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攻略方向

在举行迎驾晚宴,与幽燕文武深入联络感情之前,刘承祐趁着休息的闲暇,把安审琦、柴荣、慕容延钊、高怀德四名北伐大军的高级统帅,叫到身边。

一开口,便直接问道:“燕军驻防布置如何,军心如何,幽州防御如何?”

从刘承祐的一连三问可知,他这心里,对于燕军,并不像表面那般放心,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毕竟,燕王赵匡赞及一部分燕军将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燕军。

此前爆发的赵思绾之乱,足以令人警醒。赵思绾虽然已经伏法受戮,但这些年同此人有交际联络,与他保持相似想法态度的人,未必没有。

显然也感受到了皇帝的顾虑,安审琦当即拱手,出言禀道:“燕军战兵总计约两万卒在,开战以后,扩充民勇,兵力达到四万,经过同辽军的厮杀下来,可战之卒,犹有三万六千余人。除了留守涿、易之军外,分驻于昌平、怀柔、渔阳三城,剩下有约一万步骑,驻于幽州。

为了安抚燕军之心,臣领大军北上进驻幽州城后,留这一万燕军镇守北城,我军则分别控制其他三城及周围大营。

臣仔细查勘过幽州的城防,可谓坚固,瓮城、箭窗、塔楼等防御设施,十分完备,可容兵十万而不显拥挤,燕王是城池防御的准备上,确是用心了。

有此坚城,足以成为大军北攻辽军坚固的后方以及立足点!”

听安审琦一番解释,刘承祐稍微安了下心,点了点头,叹道:“四万燕军,比开战前,足足扩充了一倍,再加军民联防,幽燕之地,是全民皆兵了!”

闻言,柴荣严肃地附和说:“陛下所言甚是!北上之后,臣到诸县巡视过,因前番四十余日的往复缠斗,幽燕男丁,几乎人人修缮武备。因辽骑四处破坏,本地秋收,庄稼大毁,臣察问过宋琪,据其所言,今岁秋收,怕不足往年三成,余者尽毁。

幽燕已有粮荒之象,如今尚能勉力支持,不过臣预料,用不了多久,北运军粮,除了供应大军之外,还需挪出一部分,赈济燕民!”

刘承祐立刻问道:“纵今岁田亩不丰,幽燕百姓,竟无余粮?”

柴荣平静地答道:“税赋居高不下,又经兵燹,纵有又岂能保全?”

听他这么说,刘承祐想了想,说:“如此看来,北伐粮食的负担,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重啊!”

柴荣说:“根据李处耘测算,如今行营大军,算上燕军、辅卒、民夫,每日的粮食消耗,在5000石左右,后续当还有上扬。而自开战以来,军粮消耗兼转运损耗,已然超过45万石......”

听到这个数据,刘承祐脸色变了变:“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朝廷的准备的200万石军粮,也就能支持半年多!”

柴荣严肃地应道:“或许有所出入,却也相差弗许,毕竟此番动用军民四十万,若加上燕地军民,则超过了五十万,还不算地方上的征役,河东的兵马,也是一笔大支出......”

柴荣说的这笔账,已经是极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了,而粮食,却只是大军作战中最基本的一项损耗,但是最能说明问题一项消耗。从中也能看出,为了此次北伐战争,朝廷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而刘承祐几乎能够想象出,从魏仁溥、薛居正,到李处耘,这些负责军需后勤的官员将吏,是如何头疼的一种表现。

不过,再是艰难,却也无法动摇刘承祐的心志,反而催发了他更加积极进取的动力与意志,就如此前在运河观辎重转运时所发出的感慨,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没有失败的余地。

考虑了一会,刘承祐以一种极其冷静的表现,吩咐道:“这些情况,当及时反馈与东京,行营后方,都当做好应对,做好更充足的准备,该征调则征调,该补充补充,仗才开个头,没有迟疑畏难的道理!”

“是!”郭荣应命,对于刘承祐这番坚定的姿态很是欣赏。

从七月下旬战端开启,到这九月上旬为止,前后近五十天的时间,大汉已经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受创最深的就是幽燕,别看对辽军也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事实上,幽燕地区,已经被打烂......

