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封禅之议

行营安扎在白马城东,虽然随行有大量杂员,但一切仍旧按照行军打仗的要求布置,森严军法,形迹可循,强大的约束力,却也苦了那些头一次随刘皇帝出巡的贵人官宦们。

负责行营诸事的将领乃是大内统领刘廷翰,这个在北伐战争中被刘皇帝所看中,调至御前的大将。七八年过去,在朝中不算声名显赫,但因为离刘皇帝近,又担着宿卫要职,也无人敢小觑。

“将军,陛下相召!”循例检视完行营布防,方回道军帐,便听到汇报。

没有丝毫怠慢,放下只饮了半口的清水,刘廷翰整理戎甲,前去御帐谒君。

“臣奉召来见,不知陛下有何示谕?”御帐内,刘廷翰拱手拜道。

御帐空间还是很大的,顶高三丈三,可容五十人同时参拜,各项器具摆放整齐而有条理,仅为搭建这一御帐,就花了近两个时辰。

也就是因为不是真正的行军打仗,方才有这等闲适。刘廷翰一人站于其中,倒显得孤单了许多,看着他,刘皇帝轻笑道:“朕在行营转悠了一圈,甚有章法,虽然久未在戎旅,这行军作战的本事也没有放下啊!”

“陛下缪赞了!”刘廷翰有些纳闷,叫来自己,应当不会就为夸自己一句吧,嘴里应道:“臣只是做为将者当为之事!”

“随行的公卿不少,官宦更多,更不乏子弟女眷,没给你添什么麻烦吧!”刘承祐问道。

“陛下在此,天威笼罩,汉法森严,未敢有触令者!”刘廷翰恭维了一句。

他说的话,刘皇帝倒也相信,不过这人多马杂的,要说一片和谐,倒也不能全信。刘皇帝关怀刘廷翰,也是因为他资历功劳都相对浅薄,不是所有人都卖其面子。不过,他既然提不出困难,刘皇帝也不再多言。

看着他,直接吩咐着:“接下来,更改路线!”

闻问,刘廷翰当即道:“请陛下示下,臣好早作安排!”

“转道东南,经濮州、济州,朕要先去看看五丈河!”刘皇帝说道。

“是!”没有任何迟疑,刘廷翰应道。

刘皇帝这也是在视察河堤时,偶发的想法,五丈河可是中原一条重要的漕渠,开通于乾祐七年,先后以汴水、金水为源,如其名河宽五丈。

不是条大河,但开封通过此河直接连通河南道北部诸州,到开宝四年,每岁通过五丈河输送东京的漕粮已达三十五万石。或许同南北运河的运力不能相比,但这个数目已然可观了,这是东京漕运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河南漕运的主干。另外,更改路线的话,刘皇帝还能顺路去逛逛大名鼎鼎的梁山泊。

“陛下,如更改行程路线,当通知沿途州县官吏,准备接驾事宜!”石熙载作为崇政殿大臣,出巡期间,仍做着皇帝秘书的事情,此时提醒道。

“可以行文一封,晓谕诸州县,不过接驾之事,就不必大动干戈了。像滑州这边如此就挺好,州县如常,朕做个游客即可,不得劳师动众,不得扰民,更严禁借迎驾之由,竭官兵以上贡献!”刘皇帝向石熙载吩咐道。

“是!”

这也是刘皇帝历次出巡都要强调的事情,谢绝贡献,严禁扰民,行途人虽众,但各项物资齐备,即便有短缺,也有专款负责采买。

刘皇帝与隋炀帝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在各种折腾的同时,始终顾惜着黎民百姓。否则,如果真放开来整,大汉同样经受不住,就拿地方贡献来说,要是像杨广那般要求地方极尽酒食珍奇,只怕走上一遭,本就还谈不上富庶的河南诸州要就要回到开国之初了。

而对刘皇帝这种明君风范,石熙载显然很是认可,眉目之间透着敬服,开口赞道:“陛下简朴迎驾,禁绝贡献,如此爱惜百姓,实乃黎民之福,国家何愁不能安定!”

听其言,刘承祐摆了摆手,道:“朕出巡,终究是来体察地方官政民情,籍以观新政之效,如果因此而扰民,岂不反成了过错。再者,如论贡献,朕这些年有什么是没见过的?”

“陛下英明!”

“这样吧,也不用沿途州县官吏接待了,传诏河南诸州县主官,于四月初一以前,至历城候诏,届时朕统一召见他们!”刘皇帝沉吟了下,又道:“至于沿途,朕自己有眼有耳,会听会看,就不劳他们介绍了!”

“是!”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注意到石熙载拿着的一叠奏章,刘皇帝问:“这才出东京不久,就有这么奏件?”

面对刘皇帝的疑惑,石熙载解释道:“这是宣慰使陶谷与一些随驾官吏,联名所奏,正欲呈于陛下御览!”

