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亡国之族

大抵是这名将领态度比较诚恳吧,孙立的表情缓和了些,以一种松弛的姿态说道:“我只是一介武夫,平日也就统军,练练兵。你们这些人,今后的去处,也轮不到我做主,那是枢密院的事。你们与其在我身上下功夫,不如去找真正能决定你们前途的人!”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孙立就是个骄愎武夫,粗鄙桀骜,性情乖张,但此时,在酒席上,胭脂丛中,却俨然一副心思机敏的表现。

荆将微愣,说道:“还请都将指教!”

“指教不敢当,看在你们这席酒宴的份上,本将就勉强给个建议!”孙立嘿嘿一笑,手一指:“邢国公正在江陵,负责大军水陆转运,他又是枢密使郭荣之父,你们想要在大汉军政中求个前途,当去找邢国公才是!”

孙立言罢,荆将意气稍沉,露出点苦笑:“邢国公是何等身份,岂是末将等能够接触得到的。将军难道不知,自江陵归附以来,多少人想要求见,都被邢国公拒之门外......”

“呵呵。听你的意思,本将层级低些,所以你们才求到我这儿?”孙立双眼一瞪,反问道。

“末将断无此意!”虽然话外就是这个意思,但军将头摇得很急,赶忙否认。

“罢了!有此意也无妨,本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跟邢国公,是没法比的!”孙立摆摆手。

松开在怀中美人身上活动的手,微前倾,孙立又道:“本将就再给你们支个招!你们同高保融归附朝廷,想要谋个前途,有个好安排,需要立功。大汉朝廷,对功勋之将,从来不吝赏赐,陛下也从来厚待有功之臣!”

荆将答道:“可惜,我等不似梁廷嗣、魏璘二位将军,能够随大军去打周行逢。待在江陵,实无施展之地啊!”

“谁说在江陵就没立功的机会了?”孙立有点惬意地反问道。

“还请将军指条明路!”军将拱手。

“孙光宪自东京南归,带来朝廷的诏令,要将高氏一族尽北迁,这件事,你方才也提到了。不过,昨日孙光宪找到我,说有些人呐,想赖着不走,舍不得动弹,意图顽抗朝廷的命令!”孙立语气增添了几分森然,说道:“我打算派兵,配合孙光宪,执行对高氏一族的迁徙,这个任务,我打算交给你们几人!”

孙立看着这名荆将,说:“今后你们什么安排,我做不了主,但眼下,我负责江陵军务,你们在我手下,还是能给你们为朝廷效力的机会的。怎么样,考虑考虑,干不干?”

闻言,军将脸上闪过一抹迟疑,犹豫说:“都将,朝廷不是说要善待高氏吗?天子亲自允诺,保全其财产。这用军队威逼迁徙,是否......”

“是否什么?”孙立强硬地打断他,哼哼唧唧的,鼻子喘着气,尽露不屑:“朝廷的优待,是给谁的?高氏一族,老老少少上百人,还能全部高爵厚禄地养着?

有的人呐,不用鞭子抽,刀不架到脖子上,是不知道厉害的!朝廷的命令,陛下的恩典,可不是让他们拿来对抗迁徙政策的。这干人在荆南待久了,越是不想北迁,就越得逼他们,若是不迁,留着做甚,图谋后举吗?”

说着,孙立看着其人,见他犹犹豫豫的模样,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我把这事交给你们,是因为你们久在荆南,对当地情况熟悉。干不干?不干我另外找人!”

“多谢将军!末将等,定然全力配合朝廷政策!”见状,将领赶紧应下。

之所以迟疑,还是在顾忌高氏,毕竟高氏统治荆南几十年了,他们也为其臣属,对于“王室家族”,难免有些敬畏感。并且,有朝廷“优待”的允诺在前。

但经孙立那么一番话,也迅速反应过来了,高氏那么一大家子,寄生在荆南,朝廷哪有全部优待的道理。再者,高氏北迁之后,将来的境遇,只怕还不如他们这些不名一文的将校,至少若尽心为朝廷办事,还有前途可言。

对其表态,孙立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感慨道:“这才对嘛!不过说起来,那高宝寅,倒也算识趣,还算积极应朝廷之命,知道提前变卖财产,准备北迁。”

听孙立这么说,军将又起了心思,继续试探道:“这鼎食轩,末将观将军甚是满意,不知是否有意?”

闻言,孙立沉吟了一会儿,方才以一种随意的态度应道:“这地方,真是不错啊!如果是正常的转手交易,还是无妨的嘛!”

军将顿作了然状,陪着笑:“末将明白,定然料理妥当!”

不由打了个酒嗝,醉态浮现,眼神又迷离起来,孙立又环抱起两名美姬,大声招呼道:“来!喝酒!今日定要尽兴......”

“末将敬将军!”

