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夏州降

“朕一贯提倡的勤政亲民,结果下面的官员们,就是这般勤政,如此亲民?嗯?”

冬季已然降临,气温有所下降,但尚不算寒冷。不过,崇政殿内,面对愠怒的刘皇帝,在场的几名大臣都觉得凉飕飕的,一个个都微低着头,气氛显得紧张。

刘皇帝生气的原因,是收到了一些风闻,关于地方上的一些为政风气。根据调查,有为数不少的州县官员,有事没事,喜欢到下边视察。州官下县镇,县官下乡村。

这本没什么好指谪的,这是视察调研,也是听从皇帝的督教,响应勤政亲民,了解下情,听取民意。然而,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上官莅临视察指导,下官总要有所表示吧,迎奉接待,乃至庆祝仪式,甚至再度出现供奉的情况。早年,藩镇节度尚存的时候,其中一大弊病就是,所属州县官员,搜刮盘剥,以迎奉贡献,后来被刘皇帝明令禁绝,风气才有所扭转。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那些频繁下乡的行为,名义上是体察民情,亲近百姓,却有不少官员,理直气壮地享受着各村、各庄的招待奉献。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当这种行为成为常态后,带给普通乡村百姓的负担就大了。比如安阳知县,三天两头往治下各乡镇村跑,亲民作秀,一次一地,且每到一地,也就吃吃喝喝,至多收一些土产贡献,日子可是滋润......

当得知这种情况的时候,刘皇帝心中这个气啊,在治国的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他也见得多了。但是,让他感到震怒的,往往是这些,曲解他诏意,违背他初衷的行为。

刘皇帝实在是个多疑的人,敏感的人。他会忍不住想,只是提倡“勤政亲民”,下边那些“聪明”的官员就能玩出这种花样,那朝廷的政策、制度的,官吏们是否真的落实遵从了?

大汉道州的治理情况,民生的真是面貌,究竟是怎么样的,他心中也不由打了个问号。哪怕他耳目众多,视听从未闭塞,消息来源也多样,但没有亲眼所见,多少有些不放心。

于是,出巡的意愿益加强烈了......

“陛下,这些情况,终究是少数,天下官员成千上万,自是良莠不齐,难免有少数败类,既然发现了此类问题,对症下药,加以整治惩戒即可。”殿中,李业开口了,国舅对此倒是看得开,显得很平静。

事实上,这种事情,他在地方为官时,也见过,尤其是在那些偏远穷困的地区,反而常见。只是,大部分人,不会像那些曝出来的那些蠢货那般,毫不顾忌吃相。

“国舅所言甚是!大部分官员,还是尽其职守的,陛下不可以少数人的不堪之举,而罪天下官员!”窦仪也站了出来,直言道。

闻之,刘皇帝不由看了这二人一眼,什么时候窦仪也会赞同李业的意见,这可是少见的情况。在朝堂上,最不给李国舅面子大臣,当属窦仪了,毕竟窦仪的臭脾气,是连刘皇帝都敢怼的。

不过,对于二者的看法,刘皇帝也同意,如果大汉的官员都是这种表现,那帝国早就出大问题了。

考虑了一下,刘皇帝环视一圈,问道:“既然发现了此类问题,朝廷总要拿出一些惩治办法,扭转此等不良政风!”

惩治简单,照章处置即可,而如何扭转这股不正之风?直接禁止官员视察下乡,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无异于因噎废食,并且可以想见,那样又会产生怠政的问题。

总之,不管什么政策规定,总会产生问题,解决旧的,就会有新的冒出来,这是一种常态。

作为首相,魏仁溥开口了:“陛下,对于此类官员,可差人调查,事实确凿者,一律夺职,情节严重者,下狱问罪。朝廷当明诏天下道州,对此等假为政亲民,行扰民之事的作为,进行严厉申斥,官员无公事者,不得下乡留宿,更严禁接受乡里百姓奉献。另外,今后对此类状况,监察部门当着重检察!”

听魏仁溥这份建议,只稍微一思量,刘皇帝便同意了,直接道:“就按魏卿的意思办吧!”

说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想要拿出更好的措施,也难。

“陛下,枢密使李处耘求见!”在刘皇帝唏嘘间,一名通事入内禀告。

“有军报来京?”刘皇帝立刻提起了精神,手一摆:“宣!”

很快,李处耘步入殿中,手里果然拿着一份军报。李处耘躬身呈递,禀道:“陛下,西北军报,杨业已拿下夏州!”

