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

“这些是你个人的想法?”赵匡赞的表情变得格外凝重,目光如电,直视赵思绾。

燕王的目光有些骇人,赵思绾为之一慑,眼神游移了下,应道:“除了末将之外,还有不少燕军将校,大王请放心,将士们都是拥戴你的!”

赵匡赞不由笑了笑,问:“听你的意思,你们是做好与朝廷翻脸冲突的准备了?”

“倘若朝廷做得太过分,不留余地,末将等也必不甘就范!”赵思绾语气中透着狠戾,脸上伤疤也越显张扬,整个人都带着一种狠决:“汉帝既然答应大王,如欲毁诺,必失信于天下。我们坐拥幽州坚城,甲兵精练而犀利,足可恃之,防备朝廷。”

“你们觉得,以幽燕三州,民不满二十万,兵不过两万,能够对付朝廷千万之民,百万之师?”赵匡赞反问道。

“大王不必虚夸朝廷的实力!”赵思绾摆摆手:“现在朝廷虽则有兵数十万,千万之民,但各处需要镇守,四境也难称安宁。即便将来,当真削平南方诸国,也需屯重兵镇守。而其如若有北上之意,兵少则难以图我,兵众契丹人岂能会坐视之?”

赵思绾是越说,越感兴奋,或许是激动的,有种口干舌燥之感,望着赵匡赞道:“我们固然不当与契丹交通,但假借其势,还是可以的。朝廷若敢动兵,他们也当有所顾虑,忌惮我们彻底撕破脸皮,投靠契丹。

只要朝廷有所顾忌,我们就有足够回旋的余地,维持目前的局势,并长久下去,也未必不可能。如此,大王将长治幽燕,将士们也可安享太平富贵!”

听其言,赵匡赞悠悠一叹,神情显得很冷静,说道:“你方才同我说,没有解决之道,如今看起来,心中只怕早有所计较,并且考虑得很齐全啊!”

“不瞒大王,我等无意背反朝廷,但朝廷如欲似对待其他藩镇那般,卸磨杀驴,过河拆桥,我等也不当坐以待毙。难道大王,就甘心,束手就缚,任人鱼肉吗?”赵思绾说。

赵思绾的思想,很危险,当初卢龙观察使高防就曾向刘承祐进言过,说此人其心有贰,桀骜不驯,非忠良之士。刘承祐也曾给过高防以指示,寻机除之,但是想要除掉手握兵权的燕军大将,又哪有这么容易。关键还在于,燕王赵匡赞很信任手下这名大将。

此时,赵思绾对赵匡赞也算是尽道心意了,并且很有自信,他认为,赵匡赞也是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权位的。想要对抗朝廷,保住幽州和燕军,没有赵匡赞牵头,光靠他们这些武将,是没法成事。

“这些见解与想法,恐怕也不是光凭你,就能想出来的吧!”赵匡赞表情慢慢地恢复平静,突然问道。

“大王果然还是了解末将的,末将只是一粗人,哪里能够完全看明白这些事情。”赵思绾笑了笑,应道:“不瞒大王,这是幽州一些文人商讨出来的,我幽燕之地,也不乏文才,这些人也是有用,大王欲巩固三州,也缺少不得文才相助!”

“向来喊打喊杀,只信武力的赵将军,如今也学会尊重文臣了,我感觉对你,是不只刮目相看了......”赵匡赞这么说道。

“末将以为,大王当提拔幽燕当地的文臣,以免被朝廷的人窃取民政之权!”赵思绾建议道。

“这些年,军中的将校们,不是都鄙视文臣,觉得他们无用,向孤要州县之职,民政之权吗?”赵匡赞玩味地说道。

闻问,赵思绾两眼一睁,说:“那些匹夫,懂些什么,钱粮田亩他们能操持吗,籍册讼书他们看得懂吗?”

“此言虽然粗俗,但在其理!”赵匡赞评价道。

然而转过头,赵匡赞眼神中却闪过少许异样,这个赵思绾,原本以勇悍闻,是他手下最凶狠的战将。但如今看来,却已多了些狡猾,知道思考,知道着眼于未来,知道重视文臣。

原本,燕军体系中,以赵思绾为首,就有一股势力,并且在这些年间不断壮大。而如今看来,这赵思绾不只在军中,还想涉足于民政。

未来有无数种可能,或许有那么一种情况,幽燕会在汉辽的争锋中保留下来,保持着半独立。而赵思绾凭借着组织起来的这支军政势力,不断加强实力,将来甚至可以在燕王集团的土壤上脱身出来,成为一股新的军政集团,寄身于幽燕这片土壤上。

给个主角模板,将来几十年或上百年,或汉辽之间两败俱伤,或两方国力衰退,赵思绾的子孙后裔趁机崛起,成就大业......

