一场大规模的撤离,终究没能全身而退。最终,各路辽军,是在野狐岭以北三十余里的燕子城会集。除去那些随军的胡汉百姓之外,诸军加起来已然不到十二万,且以残兵弱旅为主,精锐虽然保留了一些,但士气异常衰落。

更现实的问题是,耶律璟还得靠着这些人马,回国平乱。然而,在汉军的屡次打击之下,这些军队也是军心不稳,让辽帝头疼的事情,还多得是。

值得庆幸的是,耶律璟下边,还有不少胡汉人才,能为他效力,进言献策,整军抚民。即便如此,经过这般重创,辽国的统治也陷入了几十年来最危险的境地,比起当初栾城之战后的形势,还要紧张。除了军力国力的巨大损失之外,就是南边的大汉虎视在后。

而慕容延钊大军,在全复武州,又向西夺取怀安之后,针对辽军大规模北撤的情况,也面临一个选择。是按照既定计划,经怀安向西,与符彦卿、赵匡胤会师云州,还是北出长城,出塞继续追逐辽军。

这是根据军情变化而产生的调整,但是涉及到御营的战略规划,慕容延钊也不敢自专,是以暂驻怀安,命人往幽州请示皇帝,同时派军抢占野狐岭等险要以及长城隘口布防,并与西面的符彦卿取得联系,了解其战况。

对于辽军撤兵的选择,刘承祐也有些意外,在经过权衡之后,让慕容延钊暂不出塞,根据云州的军情而决。同时,刘承祐也安排下去,加强对辽国的消息刺探,搞清楚辽军突然撤军的原因。

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38章 回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297章 心虚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48章 老皇帝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175章 军略第276章 玉如意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5章 坐不住了第407章 麻烦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6章 态度迥异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75章 高贵妃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1803章 运动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71章 杀,不杀?第372章 封王第276章 玉如意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47章 诱其北上第365章 看衰第82章 瓦桥关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2章 大朝会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22章 “郑州站”第1775章 调整第148章 还京第128章 东路进展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88章 后续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243章 不自知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93章 完了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79章 “抚远之战”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765章 三郡公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93章 升迁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384章 反响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21章 登乾元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4章 外戚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53章 破城曲折
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38章 回宫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49章 南国风起第436章 真实而残酷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16章 皇后的宽慰第297章 心虚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348章 老皇帝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175章 军略第276章 玉如意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5章 坐不住了第407章 麻烦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6章 态度迥异第342章 敏感的刘皇帝第75章 高贵妃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0章 小民犹能议国政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1803章 运动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71章 杀,不杀?第372章 封王第276章 玉如意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4章 杨业却敌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47章 诱其北上第365章 看衰第82章 瓦桥关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47章 陶谷自荐第12章 大朝会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254章 难得唠叨的刘皇帝第22章 “郑州站”第1775章 调整第148章 还京第128章 东路进展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101章 梁山观政第188章 后续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243章 不自知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93章 完了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79章 “抚远之战”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199章 辽帝之死第1765章 三郡公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93章 升迁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384章 反响第124章 定难军事第121章 登乾元第59章 睡王上位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14章 外戚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153章 破城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