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

当杨业军徜徉在美好的春光下,清理战场缴获,享受胜利果实之时,辽帝耶律璟率着败军向东疾行。当然,不是因为惧怕杨业军了,只是经此挫败,因伏击大胜的辽军士气,再度遭到重创,实无心再战。

三万多辽军,经过伏击以及杨业的突袭,损失过万,虽然不乏诸多在山中走失的,但还能组织起来,拱卫在辽帝身边的,只有不到两万人了。

并且,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值得庆幸的,大抵要属损失的兵马,以部族军为主,皮室军的伤亡倒没有多少。可以想见,此番汉辽大战后,契丹诸部卒必定是怨气沸腾,他们从征作战,前前后后,死伤实在太惨重了。

至于其他随军的辎重、财货、马匹、牲畜等等,则是完全顾不上了。

北院大王耶律屋质,一直是殚精竭虑,如今终于可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杨业那一箭,力道极强,铠甲的防护被穿透,扎入肉里。万幸的是,没有射中要害,但经过山地逃亡的折腾,未能及时得到完备的抢救,以致流血过多,还在昏迷中。

而让耶律璟匆匆东进的原因,也如杨业所猜测的那般,武州的辽军出问题了,耶律沙在撤军过程中,被汉军追杀,损失两万多.....

这对耶律璟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他急于东进,却是打算去收拾烂摊子的,同时,对于耶律沙的表现,也十分愤怒,觉得他有负信任,两次撤军,一次南口,一次文德,都出问题了。

当然,从实际而言,耶律沙这名辽国大将是有些委屈的。去岁自昌平撤军,有高怀德及汉军强行纠缠,不得已与战。

而这一次,在收到辽帝的命令之后,也是以极快的速度,做撤军准备。并且,在迷惑汉军方面,做得很到位,对慕容延钊大军的袭扰节奏没有丝毫变化。

问题呢,还是出在汉军这边。自动兵之后,按照此前的布置与作战方针,慕容延钊领大军稳稳推进,在面对辽军的疯狂袭扰之时,还有意放慢了脚步。

但是,慕容延钊用兵,从来都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稳扎稳打,却不代表自缚手脚。早在动兵之前,便从各军之中抽调善于跋涉的部队,尤其是此前参与过灭蜀之战的将士。

总计五千卒,由韩重赟率领,自怀来北入燕山,在向导的带领下,兜了一个大圈子,绕行近三百里的山道,其意直插辽军后方。李重进也请命随军,走山路迂回绕袭,既吃苦受累,还有风险,但对于戴罪贬职之身的李重进而言,慕容延钊能给他个机会,大抵都是看在柴荣的面子上。

而慕容延钊则率领大军在正面与辽军周旋,吸引其目光,对此,辽军是毫无察觉。因此,当耶律沙弃守文德,率领吸引汉军注意力的两万多骑兵快速后撤,在文德县西北二十里处的断云岭碰到韩重赟军时,可想有多惊讶。

当时,经过十二日的行军,汉军历经千辛万苦,从曲折崎岖的山道中解脱出来,正隐伏休整,准备从背后朝辽军发起一波攻击。

面对耶律沙军的动向,韩重赟与李重进立刻就判断出了辽军的目的,这是还想逃。韩、李二将,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领兵拒之。

