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

同陈抟一番交流,于刘承祐而言,挺累的,虽然场面上看起来挺轻松融洽的。对于陈抟老道,按刘承祐原本的打算,是欲将之留于朝中为官,当个供奉,甚至直接封为国师,以达到礼敬兴教的目的。

不过一番交流下来,听其言,观其状,刘承祐也差不多试探出来了,这老道是真的淡泊名利,也就息了那心思。只是有点失望罢了,据说五六十岁了,都还参加过科考,只是落第了,其后才完全纵情于山水,修道著经去了。

不过,厚待是仍旧免不了的,并且刘承祐打算推波助澜一番,在民间造一波“睡仙”的声势。

“官家,庶吉士王溥携永安军节度使折从阮正于殿外等候觐见。”

“宣!”

对于接待折从阮,刘承祐的兴致可比对那老道要高多了,毕竟人家一方节度,手握兵权,不过气度威严,要肃重得多。

“早在晋阳之时,朕便闻折公之名,见日得见公颜,果然名不虚传!”见礼之后,刘承祐一边打量着折从阮那温恭的气度,一面恭维道。

“陛下天人之表,臣亦敬服。”老将很给刘承祐面子。

“折卿在馆驿歇息得可曾安好,可曾满意?底下人是否有招待不妥之处?”引其落座,命人奉茶,刘承祐随口寒暄道。

折从阮应道:“一切甚妥!”

“听闻折卿在东京尚未置有别府!”刘承祐语气肯定地问道。

折从阮下意识地应道:“是!”

紧跟着,刘承祐便对侍候在旁的张德钧吩咐道:“去,知会一声国舅(李业),让他在内城内寻一宅邸,给折卿作住脚之所!”

“是!”内侍干脆地应下,直接去了。

面对这突来之赏,折从阮虽显意外,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忙拜道:“谢陛下。”

没什么好推辞的,左右是皇帝赏的,况且他本就有心置一府宅,如此正可省他一笔钱帛。不过就这短短的几句交流,折从阮便直观地感受到了天子做事的强烈风格。

“自前唐以来,折卿镇府州业已二十余载,石敬瑭对契丹称儿割地,致我塞北州县,沦于胡寇之手。府州虚悬边陲,直面契丹威胁,得保国土不失,生民居安,皆折卿之功。”刘承祐说话的腔调中满带着感情,举杯奉茶:“其间艰难困苦,朕感同身受,特以茶代酒,敬折卿一杯!”

刘承祐这边直接肯定自己在府州的功劳,折从阮也不作惺惺之态,举杯便应。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喝了口宫中的御茶,折从阮也无心去品其味道有什么特殊之处,动情地说道:“得保府州不失,岂臣一人之功,亦有万千军民,协力以卫乡梓!”

“蛇无头不行,兵无将不动,若无折卿,府、麟之地早失!”

再度强调了一遍折从阮在守御府州边陲的重要性之后,刘承祐方才咨之以府州军州事:“不知永安军下,如今得民多少,得兵多少?”

稍微瞟了刘承祐一眼,似乎有些迟疑,不过思量之后,折从阮方才道:“府州地瘠民贫,又处边鄙,屡受契丹侵扰,臣苦心经营护持,得民亦不过一万一千三百余户,口近八万。永安军下辖牙兵及镇戍兵及乡兵,共五千余卒,可谓全民皆兵,其中马军一千二百......”

听其言,这点人口,这点兵马,与二十多年的经营相比,实在是太寒酸了。刘承祐潜意识里有些不信,但虑及多年的战乱以及府州的环境,再将他所所知州县人口做个对比,又觉靠谱。

“折卿实在是不容易啊!”感叹了句。

试思之,似乎府州那等穷鄙之地,能守其地,且育养八万人口,也是很不容易了。估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冲着折从阮的威名去的。

觉其坦诚,刘承祐心中好感更甚。因为同样的问题,此前他也问过先行来京的诸节度。结果,除了贝州节度李殷以及沧州节度王景之外,剩下的人,基本都回答不出来。或不知民,或不知政,有的甚至连底下兵有多少都不清楚。

比如刘承祐的旧臣,在潜龙掌兵过程中帮衬甚多的成德军节度使张彦威,可谓一问三不知,倒不是完全不知,只是让他说出个确切的数字,难为他了。

然而张彦威镇守恒州一年半,却能使境内勉强苟安,得无大失,前番面对契丹入寇,应对亦得当。只因为,此人有自知之明,身边有被刘承祐升为节度判官的李毂及诸位将才帮衬。李毂,那可是宰相之才,在冀中尽情发挥着其才能。