当然,就眼下而言,从赵思绾的言谈之中,赵匡赞感受到的,是浓浓的野望。或许赵思绾自己都没有察觉,也没有过于深远的见识,但是加强自己手中的实力,保护自己的权力与财产,这几乎属于本能的反应与做法。

但是,作为一个主政幽燕大权多年的王,不管怎么样,赵匡赞身上都有“人主”的属性,也有为人主的权谋与猜忌。

默默地思考着,赵匡赞恍然而悟,对于赵思绾,却是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仅仅将他当成一个一勇之夫了。一种名叫“猜忌”的东西,慢慢地占据赵匡赞的心房,赵思绾自诩深明其心,并一再表忠心。

但是,他那番“幽燕大计”,将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对于赵匡赞而言,即便他素来心胸宽广,极有器量,也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不管怎么样,燕王是他赵匡赞,未来如何选择,幽燕去从如何,需要他赵匡赞决定,而不是你一个赵思绾。显然,赵思绾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认真地想了想,赵匡赞嘴上带上了少许笑意,问道:“赵将军,我有些好奇。以你的勇武,即便顺服朝廷,仍旧可以为将,保有富贵,将来立些战功,加官晋爵,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为何你一再地劝我,保存势力,甚至不惜对抗朝廷?”

听赵匡赞之问,赵思绾作沉吟状,脸上的疤痕似乎都少了几许张扬,过了一会儿,说道:“大王父子两代,对末将有知遇之恩,自当尽忠。另外,恕末将直言,在大王麾下,末将为第一战将,声名显赫,如归服朝廷,今后受制于人不说,大汉军中又岂有我等的位置?”

“你这话,倒也实诚!”与之对视了一眼,赵匡赞说。

赵思绾道:“大王待末将如手足,末将自当推诚置腹!”

“等到了瓦桥关,人多眼杂的,要管住自己的口手,今日之言,务求秘密!”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赵匡赞叮嘱道。

“末将明白!”赵思绾一拱手。

又行进了一段路,赵思绾又主动提醒道:“大王,莫怪我多言,此番你奉汉帝之诏南来,深至巨马河阴,身边只有这千骑相护,若汉帝骤起歹心,将大王扣留,届时我燕军势力,只怕会土崩瓦解,轻易为朝廷所得啊......”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目光微凝,赵思绾的话显然让赵匡赞有所迟疑,沉默了一会儿,赵匡赞苦笑道:“我人已至此地,言此无益。我一片赤诚而来,无负于君,无负于朝廷,天子如有所谋,就当是命吧!”

“如绳缨在瓦桥关候着我们,赵将军还敢同我前去吗?”赵匡赞又问赵思绾。

赵思绾稍作迟疑,旋即肯定道:“有何不敢?倘有异,末将必率人,拼死杀出,护送大王回幽州。区区巨马河,又岂能拦我?”

“将军豪情,令人佩服!不过,倒也不需过虑,据闻,大汉北面边将,自都部署以下,悉在瓦桥关谒驾,五军使俱在。如其有异,当不至于如此安排......”

“但愿吧!”

自顺安军至信安军巨马河段,还有一名,曰白沟。而在瓦桥关北面,遥对着刘李河汇流口,新设了一防御严密的军驿,名叫白沟驿。

等赵匡赞一行路过白沟驿时,正遇到已然等候多时的安守忠,还有那辆黄灿灿的六马御驾。

第141章 纳降第33章 西巡结束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61章 安东国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053章 终章第37章 新政第331章 泰来楼第297章 新山阳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12章 整风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74章 立场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152章 听政3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321章 瑶女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380章 投汉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79章 楚昭辅之政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49章 求援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7章 风波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755章 良平岛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24章 巡游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60章 论婿第180章 赏功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09章 在长安第347章 谈话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97章 重拾第61章 赵二为官第298章 王著罢相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2章 河东之患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93章 班师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8章 殿议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7章 贵戚解权第92章 两京并重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32章 天子上门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9章 新官上任
第141章 纳降第33章 西巡结束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361章 安东国第 283章 皇帝还朝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053章 终章第37章 新政第331章 泰来楼第297章 新山阳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50章 额手称庆的南唐君臣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15章 小人行径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12章 整风第30章 韩通与向训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22章 真正引以为豪之处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74章 立场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369章 找上门来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152章 听政3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81章 使君赴任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321章 瑶女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380章 投汉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79章 楚昭辅之政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472章 声势浩大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49章 求援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7章 风波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1755章 良平岛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24章 巡游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60章 论婿第180章 赏功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09章 在长安第347章 谈话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97章 重拾第61章 赵二为官第298章 王著罢相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2章 河东之患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93章 班师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38章 殿议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7章 贵戚解权第92章 两京并重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32章 天子上门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9章 新官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