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史弘肇赴边

河南平原之上,一支上百人的官军队伍,夹有几辆马车,顺着谷水道,缓缓西行。这是大汉新任朔方节度使、郑国公史弘肇一行,从洛阳出发,远赴西北边塞。

随行之众,除了史弘肇的奴仆之外,便是一些追随多年的部曲扈从,另外,刘承祐还特意降下恩典,从东京禁军中又抽调了几名史弘肇的旧部,供他差用。这样的结果便是,郑国公在大汉禁军中的印记又淡了一层。

自收到移镇朔方的制命之后,史弘肇的心情便一直不佳,主要是心头的落差太大。

开国之初,他可是统管禁军的侍帅,军队一把手,那时是何等权势,何等张扬。乾祐元年被下放至洛阳留守,当时史弘肇便已然不忿了,不过尚能自我安慰,毕竟掌握西京军政,封疆大吏,权力也不少,比起在开封上有小皇帝,下有诸辅臣,至少能快意自在些。

是故,在洛阳,史弘肇也是快活了三年。但如今,朔方是个什么地方,远僻西北,不毛之地,就因为西京那干苍蝇臭虫嗡嗡几句,就把他史公发配朔方了!

发配!在史弘肇看来,朔方之委任,虽为一方节镇,实无异于流放。

以心情不好的缘故,史弘肇这一路行来,都冷着一张脸,给人一种煞气冲天的感觉。终于,在正午暂歇之时,爆发了出来,嘴里骂咧个不停:

“西京那帮人,此番恐怕得意了,老夫终于被他们赶走了!早知如此,我当初下手就该再狠点!”

“天子难道就任由那干文臣笔吏摆弄,洛阳一干无兵无权的勋官旧臣,有什么好忌惮的?那个范质,不过一前朝遗臣,我掌兵权时,他算个什么人物?洛阳我有拿他家的地,收他家的佃民?”

“我在西京这些年,为朝廷缴了多少田,籍登多少民,输送多少钱粮,这些朝廷看不到吗?”

“那个景范,不过一屯田吏罢了,治不了勋贵,抑不了豪强。我将洛阳整治得差不多了,他来坐享其成,天下有这等好事。他一上任,给那些勋旧施些恩,给些好处,只怕那些人都得捧着他了......”

在任洛阳近三年,史弘肇还是有些长进的,脾性虽没什么改善,但这政治头脑还是开了点窍的。

史弘肇这边大喷口水,身边的随从都闷头干着自己的事,照顾马畜,进食饮水,不敢搭话。

发泄过后,史弘肇摇了摇头,那张粗粝的面容有所缓和,自哂道:“史某何来的这颇多的啰唣,事已至此,作此妇人埋怨,传出去,徒惹人笑!”

“你们给本公记住,我方才所说,不准外泄!”几乎扯着嗓子,史弘肇朝左右部曲吩咐着。

“是!”就近几人,答应地很快。

情绪平复下来,史弘肇臂夹头盔,吃着干粮,嘴里感慨道:“史某本为大将,而今重赴边关,御寇戍城,也算得其所。罢了,就当为先帝守卫江山,报其知遇之恩吧......”

史弘肇,似乎看开了的样子。不过,重新穿上这沉重的甲胄,披上征袍,跨上战马,整个人的神经似乎是放松了一些。

坐在一块青石上,看着道间行人负重而走,望着远处,两山相对如阙,阙口有一集市,即便隔得甚远,也能听到些喧嚣声,那是些和平安宁之声。

在任期间,对于洛阳周边,尤其东、北方向的广大区域,史弘肇是巡视了不少的,基本上,是冲着西京豪贵们的土地、庄园、丁口去的。对于洛阳以西,倒是没怎么来过。

“佐吏,前面是什么地方?”史弘肇问道。

一名自感前途渺茫的卑微书吏,赶忙凑上来,禀道:“前面两山,东青龙,西凤凰,口下为阙口市,当东西走道,这两年新兴起的集市,周边十数里乡民逢期往来易货!”

“哈哈!”闻言,史弘肇却乐了:“都说我史弘肇扰民害民,这乡里小民,不是乐业安居吗?”

小吏默然,这等事情,可轮不到他这一小人物评论。

春来之阳,和煦温暖,照在身上很舒适,史弘肇又叹道:“马上就是上元节了,老夫却还要奔走向西......”

就在郑国公时不时冒出一句抱怨之时,自东边奔来一小队骑士,领头的是一名绿袍官员,青俊有神。

“东京来的禁军!”以史弘肇的眼力,一下子就看出了骑士的来历。

来者瞧见了史弘肇这一大行人,径直转向而来,目的显然是他:“敢问是朔方节度使郑公吗?”

“本帅在此,你是何人?”动都没动弹一下,史弘肇撇着年轻的绿袍官员,轻蔑地问道。

领头的官员下得马来,注意到史弘肇倨傲之状,眉宇少露不愉,拱手应道:“下官乃殿中拾遗王著,特奉陛下之命,前来为郑国公送行!”

