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王师已过大江来

“我这里也收到了一些来自金陵情报!”侍者奉上橘皮汤,精心熬制,苦中带甜,三人享用的同时,李谷对二人说道:“金陵主臣与南军的情况也着实喜人啊!”

闻言,赵延进不由好奇地说道:“莫非他们又出了什么昏招,下了什么乱命?”

“江南国主李煜,这段时间,仍避居深宫,美人在抱,诗词为乐,一应军国大事,基本交由陈乔、冯延鲁二人操持。其征兵已超过三万,金陵的兵力,也有近六万了......”李谷道。

“这么看来,前前后后,江南已有兵约二十万,这么多军队,仅靠江南、江西之地,能够供养得起?”赵延进提出疑问。

李谷说:“毕竟江南底蕴还算深厚,面对破国灭家的危机,穷尽府库,支撑一段时间,还是足以的!”

“人虽多,但终究是乌合之众,战力堪忧,不足为惧!”石守信轻描淡写地道。

“守信所言甚是!”李谷则微微叹息一口:“原本,是想尽力保留江南的元气,但金陵朝廷如此穷兵黩武,再加历来的重征繁赋,江南所遭受的破坏与损失,仍不免重大啊!”

听李谷这么说,石守信立刻道:“想要减少损失,只有尽快攻入金陵,结束战争了!”

微微点头,李谷继续道:“根据金陵朝堂传出的消息,如果长江不能守,他们最后的打算,便是集中兵力,固守金陵,以待时变。为此,林仁肇几度上书,要求增兵常州、宣州,加强防御,都被拒绝了!”

闻言,石守信不由说道:“这林仁肇,确实有些眼光,不过,明珠暗投啊!金陵虽属形胜之地,虎踞龙盘,但其本身并非易守难攻之处,一旦上下游的关口、堡垒被破,交通打通,还妄图保全,不亦可笑?”

“是啊!”李谷也轻笑道:“历代以来,凡有外军至金陵,可还没有能守住的情况,一味地保守作战,最终只会落得城破人亡!”

听二人谈论,赵延进开口了:“我却觉得,他们如此想法,也不是难以理解。千里长江防线,又属腹背受敌,处处设防,别说二十万杂兵,就是翻倍,又岂能守住。不管如何,金陵确是大城、坚城,若想拖时待变,也算是个选择!”

“赵都监此言不错!”石守信也表示赞许,自信泰然地说道:“总之,时势如此,江南终究只有败亡一途!”

“此言得之!”

“那林仁肇确是胆略出众之人,他有打算,率精兵潜行至常州,突袭我们与吴越的联军,只可惜,诸将胆怯反对,未能成行!”李谷又道,语气间少有地带着些赞赏,是以胜利者的姿态。

石守信立刻就上了心,脸上也有明显的变化,说:“常润之间,近在咫尺,精兵潜行,一日可至,倘若成行,未及察觉,倒是个不小的麻烦!”

“郭廷渭那边,也该收到消息了,我也去信与他,当有所防备!”李谷说:“只是可惜,这样的将才,却江南如此殚精竭虑,这还是个闽国降将!”

“这世间总是不乏忠义之士的啊!陛下曾说过,江南将帅唯一林,但愿他之后不会殁于战阵之上,若能生擒之,倒要见一见......”

......

从李谷的收到的消息就可以看出,交战双方,情报传递如此不平衡,江南军政,在平南将帅面前,毫无秘密可言,这仗要他们怎么打?

在李谷同石守信、赵延进于暖室,温酒纵论军政之时,一道道军令,也自江淮行营传出,分赴各军。其中最重要的一道,是传向张永德军的。

在前次行营的会议之后,张永德便率领两万江淮汉军,潜行西进至和州,驻于历阳,目标直指对面的当涂。在汉军的诸多将帅中,张永德年纪还算不得多大,但资历尤深,不到二十岁,就是禁军军校,既是邢国公郭威的女婿,也是皇帝身边走出的高级将领,背景可谓深厚。

虽然,一直没有什么赫赫战功,但历数其履历,却会发现,他可是十分活跃的,国初剿贼、平李守贞乱、征淮南、平川蜀,这些战事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

没能参与北伐大战,但平南战场上,他又是高级将帅。比起当初的老大哥李重进,张永德虽然没有显赫威名,但运道可谓好了,根基也极其深后,一般而言,像张永德这样的人,最后往往爬得更高。

拂晓时分,长江岸边,大队的汉军已然集结,同时,大江之上,水军也已经摆好阵型,在亲兵的护卫下,登上战船,他要亲自监督渡江行动。

“都虞侯,全军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出击!”扬州水师的主将张彦卿与张永德站在一块儿,向他道。

此番,张永德在江淮行营,挂着都虞侯的职位,也是平南大军中排次前四的将领。矗立甲板,隔江望去,晨霭之中,隐隐能够望见对岸的采石绝壁,听着江风呼啸,水浪击石,张永德拉了拉身上的军袍,双目之中焕发出强烈的神采,声音显得格外坚定:“传令出击,攻取采石矶!”

