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

建隆八年冬,安东国,绥化城。

隆冬腊月,数九寒天,鸭子河早已进入冰期,厚实的冰面可供人跑马。寒雾氤氲,雪花漫卷,江畔一展王旗迎风高扬,旗帜下,安东王刘文渊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靠在一架步撵里,默默地望着冰面上三三两两、来来往往的游人与行旅。

六十大寿临近的刘文渊,老态已经十分明显,沟壑纵横的面庞间,尽是暮气,但刺骨寒风刮在脸上,亦不能动其容。飞雪的装扮下,眉毛与胡须更加晶莹雪白,唯有那双眼睛,时而露出一道锐利与凛然......

从洛阳返回绥化的安东王,其精气神明显受到了打击,浑身都带着一股压抑之气。不过,这样的安东王,对安东臣民来说,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内敛、沉稳、宽容、谦和,这些几十年来与刘文渊绝缘的特质,以一种让人措不及防的方式出现在他身上,安东的冰天雪地里,安东王也第一次让人感受到什么叫如沐春风。

原来骄傲、酷烈如刘文渊,也不是没有婉转、随和的一面,只不过,对于安东的臣民来说,这样的日子来得太晚,也显然持续不了太久。

安东王之老暮,已经是上下皆知的事情了,甚至于,很多人与势力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下一代了。关于安东王位的承袭问题,实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早在二十年前,长子刘继覃初及冠时,刘文渊便确立了他太子之位,这可是有太宗册书的。

刘继覃,刘文渊嫡长子,生于开宝二十四年,原名刘继康,秦王刘煦薨后,更名为覃,覃通“秦”......

当然了,世子的地位稳不稳,除了本身能力之外,关键还得看为王者的态度。而在这一方面,刘文渊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

刘文渊膝下的子嗣并不少,嫡庶长成者加起来共七个人,这么多儿子,不可能对王位没有想法,二十年间,围绕着王位继承资格也展开了各种明争暗斗,但都没能动摇刘继覃的地位。

造成这样的结果,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刘文渊的强势。从他把长子更名为“覃”,就可见在这个长子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另一方面,作为自己确立的太子,若有人妄图针对、推翻,则被刘文渊视作对自己权威的蔑视与不尊重,也必将予以严厉打击,即便是他的儿子。

因此,在过去的那些年,刘文渊的儿子们,一个个被贬出王城绥化,或去戍边,或去治民,或者干脆放逐山野。

这样一个心狠手辣、强势至斯的父亲,做他儿子很幸运,比如刘继覃,他几乎获得刘文渊八成的父爱,脚下的路被铺得平坦,成长过程中所有的明枪暗箭都被格挡在外;但同样,做刘文渊的儿子也很不幸,看看其他安东王子是怎样一种日子吧,到建隆八年,只有刚成年的幼子刘继筠还留在绥化城内。

也可以想见,刘继覃这一路走来,是怎样顺风顺水,太子之位无可动摇。只不过,这样的继承者,就远不如父祖之雄略、强悍,相衬之下,更多了分温和乃至软弱。

当然了,也只有这样弱势的太子,才能安安稳稳地当上二十年,否则换个性格急躁强硬的,以刘文渊之刚烈,父子拔剑相向都不是没有可能。

除此之外,也跟刘文渊统治下安东国策有关,三十六年来,刘文渊一直在坐守王城,远望京畿,沉心静气,蛰伏待机,以候天时,大部分心思与精力,都用在安东的壮大,尤其是军事实力的扩张上。

要知道,比起先王刘煦在世时,安东的军事实力至少提升了三至四倍,这也是比起刘煦时代,安东国内社会矛盾、阶级压力要严重许多的根本原因,以安东的国力,常年维持一个庞大的军队规模,是很吃力的事情,无法对外扩张,那就只能对内压榨。

在这种情况下,刘文渊怎么可能容许安东那并不丰厚的国力,消耗在无谓的夺嫡内耗上,他是恨不得把全安东都绑在他的战车上,把所有人的心思都集中在发展生产、提升国力上。这也导致,刘文渊与诸子之间的关系很紧张,甚至到敌视的程度。

“大王,江岸风寒气冷,不利休养,还是回宫吧!”一声呼唤,将沉浸自我的刘文渊拉回了神。

此时王驾之侧,除了一干身姿雄壮的侍卫之外,还有两名大臣,定侯耿守节与靖侯白元慷。安东国除王室之外,还有三大家族,也是三大外戚,耿氏、白氏、刘氏,分别出自刘煦母家、妻家以及刘文渊妻家。

