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

离开汉宫,再度站在城阙前,回望,汉皇城仍旧是那般巍峨壮丽,除了城前拆迁平整出了块巨大的广场外,几乎没有更多的变化,只是那股镇压天下的气势似乎更加雄厚了。

钟谟不由回想起了六年前,当年的潦倒境遇再度于记忆中闪现,当时也是接受皇帝的召见,离宫之时,也是驻足回望,只是身着古旧麻袍,怀里揣着分量很实的赏钱。

追忆往昔,心中生出了无限感慨,尽数在表现在脸上。

皇城东南侧,设有一片“停车区”,按照品阶分置好,毕竟能够乘车入皇城的,只有寥寥几人,并且基本都已亡故。边上还有一处马房,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坐车,大汉尚武的风气很浓厚,许多文武职吏,都喜欢骑马“上班”。大汉战马虽然不算多,但驽马、道马已然不少,北面的契丹对于军马以外其他杂马,交易管控也没有那么严格。

在车林之中,找到自己的车驾,车夫正在打盹,但嗅觉似乎十分灵敏,钟谟一近前,不待出声,就立刻醒了过来,并麻利地取出矮凳,以供钟谟登车。

其后又紧做收拾,尤其把地上马粪的痕迹再给清理干净,这才驾车离开。大汉对于城市牲畜的管理,十分严格,卫生便是其一,按照规定,城中马、驼等畜,所产粪尿,主人自清之,有违者,民罚款,官则还另需记一过失。

据说,有一次皇帝巡开封市,见街道之间,畜粪遍地,污秽密布,臭气熏天,当即指出问题,后来就出台了一份东京卫生管理条例,城内牲畜的卫生管理就脱胎于其中。

另外,还有牲畜如失控,窜行街道者,畜捕而杀之,主人罚款,如有造成官民财产损失,主人赔偿,如有伤人乃至致死,主人亦当其刑。

“钟尚书去哪儿?”车帘放下,外边传来车夫的问询声。

闻问,钟谟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先回宾馆,待我换身行装,再往街市一游!”

“是!”

这名车夫,并不是钟谟的随从,而是到东京后,请礼宾院雇佣的本地人,赶车技术要好,知晓东京的规矩,熟悉道路。东京如今是日新月异,但规矩也多,管得更严,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外乡人就能走得通了。

如今,有侨人入京,稍有资财者,都要雇一个向导。若是小民,字也不认,路也不识,受骗上当是小事,一不小心触犯了禁令就是灾祸了。

东京,虽不乏升斗小民,但真不是普通黔首能够生存的,尤其是外来者。

车驾内,钟谟微闭目,儒雅的面容间,浮现了少许凝沉之色,只有他独处之时,才会表露出来。他的脑中不断回响的,是告退前汉天子关于川蜀之乱的话,从离开崇政殿后,就一直在思考。

“告诫”二字都直接说出来了,也就由不得钟谟不慎重了,沉下心来,脑中反复地琢磨着。钟谟此人,是很聪明的,经历过大起大落,也使得其心境越发平稳。

汉帝的话与他所知的关于川蜀之乱的一些传言及情况,不断在脑海中交集缠绕。背后具体的情况如何,终不为人所知,但当在抛开那些浮面上的消息,从结果来看,就会发现,川蜀之乱不管起因在谁,收到重大损失,遭到严厉打击的,就是孟蜀的那些贵族、官僚及豪强。

想到这点,钟谟的表情越加严肃了,也不免带上了忧虑,也大概猜到了汉帝的意思。他钟谟在南唐,就是属同样的阶层,家中虽算不得巨富,但锦衣玉食也是基本,家里所拥田地、产业同样不少,亲朋也多有财产。

若仅是他一家,也就罢了。即便是川蜀那样的大清理,主要针对的也仅是中上层的勋贵、官僚以及作乱的官吏、豪强。两百多州县的地方川蜀旧吏,虽然也被清算了一些,但只要老老实实地顺服朝廷,接受大汉的统治,如今也都活得好好的,做官的氛围虽不似孟蜀那般宽松,但家人财产都保住了。比起那些家产被抄,田亩被分,全家全族被迁出蜀地的旧朝权贵,可要幸运多了。

钟谟觉得,以他与皇帝的联系,再加对朝廷的功劳,结果断然不会那般。那皇帝所针对的,应当就是那些他在金陵笼络的那些勋贵、官吏了。

一虑及此,钟谟忽而悚然一惊,如果他没有猜错,将来川蜀的事情将在江南复现。并且,照汉帝的态度来看,他所联合的那批“顺汉派”,将来或许成为隐患,甚至可能牵连到自己。

想得再多些,自己的动作,会不会让汉帝觉得自己是在结党营私,要知道,南唐的党争也算是闻名在外的,贯穿历史,始终是其朝堂上的主旋律......

