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反响

天还未黑,一辆华丽的马车便自开阔的石板路间驶来,停在雍王府门前,身着王服,气度沉稳的男子在随从的侍奉下落地。遣人通报,言及拜谒之事,很快,雍王府中门大开,盛礼相迎。

能得雍王府如此礼迎的人,身份自然不凡,这名男子,正是进京的吴越王钱弘俶。王府正堂,雍王妃亲自安排招待。

雍王妃钱氏,如今年纪尚不满二十三岁,但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其三岁多的长子刘淳跟在一旁,虽然不知事,但黝黑的眼睛注视着他,嘴里甜甜地叫着舅舅。钱弘俶当然读懂了,露出和蔼的笑容,立刻命人把礼物奉上。

“妹夫还没回府吗?”注意力放到雍王妃身上,钱弘俶起了个话题。

“有些公务耽误了,九哥不妨暂坐,我已命人备膳食,待大王还府,可一并用膳!”钱氏的声音很柔,一副娴雅的样子,极具涵养。

只是,嫁到北方多年,原本的吴侬软语,也有所改变。虽然兄妹,但关系还真没有过于亲近,钱氏可是在初及笄,就被当作政治牺牲品送到开封的。

这一次,还是钱弘俶进京以来,第一次单独会见钱氏,不得不说,有种生疏感。钱氏秀丽的面容间虽然带着笑意,但目光始终平静如水,见状,钱弘俶不由叹道:“这么些年,让你孤身在异国,委屈你了!”

闻言,钱氏摇了摇头,轻笑道:“九哥言重了,生在王侯家,承其恩泽,自当报之。再者,我还要感谢九哥,给找了个好郎君!”

听她这么说,钱弘俶不由松了口气,也笑道:“如此便好,想来也是,妹夫的贤名,广传天下,自然会善待与你。你们夫妻,琴瑟和鸣,相敬如宾,我这心里亦安啊!”

闻钱弘俶之言,钱氏终于主动问道:“不知九哥此番过府见大王,因何而来?”

提及此,钱弘俶神情间焦虑色闪过,郑重地对钱氏道:“实不相瞒,却为吴越去从,我钱氏一族安危,有求于妹夫啊!”

见他说得这般严重,钱氏道:“朝廷与吴越,互为姻亲,关系一向不错,九哥何出此言?”

钱弘俶有些意外,问:“这两日,东京议论纷纷,你竟无所闻?妹夫就没有和你提及过?”

钱氏道:“若事涉国家大事,大王确未同我说过,我也不便打听!”

闻言,钱弘俶不由叹气,这才把留从效觐见献地的事情给了讲了一遍。要说漳泉献地,影响最大的,还是真是与之比邻的吴越国。

事实上,在大汉北伐取得大胜之后,对于南方的几个势力来说,何去何从,已经成为了摆在其面前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还谈不上迫在眉睫,但稍有见识者都知晓,为时不远。

原本是还可以拖一拖的,但是留从效突然来这么一个政治意义重大的举动,就相当于戳破了那层窗户纸,不得不直面之。

哪怕钱弘俶还待在吴越国,都可装作不知道,再缓缓。然而,他此刻就在东京,人家留从效都表明态度了,他钱弘俶确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不说直接做出决定,基本的态度总要让朝廷知道吧。

但是,难就难在此处,做出决定难,表明态度也难。哪怕钱弘俶自己都清楚,可供他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就是难以开口。

虽然对于中原王朝的政策,是从钱缪时代就定下的,并且祖父的传世家训中,对于如今的形势,早有交待,但真要做出归附的决定,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钱氏立足吴越,也历数代,好几十年。虽然偏安一隅,但国内富庶,民心有依,待在杭州做个逍遥王,才是真逍遥

不过,钱弘俶也清楚,大汉朝也不可能会容忍一个国中之国存在。待灭了南唐,他又岂能孤存?甚至于,灭南唐,他吴越还会听命出兵配合。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钱弘俶算是个很明智识务的人了,然而很多事情,就是明知道理,清楚而透彻,但做起来,就是那么难。

是以,这两日在宾馆,钱弘俶是焦虑不安,坐立不定。刘承祐对于留从效所请,虽然有了决议,但并没有扩散,只局限于小部分高官重臣,之所以未通传,也是想看看这些人的反应。

钱弘俶考虑良久,终陷其中,得不出什么两全之法,又不敢直接去见皇帝,思来想去,还是上雍王府,希望能从刘承勋这些探听一下朝廷的态度。

刘承勋这边,在回府之前,就听说了钱弘俶登门的事情,是故,加快了回府的速度。并且,回到府中,看着额凝忧虑的钱弘俶,露出了春风化雨一般的笑容,似乎想要化解其愁绪。

钟鸣鼎食之家,刘钱二人分主客落座,钱氏作陪一会儿,知道他们有要事相谈,主动带着孩子退下。

二者独处之时,钱弘俶也不转弯抹角了,带着点希冀,问刘承勋:“漳泉献地之事,不知朝廷是什么态度,能否透露一二?”

