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捐资

bookmark

郭荣离开崇政殿后,并没有直接回枢密院,而是循出宫之路,追上常思。

常思这老儿,面圣之后,得免其过,如释重负,腰直了,脚步也轻快了。见到追上来的郭荣,当即笑道:“郭郎,天子宽仁啊,果然未罪于老夫。”

说着,表情上流露出少许的可惜之情,道:“只是,我以潞民积欠之券进献,天子何以焚之?那可是足足七万缗呐!”

听常思之言,郭荣面皮不由抽搐了一下,对于常思这老儿的无知短浅、贪鄙习性,可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王景崇何以盯上常思,还不是因为他在镇守潞州的这些年中,敛聚过甚,以致政废民贫。天子对此,是心知肚明,前些年听闻类似的情况,只是下诏警示,时机不到,未加整治。

而今放出王景崇,明显就是刻意针对,常思既然感到危机,进京活动求救,自身却不知反省。郭荣劝他献上家产,竟然拿出那一叠借据、债券,简直是自曝其短,自承其恶。

那一叠券,如何来的,潞民怎么会欠他那么多钱?献给皇帝,让皇帝派人拿着券纸去潞州收款?以天子的性情,直接烧了,没拿着当证据问罪,已经是克制了。

可笑常思这老儿,浑然不觉,危机未解,还在这边可惜那“七万缗”。

心中愈加鄙薄,但郭荣仍耐着性子,只是表情肃重,说道:“常公以为此事,到此为止了?”

“郭郎何意?”常思一愣,不解道。

“开封城建,大缺钱粮,三司、开封府,皆在筹措,公上任之前,认捐钱粮!”郭荣直接说道。

眉头一凝,常思说:“我已经进献七万缗了啊!”

对此,郭荣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了,微一摆袖,对着常思,语气有些严厉:“常公若还欲安享晚年,保一家富贵福荫,就不要舍不得!否则,纵今朝得免,翌日必取其祸,悔之莫及!”

察觉到郭荣转变的态度,常思面色不悦,但考虑了下,道:“你觉得,我该捐献出多少?”

“公自潞州,聚敛有多少,就捐多少!”郭荣直视常思的眼睛,说道。

郭荣的话已经有些不客气了,闻言,常思老脸上也不由露出一抹不悦之色。但见其状,郭荣微微一叹,压抑着心中的轻蔑:“我言尽于此,如何抉择,还请常公,认真考虑。我还有公务处置,先回司衙了!”

说完,郭荣拂袖而去。在后边,常思苍老的面容间,增添了许多不愉,轻哼一声,不满地嘀咕道:“郭家子,如此傲慢,殿中未替我发一言,还教育起我来了!郭文仲都不敢如此怠慢我......”

对于常思那转变的小心思,郭荣顾及不上,不过纵然知道了,也只会哂笑一应。郭荣性情严重刚正,对于常思的为人为官,十分不屑,若不是碍于郭威的情面,他绝不会帮他。

在郭荣看来,对常思,他郭家已是仁至义尽。郭荣也知道,皇帝绝对不希望他插手此事,方才殿中刘承祐的态度,郭荣也感受到了,平淡之中,略带不满。

当日,郭荣便命人携家书一封南下,交给郭威,将常思之事以及他的处置与态度,告知其父。

......

开封府衙,中门大开,今日未有狱案过审,堂前,在一名府衙职吏的指挥下,摆弄着席位,一共四排,共有二三十座,再依次摆上茶杯。

如此动静,明显是要招待什么人,并且人数不少,又不似聚会,就简单地准备着一座一茶杯。

秋晨很冷,府衙之中,尤其是堂前,权威之下,则更添几分凉意。一直到深秋之阳高升,气温稍微回暖了些,客人们终于现身了。

开封府衙前,几十驾车,陆续赶来,一名名衣着华丽,穿金戴银的人,老实地投上请帖,恭顺地走入衙中,在衙吏的引导下入座。

这些人,都是东京城内,叫得上名号的商贾,无不是豪富之家,用家财万贯,都不足以形容之,操持着各行“贱业”,掌握大量资源。但是,开封府一封请帖,都得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亲上府衙。

本就心存疑惑,见到这等场面,巨贾齐至,更让人增添添几分焦虑,开封府尹慕容彦超可不是个善人,搞出这等动静,只怕不是什么好事。

有相熟者,或生意往来者,都低声交谈,相互通报商量着情况。嗡嗡的议论之声,对府衙的肃静有所影响,但在旁的职吏衙差,都没有制止,只是安守自己岗位。

何福殷,东京城内的大商,早年背靠燕王赵匡赞,这些年在东京下血本结交权贵,靠山硬了,再加为人精明,生意是越做越大。

到如今,他手中产业,覆盖有陶瓷、粮面、药材、丝绸、酒楼、妓院,摊子倒也不小。虽有商人之奸,但这个很聪明,除了攀附权贵,对朝廷很恭顺,关注朝廷政策。

征淮之前,朝廷筹措药材、鞋服等军需用品,他将自己手中所屯,尽数上卖;东京缺粮之时,花钱自各地购买输入,平价卖之;近来朝廷准备伐蜀,又将手中的商队,往关中派......

