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耶律璟选择保守

bookmark

“都说完了?”殿帐内,耶律璟小刀割肉,搭配着烈酒享用,抬眼瞟了一下安平王耶律敌烈为首的一干贵族将领。

见耶律璟反应平淡,几个人面面相觑,有那么片刻的尴尬,耶律敌烈说道:“陛下,如此良机,百年难遇,若是迟疑不决,耽误了只怕后悔莫及啊!”

显然,这干贵族是从此次两国皇帝会面中看到了机会,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思,想要建功,并籍此一举扭转汉辽之间强弱形势。

这样的想法,不能说愚蠢抑或无自知之明,只是收益巨大,倘若真的能趁机把刘皇帝给解决了,那对南面大汉帝国而言,无疑是重创。

那么,施加于辽国身上的压力,那不断勒紧脖子的绳索,立时消散。把未来想得美好点,还能一举扭转辽国的颓势,重新反攻大汉,甚至铁骑南下中原也不再是妄想......

再加上,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不论怎么看,对大汉天子而言,塞上会见,都是他安危保障最弱的一次。错过了,就真的不会再有了......

“你们想要谋南朝皇帝,人岂能无备?”耶律璟精明起来的时候,是无比精明的,面对众人所请,慢条斯理地说道:“那汉帝是何人?从太宗皇帝时起,就是大辽的强敌了,二十余载间,大辽在其手上,可曾占得一丝便宜?以其精明,他既出塞来邀,岂能置自身于险地?”

“或许是汉帝志得意满,而生骄慢之心呢?”耶律敌烈忍不住道。

看了这个四弟一眼,不论过多久,不论怎么变,这急功近利的性格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也是这些年来,他更加倚重五弟耶律必摄的原因之一。

“性命攸关,家国兴衰的大事,能莽撞赌博,靠揣测判断行事吗?”耶律璟不客气地斥责了一句。

耶律敌烈不说话了,但表情反应就一个意思,不服气。这个时候,南枢密使萧护思走进帐中,向耶律璟禀道:“陛下,汉帝遣人再报,约定于九月五日!”

“另外,南面传来消息,这几日,南朝长城诸关都加强防备,兵马调动频繁,动静很大,集结于焦山口的汉军,只怕不下三万之众,恐有所图,还请陛下提高警惕!”萧护思严肃道。

“听到了吗?照此情势,反倒是我们需要提防汉帝图谋!”耶律璟说这话时,目光是落在耶律敌烈身上的。

“北相,当年你曾率军,同汉军在山阳纠缠,依你之见,凭我们眼下手中的力量,能够击败汉军吗?”耶律璟又问北府宰相耶律贤适。

当年,在辽军北撤,是他留下,带着漠南辽军与部族,替辽守住了大片的国土,否则,以当时辽国的形势,即便大汉后继无力,辽国的势力范围也还将向北退缩。

在与汉军对阵方面,耶律贤适也算辽国贵族大臣中比较有发言权的了,因此,稍加思量,沉声应来:“汉军边军战力不弱,汉帝身边的禁军必然也是精锐,以行营眼下的实力,战胜的成算不大!且白水泺距离汉关不远,随时可得到支援!”

耶律贤适这话,说得也算直白了。胜算如何,经历过当年汉辽大战尤其是南口攻防战的人,心里都有个数。

不过,这十年过去,辽国的军队也在更新换代,贵族、军队之中,也不乏勇壮派。作为北方霸主,志气也没有被彻底打掉,一些站得低,看不远,不了解如今大汉究竟有多强大恐怖的人,也是没有太多敬畏之心的。

比如耶律敌烈,他身份或许够高,但却是个“大契丹主义”者。一听耶律贤之言,当即道:“北相为何自灭威风?汉军战力强,大辽就没有精兵猛将了吗?”

“汉军既然大举调动,兵力不足,我们也可以立刻征召部卒,调集戍兵,在草原上,何惧他三两万汉军!山阳汉军,人数并不算多,若能坚决,不是没有功成的可能!”耶律敌烈声音也高了些,神情激动地说道。

可惜,他这一番话,没能得来耶律璟的认同,反而遭来一声严厉的质问:“你想掀起与南朝之间的全面大战吗?十年前的惨痛教训,忘记了吗?”

以耶律敌烈的性子,估计也是压抑地久了,此时面对的皇兄的训斥,爆发了,直接道:“若不谋汉,汉必谋我,不求主动出击,难道还要等着汉军来伐吗?陛下莫不是畏惧汉军,不敢再向他们亮出我契丹儿郎的战刀?”

“安平王,不得无礼!”一旁,在座的汉族大臣韩匡嗣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耶律敌烈似乎也放开了,轻蔑了看了韩匡嗣这个“军医”一眼,冷冷道:“我是契丹勇士,习惯不了你们汉人的规矩礼仪!”