几十年的发展下来,耿、白、刘三族已然成为安东国最顶级的权贵,也是安东国统治核心,是安东王室统治国家的三驾马车。

当然,以刘煦父子的个性与手腕,如果只是依靠外戚的身份,显然不足达到如今在安东国的高度。几十年间,三大家族也为安东的发展、王权的巩固提供了大量人才。

安东有今日之气象,三大家族功不可没,也成为安东军政绕不开的话题。当然,刘煦父子也给了最好的回报,至少能与安东国与国休戚。

实事求是地讲,刘文渊对三大家族是有过打压的,尤其在最近几年,许多老一辈的三大家族文武,要么被致仕,要么退居二线,只因为他觉得三大家族已经有些妨碍王权,他自己自然无所谓,但不能不考虑后代。

不过,在经历女真之乱后,他又改弦更张,恢复信任,重新启用三大家族。此时陪王伴驾的耿守节、白元慷,也正是两大家族当代族长,都不足五十,正值盛年。

开口劝说的乃是耿守节,刘文渊一时没有应声,紧跟着白元慷又躬身拱手进言道:“恳请大王,以身体为重!”

并不能分辨二者所言是发乎真心,还是客套,但见二者都是一副郑重严肃的模样,刘文渊也终于开口了,枯瘦的右手抬起,往鸭子河面一指,声音沙哑道:“如此江河,如此冬景,看一眼,少一眼,吹些风算什么?”

“大王......”

“说起来,孤在安东,待了足足五十年,鸭子河间来往无数次,却从未如此仔细认真地观察、欣赏过此河。这却是孤之过失,这是哺育了我安东百万生民的河流啊......”刘文渊忽然生出这样的感慨。

稍顿,刘文渊声音大了些,扭头便吩咐道:“传孤王令,即日起,更鸭子河名为混同江,每年社祭,官兵同拜河神!”

“是!臣等谨遵王命!”耿守节与白元慷对视一眼,赶忙拜道。

吩咐完,刘文渊又抬头看着恭立于身侧的二臣,虎老威犹在,一双老眼看得二臣忐忑不已,都下意识地躬下了腰。

“大王还有何吩咐?”耿守节小心地请示道。

刘文渊收回目光,长舒一口白气,幽幽道:“作为耿、白二族嫡传,对你们也多有打压,但多年以来,观察从未断过。女真之乱,你们二人、二族的表现,没有让孤失望!”

听刘文渊如此说,二人都感受到了一丝不寻常,白元慷当即表示道:“臣等世受国恩,无以为报,唯有竭忠尽诚......”

“咳咳!”听二人之言,刘文渊直接笑了,还忍不住咳嗽几声:“这些虚伪客套之词,就不必在孤面前讲了,等异日太子继位了,对他表忠诚去。”

一句话,说得二人尴尬不已,刘文渊在换了口气后,又以一种严肃的口吻道:“你们二人,与太子年纪相差不多,还可相互扶持二十载,安东未来二十年,就靠你们努力奋进了!”

“大王!”面对如此交待,二人立时色变,不管心中如何作想,面上的谦逊与忠诚总归是要表现出来的。

刘文渊则没搭理二人,又咳嗽几声,冲另外一边的侍卫将领吩咐道:“回吧!”

“是!”

隆冬时节的绥化,已然成为一座冰城,冰雪的装饰,使这座经过五十年打造的雄城更添几分瑰丽。如今的绥化城,常住人口已逾五万,若是加上逗留安东的商旅,突破六万人是绰绰有余。

在大汉帝国诸封国的王城中,绥化也是仅次于安西河中、安南交趾的城市。又起风飘雪了,飞雪的笼罩下,整座城池更偏暗色,不过,万家灯火却在这寒夜中给人带来一份安宁与暖心。

作为安东王城,绥化官民的取暖手段可要丰富多了,除了传统的木炭、柴火之外,来自辽东的煤炭也被商人们一车车地北运而来,供给安东权贵之家使用。

暗夜之间,回到王宫的刘文渊,又接见了秣侯刘尚远,其身份无需多言,虽属小宗,但却是帝国海宁侯家族的直系子孙,同时,他也是绥化城卫统制,掌握着绥化城一半的军队。

在沉寂了大概两个月后,安东王又开始频繁动作,并且是如此显着的异动,自然牵动着安东上上下下的心,显然,这个寒冬的绥化城并不会平静。

从洛阳返回绥化后的刘文渊,在过去的一年中,实则并没有消停下来,他干了许多事,颁布了不少军政令,总结下来,主要在三个方面。

其一,自然是对安东治下蛮部的进一步清剿,女真之乱的负面影响,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完全消除的,大乱已止,然小乱不已,漫长的治安战仍在持续;

其二,则是对安东国战后恢复事宜,刘文渊大力调整着持续了几十年的“军国”政策,改弦易辙的力度很大。历来改革,往往阻力很大,但刘文渊的改革,却很顺利,实在是顺应人心与时局;

其三,则是政策大改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裁军!女真大乱时,安东几乎进行了一次总动员,正军、辅卒、民兵加起来,逾十三万,大乱平定会后,仍旧保持着九万之数。