断云岭这个地方,就如起名,形势险恶,再加上有羊河穿流,在汉军抢占道路设防的情况下,辽军想要快速通过,除了正面突击,没有其他选择。

一场惨烈的遭遇战,突然展开,汉军人少,且在翻山越岭的过程中消耗的精力没有得到恢复,但是占有心理优势与时间优势。

辽军则人众,且归心切切,在生存的动力的,爆发出的能量也是可观的。但是,想要冲破汉军军阵的阻截,又哪里是容易的。

慕容延钊那边,则是不动如山,侵掠如火。得知辽军后撤之后,即令郭崇威率领五千骑追,又石守信领兵跟进,他自率中军随后,至于文德县,只派了一千卒去接手。

是以,在前后夹击之下,耶律沙那两万多军很快便陷入穷途,被逼得没办法,耶律沙带着人往羊河水里闯,淹死者无数。最终,只有十余骑兵得以逃脱,与全军覆没有差别。

断云岭一战,仅俘虏,就抓了上万人。歼敌两万多,也算是一场大胜了,战果丰厚。但是,人,总归是不满足的,尤其是得知辽军撤军的情况之后,更觉得可惜。

至于耶律璟收到的,损兵两万多,那是因为随着耶律沙自文德撤军的,只有两万多军......东面的辽军,原本有六万余众,随着耶律沙驻在文德的,就有四万余众。

实际,耶律沙还是尽了些力的,提前把两万军后撤,通过野狐岭出塞了,他自己选择带人断后与慕容延钊大军纠缠。否则,要是都被截在断云岭,怕也逃不脱全军覆没的下场。

至于另外两万辽军,则驻于文德以西的怀安县,那里原本才是辽军真正打算坚守的地方。因为处在后方,在收到辽帝的撤军令后,要显得从容得多。

怀安辽军的统帅,名叫韩德枢,乃是辽开国功臣韩延徽的长子,辽国的功勋贵族。韩德枢也是个才干出众的人,早年的时候就被辽太宗耶律德光誉为“国之宝”。耶律璟继位后,以他镇抚辽东,政绩卓著,汉辽交恶之后,被调至南面任事。

辽军的撤军显得很突然,但真正贯彻耶律璟诏命,落实其想法,连军带民一起北撤的,只有韩德枢。是故,等汉军取得断云岭大捷,赶到怀安后,只剩下一座空城,民众被迁走,房屋被焚毁,道路被破坏,水源被污染......

对于辽军而言,这一场大规模的撤离,终究没能全身而退。最终,各路辽军,是在野狐岭以北三十余里的燕子城会集。除去那些随军的胡汉百姓之外,诸军加起来已然不到十二万,且以残兵弱旅为主,精锐虽然保留了一些,但士气异常衰落。

更现实的问题是,耶律璟还得靠着这些人马,回国平乱。然而,在汉军的屡次打击之下,这些军队也是军心不稳,让辽帝头疼的事情,还多得是。

值得庆幸的是,耶律璟下边,还有不少胡汉人才,能为他效力,进言献策,整军抚民。即便如此,经过这般重创,辽国的统治也陷入了几十年来最危险的境地,比起当初栾城之战后的形势,还要紧张。除了军力国力的巨大损失之外,就是南边的大汉虎视在后。

而慕容延钊大军,在全复武州,又向西夺取怀安之后,针对辽军大规模北撤的情况,也面临一个选择。是按照既定计划,经怀安向西,与符彦卿、赵匡胤会师云州,还是北出长城,出塞继续追逐辽军。

这是根据军情变化而产生的调整,但是涉及到御营的战略规划,慕容延钊也不敢自专,是以暂驻怀安,命人往幽州请示皇帝,同时派军抢占野狐岭等险要以及长城隘口布防,并与西面的符彦卿取得联系,了解其战况。

对于辽军撤兵的选择,刘承祐也有些意外,在经过权衡之后,让慕容延钊暂不出塞,根据云州的军情而决。同时,刘承祐也安排下去,加强对辽国的消息刺探,搞清楚辽军突然撤军的原因。

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72章 太子妃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43章 接见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77章 小贤王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298章 事泄了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118章 商贾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48章 耿崇美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764章 禁轿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3章 举城同欢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29章 劝谏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77章 吓人第164章 监国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9章 公府密议第178章 祭拜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25章 颂公亭第136章 迎奉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33章 豪强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243章 不自知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403章 抓起来!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64章 过韩府第265章 杨无敌第76章 太子还京第314章 还京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37章 回鹘使者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84章 教训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47章 德胜渡第87章 兄弟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308章 吃好喝好世宗篇47 封禅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67章 请辞第49章 求援第92章 万岁殿宴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35章 东归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129章 叔父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
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72章 太子妃第110章 郭荣之断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447章 形势不妙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43章 接见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77章 小贤王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298章 事泄了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64章 郭威支持稳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118章 商贾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48章 耿崇美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25章 开宝新政第1764章 禁轿第431章 吐蕃之乱 可安心乎第167章 先震后蝗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3章 举城同欢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29章 劝谏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77章 吓人第164章 监国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134章 乾祐元年终第9章 公府密议第178章 祭拜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25章 颂公亭第136章 迎奉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33章 豪强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120章 结不结党不重要第287章 反击从野狐岭开始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4章 李昉夜访东宫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243章 不自知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403章 抓起来!第134章 煎熬的宰相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81章 琼林苑内第364章 过韩府第265章 杨无敌第76章 太子还京第314章 还京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1699章 整饬西北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37章 回鹘使者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724章 叛贼虽败,封锁继续第184章 教训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47章 德胜渡第87章 兄弟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48章 文武并举第308章 吃好喝好世宗篇47 封禅第2076章 太宗篇23 进入深水区的税改第105章 河北局势第167章 请辞第49章 求援第92章 万岁殿宴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35章 东归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17章 赵匡义也慌了第129章 叔父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