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

bookmark

“两淮职吏,选调官员,进展如何?”刘承祐看向冯道。

“州县一级职吏,已从两京及近畿官员勋略,甄选上百人,已然陆续赴任,再加上接纳的唐吏,可以满足政务之典治!彼初降,必然尽心相辅,以博信任!”冯道说道:“另外,臣等共议,欲从地方州镇中,挑选干事之将吏,调往淮南两道!”

“此议不错!甚可!”刘承祐脑子里只转了个弯,便露出了笑意,说道:“不过,淮南新下之地,政制未固,民心未附,需以良吏,善加调理,化为汉土。所拔之吏,品级虽不高,却是我朝在淮南的统治基础,需要重视!”

“请陛下放心!”冯道禀报道:“臣等所拔,届时量才所取,都有在诸司衙署、州县有典政任事的履历,每岁考比,皆为中上之评......”

对于冯道此言,刘承祐不全信,天下从不缺有才者,但为政之才,大汉朝还没有多到这个地步。但是,并没有点破,他也不可能去苛求,淮南派遣职吏,尽是干臣。作为皇帝,他只需从全局来考虑,纵有人情往来抑或滥竽充数者,只要在可控范围之内,无碍于大局即可。

“另外,陛下所新设道州新制,廷臣推议,斟酌周全,当于布政、按察两司下,另设佐官吏职,构造衙司,以治道政。”冯道说道。

“这是自然!”刘承祐直接点头表示同意,说道:“一道州政,王事糜繁,朕可不愿臣工过受其累。关于道府官制,卿等会同三馆饱学之士,尽快议定规制,拟个条陈。淮南两道之军政制度,要尽快构建完毕,上下官员的委任,也要尽快落实!”

“是!”冯道应命,老脸放松,又恭谨地向刘承祐建议道:“另,唐末以来,各道府州县,遭逢战火,屡陷兵燹,兴废不一,以至天下崩坏,而前制已旧,难以满足当下安邦治国之需。老臣以为,淮南新制,可暂于两道试行,以观成效,查漏补缺,待全制之后,逐步推行于全国。也可趁机,全面划定疆界,厘清城邑!”

眉毛微挑,刘承祐偏头,凝视了冯道这老臣一眼,说道:“冯公深远之见,不过此时急不得,待淮南那边民政理顺了,再作打算!”

冯道并无异议,只是恭敬一礼。看得出来,就和郭威差不多,冯道进此议,也像是向刘承祐献“投名状”,完全是顺着皇帝的心意来说。

“陛下!”宰臣李涛见机起身,禀道:“淮南十四州县官府,已奉制将辖境内田亩、山林、丁口等籍册,上报东京。经臣等整理,属唐之时,淮南各州,在籍丁口,足有二百八十余万人。

不过这只是以旧档统算,并不准确,此番南征,终免不了逃难、受害于战事者。即便如此,按臣等计,诸州丁口,也在二百五十口往上。若是再加上隐户、私奴及佛寺僧尼,数目还当有涨。”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具体丁口籍簿,还需待局势稳定后,由各州县官府,详细清点,造册登记,上报朝廷!李涛说着,眉开眼笑的:“但不管如何,我朝再添近四十万户百姓,全国丁口终于上千万,乃天下之最!”

李涛说起这,才是最让刘承祐开心的,人口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经过刘承祐几次降诏,清查户口,又遣使查验,虽然仍旧免不了瞒报、隐匿之类的事情发生,但北汉国内人口,约在一百二十五万户上下,丁口不足千万。

这还是在刘承祐接收了大量幽燕难民,并迅速平息内乱,消灭匪盗,靖平国家之后,安养数年的结果。否则,这数量还要少。

对于北汉朝廷来说,攻取淮南,钱粮财货,缴获不匪,但那近三百万丁口,才是最大的财富与收获。只要归化整顿结束,北汉的国力,必然暴涨。

换个角度来看,占据着北方大部分道州的大汉王朝,治下丁口,居然仅有千万,其地广人稀的情况,可想而知。

“中枢要拟出一条,鼓励百姓生育的政策!”刘承祐在群臣面前,踱了几步,吩咐着:“往后二十年内,大汉官吏考比,三年之大考,当以人口增长,作为参考依据!”