基本上,就是跟着朝廷的脚步走,在朝廷身上,不打算赚取太多钱,对何福殷而言,薄利即可。他想要的,是一份稳当。

在众人讨论间,何福殷主动走上前,悄悄地掏出几块银窠子,往负责的职吏手里递。

小吏两眼一亮,异常麻利地手下,丢入袖中,面无异色。何福殷趁机道:“敢问上吏,不知慕容府君召我等而来,所谓何事,能否透个风,让我等有所准备!”

小吏扫了这些商人几眼,陪着笑:“好事!”

就吐露两个字,没有多言的意思。见状,何福殷手又往袖子伸,职吏见了,两眼愈亮,轻咳了一声,轻声道:“府君有何打算,非我这小吏所能知。不过,近来府君,专注于东京城池扩建之事......”

话点到即止,何福殷却也回到座位,暗自琢磨着,情况与他的猜测差不多。

“府君到!”随着一声唱告,在座的商贾们立刻严肃噤声。

人未现,慕容彦超洪亮的笑声却先传了出来,待其露面,一干人等,赶忙起身,齐声道:“拜见府君!”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诸位免礼!”慕容彦超大马金刀地当中坐下。

命人倒茶,慕容彦超黑脸上带着少有的“慈祥”,说:“先喝茶!这些茶叶,可是江南贡品,天子赏赐本府的,本府平日里都舍不得喝,今日,拿出来招待各位!”

“多谢府君盛情款待!”

虽然只一杯薄茶,但与天子挂钩,沾上了龙气,一干人却不得不做出受宠若惊的反应。

见所有人都喝了他的茶后,慕容彦超黑脸上再度露出笑容,环视一圈,说道:“本府是个粗人,说话不喜欢绕弯,现在且直言!我召诸位来,是有要事相商,需要你们出力的地方,还望积极配合!”

“敢问府君,所谓何事?”一人问道。

“开封东城外的情况,诸位耳聪目明,想来也都知道了!”慕容彦超说:“天子命本府,负责东京城的扩建修筑事宜,自敢责任重大,不敢懈怠。但如今,朝廷开销甚大,国库拨不出太多款项,本府苦于钱粮不足......”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基本都明白慕容彦超的意思,不过都未吭声,等他说完。

“扩城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们都是东京的豪商大富,城建之后,对于你们的货值生意,也有好处。召你们来,就是希望能够集资,以纾官府之困。你们应邀而来,又喝了我的茶,应该会给我面子,不至于让我失望吧!”

“当然,本府也不白承你们的情,天子说过一个词,叫合作共赢。所有捐献的人,都可得到‘乾祐义商’的名号,这是天子允许的。另新城扩建结束后,你们可各自内城之中挑选府邸,新市之中也有铺面补偿,并且接下来一年半载,可有税收减免。当然,这些就要看尔等捐资如何了。

另外,你们中有不少人,都参与了城建辅料的生意吧,此后,本府可做主,将石料、砖瓦、木料等建城所需,都从尔等手中才买......”

“本府话就说这么多,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考虑!”慕容彦超语气中透着强势,手一挥:“准备好认捐簿!”

边上,衙中文吏立刻摊开一本簿子,备好笔墨。而在场的商贾们,都认真地考虑起来,神色难以从容,这贡茶,似乎不怎么香啊......

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38章 回宫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61章 晋阳来人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2章 如此安慰第66章 陷河阳第357章 国灭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240章 城塌了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66章 请辞?不许!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章 取士不公第172章 太子妃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347章 谈话第18章 侯益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半岛史话·奇葩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241章 “戏言”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87章 琐屑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88章 童谣完结感言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15章 瀛州第9章 公府密议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1693章 安西王第37章 覆灭在即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完结感言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28章 下狱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0章 “宽刑简政”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2章 父母兄弟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95章 玩阴谋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124章 海外扩张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21章 瑶女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01章 梁山观政
第473章 又当又立第138章 回宫第107章 练将如砺剑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61章 晋阳来人第315章 赵匡义有个大胆的念头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478章 开宝二十九年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28章 开宝宰相之死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166章 出使归来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2章 如此安慰第66章 陷河阳第357章 国灭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8章 湖南无战事第162章 河东风云(9)第240章 城塌了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66章 请辞?不许!第20章 室韦女真战争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章 取士不公第172章 太子妃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347章 谈话第18章 侯益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184章 刘承赟也来了半岛史话·奇葩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241章 “戏言”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第187章 琐屑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88章 童谣完结感言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194章 中秋宴上起风波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贸易的真正爆发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15章 瀛州第9章 公府密议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1693章 安西王第37章 覆灭在即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28章 澧阳之战第222章 阉宦之虑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完结感言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28章 下狱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1788章 议点正事第119章 节度进京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第292章 赵普复命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0章 “宽刑简政”第190章 荣宠无过于高氏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2章 父母兄弟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42章 西州局势岌岌可危第95章 玩阴谋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124章 海外扩张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362章 宫城之宝第113章 将目光投向北边第236章 南口大战5第321章 瑶女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127章 魏博问题第88章 赵思绾有远谋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01章 梁山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