很快,现场的气氛再度热烈起来,像极了战争背景下的歌舞升平。

南平王府,仍是江陵城中高戒备等级的地方,周遭街道汉兵看守,巡逻严密。王府之内,属于高氏的亲兵护卫们,也坚守着岗位。

至是相较于往常,王府冷清了许多,毕竟城中军政重心已然转移到府衙。虽然并没有明确约束高保融的行动,也未禁止探访,但往来王府的人,除了高保融的兄弟、亲族,也确实没其他人了。而高保融,也是安分地待在府中,寻他的欢,作他的乐,仍旧自在着。

一架马车缓缓而来,打破了王府前的宁静,侍者麻利地执凳垫脚,掀开车帘,孙光宪被搀着落地,望着熟悉的南平王府,老脸之上,不免有些唏嘘,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触。

拜帖而入,直至正堂等候。自东京归江陵后,带来汉天子与朝廷的诏制,孙光宪正式以汉官的身份接手了江陵的政务,上下人心益安。

这段时间,他主要忙着两件事,其一辅助郭威在荆南三州筹措钱粮,以资大军。其二,就是高氏一族北迁的事务了。当然,于他而言,还是第二件事稍显困难。

侍女奉茶,浅饮,没有等候太久,高保融现身了,打着呵欠,一副精力不济、身体亏空的样子。近来,他似乎将“亡国”的郁闷,都发泄到他后宅的美人身上了。

“见过大王!”孙光宪起身,迎了上去,仍旧保持着礼节。

摆了摆手,高保融瞥了眼孙光宪,指着他身上的四品朱红官袍,说道:“孙公这身官袍,崭新而得体,穿在身上,十分舒适吧!”

孙光宪露出点矜持的笑容,应道:“新袍加身,在下只觉,如负千钧啊!”

“甚好!朝廷如此信重孙公,你倒也可为荆南百姓,谋些福祉!”高保融道。

“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乡梓,这是在下该做的!”孙光宪。

扯了两句,高保融没了耐性,又打了个呵欠:“孙公事务繁忙,不在府衙坐堂,到孤府上,所为何事?直接说吧,免得耽误你的公事?”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高保融语气中满满的疏离感,孙光宪也不以为意,知道他气从何来,也能理解。带着和蔼的笑容,孙光宪一拱手:“大王,在下当日归来,已尽陈陛下对你的恩赐。你也该收拾行囊,动身北上东京,面谒天子谢恩!在下观府中,仍不见动静,不当再作拖延了!”

孙光宪颜色平和,但闻其来意,高保融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沉默几许,高保融忍不住道:“孤三代居于此,已历数十载,为何一定要去东京。军队、民政都尽数交出去了,孤也安居府中......”

“大王!”听高保融口中怨言,孙光宪直接打断他:“高氏北迁,乃是天子的决议,不容商量,必须执行。大王已然拖延许久,不当违令啊!

我知大王恋土难迁,但是不可违背天子的意志。你且放心,天子答应优待,已是明诏天下的事情,绝不会反悔,臣离开开封时,专门为你修建的府邸,已然竣工。天子诚意如此,大王身为臣属,也该进京谢恩。”

“而今,高氏族人,都看着大王的反应。大王若不动,那些高氏族人,都心思不定,意图对抗。朝廷固然有优待政策,但若对抗其政,只会消磨朝廷的耐性。拖得越久,对高氏而言,则更加不利!”

孙光宪慢悠悠地劝解着,说得越多,高保融脸色越难看。

见状,孙光宪又道:“在下听说,小底军都指挥使孙立已然打算动兵迁徙高氏,镇压那些冒头反对的人。在下暂时,还能从中回旋一二,但时间久了,不就受控制了。”

“大王如今为高氏族长,哪怕是为了高氏的安危,也不当违逆天子与朝廷。还请大王,慎思!”

深凝眉许久,高保融偏头看着孙光宪,高保融说:“你不用说了,我迁!”

见状,孙光宪露出了笑容,再拱手道:“还请大王书信一封,告诫高氏族人,让他们尽快迁徙,朝廷在河南,已然划出一片地,足可安置!”

“需要我高氏一族全迁?”高保融紧锁着眉头。

孙光宪淡定地点点头:“必须!”

迎着其眼神,挣扎几许,高保融终是颓然地点点头:“我写!”

第103章 郭王会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3章 田畔问对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04章 解决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1713章 机遇第261章 大捷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291章 酬功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252章 面圣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5章 小人行径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383章 敞开谈第9章 王峻归来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9章 武夫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365章 看衰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04章 在真定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406章 调任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17章 武德司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7章 武德司第47章 应对第34章 崇元殿中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764章 禁轿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86章 发落南臣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1681章 陆海之争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75章 恩威齐下第1769章 影响力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27章 派系
第103章 郭王会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3章 田畔问对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204章 解决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157章 《刑统》将成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1713章 机遇第261章 大捷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291章 酬功第1795章 父子夜谈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252章 面圣第414章 到此为止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下)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18章 轻取江陵2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40章 入长沙,定湖南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108章 先取许军第1776章 东平王府内第15章 小人行径第329章 阳翟大地主第383章 敞开谈第9章 王峻归来第476章 赵匡义留台丧龙钟响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446章 皇后驾到第60章 家事、国事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19章 武夫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进邺都第322章 针锋相对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迟暮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03章 贼首狠决,官军待发第365章 看衰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04章 在真定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406章 调任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17章 武德司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77章 安阳之殇第17章 武德司第47章 应对第34章 崇元殿中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764章 禁轿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86章 发落南臣第28章 皇子戍边第110章 拉刘承训下水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1681章 陆海之争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109章 再破陈军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42章 难得积极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1705章 君臣都发狠了第75章 恩威齐下第1769章 影响力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19章 赌博式北伐第327章 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