冯道几人,对望了一眼,躬身应命。

关于人口激励,鼓励生育的政策,刘承祐此前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秉政之初,百废待兴,并没有足够施行的条件。

一者,国家财用,需要用到养兵、养官,守边御敌等巩固国家政权的事务上;二者,屡遭战乱,人心未附,治境未安,生民贫苦,对于一般的黔首而言,多生多养,只是负担;三者,便是行政执行力的问题,国初之时,朝廷对于地方的影响太过薄弱,权威不固,想要落实下去,并不容易。

时到如今,从各方面来看,都已具备了条件。刘承祐以二十年为期,却是有些摸不准刺激之下,人口的增长速度,对于封建帝国而言,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值得警醒,当因事而制宜,但眼下,可以鼓励国民放开了生养。

不知觉间,夜渐深,刘承祐明显注意到,殿中群臣,或多或少,都露疲态。刘承祐经过这一日的折腾,也是颇感疲乏。

饭点已然过了,刘承祐有家宴垫着肚子,感觉还好,但这干臣子,估计还是腹内空空。刘承祐直接扭头,冲张德钧吩咐道:“去,吩咐膳房,准备堂食,做丰盛些,让诸公享用之后,再行出宫!”

“是!”张德钧应命,颇为积极地去了。

面对天子赏食,冯道等人,齐齐起身拜谢。

接下来,刘承祐又察问了一番东京城内的情况。时间,在问奏之中,快速流逝,待内侍通禀,堂食已备好之后,刘承祐自己都有些坐不住了。

“今日,到此为止吧!诸卿且去用膳!”再度起身,摆了摆手,环视一圈,吩咐着:“传制,后日朕亲赴宗庙祭拜,以告收取淮南之功。入夜,于崇元殿,举行策勋御筵,东京五品以上文武勋臣,悉可赴宴!”

“是!”

臣僚们陆续退下后,刘承祐在大汉舆图前徘徊几许,双目清明,嘴角慢慢绽放开笑容,而后哈哈大笑,笑得极其畅快。

突来的笑声,将殿中伺候的内侍们吓了一跳,一个个谨小慎微地埋头候立,却忍不住瞥向皇帝这边。

张德钧近前,小心地问道:“陛下,如此开怀,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你说呢?”收敛笑容,刘承祐转过身,问他。

面对天子的注视,张德钧卑微一笑,谦恭地应道:“陛下神思如海,岂是小的所能猜测的。只是陛下高兴,小的们也不由愉悦!”

对张德钧的回答,刘承祐似乎感觉十分满意,又咧嘴一笑。慢慢地走出殿门,吹拂着微冷的夜风,抬头仰望星空,此时的他,有种纵天地广大,任我遨游之感,整个人的心境,都拔高不少。

这个时候,张德钧凑到身侧,给了刘承祐一个既现实,又有些难以抉择的问题:“陛下,不知今夜,宿于何殿?”

当然,并没有怎么考虑,刘承祐舒出一口气,道:“摆驾坤明殿吧!”

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371章 杀,不杀?第99章 又穷了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9章 王峻归来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92章 万岁殿宴第3章 新皇诏制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59章 挫折第1694章 盐州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5章 名单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6章 相形见绌第12章 大朝会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338章 争执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46章 骄将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13章 晋王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世宗篇51 皇太孙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1740章 农民苦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99章 出宫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164章 监国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145章 中秋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16章 军中俊才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26章 冬至宴2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8章 侯益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36章 迎奉第99章 又穷了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773章 质问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51章 寿国公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79章 “抚远之战”第369章 功臣宿将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53章 有诗云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
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371章 杀,不杀?第99章 又穷了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9章 王峻归来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92章 万岁殿宴第3章 新皇诏制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459章 挫折第1694章 盐州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5章 名单第369章 功臣宿将第26章 新政与人事第1730章 一级压一级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6章 相形见绌第12章 大朝会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184章 张德钧的汇报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406章 影响扩大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338章 争执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146章 骄将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13章 晋王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238章 皇帝还是怕皇后世宗篇51 皇太孙第48章 不安宁的四、五月第1740章 农民苦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2061章 太宗篇8 公国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71章 叛军势蹙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99章 出宫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249章 冬季无战事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329章 西域风云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1747章 出点意外很正常吧第164章 监国第5章 恶劣的处境第145章 中秋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233章 南口大战2第338章 棋手与棋子第1754章 雄才难制第16章 军中俊才第331章 刘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浓第193章 辽国上层的忧患意识第208章 君臣密议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26章 冬至宴2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459章 摆烂的李国舅第18章 侯益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458章 小器、雍王进言第136章 迎奉第99章 又穷了第41章 刘信遭贬第1773章 质问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258章 火烧威武城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251章 寿国公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第115章 两则喜讯第79章 “抚远之战”第369章 功臣宿将世宗篇24 老贵新贵,宗王大会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53章 有诗云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