“折卿在府州,直面契丹,而今边防御备如何?”刘承祐再问。

对此,折从阮则更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很是豁达地对刘承祐叙说开来:“臣所以能保府州者,除治下军民齐心之外,多赖黄河及长城之险。臣这些年,也算勤休墙橹,广筑镇据,非契丹人轻易可下。”

见折从阮如此自信,刘承祐抚掌道:“折卿此言豪情,朕可为府州军民心安。”

“府北之契丹人,可有异动?”刘承祐再问。

“前些年契丹人骄狂难制,每逢秋高,必南下劫掠。不过自去岁以来,收敛了许多,臣亦遣细作往云朔之地探查,其兵马多有收缩。以臣之见,此乃契丹人在我中原遭受重挫,尤其是栾城一战为陛下所创过后,国力衰退的表现,再加并州一域山高地险,不利契丹骑兵作战,故有此现状......”折从阮将其心中想法道,并旧事重提,恭维了刘承祐一句。

刘承祐认真地思考着,对其所言,也觉有道理,不住地点头。

旋即炯炯有神地看着他:“燕云诸州,石敬瑭赠与契丹,祖宗之地,岂能轻弃,他日朕必复夺之,折卿可愿助朕?”

闻言,折从阮眉头不由蹙起,这样的大话,当初石重贵也说过,他还奉命北攻过朔州。

心里的迟疑,并不影响面上表态,折从阮郑重地道:“臣与契丹之间打了一辈子仗,可谓仇深似海,陛下如欲北伐,臣必率府州军民,以襄盛举。”

刘承祐笑了,摆摆手:“不过,得劳折卿多等些年头了......”

从刘承祐脸上,折从阮分明看出了点老谋深算的味道,不过由此,他对着天子心中的评价又高了一层。

“同在河套之地,府、麟与定难军相邻,对于定难军,不知折卿有何看法?”刘承祐脑筋又转到夏绥地区。

闻此问,折从阮表情一肃,没有丝毫犹豫,十分郑重地对刘承祐道:“请陛下务必警惕之......”

“......”

同折从阮就边事畅谈了足半个时辰的功夫,刘承祐自是精神奕奕,意犹未尽,若不是看老将疲态难抑,还不欲放过他。

而折从阮告退出殿后,则是感慨甚多,百闻不如一见,同刘承祐一番交流,他对这少年天子印象更深刻了。

睿智、英明、果敢、强势、有野望、富有韬略、胸怀远见......

总之,不可轻辱。

由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态度,对于这大汉朝廷的信心也足了些。就冲着今日这番会面,此番进京,便没有白来。事实上,只有亲自接触过了,似他这样的节度,心才会真的定下来。

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85章 家务事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99章 北使南归第45章 移镇之议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1752章 放手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6章 遗奏十条第16章 异见第133章 捷报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5章 堂议第49章 医政第122章 睡仙第152章 听政3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484章 不对劲!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35章 室韦覆灭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6章 进士楼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81章 厮杀汉第397章 指点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27章 西京风波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9章 公府密议第248章 西撤!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51章 南粤,危!第106章 倒赵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65章 制举进展第340章 定论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141章 祭关公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344章 打个赌第87章 兄弟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27章 出兵争论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73 王晏镇洛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98章 温柔乡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
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负担第1741章 压力转移第285章 家务事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99章 北使南归第45章 移镇之议第35章 唐将空谈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72章 安东大开发3第1752章 放手第32章 邠州,北迁队伍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177章 同榻卧谈第6章 遗奏十条第16章 异见第133章 捷报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1697章 蠢蠢欲动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5章 堂议第49章 医政第122章 睡仙第152章 听政3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70章 唐主忙乱急点兵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484章 不对劲!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438章 与太子的牵涉第90章 关右节度第154章 南唐来使1第35章 室韦覆灭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389章 分封与否第6章 进士楼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81章 厮杀汉第397章 指点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27章 西京风波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9章 公府密议第248章 西撤!世宗篇27 南洋勾吴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第158章 刘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仁宗篇4 范公秉政,苦苦支撑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084章 太宗篇31 报纸 成都之围第385章 怨艾、抉择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351章 南粤,危!第106章 倒赵第110章 西南将帅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65章 制举进展第340章 定论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20章 见机进言,权归中枢第113章 必成大器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141章 祭关公第209章 刘皇帝脑子还是清醒的第1753章 百年国运+第147章 孟昶的觉悟第344章 打个赌第87章 兄弟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27章 出兵争论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375章 郭枢密觐见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273 王晏镇洛第23章 慕容都帅用兵第238章 南口大战7第249章 武德司时况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73章 阔别多年的东京第98章 温柔乡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82章 辽营之中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