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章 皇帝还朝

乾祐十二年三月初八,诏令,班师还朝,御驾起行,军心大悦,也选宣告着,乾祐北伐自此正式结束。起驾之前,留守云中的文武,道左恭送。

“山阳道的军政事务,朕就全委诸君了!”看着云中文武,刘承祐拱手以示礼敬,郑重道。

“五年之内,臣必复建云中,稳定人心,以达治安,不负陛下期许!”宋琪向刘承祐允诺道。

闻言,刘承祐笑了笑,以云中的状况,能在十年之内弥补元气,就不错了,甚至要恢复到往日的繁荣,需要更久,还要保证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不受战争的严重摧残。

对于云中以及整个山阳,刘承祐还是很重视的,毕竟事关整个北疆的安定,军事价值,远远大于经济价值。虽然在文武职吏上,安排了一批得力干将,刘承祐心中,还在琢磨着,怎么用政策引导,加快其恢复。

当然,对于宋琪的自信允诺,刘承祐还是比较欣赏的,嘴里还是鼓励道:“宋卿的才干,朕自然是相信的,否则也不会付以此任。卿可放手施为,朕在东京,等你喜报!”

“陛下放心!”倒是郭崇威,言简意赅,话不多,表情不丰富,但语气坚定,给人一种放心而可托大事的感觉。

点了点头,在面前的文武身上扫视了一圈,郭崇威、宋琪、崔翰、田重进等,都大汉文武中的俊杰,奋进于此番北伐大业之中。

再度作以一礼,在众人恭送的目光下,刘承祐与高贵妃登上銮驾,其余随驾文武,也各回自己的车驾。龙骑高扬,鼓角争鸣,铁骑护卫,凯旋大军,十万之众,浩浩荡荡地向东方开去。与来时有所不同的是,随行的又多了不少“战利品”,包括被挑出的军官、战马、军械。

关于俘虏问题,因缺少劳力,刘承祐基本都交给了山阳道军政,由郭崇威、宋琪处理,不管是修城铸塞,开矿挖渠,可发掘的用处很大。

如宋琪所想,刘承祐也有清晰的认知,一切权力与财富,都是在人的基础上,有人有劳力,不怕恢复发展不起来。

大军开动,速度根本快不起来,足足一个半时辰,殿后的队伍方才动身完毕。而云中的文武,也驻足道口,静候了这么长时。

直到见着大军远去,人马扬起的尘烟逐渐消散稀疏,一干人方才各归其职处。在这一干文武中,有一人,怏怏不乐的,正是新任的云中知县张洎。

没错,张洎被刘承祐放在云中,出任知县。张洎这个人,才干是有的,就是性格有缺,品德有亏,把他放在地方上,也是为了锻练他,磨一磨他的性子。在皇帝身边有些年头了,也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作风,卑上傲下,刘承祐也都看在眼中。

同时,这些年中,刘承祐的身边的近臣,都陆陆续续地外放州县,既是为了加强皇权对地方的影响与控制。没有地方上为政治民的经验与履历,终究只是个近臣,难成大器,也不可能入拜相位。

刘承祐的这番苦心,就要看仕途一直顺坦的张洎,能否理解了。当初,王著因为一些言行态度的过失,被刘承祐委了个定远县的职位,这些年,已然累迁至青州府。

并且,对于张洎,刘承祐已经算是厚待了,云中县,以其特殊性,品级被定得很高,从五品,在京兆、太原、大名诸府县之下,又在其余所有县治之上,全国独此一例。

但即便如此,张洎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的,相比之下,他还是希望侍奉皇帝。作为皇帝近臣,哪怕级别低些,但出入宫禁,参与的都是国家大事,接触的都是高官重臣,谁也不敢小瞧。

在云中这边,环境恶劣不说,离东京还远,要是待得久了,被皇帝忘记了,那可就不妙了......

不过,再不乐意,事情已然定下,张洎怎么也不敢反对,也不敢对皇帝安排有任何异议。而最最让张洎心里别扭与尴尬的,还在于,他如今可就成了宋琪的下属了,与宋琪的布政使,还隔着几级。

前者,他还在宋琪面前拿捏两句,如今,转眼便成为了人家下属官员。

当然,木已成舟的情况下,张洎这个人的优点便表现出来了,这是个能屈能伸,懂得权变的人。在回城途中,主动凑上去,落后半个身子,微佝着腰,陪着笑,说道:“使君,下官少不更事,无治政经验,幸赖陛下新任,委以一县之任,心中惶恐。使君德高望重,能力强干,今后还望使君多多包涵,多多训导,下官拜谢!”

宋琪是踌躇满志的,脑海中还是勾勒着他的治政大计,见到张洎这副谦卑的模样,有些讶异。面上带着笑容,看不出什么心思,宋琪宽和地对张洎道:“有张郎这样的青年俊才相佐,是山阳道的福气,何愁不能治之?”

