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刘规改革

与前朝相比,大汉少府在职能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皇室生活事务方面是职能,在不断的发展变迁中,基本都已被剥离,转由宫廷各监使寺局替代,而少府本身则专注于皇室私财私产的经营。

虽然一部分职能被剥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汉少府的权威削弱了,相反,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专注于管理皇室产业,这是皇室真正的钱袋子,与钱有关的事情,少府基本都能管,并且其他同样服务于皇室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少府。

即便是权势滔天、凶名赫赫的皇城司,其很大一部分运维h款项都是来自于少府拨款,这也是在刘规站稳脚跟后,王继恩不敢彻底得罪的原因之一,毕竟掌握着钱袋子的人,先天就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在大汉朝廷,少府向来和财政司被放在一起比较,并称为内外计相,可见其影响力。而相比于财政司,少府要神秘些,受到的掣肘要少些,只需要向皇帝负责,但其掌握的财富却是一点都不少。

大汉这几十年,商品贸易蓬勃兴起,得益于宽松的政策,相对合理的税收,商业抬头的趋势明显,官民之间经商致富的情况日益普遍,哪怕只是做贸易流通,其财富积累速度都是惊人。

当然,在这股商品经济大爆发的浪潮中,固然有一部分普通人站到了风口,发家致富,但绝大部分利益,显然还是被那些掌握权势与话语权的勋贵官僚们所攫取,即便是那些声名在外的豪商,其背后也或多或少站着权贵的影子。

当然,在这股浪潮中,皇室也是一大受益者,甚至可以说是最大受益者。大汉朝廷一年的财税已经无限向八千万贯的数字迈进的,但这些大部分都有固定去向,若是遇到天灾、战争,亏空立刻就会产生,而少府管辖各项产业的价值,早已突破一亿贯,这是当年刘皇帝让少府自查之实,就已经做到了的。

而若比府库,大汉的国库与少府管辖的帑藏比起来,那只能用贫穷来形容了。

在最初,少府基本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除了盐、茶、酒等传统暴利产业,一些出现在市面上引发追捧的新鲜产业,也会掺上一手,几十年下来,少府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几乎涉及全行业、掌握海量资源的庞然大物。

大则意味着臃肿、迟钝,甚至亏本,再加上管理上的落后,以及内部的腐化,少府的问题一度很严重,即便那是皇室私产,也少不了胆大妄为的人。

虽然进行过几次整顿,也抓杀了一大批犯事的少府职吏,但都只是扬汤止沸,不解决根本问题。少府,是在肥得流油,太具诱惑力了,另一方面,又太不透明,给人可操作的空间太大。

这种情况,一直到刘规上任,方才得到大幅度的转变。刘规在少府任上,足足经过一年半的调研,跑遍了中原各州,乃至漠南、东北、江南,进行了大量调研,充分研究之后,便上表刘皇帝,决定对少府进行改革。

对于刘规的勇于任事,刘皇帝自然是欣喜兼欣赏,在审阅奏章之后,发觉刘规对少府的问题研究得很深,所提出的建议也很中肯,办法可行性高,这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果断同意,刘皇帝本就对不断出问题的少府感到不满,对那些总想着挖他墙角的贼盗更是深恶痛绝。

有了刘皇帝的肯定和背书,刘规心里有了底气,于是对少府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改革。

涉及面很广,条文很多,但总结地来说,刘规主要是做了两件事。其一,立规矩,强化组织程序,把少府过去运转过程中诸多模湖的问题透明化,想方设法约束僚属,限制职吏,当然配套的各项处罚也十分严厉,否则无从慑人。

为此,刘规甚至亲自发明了一些“新型”刑罚,比如一种名为“节节开花”的酷刑,那是针对那些中饱私囊、偷盗府库的犯人的,具体做法是,将犯人的手,从小拇指开始,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铡断,直到整条手臂砍掉。

左手砍完砍右手,但一般而言,很多人根本等不到整只手砍完,已然痛死了,倘若有勇士,两只手铡完了还没死,那还有脚趾和双腿呢,在执刑过程中,连自尽的机会都没有......

