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安东大开发2

毫无疑问,安东都督府所招徕人口,基本来源于中原以及北方,再往南招募,成本更高,且南方的百姓也更加难以适应东北的气候。再加上,南方的百姓,也实在很少愿意脱离温暖适宜的环境。

而范围再缩小一些,那些招募的百姓,则集中在河南、河北、燕山三道,其中来自河南地区的汉民,几乎占总数的四成。

尤其是登来青密几州的百姓,更呈现出一种积极踊跃的状态。他则不只是因为安东都督府提供的诱惑条件,还借助这些年北方海运的兴起,尤其是通往高丽、日本、辽东的商道开通壮大,当地百姓对外的了解也在增多。

随着一名名海商从海外满载而归,赚得盆满钵满,荣归故里,引得当地的民众瞩目。如此致富故事的传播,也使得当地百姓心中的开拓欲被激发出来了,经商不是所有人都能干的,那既需要本钱,也需要运气,稍有不慎,就可能是血本无归。

而对于那些农民子弟而言,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一身力气,以及种地的技术了。而安东都督府给他构建的,则一张美好的蓝图与愿景,在家乡,或许只是一个小农小户,还要面对与兄弟分地分产的竞争压力,到了安东,就是另外一个广阔田地,开局就是至少百亩的“地主”。

这可是阶级地位的直接提升,并且,根据安东都督府宣传的政策,对于田亩数量,在安东是完全不做限制的,只要你有能力经营耕种,就算万亩田土,也不会受到打压,哪怕转让都不用像在内地需要承担不低的交易税。

这样的条件,也激发了河南子弟勇闯安东的欲望与动力。同时,由于这些年朝廷鼓励百姓生养,人口数量的激增,也使得民间劳动力开始出现富余的情况。

对于大部分农户家庭来说,土地暂时是不愁耕种的,但每家每户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财产继承的问题。

不只是皇帝贵族官僚需要面临这个问题,小农小户同样需要,或许不像达官贵人们一样有一套严格的继承制度,但也难免偏私宠爱,有多有寡。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一些子弟送去安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还能在安家费上分享一部分,那可是黄澄澄的铜钱,可以节省不少用于换钱缴税的粮食。

在多方因素的加持下,安东的移民方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完全有别于大汉其他诸边的情况,当然,这也是安东地区的特殊性造成的。

同时,前后十几万人的移民,也有一个显着的特征,他们都属于武装移民,一手拿刀,一手执犁。

安东都督府下,虽然拥有近两万人的军队,但是这么点军队,是无法兼顾到偌大的安东地区,这些新移民,更多地还得依靠他们自己保护,必需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村寨镇堡,民兵互保,是都督府制定的自卫政策,武器都由官府提供,除了铁甲、硬弩等特殊装备之外,这些移民的武器堪称精良,至少不是当地的蛮夷所能比拟。

除了诸道州汉民之外,还有一些胡民也在招募之列,并且效果很好,大部分都是来自燕山北道的奚人。

大汉地域广袤,民族众多,自南到北,固然有不少叛服不定、不愿接受王化的顽固份子,但同样有一些温顺的部民。比如羌民、温末者,像吐谷浑人,早年的时候河东还专门有那样一支番军,但如今依然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融入到汉民之中。

同样的,奚人也是比较温驯的一个族群,十年了,对于大汉的统治很服从,燕山北道也没有预想一般的那么动乱多事。

有一说一,这还得感谢契丹人对奚人的驯化,那是十分到位了,如今,只是换了一个主人,一个外表温和,浑身笼罩着“温良”之光的统治者。

当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大汉的强大,朝廷的威严,以及在汉辽争霸过程中,饱受战争创伤的奚人也需要休养,其部族百姓,也想过段安安稳稳的日子,而大汉的统治,除了在控制上更加严密强势之外,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温和。

再加上,以奚王筹宁为首的原奚人贵族、部落首领酋长,也被朝廷驯化地服服帖帖的,很少配合,除了治权被剥夺,其他权利全部都有,大部分人还是能在大汉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表现好的,也能为官为将,甚至参加科举。

像奚王筹宁,如今就在开封过着安乐日子,安心养老,每天锦衣玉食,就是见刘皇帝,也不困难。而现在,也不能以“奚王”称呼筹宁了,刘皇帝在开宝十一年的时候,就改封筹宁为顺化郡公了,明显有别于大汉对爵位的命名规则,但政治意义深远。

