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

初秋的季节,尚且有些炎热,川路高险,肆掠的山风足以使人感受到秋的凉意。自利州以北,两百里山路,栈道高架,是于险阻之间,开一通途。

嘉陵江水在山石头峭壁的阻挡下,蜿蜒曲折南流,峻岭之间,一片空寂之感,使得水流击石之声越加清晰。江右一段栈道间,军旗高树,乃是蜀旗,三千蜀兵正在埋头进军,因道路缘故,队伍拉得老长。

军前将旗,上书“王”字,这支队伍,乃是受蜀北面招讨使、利州节度赵崇韬的军令北上支援三泉关的军队。根据三泉关的军报,来袭的汉军仅为汉中王仁赡数千军,以三泉的防御,再兼有后蜀“大将”李进驻守,应当能抵御。

但毕竟是与汉军交过手的,经历了三年前的汉蜀大战,深明汉军的厉害,汉将王仁赡又是借着蜀卒的累累尸骨成就功业威名的。是故,没有太多犹豫,赵崇韬还是决定加强三泉的守卫,并让监军王审超亲自北上。

自北汉建国以来,在长达十年的汉蜀纷争中,连战连败,损兵折将,军心士气早就被打掉了,大部分的蜀国将校,实则已然患上了恐汉症。包括赵崇韬在内,此公对后蜀的忠诚,毋庸置疑,但对汉的畏忌,也是不假的。

此番北汉之突然来袭,还是让蜀军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汉蜀和议约定,蜀军在利州境内只能屯五千兵,既受迫于北汉的淫威,也为了减短军粮备北运的距离,减轻转运的压力,比较忠实地履行了和约。蜀军北面五万人马,主要屯于剑门、葭萌一线。

当然,事涉国家安全,边境防御,蜀军也不会真“老实”到那个份上,三年间,在利州道间,修筑了几座防御军寨,以断川道,缮固城墙,囤积军械粮草。

汉师既发,除了调兵支援三泉关之外,便是加紧派兵,进驻诸寨,加强防御守备。

而王审超这支军队,在收到急讯之后,便果断整顿军卒辎需,自利州绵谷北上,日趋五十里,逾三日,方才靠近三泉。

此时,距离汉军袭关,已经过去了足五日。在北进的过程中,不断收到北边的军报,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汉军攻城愈急,关防垂危,亟待增援。

如此,赵崇韬遣师支援的举动,倒显得有先见之明。而王审超在途中,感北边形势紧迫,心里也不由焦急,不停地催促士卒赶路,否则,进军的速度要更慢。

“都监,将士们连日行军,十分疲惫,还是歇歇吧!”站在栈道旁,看着不断自身边经过的蜀卒,一名指挥使走上来,向王审超建议道。

“三泉厮杀正急,我们歇得起,只怕李进那边等不起啊!”王审超有些无奈道:“三泉乃汉军入川第一大关,必然全力进攻,本将奉命援应,怠慢不得。”

“可是这般进军,军疲气衰,即便赶到三泉,将士们也无法投入战斗啊!”指挥使说。

闻言,王审超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坚定:“那也不能拖延,三泉关若破,我军军势必蹙。且一旦停下来,又不知要耽误多少时间!”

“传令各营,不许松懈,违者军法处置!”王审超说,顿了下,又补充道:“此地距三泉不足已不足四十里,让将士们再坚持一下,等到了关城再休息!”

命令方下,开路的前军营校亲自折返回来,形色匆急,道:“禀都监,前方有异动!”

见状,脸色微微变化,王审超即令全军暂停戒备,并带着中军护卫,奔向前方。在栈道中央,前军的蜀卒已顾不得疲惫,竖盾挺枪,张弓搭箭,戒备地盯着北边。

前方的动静很明显,混乱嘈杂,待出现隐隐的杀声,气氛陡然紧张起来了。没有一会儿,视野中出现了一支队伍,身形仓皇狼狈,没有旗帜可辨,但察其军甲军服,显然是蜀军。见其状,王审超心里便是一个咯噔,看着情形,三泉关明显出事了。

虽然是友军,但是一干败卒,也不敢放松,待其近前,即喝止之。但败军不管那么多,见到援军,逃在前头的人都不禁露出喜色,不顾喝令,径直朝着王审超这边冲来。

没有丝毫的犹豫,下令射了一轮箭,冲在最前的十几名蜀卒立刻载倒在地,这才让彼等冷静下来,不敢贸然靠近。

一阵攘挤之后,自败军中奔出一名蜀将,带着几名军士上前。来人乃是三泉城监军刘廷祚,满身的狼狈,见其状,王审超将他拉过,急问:“刘监军,怎么回事?三泉关丢了?李将军呢?”

到王审超援军中,刘廷祚松了口气,但听其问,眼神有些躲闪,点了点头,说:“汉军悍不畏死,连日攻城,我军虽拼死抵抗,但终是不支。李将军在北关上,被汉将斩杀。在下没有办法,这才收拢了些败军南撤!”