而经过刘文渊一番裁撤之后,常备军只保留了三万之数,对安东国而言,这显然是一次空前大变故,减轻五万常备军的负担后,安东全国军民,都能松一口气。

同时,朝廷那边的忌惮与防备,也能更进一步的降低了。显然,女真之乱后,安东王刘文渊是有一番“大彻大悟”的。

裁军是一件艰难而危险的事情,一个处置不好,就能酿成事变,所幸,纵然有无数值得指摘的地方,但在军队的控制上,刘文渊还是很强力的。

而这件事情,对帝国的发展,显然有巨大好处,也只有刘文渊推动落实,才有成功的可能。同时,也由于女真之乱造成了一定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让安东王廷有足够的资源去收买、安抚那些裁撤的官兵。

一系列的动作,都表明一点,刘文渊在为安东的未来发展考虑了,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打消几十年的执念与妄想,将目光着眼到更长的时间纬度,将希望寄托到子孙身上......

而随着他接见安东权贵、忠臣的举措日益频繁,很多都看得出来,这是大王在交待后事了,安东快变天了!

几乎是数着日子,在建隆九年即将到来之际,安东太子刘继覃被召到寝殿,父子单独谈话。

殿室的昏暗,已非两排油灯就能照亮的了,卧在炕上的刘文渊,也再无过去的强势与锋芒,这回真像一只失了獠牙的病虎了。

看着跪在榻前,双目通红,噙着眼泪的太子刘继覃,刘文渊忍不住训斥了句:“你哭甚?孤还没死呢!”

一句话,立刻让刘继覃收起了戚戚之态,用力地抹了把眼泪,恭听王训。

而刘文渊,则做着他人生最后的发言:“孤童稚之时,即随先王东来,二十年栉风沐雨,辛苦经营,方打造出一个安东国。先王之功德,孤穷尽一生,亦难企及。

自开宝二十八年孤正式继位,掌国三十六载,自认勤勉,未尝懈怠,然无恩德加于国人,致使上下同怨,这是孤之过失。你继位之后,当引以为戒,善待臣民,恩养百姓!

孤知晓你无长才,但做到此两点,足以稳固王位,传我国祚。安东,也经不起第二个刘文渊了......”

“父王——”

“让我说完!”刘文渊声音不大,但足以表露出被打扰的不满,刘继覃吓得立刻住嘴:“先王之业,给孤牢牢地守住,你或许没有作为,你的儿子或许也难作为,但你的儿子,还有儿子!”

说到这儿,刘文渊缓了缓,指着边上桌案上摆着一个陶罐,死死地盯着刘继覃,颤着声道:“去年孤自洛阳北归,带回了一罐土,孤死之后,将之祭于庙廷,传之后世子孙。凡安东之王,必以传先王之业为任,以先王之志为命......”

“儿谨记教诲!”迎着王父目光,刘继覃还是没能忍住眼泪,大哭了起来。

“你退下吧!”一番话,显然极费精力,刘文渊慢慢躺了下来,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交待完毕,刘文渊整个人也垮了下来,就像是心头绷紧的那根弦断了一般,望着结构牢固的室顶,嘴里喃喃道:“准备了一辈子,等待了一辈子,最终蹉跎了一辈子,可笑!可笑......”

说到这儿的时候,刘文渊的眼角不禁渗出了两缕三十六年不曾出现的泪水:“爹,不孝子,无能儿,终究还是让你失望了......”

......

刘文渊终究没能扛过建隆八年,就当年冬腊月二十八日,薨于绥化城,享年六十,在位三十六年,谥武。

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5章 荆南来使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94章 汝公出山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241章 “戏言”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65章 旧邸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92章 刘铢案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178章 祭拜第84章 示警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125章 邢州事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124章 辞表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13章 考校第82章 杀俘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410章 克制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96章 杨邠案(4)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324章 交代第149章 降表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8章 巡视第344章 打个赌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339章 那一脚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78章 沧州府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329章 游市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章 不宜扩大第21章 黄袍加身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88章 真实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48章 还京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487章 “惊喜”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75章 恩威齐下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330章 小市民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1769章 影响力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219章 蒲川罪民
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5章 荆南来使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94章 汝公出山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241章 “戏言”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65章 旧邸第63章 开宝十三年下半年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92章 刘铢案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178章 祭拜第84章 示警第332章 广德殿婚宴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348章 潘帅喜迎敌援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125章 邢州事第274章 打女真、室韦还是没问题的第124章 辞表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17章 板子终究落下来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13章 考校第82章 杀俘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410章 克制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196章 杨邠案(4)第106章 东京朝堂的反应第324章 交代第149章 降表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354章 扯后腿的在朝中第8章 巡视第344章 打个赌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339章 那一脚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78章 沧州府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329章 游市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3章 不宜扩大第21章 黄袍加身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91章 王峻骄狂第488章 真实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265章 秦凤既定第148章 还京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487章 “惊喜”第160章 河东风云(7)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183章 下一盘大棋第44章 听政湖湘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75章 恩威齐下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114章 三月为期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330章 小市民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1769章 影响力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219章 蒲川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