韩匡嗣一家,是靠着与述律太后的关系而发迹,逐渐上位,成为辽国内部举足轻重的汉族世家。也得益于此,耶律璟在位其间,韩家荣宠未衰,哪怕如今汉帝国势盛的情况下,韩家的子弟仍旧受到重用,比如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如今就在耶律璟身边任通事。

“放肆!”而耶律敌烈的态度,也彻底激怒了耶律璟,冷声斥了一句,而后举起手中的刀子,朝外一指:“滚出去!”

面对神情严厉的耶律璟,耶律敌烈终究没有硬到底,冷哼一声,转身便去。殿帐中的气氛,因为这场风波,显然沉闷了许多。

耶律敌烈退出,请命冒进的贵族将领们,也都不作话了,其他人,也都默然,等待着皇帝耶律璟的示谕。见到这副场面,低调地坐着耶律贤,头又低了几分,只是双目之中,闪过少许的异色。

良久,耶律璟下定了决心:“攻汉之议,就不要再谈了!”

“是!”一干文武,也没有再就此争执。

“南枢密,你遣人答复汉帝,朕定然如期赴约!”耶律璟对萧护思道。

“遵命!”

又瞧向耶律贤适,指示道:“汉帝既然大张旗鼓,率众而来,我们也不得不防,具体事宜,就由你主持了!传诏行营,放慢速度,如期抵达白水泺!”

“是!”

辽主行营如今所在的地方,距离白水泺已然不足两日的路程。一场争议结束,众臣退去,留下的耶律璟则忍不住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原本面上的强势表情,消散一空,一种难以名状疲惫感笼罩着耶律璟全身。不只是常年饮酒与作息昏乱造成的身体亏空,还有心累。自从耶律屋质死后,他再没遇到一个能够全心全意为他谋划军国大事的贤臣了。

如今,虽然没有胡乱嗑药,但耶律璟的精神状况也确实是出问题了,大抵是身心承受的压力太大了吧。

事实上,对于耶律敌烈等人的建议,耶律璟又何尝不动心,十年前的惨败,丧师失地,二十万大辽儿郎死伤,这样的结果,怎能不刻骨铭心,怎能没有耻辱感。

只是,也正因为记忆太深刻了,他才不得不慎!虽然从未谋面,但刘皇帝的大名早远扬四方,对耶律璟而言,刘皇帝则更像一个梦魇,始终萦绕于大辽上空,随时可能再度露出狰狞的獠牙。

这样的敌人,耶律璟哪里敢小瞧,又哪里敢莽撞行事。

就这般,在各怀鬼胎,在潜流暗涌间,汉辽两国帝王,于秋高气爽之际,在一个庞大的阵仗下,相会于白水泺畔会面了。

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49章 医政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71章 北齐镇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8章 巡视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327章 派系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98章 军心可用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73 王晏镇洛第70章 大礼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7章 燕王心迹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5章 小人行径第68章 婚宴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7章 贵戚解权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23章 夜宴第95章 效果已显第6章 “座谈会”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36章 尽伏东北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48章 教诲第197章 决断!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77章 吓人第296章 反响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55章 符氏姐妹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78章 南北并发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52章 放手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80章 赏功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17章 泼冷水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243章 总结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345章 剥削者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236章 母、妻、子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57章 提亲第1694章 盐州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140章 大获全胜
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49章 医政第166章 太子与大将第71章 北齐镇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77章 潘美请缨伐安南第148章 养残的顾虑第214章 正在准备整顿朝纲的耶律贤第162章 晋公南游见闻第113章 军改伊始第8章 这就是真相?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8章 巡视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327章 派系第294章 刹车,碎叶河畔战鼓鸣第98章 军心可用第21章 老六也长大了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154章 河东风云(1)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73 王晏镇洛第70章 大礼第110章 议取淮南第207章 燕王心迹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15章 小人行径第68章 婚宴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7章 贵戚解权第11章 大败蜀军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23章 夜宴第95章 效果已显第6章 “座谈会”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107章 飘飘然的李相第36章 尽伏东北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48章 教诲第197章 决断!第143章 李崇矩复出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中)第10章 如此处置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32章 不惜代价第77章 吓人第296章 反响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55章 符氏姐妹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371章 慰问=送行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78章 南北并发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752章 放手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94章 宽仁的处置第156章 河东风云(3)第39章 大舅哥与小姨子第180章 赏功第450章 杀一皇亲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50章 下定决心第117章 泼冷水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300章 统归地税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243章 总结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345章 剥削者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378章 东水门外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131章 和议达成第64章 回鹘汗之死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2200章 仁宗篇17 党争伊始第236章 母、妻、子第458章 再临东京第2069章 太宗篇16 听哥一声劝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57章 提亲第1694章 盐州第466章 亟需改变第140章 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