“是!”

随着张永德一声令下,一百五十艘汉军战船,离寨而出,向对岸驶去,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如果配上背景音乐,那这场面将更加激越,令人热血沸腾。

对岸的南军情况,早已洞悉,参与渡江作战的汉军,只有七千余人,半数是水军,半数是精选的江淮士卒,都识水性。对于汉军而言,难的是登陆作战,而一旦登上对岸,剩下的战斗对他们而言,也就谈不上什么困难了。

采石矶的地势,确实优越,易守难攻,否则也不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老臣朱巩的率领下,也做好了防御布置,然而,再险固的堡垒,终究是要靠人来守护的。

为了拿下采石矶,汉军是做了充分准备,提前准备了十艘专门用于登陆的高船,其高度几与矶上平齐,凭之靠岸,可直接登上绝壁。当然,在正式的登陆之前,还是进行了一次“火力准备”,由汉军的强弓硬弩、火箭、以及霹雳炮,对矶上的寨垒、敌军进行无差别打击。

持续了足足半个时辰,待天色彻底发亮泛白,在守卫的南军一片混乱、惶恐之中,张永德果断下令,高船靠岸,自其间,数百的披甲士卒,作为死士,先登江岸。

采石矶上的敌军,倒也还没直接崩溃,还是有士卒在将校的率领下,发起反击,以弓矢、檑木、滚石、火油等利器为主,所产生的威胁也不小,给汉军造成了些伤亡。

但是,伤亡毕竟不能阻止登陆的步伐,张永德所选的先登士卒,都是死士,没有后顾之忧的猛士,既无惧死亡,也是向死谋生,前赴后继,在付出了两百来人的伤亡之后,就有汉卒登上矶头,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循其后,张永德又继续调派士卒,进行支援,当登陆士卒达到一营之数时,已足以稳固,当突破千人时,已可以发起反击了,当突破两千人之后,采石矶上的南军则直接被杀败了......

整个渡江的过程,除了登陆之时,遭遇的抵抗激烈些,都没有感到什么威胁,就像喝水一般轻松。而从头到尾,负责驻守当涂的守军主将朱巩,都不在采石矶的军寨里,他待在当涂县城。

不过,在得知汉军渡江袭来之后,还是带着当涂的军队,前往支援,只是,采石的失守太快了,等他带军从二十多里外的县城赶到之时,守军已经崩溃了。

紧急时候,朱巩没有选择放手一搏,领军夺回采石矶,将汉军赶下水去,而带着人,毫不犹豫地向北撤去,准备回金陵报警。

就这样,当涂两万守军,一触即溃,张永德也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在巩固之后,集中船只,将北岸的汉军全部接过来。当夜,就地驻扎采石,翌日,向北进军,兵锋直指金陵,而采石距离金陵,不过百里地。

第41章 小风波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01章 大整军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81章 厮杀汉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689章 高规格第6章 “座谈会”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95章 杨邠案(3)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0章 老将出马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9章 公府密议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无题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71章 北齐镇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46章 底层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27章 父子座谈第204章 解决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73章 日常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284章 影响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83章 李相为帅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35章 瑶华春第403章 抓起来!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61章 晋阳来人第106章 倒赵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51章 听政2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8章 澧阳之战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73章 纸上谈兵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80章 一意孤行第86章 笼络人心第2章 王、郑二公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66章 请辞?不许!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170章 御宴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7章 财计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91章 酬功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第41章 小风波第261章 优势太大,底气太足第101章 大整军第88章 皇长孙出世第81章 厮杀汉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191章 财制变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689章 高规格第6章 “座谈会”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195章 杨邠案(3)第150章 为将军践行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179章 再见郭荣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10章 老将出马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9章 公府密议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无题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324章 金山南麓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71章 北齐镇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46章 底层第379章 诏书下达第160章 三个青年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27章 父子座谈第204章 解决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73章 日常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284章 影响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协的,装傻的,跑偏的第13章 相敬如宾第33章 真正目的第2094章 太宗篇41 “议政楼”,整顿的风吹第39章 百年大计第183章 李相为帅世宗篇49 皇帝迟暮,太子早薨第35章 瑶华春第403章 抓起来!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61章 晋阳来人第106章 倒赵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51章 听政2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221章 名将团队第28章 澧阳之战第392章 抢救一下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266章 放赈辽东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2063章 太宗篇10 二王第73章 纸上谈兵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80章 一意孤行第86章 笼络人心第2章 王、郑二公第304章 过去的三年第66章 请辞?不许!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170章 御宴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51章 郭氏父子第197章 财计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257章 黄花谷之战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291章 酬功第332章 党巡检当街怒斥权贵子第56章 契丹不乏忧患之士第81章 下蔡大捷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37章 朝堂上的纷争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