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开封扩建

“陛下,金州有消息了!”宰臣李涛亲自向皇帝呈报堂文,并上禀一道消息。

观其表情,意态轻松,但刘承祐还是发问:“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李涛老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答道:“好消息!那弑兄夺权,妄图自守的冯继业,已然成擒,拘押监狱!”

前番,以金州变故,宰臣们商讨处置之议。最终决定,派出吏部主事陈观为使,前往金州,以封赏之名,行黜置之事。并以禁军将领张永德带人,以为天使护卫,未免引起警惕,只是带了五十名殿前铁骑。

“说说详细情况!”刘承祐轻轻地靠在御座上,说道。

李涛禀来:“据陈观报,使至西城县宣诏,冯继业大喜设宴,为面惊之,陈观与张永德虚以委蛇,引而不发。冯继业为冯晖幼子,名不正,言不顺,再加其性阴毒,杀其长兄,更失人心。金州文武将吏多不服之。陈观暗中观察联络,在冯晖次子冯继朗及将吏的支持下,将冯继业拿下,控制衙府,以朝廷制命,数其罪恶,抚定人心!”

“还真让他们办成了,这个陈观,确有几分干才,所托是人,李卿荐才有功啊!”刘承祐瞥了李涛一眼。

李涛含笑道:“为国举才,乃是臣的本分,所幸不负使命!”

略作停顿,李涛继续道:“陛下,陈观请示,冯继业既擒,善后当如何处置?另外,冯晖次子冯继朗,似乎有请继父职的意愿!拿下冯继业后,暗中与金州将吏联络,是故陈观与张永德已采取行动,将冯继朗与冯氏诸子,悉数拘押,看守于衙中!”

闻言,刘承祐不由乐了,笑声之中带着浓浓讥诮。以一种不解加感慨的语气,说道:“这些冯家人,倒是有趣,真不知天真,还是愚昧,这是视我大汉州县、朝廷职官为私产?”

听天子这么说,李涛也附和着说:“利字当头,权欲熏心,岂识天数?冯晖膝下共七子,此前皆在金州军政之间任职。冯继业篡权之后,将诸兄悉数罢免,陈观二人,能够迅速掌控局势,以免冯氏诸子趁机生乱,倒也有冯继业罢黜诸兄之功!”

“传诏,改金州为安康府,治西城,就以陈观知安康府,署理民政,效河东事,依朝廷前诏改制。金州之军,让张永德暂领,就地整训裁汰,一应待遇,亦依河东事!”想了想,刘承祐直接吩咐着。

“是!”李涛应下,再问:“不知冯家诸子,当如何处置?那些人,若留在金州,恐为祸患!”

“冯继业,让陈观派人,押赴东京,着有司鞠问治罪!”刘承祐不假思索,吩咐下去,少作考虑,又道:“不管如何,冯晖镇守朔方多年,外御戎狄,内治生民,于我中国有大功,确数一世英雄。

其诸子虽有不肖者,但对其后人,朕还是愿意给其后人多些宽待。将冯氏诸子,尽数迁移洛阳定居,冯氏家财,任其带走,金州不得侵占一分一厘!”

“陛下宽仁!”李涛当即夸赞一句。

刘承祐此令,可不算什么恩典。洛阳,可不是那么容易定居的,冯氏或许积累了不少家财,但冯氏七子,一死一囚,剩下五个人,说不准又会上演一出争夺家产的好戏,并且可能性很大。

讲真,冯氏给刘承祐的感官很差,他还从来没有对哪家哪户产生有如此厌恶之情。即便是当初据河中造他反的李守贞父子,给刘承祐的印象都没这么恶劣。

......

深秋之际,刘承祐难得出宫,巡视东京城垣,开封府尹慕容彦超随驾。

“皇叔,你当堂开封不到一年,却是政绩斐然啊,东京,是越发繁荣了!”悠然踱步,刘承祐冲慕容彦超说道。

慕容彦超身为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兄弟,也是皇室近亲,早些年的时候,还会倚老卖老。但这些年下来,对于刘承祐这个天子,他却是完全不敢以子侄视之了。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甚至于,慕容彦超对刘承祐,心存畏惧,从乾祐二年,皇叔刘信那事开始。想想那老兄弟,而今一家子还守着睿陵,而今都将满四年了,那等日子,想想就知何等凄凉。

是故,前番爱子被贬,慕容彦超虽然心疼,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此时闻皇帝的夸奖,应道:“臣哪里懂治政,皆有开封府僚吏辅助。我所为者,不过确立规矩,遵从朝廷律制!”

“皇叔此言,却是大智若愚啊!”刘承祐微微一笑。

“对了,皇叔心中可还在生气,朕把慕容承泰发配到军前?”刘承祐停下脚步,突然问道。

闻问,慕容彦超面色微变,连连摇头:“臣岂敢!承德泰平日就爱舞弄刀枪棍棒,让他去军中历练,也算随他意!”

“西南来的军报,可提到他了!”刘承祐说。

见状,慕容彦超黑脸微凝,有些紧张道:“莫非是他,又闯祸了?”