听到这么一则好消息,刘皇帝也是喜上眉梢,郁闷的心情都好转几分。接过喦脱呈上的军报,同时让李处耘给在座的大臣们讲讲情况。

从杨业奉诏赴任西北,已经整整三个月过去了,算上赶路的时间,以及前期兵马调度与后勤准备的必要时间外,已经按兵不动快两个月了。

这么长时间下来,杨业在延州稳得住,朝中的官员却显得没那么多耐心,各种各样的声音也就冒出来了。

在不少人看来,区区定难军,人寡军弱,朝廷准备数万大军,又从延、盐、丰三个方向合围,哪里需要拖这么长时间。哪怕当年平河西,都没有如此拖沓。

当然,了解刘皇帝对杨业的宠信程度,倒没有人傻到直接上表攻讦杨业,但对用兵、对进展事宜,还是有不少人上奏,发表看法。

明面上如此,暗中的非议则更多了,觉得杨业名过其实,也有觉得杨业保守怯惧的。发出这些声音的人,除了不通兵略没经历过战阵的文臣之外,也有不少将领。

在一些武臣看来,我上我也行,绝不会像杨业这般,拖拖拉拉......

由此可见,要当统帅,主方面征讨事务,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解决军事上的问题,来自背后的政治压力同样巨大。

杨业比较幸运的,是有一个完全信任的皇帝,并全力支持,把来自身后压力都给他顶住了。

根据西北的军报,在十月九日,汉军已然兵进夏州城,李光睿投降。

十月初二,汉军三路齐发,西路由崔翰领军五千出盐州,北路由田仁朗领三千出丰州,这是纯粹的偏师策应。主力大军,则由杨业亲自率领,自延州出发,直出长城外。

从头到尾,只打了一仗,在夏延边界的安平砦,李光睿派了两千定难军守备,意图阻挡拖延时间,结果没能抗住一日,而付出的代价,是伤亡一百零七人。

其后,就是一路高歌进兵,沿途再没有遭遇任何抵抗,面对数万汉军来势汹汹,在大汉政治攻势下,早已内外涣散,人心惶惶的定难军,又如何能反抗。

人心散了,队伍也就不好带了,因此,一路进兵,所向披靡,降者影从。甚至有不少的官民部落,主动迎接,献上犒军物资。

于是,在八日,汉军在杨业的统帅下,顺利抵达夏州城。在这个过程中,李光睿没有任何反制手段。领军迎击,那是根本没有胜算的做法,也就是夏州坚固,能够勉强给他提供一些底气。

但是,事实证明,他此前所有的应对努力,全作无用。当汉军兵临城下时,就有人秘密通报城内情况,愿意举事迎王师入城的都有不少。

而城中,以汉军势大,定难军文武,直接向李光睿建议投降的人,竟超过半数,剩下的一半,也只有寥寥数人,愿意跟着李光睿死战。

外则强兵压境,内则人心不齐,哪怕有一半的人支持自己,李光睿都愿意博一把,只是现实是残酷的。

于是,在内外压力之下,深感无力的李光睿,还是没敢豁一切,选择投降。

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338章 争执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17章 机会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380章 饶乐国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34章 回府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22章 荆南既定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149章 降表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19章 幸西京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417章 轻狂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70章 大礼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17章 泼冷水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68章 婚宴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177章 小贤王第497章 重拾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54章 灭门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43章 事毕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75章 恩威齐下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70章 立场第474章 补漏匠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66章 兄弟之国第368章 荣宠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24章 辞表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5章 杨村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19章 幸西京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92章 刘铢案第11章 大典日第48章 接纳回归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2章 称帝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5章 瑶华春第67章 刘煦娶亲第77章 吏职变动第1676章 惨重第291章 和议达成
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庆,巡幸西南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338章 争执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117章 机会第189章 赵大述职第296章 三处余音第237章 七九不和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380章 饶乐国第12章 如此安慰第134章 回府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22章 荆南既定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334章 下诏平南第469章 视察澶州第149章 降表第426章 饶乐王来访第1783章 戴孝入碎叶第399章 刘皇帝的矛盾心理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19章 幸西京第230章 主动出击第417章 轻狂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472章 一山岂能容三虎第49章 南国风起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70章 大礼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137章 东京军政第339章 走向“词帝”之路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117章 泼冷水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68章 婚宴第73章 赵大已在军中第177章 小贤王第497章 重拾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154章 灭门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232章 西域形势一片大好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43章 事毕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24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188章 边将离京,再获一子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75章 恩威齐下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59章 睡王上位第270章 立场第474章 补漏匠第136章 进退不得第88章 秋后算账(续)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205章 辽国新君第66章 兄弟之国第368章 荣宠第223章 南北海军第128章 二使携礼来第467章 萧思温的价值第124章 辞表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5章 杨村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119章 幸西京第183章 王景崇有话说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25章 李史合谋第192章 刘铢案第11章 大典日第48章 接纳回归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2章 称帝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35章 瑶华春第67章 刘煦娶亲第77章 吏职变动第1676章 惨重第291章 和议达成