说着,看着王审超,刘廷祚哀叹道:“如果王都监能够早到一日,必定能够守住三泉!”

“你什么意思!是在怪我军迟误吗?”听其言,王审超不免震怒:“收到你们的军报,我即奉命整兵北来,连日行军,没有一刻耽误,将士未有不疲者。你们有三千人,据险关要塞,连五日都守不住?”

见惹恼了王审超,刘廷祚脸色微变,赶忙解释道:“我并非此意!王都监,汉军正踵迹而追,闲话少提,还是想想如何抵御吧!”

音犹在耳,自北边道间传来的喊杀声越加清楚了,显然,汉军追击的脚步正在迫近。前方的败卒越积越多,已经有所骚动,援军前营,也开始不安。

王审超脸色剧变,突然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尴尬与危险。他的援军疲惫不堪,又拉散在栈道间,前边败军扎集,追兵正急,这等情势下,没有充足的时间,根本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刘监军,我在此聚阵防御,你立刻回去,组织败军,抵挡汉军,延缓其追击,给我争取时间!”稍作考虑,王审超即吩咐道:“一味的败逃,只会被汉军追杀殆尽!”

闻令,刘廷祚连连摇头:“王都监,败兵已不成建制,军心士气皆丧,无法做到一边抵挡,一边整军。莫若你让开道路,让败军先南撤,你于此抵挡,我到南面整军!”

听其言,王审超差点一口唾沫喷在这刘廷祚脸上,表情变得很难看,但当此之时,也顾不得与之计较,眼神一闪当即道:“好!不过不可如此混乱无序,你立刻前去,稍作规整,告诉三泉败兵,我放开道路,让他们有序南去,带人在此设防!”

“好!王都监真义将!”见其表态,刘廷祚面色一喜,拱手道。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说完便回转组织,其一走,身边的军校便忍不住对王审超道:“都监,败亡之卒不可用,疲惫之师不足恃!一旦放开道路,让三泉败兵经过,势必扰乱我军,将我军也引入败亡的深渊啊!”

“本将岂会不知!”王审超变了脸,当即冷酷地道:“听令,前营占住栈道,北来之众,一律射杀!”

言罢,又朝副将指挥吩咐道:“立刻传命后军,徐徐后退,撤往漫天寨。你亲自带人,在后方栈口,沿路堆积柴草、油脂,准备焚道,以阻汉军进兵!”

“是!”

王审超这边,快速的做下决断,并安排行动。刘廷祚那边,回到败兵阵中,将王审超的意思一通报,败军大悦,不及片刻功夫,便带人一边高呼着,一边南奔,根本就没有“稍加整顿”的意思。

王审超在南边看了,不由大骂一声,他这边,还在命人往前边急运箭矢。顾不得许多,直接下令放箭,射杀一切敢南来的活物。

刘廷祚见占据道间的王审超这般做法,哪里还不明白自己被诓了,面对无情射来的友军的箭矢,不由目眦欲裂,大骂王审超,自相残杀,不当人子。

自三泉关撤出的蜀军败卒,也千余人,前有援军用弓箭邀于前,后有汉师屠戮于后,直接彻底崩溃。

与追兵相接的蜀卒闻讯,干脆弃械投降,但汉军不明其状,直接斩杀,也没有受降的意思。一路前进,步步血腥,造成三泉败军,进也是死,退也是死。

这种局面下,败军被激发出了最后的血性,在刘廷祚的率领下,选择直接朝着设阻的王审超突击,悍不畏死的冲击,将王审超临时构建的前营防线给扰乱......

王审超,不得不败走。

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384章 反响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31章 泰来楼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77章 吓人第12章 河东之患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04章 平息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6章 遗奏十条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99章 又穷了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62章 紧锣密鼓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80章 赏功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6章 “座谈会”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48章 接纳回归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84章 示警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96章 缺人了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133章 西征!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450章 落幕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118章 蒲阴第1676章 惨重第43章 东京声色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57章 提亲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15章 马楚内乱第112章 兄弟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45章 中秋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137章 整编事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119章 回京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265章 杨无敌第145章 了结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221章 名将团队
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384章 反响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31章 泰来楼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77章 吓人第12章 河东之患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04章 平息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434章 还得是王禹偁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弹开始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6章 遗奏十条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99章 又穷了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62章 紧锣密鼓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180章 赏功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68章 二次北巡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314章 壬戌科状元第247章 兵临、敌情、决策第6章 “座谈会”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48章 接纳回归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84章 示警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25章 李史合谋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96章 缺人了第117章 帝幸瑶华殿第133章 西征!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450章 落幕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25章 周世宗与杨令公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83章 云中之围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118章 蒲阴第1676章 惨重第43章 东京声色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57章 提亲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15章 马楚内乱第112章 兄弟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45章 中秋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137章 整编事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119章 回京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265章 杨无敌第145章 了结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221章 名将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