听宋琪这么说,张洎微微松了口气,心里的郁结散去不少。倒是宋琪,始终处之泰然,但其心中究竟如何想法,就不为旁人所知了。

带着大猫小猫三两只,这是宋琪的临时治政班子,直接回云中城,此时的城内,已经有苦力在收拾清理了,以城防为主,至于其他的,暂时顾及不上。

甚至于,连官署,都是在原州衙的基础上,收拾出一片可供栖居的地方落脚。用宋琪的话来讲,更多的人力精力,该放在土地开垦,重建家园,紧急加耕上。

刘承祐这边,沿着进军之路还师,一路顺风,没有多少耽搁。在宣化府逗留了两日,新任的宣化知府乃是与宋琪并称的宋雄。

相较于山阳那边,燕南的行政基础要优渥得多,也不愁人才,不过,大都背点“燕王”的印记。比如按察使的职位,也已经定下,由原判官李恕担任。此人是燕王故吏,开国之初,刘氏入主中原,其人就曾劝赵匡赞主动投靠大汉,还替其往东京走了一趟,以输忠诚。

剩下的职位,也由一些幽燕的名望,以及主动投靠的旧吏担任,今后,还会从朝廷与其他道州调派一些官吏。而高防今后几年的主要工作,就在于整合幽燕,使得各种成分的官吏,真正融入大汉的官僚体系。

宣化府这边,也一样,破坏严重,在宋雄的带领下,已然开始投入到重建之中,三州合并一府,各类事务也十分繁重。

在宣德县,刘承祐顺便接见了北上赴任的王彦超,在受命之后,也是轻骑寡从,飞马登途。对于王彦超,刘承祐也是亲近接待,面授机宜,谈了一个半时辰,留他吃了顿饭,才放他离去。

及至幽州,又待了十日,对新成立的燕南军政系统,进行更深入明确的梳理,尤其军事体系的审查。在此前,慕容延钊先行奉命率河北军民返回,已经按照皇帝与枢密的制令,进行安排了,刘承祐只是做检查。

过了幽州以后,刘承祐选择与大部队脱离,让柴赵率领禁军及河南民夫,先行南返安顿。他自在随驾宿卫的保护下,慢慢走,慢慢看,体察民情,看看八个月的战争下来,河北遭受的影响,究竟是怎样。

结果嘛,自然不容乐观。所幸,随着朝廷罢战,兵役停征,前线的民夫也陆续返回,民情大悦,已经滋生的怨气,也开始逐渐消散。

当然,免不了处置一些为了迎合上意,过度压榨民力,奴役百姓的官员。再清明的世界,都免不了鬼魅横行。

一直到五月中旬,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刘承祐方才回到阔别已久的东京城。而对于皇帝的归来,一场盛大的凯旋仪式,是必须的,经过后续的梳理,关于北伐所取得的战果,明诏天下,让天下百姓一起为此欢呼。

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7章 回鹘使者第69章 东出太行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75章 高贵妃第117章 机会第297章 心虚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66章 请辞?不许!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374章 善待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45章 中秋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34章 苦难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65章 制举进展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99章 潞州来客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43章 事毕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97章 再临井陉第1809章 饯行第1675章 血战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381章 功臣阁第107章 殿试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2章 称帝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43章 东京声色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89章 破财赎罪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75章 西北边报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98章 军心可用第131章 鸣沙匪第331章 泰来楼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40章 郭党俊杰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27章 郭威病了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60章 “暴毙”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20章 屯务废改第22章 称帝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404章 冬夜第47章 诱其北上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765章 三郡公第150章 蜀亡第138章 请立太子
第467章 进一步治本之策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7章 回鹘使者第69章 东出太行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75章 高贵妃第117章 机会第297章 心虚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66章 请辞?不许!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374章 善待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45章 中秋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182章 大汉最北端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34章 苦难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65章 制举进展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绝唱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99章 潞州来客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244章 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20章 征服者刘承祐世宗篇40 后、王之逝,帝国十年第468章 信教不留头留头不信教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43章 事毕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327章 通达馈运、泉州内乱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97章 再临井陉第1809章 饯行第1675章 血战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381章 功臣阁第107章 殿试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2章 称帝第109章 制举收尾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43章 东京声色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89章 破财赎罪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75章 西北边报第157章 河东风云(4)第98章 军心可用第131章 鸣沙匪第331章 泰来楼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40章 郭党俊杰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90章 栾城之战(2)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27章 郭威病了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60章 “暴毙”第1789章 “猴子”的反应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54章 绝不姑息第20章 屯务废改第22章 称帝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404章 冬夜第47章 诱其北上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60章 皇后进言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47章 高丽定安之事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1765章 三郡公第150章 蜀亡第138章 请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