“嗯?”闻之,刘皇帝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提到陶谷,他立刻就有所疑惑,这老儿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何事?竟要他们联名上奏?”刘皇帝略表好奇。

要知道,刘皇帝在位的这二十年,如此漫长的时间内,收到联名奏书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因此,再涉及到陶谷,再注意到石熙载的表情,自然察觉到了异样。

小心地看了刘承祐一眼,石熙载禀道:“陛下,诸臣上奏,此番出巡,既至河南,当东巡泰山,希望陛下行封禅事!”

他这一开口,刘皇帝顿露恍然,大抵也只有这等事务,能让陶谷等人大胆串联了。同时,也上了心,封禅可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对于一个帝王来说。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臣子上奏,请他封禅了。早在当年北伐成功之后,朝中以及河南地方上,就有一批臣子上书。后来,也零零散散的有些进言。

但是,最令刘皇帝心动的,大概也是此次了。

表情间,都有一抹明显的变化,不过很快按捺住了,沉吟了一会儿,刘皇帝道:“封禅!你觉得,以朕如今的功业,足够封禅吗?”

闻问,石熙载肯定地道:“陛下以少弱之年,掌国于危难之际,十五载励精图治,改天换地,一统河山,再造盛世。如今天下宁定,四夷臣服,万邦来朝,陛下之功业,堪称雄视古今,臣以为封禅可行!”

听石熙载这一番话,刘皇帝还是很受用的,不过自满的情绪很快控制住了,说道:“只可惜,北方尚有契丹辽国,辽西、辽东也未收复,如此封禅,朕恐不足啊!”

当然,群臣百姓绝对不会以此非之,石熙载也是如此说的。唯一的问题,还是看刘皇帝自己,他有强迫症,觉得功业未竟,德行不足,别人劝也没有。

良久,刘皇帝终究还是从那种起伏的心绪中摆脱出来了,悠悠然地说道:“朕此番本为出巡,封禅乃大事,哪能如此仓促,这份请命书留下吧,封禅之事,容后再议!”

“陛下!”石熙载很是意外,有心开劝。

刘皇帝抬手止住他,说道:“你学识渊博,同朕讲讲,这历代帝王,封禅成功的有几人?”

石熙载无奈,只能从命叙来。

到刘皇帝之前,有封禅之举的帝王不少,但能成功的,则寥寥无几。而在石熙载看来,封禅成功的,唯有五人,秦皇、汉武、汉光武、唐高宗、唐玄宗。

由此可见,封禅对于一个帝王的意义,这可代表着历史地位。而刘皇帝如果封禅成功的话,比肩秦皇汉武,怕也没人会说些什么。

然而,激动归激动,还是生生按捺住了,因为重视,所以更要求完美。等石熙载退下后,刘皇帝侧卧于榻,翻看着那份联名奏疏,陶谷等人所奏,自然对他以及他的功业极尽吹捧,吹捧得他自己都有些脸红,但是,看得津津有味......

显然,对于封禅之事,刘皇帝是十分心动的。只是,作为一个有点强迫症的人,在北方未定的情况下,他还是不愿意贸贸然。

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47章 德胜渡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5章 春闱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86章 宗室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73章 纸上谈兵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64章 沉默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87章 “惊喜”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73章 道府之争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12章 兄弟第36章 李业告状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158章 善后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94章 杨邠案(2)第104章 在真定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474章 补漏匠第72章 磁州贼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53章 交代后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38章 回宫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384章 反响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1章 刘信遭贬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77章 吏职变动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6章 西面来人第126章 冬至宴2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87章 琐屑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51章 寿国公第461章 癫狂?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65章 杨无敌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56章 腹心之谈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98章 温柔乡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416章 面试第365章 看衰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64章 郭威支持稳
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47章 德胜渡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5章 春闱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1759章 生财之道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86章 宗室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难欺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73章 纸上谈兵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64章 沉默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487章 “惊喜”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73章 道府之争第32章 潞州震动第112章 兄弟第36章 李业告状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158章 善后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346章 文人风骨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3章 相敬如宾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54章 主动出击的回鹘人第299章 辽国的情况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94章 杨邠案(2)第104章 在真定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第1679章 太子过问军事第474章 补漏匠第72章 磁州贼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53章 交代后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121章 父子异见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38章 回宫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59章 元臣多鄙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73章 安东大开发4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05章 卢多逊急了第384章 反响世宗篇36 不一样的完颜部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41章 刘信遭贬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77章 吏职变动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36章 西面来人第126章 冬至宴2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43章 许州将吏为之一空第187章 琐屑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51章 寿国公第461章 癫狂?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65章 杨无敌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56章 腹心之谈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116章 满朝震动第98章 温柔乡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10章 军队得求稳第416章 面试第365章 看衰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64章 郭威支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