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制举进展

河中的蠢蠢异动,事虽不小,却还不至于让朝廷紧张到过分地步。李守贞叛乱的消息还未传到,东京自上而下,一切如常,并且比起以往,更显秩序,朝政有条不紊。所谓,外松内紧。

刘承祐稳若泰山,照常理政。

“陛下,河南诸州,除濮、郓、邓、襄、安数州之外,地方军器作坊,已悉数裁撤,军器监已收各州能工巧匠四百余人备役,制备器料陆续输送入京,而今诸库储备,可供诸作坊署两月之用。”

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对中原地区兵器作坊的处置,也算是有了些成效,进度已然算快。但从结果上看,都是中央辐射控制力度够强的州镇,以及似郑、汝、滑、兖、徐这等对朝廷较恭顺者,即便如此,也不是诏下即俯首听命。再加上王章一向以来粗暴强硬的执行手段,几乎可以肯定,地方上对此事怨气不小。

“传诏,重申朝廷行此事的初衷与态度,晓谕各州,可改军器坊制民器。如有工匠遣散者,官府当适当作补偿!”略作思量,刘承祐吩咐道。

“是!”王章应道。

从其表情可知,对此并不是特别上心,抑或是知道可能的结果。哪怕经此整治,地方私制军器,又哪里真正能禁得掉,若有心,继续偷偷地制作便是。只有朝廷权威严树,逐步施重手整饬,才会有效果。而此前王章赞同刘承祐的“罢兵”的想法,也是看见了好处,而今,工匠有了,又收获了大量的铁、锡、皮料等制作物料,他也就满足了。

对于这些,刘承祐不知道吗?当然也是审思过的,就如同刘承祐所施其他政策的考虑一般,先逐步施理执行,把制度定下,以后,这便是秋后算账的依据。

“对其余方镇,暂停此务!”刘承祐又说。

“是!”王章再应下。也清楚,接下来,朝廷要全力着手应付河中,就暂时不在这等小节上去“撩拨”地方了。

“另外,军中所用弩、甲、刀、枪等武器,种类繁多,制式不一,臣议着手整顿,根据禁军实用武器情况,进行制式专造,废除杂制军械!”王章又禀。

这是整合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做法,对军队训练、后勤等方面也有裨益。此议深合刘承祐之心,念头只稍微一转,便同意了。

王章退下后,没一会儿,赵上交与陶谷二人受召而来,联袂入殿,哪怕在刘承祐面前,也能察觉到二者之间的不协,一种暗中较劲的感觉。尤其是陶谷,原本按照他的预料,又凭着与刘承祐的关系,知制举的差事算是稳稳的,结果,赵上交不开眼,竟然也上奏条陈,还提出了一条被他忽视的“糊名考校”。

“制举之事,筹备得如何了?”没有管陶、赵二者之间的那点不对劲,刘承祐直接问道,他只要事情办妥即可。

“启禀陛下,已按照条制筹备得当,贡院整理修葺,考官业已甄选完毕,皆三馆及翰林,护考官兵由禁军选派,考校条制流程已宣告来京应考之人......”赵上交如数家珍般道来,一副干练的表现。

话落,陶谷也紧跟着说:“陛下,前番所列条制规程,多参考唐制,然经臣等商议执行,犹嫌冗杂,陛下重开制举,欲求急用之才,故此番制举,臣等筹措,力从简练,以求实效,为朝廷选材举贤。”

显然,陶谷是深知刘承祐的喜好,晓得他对朝中许多冗虚之事很不满意,故说话奏事有意无意地附和着刘承祐的脾性。而闻其言,刘承祐果然满意地点了下头:“不错。”

“到尚书省报备登记的应考者,有多少人?”刘承祐看着赵上交问。

说起此事,赵上交脸上浮现出一抹尴尬,声音放低,垂首答道:“考校诸科,共一百八十九人。其中半数之上为进士科,明经科次之......”

“这么少!”刘承祐是真惊讶了,带着点不解的怒气。

讲道理,此次制举,准备了这么久,不说万众云集,也不该如此凄清吧。天子亲自下诏开制举,应试者竟寥然至此。

这个时候,陶谷出声了,说道:“陛下,依例,应试的读书人,需在地方参加解试,考核合格,取得官府解书之后,报送尚书,再与省试。然前因战乱之故,地方解举废弛,取得解书者本就不多,故民间许多有才者,并无资格与试。”

“臣以国家重启选材,可适当放宽条件,然为赵知举所拒绝。”陶谷斜了赵上交一眼,开始当面给他上眼药了。

闻言,刘承祐口风果变严厉:“朕渴求人才而开制举,属恩科,非常制,选拔为何仍囿于窠臼之中。非常之时,自有非常之制,岂能使天下人才,受限于一封解书之中?当放开限制!”