刘承祐摇摇头,带着点笑容:“非但没有闯祸,反而成长不少。在向训身边为军校,鞍前马后,颇任劳怨,历练个几年,再打几个仗,大汉宗戚之中,或许又能添一可用将才!”

听皇帝这么一说,慕容彦超松了口气,眉头舒展,跟着笑了起来。

环视一圈,指着开封城垣上的斑驳,刘承祐说:“东京历朱梁、石晋及至大汉,皆为建都于此,雄立中原数十年。中原大城,汴河明珠,而今看来,却仍显古旧了!”

闻言,慕容彦超立刻拱手道:“陛下,臣署理开封以来,一直觉得开封狭小、古旧,虽屡加修缮,却如缝补,难尽去其腐朽,实难副大汉京师首府之名。城厢、衙署、街市交错,布局混乱,建筑古旧,诸多道路狭窄,竟不能通御驾。而这些年,城中士民愈多,已然突破四十万口,更显拥挤,往后只会愈多,恐难承载......”

“听皇叔之意,是欲重修东京了?”刘承祐偏头看向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趁机进言道:“臣正是此意!近来,臣与下属商议,觉东京内外城,皆需大扩,宫城、皇城需要重修,诸司衙属、机构、兵营、街市,皆需重构,方不负首善之区。”

见慕容彦超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刘承祐明显有些动心,却不禁摇头道:“如皇叔之言,重建扩张,这般大工,所费钱粮民力,以朝廷如今的财政,只怕难以支撑!”

闻言,慕容彦超当即道:“臣有考虑过,重建东京,非一日之功,可逐步进行,陆续拨款。而今秋收告终,正是民力充足的时候,自可征召役夫,行扩城之事!”

刘承祐不由上下打量了慕容彦超几眼,这个皇叔似乎是越来越精明了,想了想,刘承祐问:“皇叔,三司调拨钱十万缗、粮五万石,开封府各项税收皆留用,皇叔可能修开封?”

皇帝目光炯炯,盯着慕容彦超,看得他心头嘀咕,表情微苦地说道:“陛下,不会想仅以这点钱粮,扩建开封吧......”

“自然不是!”刘承祐摆摆手:“如皇叔之言,仅作大工之启动罢了!淮南报,今岁唐廷最后一批钱粮,也将来京,届时也全部交由皇叔调配!后续缺额,逐步补项!”

这么一解释,慕容彦超琢磨了会儿,拱手道:“如此,臣可尝试为之!”

“甚好!”刘承祐一笑。

“陛下如虑修城钱粮,臣有一策!”慕容彦超道。

“讲!”刘承祐看着道。

慕容彦超黑脸上露出一抹“机灵”,说道:“陛下欲扩建城池,也是未东京士民百姓谋福,可向城中户民,收取‘缮城税’,另,东京商旅兴盛,全国各地,往来东京之巨商大富,不可胜数,可令其捐献钱粮......”

真是个好建议,刘承祐这下知道了,这个皇叔,实则还是一如既往,敛财手段“丰富”。刘承祐可以确信,若依其言而行,东京只怕又要怨声载道了。

是故,刘承祐很干脆地说道:“‘缮城税’就不用考虑了,朕不愿扰民,不过你口中那些巨商大富,或可想些法子,让他们东京的扩建,出一份力!”

“是!”慕容彦超应道,虽然建议被刘承祐否了一半。

“另外,关于东京扩建,皇叔回去,会同工部,先理一份扩建章程出来......”刘承祐又抬手吩咐道:“扩建大工,朕就全权委以皇叔了!”

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76章 玉如意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80章 春夜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764章 禁轿第286章 宗室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10章 老将出马第243章 总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82章 不手软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33章 延禧驿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199章 出宫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182章 征唐之议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45章 中秋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66章 陷河阳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324章 交代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775章 调整第133章 捷报第127章 冬至宴3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444章 揣测者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7章 父子座谈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95章 大洗牌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12章 兄弟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30章 小市民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18章 商贾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21章 梁孝王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78章 沧州府第7章 贵戚解权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
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76章 玉如意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211章 筹议北伐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80章 春夜半岛史话·安平公主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1764章 禁轿第286章 宗室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第185章 勤勉为国杨相公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2050章 最后的旅途21第10章 老将出马第243章 总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82章 不手软第153章 杨业戍代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133章 延禧驿第151章 广政殿议第199章 出宫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182章 征唐之议第79章 滏阳之捷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145章 中秋第1章 封禅的余韵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156章 南唐来使3第66章 陷河阳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63章 安西缓封第324章 交代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64章 边事不宁第1813章 雍王不当这出头鸟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775章 调整第133章 捷报第127章 冬至宴3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444章 揣测者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305章 辽国三载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691章 晋王的成就第442章 金玉满仓,堆积如山世宗篇34 由“劳务输出”引发(等待更新)第96章 寿春城内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3章 老臣凋零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27章 父子座谈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155章 南唐来使2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70章 其志甚坚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第95章 大洗牌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变迁第112章 兄弟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330章 小市民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18章 商贾第158章 河东风云(5)第421章 梁孝王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78章 沧州府第7章 贵戚解权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