迎着钱弘俶的目光,刘承勋一副了然状,饮了口酒,说道:“漳泉之事,与吴越何干,兄长何以如此焦虑?”

见状,钱弘俶语气激动了些,道:“我虽然愚钝,却也稍知天下形势,当今天子乃天下雄主,终有一日,四海归一,万方臣服。朝廷如纳漳泉,那吴越何以自处?自此消息传开后,我是心若悬石,茫然而不知东西,恳请雍王教我!”

说着,钱弘俶连敬称都用上了,情绪波动明显。见状,刘承勋抬手做示意状,仍未直接回而是问道答:“既然兄长把天下局势看得这般透彻,那你当作何决定?”

这话是问到钱弘俶最纠结的地方上了,踟躇几许,却不知如何回答。刘承勋这才幽幽道:“此事,陛下尚无示谕,但我可以坦诚地告诉兄长。吴越何去何从,不在朝廷,而在钱氏,在吴越本身,你们的态度,更加重要!”

闻言,钱弘俶若有所思,突然咬咬牙,拱手道:“若朝廷有意纳土,我自奉吴越州县籍册以献;若朝廷无意,我当一如既往,为朝廷镇守东南,年年来朝,岁贡不断!”

钱弘俶说这话,似乎下了很大决心。刘承勋终于笑了笑,略带好奇地说道:“兄长既有此志,为何不直接觐见陛下陈述心意?”

对此,钱弘俶尴尬一笑。

刘承勋也不纠结此事,而是认真地考虑了一下,仍以一种宽慰的语气道:“关于此事,我是做不了主的,也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不过,兄长之意,我倒可以做个传话人,替你向陛下言明。”

“多谢!”钱弘俶面色微喜,赶忙说道。

仔细想想,在朝廷有雍王这么个妹夫,只要不出格,再怎么样,他钱氏的结果,总不会太坏的。至于好的结果,能好什么程度,如刘承勋所言,得看吴越自己的表现了。

刘承勋琢磨了一下,又道:“兄长也不需过于焦虑,可安心回宾馆,等待消息,不必有太重的负担。吴越与朝廷之间,素来坦诚相待,一切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的。”

或许是自己有些想开了,又或许是刘承勋的话有了作用,接下来,气氛倒也放松不少。只是美酒佳肴,终究难掩心事重重,用食结束,钱弘俶匆匆告退。

钱弘俶是忧心忡忡,迟疑不定,来自西北的两个节度使,与之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

相较之下,高绍基要光棍一些,他就占着一个延州,地寡民贫,这么多年了,随着中央朝廷不断强大,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妄想了,在延州说一不二固然不错,但朝廷如果真要收回,他也不会过于反对,到中原当安乐公过富庶日子,也不错。

高家与党项李家的仇怨已深,若是背离了朝廷,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甚至于,高绍基有点希望定难军犯蠢,因此而自绝朝廷,届时,他还可借朝廷之力,打击报复,清算仇怨。

而李彝殷呢,感触就更复杂了,忐忑中,夹杂着后悔,还有少许恐惧.......

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7章 提亲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97章 再临井陉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73章 解决第37章 覆灭在即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60章 皇后进言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200章 御敌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33章 延禧驿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8章 琼林宴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106章 诱惑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46章 骄将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398章 虞美人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9章 南国风起第179章 长教训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15章 襄阳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3章 斗法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34章 回府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273 王晏镇洛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309章 衡酿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61章 北使南归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342章 杀肥第30章 “宽刑简政”
第111章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422章 安东国的第一个冬季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105章 逐一接见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1章 自闭少年刘承祐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7章 提亲第135章 许州兵匪第304章 身入华夏,此生难返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97章 再临井陉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73章 解决第37章 覆灭在即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60章 皇后进言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阳第132章 向训为帅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200章 御敌半岛史话·话说林邑第133章 延禧驿第389章 宫廷秘闻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85章 郭荣给的惊喜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8章 琼林宴第337章 京口水战、攻心之策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88章 天子金令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106章 诱惑第1738章 逆贼授首,准备撤军第136章 太子的认识第191章 北巡结束第239章 南口大战8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254章 久待良机第27章 郭威病了第146章 骄将第272章 困兽犹斗第398章 虞美人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318章 披麻戴孝十万家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2074章 太宗篇21 其心难测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65章 制举进展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9章 南国风起第179章 长教训世宗篇39 寇准罢相第46章 不满与警惕第15章 襄阳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23章 斗法第1798章 宴无好宴第167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2)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2049章 最后的旅途20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134章 回府第65章 君臣相宜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69章 “铁杆”盟友先掉链子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潜龙在渊第273 王晏镇洛第128章 东路进展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309章 衡酿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世宗篇38 安东王的遗嘱第61章 北使南归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111章 武德司如此,皇城司何如?第252章 后蜀君臣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107章 深思熟虑第514章 最后的旅途13第342章 杀肥第30章 “宽刑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