也正是有了这些严酷的手段,也才让人意识到,这个刘规,当真是个狠人,虽有才学,本质依旧是个酷吏,而刘规也在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举措中逐渐树立权威,宫里宫外,敬畏忌惮着无数,当然,对于嵒脱、王继恩两位大官,刘规总是保持这谦卑。

刘规改革的第二件事,则是大批量地砍皇室产业,给臃肿的全产业瘦身,削减不必要支出,控制收支比,而经过足足三年的改革,皇室产业的瘦身计划,总算完成。

摆脱了许多不必要抑或低收益的产业,皇室的财富非但没有削减,反而得到了显着提升,那些重点产业,本就属于高利润且带有一定垄断性,投入更多的资源与成本,得到的收益自然更大。

与此同时,少府在瘦身过程中,管理效率也得到明显提升,这与刘规的高压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畏惧刘规,畏惧那些骇人听闻的酷刑,而不得不老实低调,而规矩,就在这份敬畏之中,得到贯彻落实。

在刘规的改革下,大汉少府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一些变化的,变得更专业化,也更精细化,同时财富的积累,进一步增加,富可敌国并不只是一个形容词。

正是有这些明显的成效,也使得刘规在朝廷毁誉参半,有人鄙弃他宦官的身份,认为他沐猴而冠,有人嫉恨他的残忍冷酷,但同样的,也有人佩服他在少府监任上的建树,当然,这只是极其少数的一部分人。

当然,刘规是不会在意外朝的闲言碎语的,只要刘皇帝信任他,只要嵒脱、王继恩这两老阉不找麻烦,他就稳如泰山。

如今,借着朝廷税改的风,刘规又进行就任以来的第三次大改革了,同样是土地问题。

毫无疑问,不管其他产业有多大的利处,土地仍旧是皇室产业的支柱,体量巨大,收益高昂,同样,问题也不少。而刘皇帝召见刘规,显然是为了皇室土地的事......

对于土地问题,刘皇帝是常年都在思考的,自然不可能忽视皇室这一块儿,只是此前没有被戳破,他心中也还残存着一丝侥幸罢了。

如今,窗户纸被捅破了,因势而改,也就成为了一件必要的事情。

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75章 恩威齐下第381章 功臣阁第4章 君臣同心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58章 火神淀之乱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15章 瀛州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90章 老将可用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98章 封禅之议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361章 安东国第167章 请辞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32章 做媒第397章 指点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298章 事泄了第323章 斗法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465章 “教匪”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1章 边公在任第78章 南北并发半岛史话·百年基调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3章 取士不公第69章 祸事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60章 家事、国事第93章 噩耗连连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32章 进宫世宗篇47 封禅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765章 三郡公第357章 国灭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1771章 襄阳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239章 进退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1769章 影响力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484章 不对劲!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761章 新问题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1章 首义三节度
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59章 皇帝与太子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75章 恩威齐下第381章 功臣阁第4章 君臣同心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15章 小人行径第460章 类父惠妃求爵第58章 火神淀之乱仁宗篇7 官僚新贵,倒范集团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15章 瀛州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90章 老将可用第211章 惶恐的李崇矩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98章 封禅之议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46章 许州事了(1)第1702章 头疼的太子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361章 安东国第167章 请辞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32章 做媒第397章 指点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298章 事泄了第323章 斗法第106章 再临大江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465章 “教匪”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46章 郭荣奏事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9章 新官上任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1章 边公在任第78章 南北并发半岛史话·百年基调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3章 取士不公第69章 祸事了第28章 封疆大吏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黄河口岸第60章 家事、国事第93章 噩耗连连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132章 进宫世宗篇47 封禅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们第116章 淮阳王太傅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21章 黄袍加身第1765章 三郡公第357章 国灭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1771章 襄阳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63章 纵论天下第239章 进退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19章 用兵筹划,自此而始第1717章 郭威终于走了第150章 再添两道第1769章 影响力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484章 不对劲!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83章 辽帝之亡第1761章 新问题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31章 首义三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