而柴荣,说实话,并没有对幽燕士民表示多少同情。包括刘承祐也一样,他常有爱民之举,怜民之思,但更多的考虑还在于他的统治。

在后勤补给的问题上,刘承祐没有就此继续研究下去,而是看了看几人,说:“这段时间以来,仗打得不错,朕从东京开始,及至途中,是屡收捷报!”

“还仰赖陛下威名保佑!”安审琦这么说。

“客套话就不用说了!”刘承祐扬扬手,看着安审琦,严肃道:“说说辽军的情况吧,还有,接下来大军如何动向,与此前筹划,可有变化,这些你们应当有所商量吧!”

闻问,由柴荣禀道:“陛下,自我大军北上幽州之后,辽军便已经尽数收缩,只有少量的游骑仍在活动,仅为刺探之事,不敢再行深入。臣等讨论过,辽军这是打算凭借关城之防,继续消耗我军的兵锋士气,拖延待机。

而我军前者所取得的战果虽然不菲,但以汉族军、渤海、奚人的损失为主。对于契丹本部的人马将士,打击却不够深刻,损失并不算太严重!

辽军明面上败绩甚多,但未伤根本,其手中的实力,仍旧不俗!”

见柴荣他们能有如此认识,未因胜而骄,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刘承祐下意识的心安不少。底下的将士可以骄狂,但唯独统帅,作为大军的头脑中枢,不能轻敌大意。

“对于这种局面,下一步如何进展?”刘承祐问。

柴荣道:“臣等以为,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北上主动进攻,一为檀州,二为居庸关。辽军的防御布置,显然有以此二地互为犄角的想法,我军则寻而破之,檀州为主,居庸为辅。

若拔之,辽军在燕南地区最重要的一颗钉子就拔除了,其后便可集中精力对付居庸关方向的辽军主力。

至于遵化方向,可遣一偏师监视。而滦平方向,此前,行营同意了马全义经略东路的建议,已给他们补充了五万人马,以攻代守,既可经略卢龙地区,也拱卫东面,阻遏榆关道方向的辽军援军,让大军专事对付幽州北面的辽军!”

对于柴荣等人的设想,刘承祐并没有提出异议,至于分兵,更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毕竟实力足够。事实上,汉辽双方都知道,此番交战,主战场就在檀州及居庸关地区。

因为地形地势的缘故,辽军主力南来,必走居庸关,从其他地区翻山越岭,可能性不大。而如果这两处有失,那么对战争的主动权将彻底落入汉军的手中。

“檀州守军实力如何?”刘承祐问。

“檀州由辽南枢密萧思温镇守,兵力大概在四万左右,汉胡夹杂,其若采取死守,可倾力而破之!”柴荣肯定地说道。

“那就打!”刘承祐果断道,看着几人:“朕倒要看看,守城的本事,契丹人学到了多少!”

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69章 祸事了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178章 祭拜第88章 童谣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70章 大礼第133章 纳了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22章 睡仙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95章 杨邠案(3)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无题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347章 割韭菜第104章 平息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97章 扩*整顿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36章 迎奉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章 登闻鼓响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84章 虚了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274章 厚葬之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809章 饯行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121章 登乾元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18章 查抄第161章 河东风云(8)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6章 “座谈会”第1676章 惨重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2章 天子上门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87章 兄弟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265章 杨无敌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268章 机遇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99章 两个人才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72章 太子妃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
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69章 祸事了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178章 祭拜第88章 童谣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323章 党侯的智慧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57章 七月大朝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70章 大礼第133章 纳了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22章 睡仙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507章 一缕叹息第195章 杨邠案(3)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无题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347章 割韭菜第104章 平息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97章 扩*整顿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136章 迎奉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2章 登闻鼓响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84章 虚了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256章 进击的蜀军第274章 厚葬之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809章 饯行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121章 登乾元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118章 查抄第161章 河东风云(8)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6章 “座谈会”第1676章 惨重第358章 手执朱笔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293章 生于忧患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2章 天子上门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仁宗篇2 正统六年第1716章 共治时代第10章 平淡的会面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87章 兄弟第115章 罪状十五条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265章 杨无敌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156章 亡国之君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268章 机遇第167章 重建的云中第99章 两个人才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72章 太子妃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