“郑国公不愧雷厉风行之人,动作好快,下官是连追上百里,到这新安境内,方才赶上!”王著不卑不亢地说道。

既是天子来使,史弘肇坐姿端正了些,也仅此而已,道:“本帅得给别人让位置呐!没想到,天子还记得老臣,说吧,陛下遣你来干什么?”

王著自袍袖中掏出一封诏书,双手递与史弘肇,说道:“这是陛下给郑公的密诏!”

见状,史弘肇这才站了起来,单手接过。

但见其态度,分明是蔑视君威之举,与他在东京所见群臣对天子的敬畏,简直天差地别。心中有气,却也不敢朝史弘肇发。

在史弘肇打开诏书阅读之际,心中惦念着刘承祐的叮嘱,王著上前,缓缓道来:“下官临行之前,陛下曾有叮嘱,让下官告知郑公。”

史弘肇将密诏收起,脸上增添了些思索,听其言,虎目瞪着王著,问:“天子还有什么话,你且说来!”

“陛下说,他知道此次郑公受委屈了,你有大功于朝廷,在西京所为,都是为国家考虑,有利于朝廷的统治。手段或许过激,行事失当,也是可以谅解的。”

“移镇灵州,实乃西京勋贵群起蜂拥,欲究汝责,国家广大,事务繁杂,治国需以疏导,需要妥协。所谓积毁销骨,让你去灵州,也算是一种保护。”

“陛下知郑公振奋于军伍,颇善治军,功能也当用于边塞。时下西北杂胡生乱,正当用武之时,请郑公先耐其苦,日后寻机,再调回朝廷。”

“家中之事,郑公且无忧,陛下已着官服,善加恩养。汝子德珫,是个人才,品行忠正,知郓州,已然前往须城上任!”

听王著这一席话,史弘肇态度才端正了些,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诏书,拱手朝东面深揖。

直起身体,便朝王著道:“你回去告诉天子,就说他的心意本帅知晓了,请他放心,朔方的那些杂胡,本帅定然帮他镇压了!”

“另外,过几日便是上元节,陛下命下官给郑公带了些礼物!”说着,王著一招手,让随行将士奉上:“来人,将陛下所赐礼物带上来!”

“臣谢恩!”

等送走了史弘肇,王著方才带着卫士,折返东还。骑在马上,轻摇其头,嘀咕道:“早闻郑公骄横难制,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本官人微职低,却也是天使,如此轻视。接受诏制,如此无礼。长此以往,君威何在,国威何在?”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本官回朝,定要将此情况,据实上奏!”王著暗暗决心。

“王拾遗,我们下一步如何,回东京吗?”随行的禁军什长问道。

“不,去西京!”王著望着东面,说道:“陛下尚有谕命,告与留守景范。”

这景范,比起史弘肇,当好打交道吧。不顾疲惫,策马疾奔间,王著脑中浮现出这样的念头。

方才史弘肇的表现,让这个年轻的天子近臣触动很大,陛下如今看起来乾纲独揽,但地方上,不知君臣礼仪,轻视天子权威者,仍旧不少。这唐末三代以来,皇权不振的现状,犹待改善。

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429章 向南!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46章 粮与钱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58章 回师第159章 乱情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44章 太后相召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0章 老将出马第7章 小张探花第4章 君臣同心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68章 婚宴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59章 睡王上位第59章 病榻陈情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675章 血战第82章 不手软第85章 善后争议第82章 不手软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0章 湖湘之治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76章 视察第140章 封王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336章 怪圈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1章 进军令第33章 豪强第172章 太子妃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53章 兵临删丹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146章 骄将第82章 瓦桥关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80章 博弈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65章 杨无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60章 家事、国事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20章 屯务废改第58章 正面互怼第286章 宗室第457章 郑州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380章 饶乐国第27章 郭威病了第81章 内外变动
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429章 向南!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46章 粮与钱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335章 改到自己头上第65章 刘皇帝的猜忌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58章 回师第159章 乱情第66章 兄弟之国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44章 太后相召第46章 契丹异动,后顾之忧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685章 一稳到底第10章 老将出马第7章 小张探花第4章 君臣同心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68章 婚宴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59章 睡王上位第59章 病榻陈情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1802章 屁股要坐稳,态度要端正第46章 郭荣的激进建议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53章 交代后事第1675章 血战第82章 不手软第85章 善后争议第82章 不手软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129章 各怀心思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0章 湖湘之治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76章 视察第140章 封王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336章 怪圈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时代第96章 战损与战果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1章 进军令第33章 豪强第172章 太子妃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391章 大汉第一将帅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53章 兵临删丹第1770章 总要杀些人第146章 骄将第82章 瓦桥关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80章 博弈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65章 杨无敌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62章 紧锣密鼓第360章 主持善后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60章 家事、国事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20章 屯务废改第58章 正面互怼第286章 宗室第457章 郑州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380章 饶乐国第27章 郭威病了第81章 内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