于是,有近万的奚人,受到安东都督府的招揽,前往安东安家垦殖,并且享受同样的待遇。这一点,也得到了中枢的支持。

而除了从各地吸引普通农牧百姓之外,还有一些人,也成为了开发的有力臂助,甚至可以说是主要力量。

那便是以勋贵及官僚子弟为主的一个群体,当然,让这些高门贵子,到安东去讨生活,没有多少人愿意,甚至有抵触心理。

但是没办法,有刘皇帝的训示在,大汉的贵族与官僚们总得表现一二,哪怕只是为了迎合皇帝,也不得不投入钱粮,派遣家族中的子弟,远赴安东。

刘皇帝有一句话,让人无从反驳:朕的儿子都在边陲打拼,为国效力,勋贵官员家的子弟,难道比他们还金贵吗?

这句话实在,也让人不得不遵从皇帝陛下的号召。当然,前往安东的那些贵族官僚子弟,有的人是去当官的,有的人是去从军的,也有的人是去圈地置产业的。

而朝廷中也一向流行着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有遍地履历的人,得到提拔的机会也就更多,对于有志于官场前途的人来说,安东也是一个不错的去处,毕竟其特殊,也牵动着朝中掌权者的目光。

被派去安东的大家子弟,哪怕大多都属于庶出或者旁系子弟,但他们能够带去的资源,显然也不是一般农民、牧民所能相提并论的。

小打小闹,不是他们的风格,他们的开拓,还带有一定的政治目标。他们圈地,往往都是几千上万亩地圈,毕竟有钱,还有人,而东北的土地、山林、矿藏、毛皮、药材等资源,辅以安东的宽松政策,也确实有利可图。

当然,安东的土地,也不是任意赠送的,刘旭做了一个规定,那就是给你多少地,你得耕作,田里得有作物,地里得有产出。

但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劳动力的不足,不过,他们有的是办法,或者花钱从内地招募,觉得成本高的,则干脆做起无本的买卖,去捕捉农奴,把那些活跃在当地的靠渔猎为生的土着蛮人,生生逼迫下地。

于是,“捕奴业”在安东也逐渐兴起了,由贵族子弟们组织起的捕奴队,甚至配合起安东军对当地治安的肃清,不过这样的行为,引起的反弹也是不小的,也成为安东地区动荡的根源之一。

但即便如此,还是缺人,而种地也是需要技术经验的,可不是随便一个人拿起锄头就能开垦出一片良田的。

后来,甚至有人把注意打到安南及其以外地区的土着身上,花钱从南边买人。当然,朝廷是明令禁止蓄养私奴以及人口买卖的,因此,类似的行为,都是套着一个“雇佣”的名义。

这些充斥着暴力、强权与剥削的行为,也只有在安东地区,可以这么明目张胆,也名正言顺。

因此,到开宝十七年时,安东新填充的外来人口,已然超过了二十万。当然,除了以上,还有一个人群,对安东的开发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那就是商贾。

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48章 再去一臣,继任人选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83章 抉择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31章 边公在任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695章 袁家庄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85章 安心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149章 降表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65章 旧邸第45章 移镇之议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62章 紧锣密鼓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93章 杨邠案(1)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80章 一意孤行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29章 游市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407章 麻烦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160章 平定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122章 睡仙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2章 祸福之间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33章 豪强第380章 投汉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106章 倒赵第88章 童谣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243章 不自知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60章 平定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45章 靖江军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75章 军略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41章 小风波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项任命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84章 虚了
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48章 再去一臣,继任人选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83章 抉择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31章 边公在任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1695章 袁家庄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85章 安心第199章 雁门大将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149章 降表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165章 旧邸第45章 移镇之议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62章 紧锣密鼓第66章 兄弟之国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93章 杨邠案(1)第107章 卢多逊:赵普也该倒了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80章 一意孤行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29章 游市第178章 头脑清醒的乾祐帝第407章 麻烦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45章 心情不佳刘皇帝第160章 平定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90章 燕王在京,军制改革第122章 睡仙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60章 都安心了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279章 喜从天降第62章 祸福之间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33章 豪强第380章 投汉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34章 南口大战3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72章 川蜀定制,钟谟汇报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71章 将威胁消灭于萌芽第106章 倒赵第88章 童谣第326章 寻觅终有果第2099章 太宗篇46 军售 枢密院变局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99章 潞州来客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427章 晋王要做忠臣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243章 不自知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160章 平定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45章 靖江军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175章 军略世宗篇26 北廷国相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41章 小风波第275章 当与众乐第2095章 太宗篇42 三项任命第45章 同样的选择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84章 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