等钟谟回到礼宾馆时,整个人已然想开了,他决定,回金陵后再不复联络。以如今天下形势,以大汉的实力,如若南下,实则真不需他多尽力,只需在合适的时机做出适合的配合决定即可。

再者,毕竟还属唐臣,还是注意一下嘴脸,并且,若是做得过了,别汉师未来,已自招杀生之祸。该低调,还得低调。

礼宾馆距离皇城并不远,周遭官舍林立,装饰布置十分大气,乃开封大修之时重建,有礼待四方国宾之意。

此番来开封的各方势力使者,都还未离去,形形色色,诸服诸相,皆逗留于此,想要多享受一番东京风物。

行走在整洁雅致的宾馆内,听着起伏胡语方言,钟谟心中不由浮现感慨,如今的大汉,虽然远谈不上四方诸夷万族来朝,但帝国的崛起,对四境的影响力却在显著提升。

一阵愉悦的交谈声自廊道间传来,循声望去,那是个身着绸衣的青年,操着闽地口音,清源军留从效的养子留绍基,此番奉其父之命,潜然北上入贡,以输臣诚。

显然,即便地处泉、漳的清源军,与中原隔绝,亦能感受到天下局势的变化。说起来,留从效虽然割据泉、漳也十来年了,但名义上还是南唐的臣属。

但是,这南唐臣属,如今也毫无顾忌地,直接向中原朝廷纳诚了。对此,作为唐臣的钟谟,当作没看见,也不上去打招呼,免得尴尬。

回到唐使下榻的房间,钟谟换了身常服,稍做休息,即带着两名随从,在车夫的向导下,往东京街市一游。北上东京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宾馆,精力也多花在与汉廷官方的交流上,对于阔别多年的开封,也一直没有游览过。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今日之开封,日益繁荣,其雄壮,远迈当年啊!”行走在南市的街道上,钟谟不由慨叹道。

旧的市坊格局被打破,并不意味着原来的市集没落,相反,更加繁荣,每日的人流量一点都不小。以原北、东、南市为基础,慕容彦超当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规整扩建,由官府新营建的店铺、楼肆,就有1500余间,除了留为官用、回报捐款的“义商”以及补偿占地之民外,余者售卖,还为开封府创收了。

市场的规划分布,也越发合理,肉行、鱼行、米行、面行都是分片划区,集中管理,一改早年的乱象。诸类铺面,也是十分有条理,纵目所见,皆是秩序井然之象。

漫步在贯通南市的干道上,眼帘中是人流如涌,喧声如潮,宽阔的街道,足可容六车并行。经历过当年开封道路之狭窄拥塞,见着眼前景状,那种对比感尤其强烈。

就如刚来东京,走上那直通皇城的天街时,钟谟所感受到的震撼一般。那三十丈(约百米)宽的天街,一眼望不到尽头,那等壮丽,所展现出来的气势,在钟谟认识中,大抵只有盛唐时的长安、洛阳才有。

金陵虽然也是一座可容民百万的城池,但与开封相比,明显差了许多,精神层面的差距。

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7章 遗表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98章 虞美人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4章 巡游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428章 用心第35章 东归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34章 亡国之族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1773章 质问第372章 封王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6章 异见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章 武德司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8章 皇子戍边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08章 蠢儿子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340章 定论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35章 坐不住了第201章 捐资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236章 母、妻、子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198章 秋猎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34章 惊陶谷第112章 整风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77章 耶律妃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17章 泼冷水
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7章 遗表第1733章 王侁要倒霉了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398章 虞美人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35章 降将→良将第24章 巡游第4章 见完这个见那个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816章 一个勋贵家族的进化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197章 开封扩建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428章 用心第35章 东归第1692章 香料之路 魏王奏章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34章 亡国之族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8章 宰臣间的龃龉第1773章 质问第372章 封王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31章 主动调整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16章 异见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17章 武德司第120章 开始着手对付辽国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38章 澄心堂内心惶惶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28章 皇子戍边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113章 十年之争也该结束了第139章 随驾带着御史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78章 南北并发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08章 蠢儿子第268章 一城,一战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266章 蜀廷的争执第340章 定论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35章 坐不住了第201章 捐资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20章 蛮瑶归服第236章 母、妻、子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198章 秋猎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亚风云终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725章 见微知著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34章 惊陶谷第112章 整风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32章 郭氏之虑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98章 辽国变故第129章 汉师伐蜀第103章 王昭远的见解第177章 耶律妃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117章 泼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