听刘承祐这么一说,赵上交立刻答道:“陛下,国家选材,本当层层选拔,纵制举,亦当有其规矩,岂能任意胡为?若无限制,恐有滥竽充数之辈,混杂其间。”

闻赵上交的回答,刘承祐还没反应,陶谷嘴角却是一勾,拱手道:“陛下,臣闻地方多有官员肆意妄为,收受贿赂,得不亲试而得解者。这些滥竽充数之辈,可同样有解书......”

“那毕竟是少数。”赵上交脸色不好看,反驳道。

“报备士人中,其所得解书,可多为前朝所发......”陶谷又阴阴地道:“而况,陛下亲开制举,应试者不足两百人,如此寒酸,可曾想过陛下与朝廷的颜面?传将出去,岂非让天下人误会,朝廷不得士心?”

“朝廷所选,需良干之才,是要为官治民的,若无德才,宁肯不要!”赵上交胡须一挑。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见两人快在御前吵起来了,刘承祐抬手止住争端,沉着脸,好生思量了一会儿,抬眼道:“二卿之言皆有道理,规矩自然是要立的,但朕求才若渴,自当打破窠臼。这样,此次乃国朝初举,开特例,应试适龄士人,不看资历,不需解书,皆可与试。”

“为免滥竽充数者,可组织翰林、六部郎官进行一次初步筛选,再参加正考。另,于考校之事上,严格把控,行宽进严拔!”

刘承祐语气虽显平淡,但俨然不容置疑,陶谷立刻应道:“是!陛下英明。”

赵上交呆了下,也只能无奈道:“臣遵命!”

“制考日期定于何日?”

赵上交答:“原定于本月二十日,如今......”

“延后一个月,改至八月十四,放到中秋节前吧!于尚书台报备日期,截止于八月九日!”刘承祐直接吩咐着。

“是!”

两个人同时应道,都知晓,经刘承祐这么一变,尚书礼部与他们两知举,又有得忙了。

不过相较于赵上交的郁闷,陶谷则显得轻松多了,甚至有些得意,至少,这一次赵上交在皇帝这儿吃瘪了。

眼珠子转了转,陶谷又主动道:“陛下,此诏下,天下应试之人必定成倍增长,监考官员还需增备。另,已至东京的读书人,臣观多有贫苦之人,衣食难足。再拖一个月,只怕其在东京,难有栖身之资!”

“陶卿所虑甚是!”刘承祐点头,直接说:“已报备尚书者,可凭所发公状,至开封府领取钱粮。着侯益,酌情发放!”

“陛下仁德!”陶谷立刻恭维。

此举,刘承祐可得士人之心,作为提出建议的陶谷,也可借此提高名望,再加同知制举的身份,他几乎可以想象,自己能从中得到的好处。

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6章 雍王第365章 看衰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689章 高规格第153章 削藩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95章 辽帝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185章 赐宴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51章 结束了第59章 不知死第413章 分食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94章 减税难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690章 拼图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9章 劝谏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39章 百年大计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65章 制举进展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70章 御宴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27章 父子座谈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32章 做媒第240章 家宴这才是感言浅谈两点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69章 爱将第92章 万岁殿宴第33章 西巡结束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67章 刘煦娶亲第5章 王朴走了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6章 异见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69章 祸事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347章 谈话第99章 御帐议战第419章 离宫、噩耗
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489章 不好收场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176章 雍王第365章 看衰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82章 四件大事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689章 高规格第153章 削藩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95章 辽帝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99章 有些事从未改变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737章 生民百遗一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105章 密探专奏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69章 张彦威之死第176章 宣战行为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2071章 太宗篇18 转移阵地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91章 吉兆动兵,再临寿春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185章 赐宴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225章 辽国的应对第1751章 结束了第59章 不知死第413章 分食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194章 减税难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1690章 拼图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9章 劝谏第72章 驻足石壕镇第39章 百年大计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65章 制举进展第449章 皇帝对太子第170章 御宴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244章 边帅变动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27章 父子座谈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1743章 臣服尚有门槛第132章 做媒第240章 家宴这才是感言浅谈两点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第1748章 应急机制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269章 爱将第92章 万岁殿宴第33章 西巡结束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66章 噩耗连连,皇后病危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67章 刘煦娶亲第5章 王朴走了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16章 异见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01章 乱情控制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2章 史公镇洛:民怨四起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69章 祸事了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347章 谈话第99章 御帐议战第419章 离宫、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